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世界最古老動物精子,距今1億年

2020-09-17 南方都市報

一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這些精子1億年前被永久保存在緬甸琥珀中的介形蟲體內。其大小可達介形蟲整個體長的三分之一,被稱為「巨型精子」。

介形蟲交配行為復原圖

研究團隊由來自中國、德國和英國的研究人員組成。研究發現,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這讓已知最古老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

研究成果於9月16日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部分人員參與了這項研究。研究人員表示,介形蟲是一類具有雙瓣殼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近5億年,今天在許多海洋中都可以找到。地層中保存其雙瓣殼的化石非常豐富,但是其軟體部分通常不易保存。

研究人員發現這枚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包裹了39個介形蟲化石標本,包括雄性、雌性和幼蟲,以前所未有的細節保存了它們的生殖器官。白堊紀時期在大約1.45億年至6600萬年前。

不同介形蟲的三維復原圖

該枚琥珀重0.676克,被包裹在其中的介形蟲個體最長0.59毫米,最小0.24毫米。

研究團隊利用高解析度顯微斷層掃描技術對其中的11個標本進行分析,通過近一年的高精度三維圖像重建工作,精細還原了這些介形蟲的殼體和軟軀體(包括附肢、抱握器、曾克氏器、半陰莖、儲精囊、卵和巨型精子)的形態特徵。

介形蟲有性生殖器官對比圖(左為化石,右為現代類群):a和b:抱握器;c和d:卵的橫截面;e和f:精子泵;g和h:介形蟲的精子;i和j:半陰莖;k和l:介形蟲精子細節結構

有些雌性介形蟲的儲精囊正處於擴張狀態,並且已經充滿了精子。換言之,它們剛剛成功地完成了交配,然後就被永久地保留了下來,成為1億年後科學家的研究樣本。

為何稱之為巨型精子?因為其單個長度實際上至少有200μm(0.2 mm),相當於介形蟲整個體長的三分之一。

研究認為,這一類的介形蟲已提供了確鑿證據證明,早在1億年前有性繁殖已是常態。其身體構造表明,在交配時,雄性通過鉤狀抱握器,抓住雌性然後再將巨型精子通過精子泵送入雌性體內。然後,巨型精子與卵子在雌性的儲精囊完成活性受精過程。

研究人員指出,現代介形蟲仍然以非常相似的方式進行交配,這意味著這種機制在1億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沒有改變。

動物界中的大多數雄性動物,包括人類,都能產生數以千萬計的微小精子細胞,但介形類動物不同——對它們來說,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緬甸琥珀,發現了各種保留下來的「珍寶」,包括青蛙、蛇和一條有羽毛的恐龍尾巴化石。

南都記者 史明磊

圖源: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網站

相關焦點

  • 「巨精」封存琥珀1億年!科學家發現世上最古老精子
    古生物學團隊表示,發現了他們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就藏在1億年前封存於緬甸琥珀中的小型甲殼類動物體內。古生物學團隊表示,發現了他們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就藏在1億年前封存於緬甸琥珀中的小型甲殼類動物體內,科學家以「巨大」描述這個精子,因為長度最大可達該動物雄性個體的4.6倍。
  • 法媒: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精子
    據法新社柏林9月15日報導,一個古生物學家團隊認為,他們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1億年前,它們被凍在緬甸一團樹脂裡的一個微小甲殼綱動物體內。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鶴帶領的專家團隊說,之前已知的最古老動物精子化石只有1700萬年的歷史。
  • 1億年前的精子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精子,並且非常巨大
    Myanmarcypris hui介形蟲交配復原圖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研究人員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精子。這塊琥珀來自地球仍未被棘龍這些龐然大物統治著的時代。
  • 世界上最古老的精子被鎖在琥珀裡,距今一億年,長度達12毫米
    據美國《生命科學》新聞網9月16日報導,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精子被發現了。這顆精子被鎖在一塊琥珀裡。當棘龍等龐然大物還在統治著地球時,它就凝結在那裡了。它們中的許多種類都擁有巨大的精子細胞,其中最長的精子細胞可以長到0.46英寸(11.8毫米),足夠令人瞠目結舌。即便是能製造這種細胞的動物,都遠遠沒有這麼長。現在,科學家在1億年前白堊紀的介形類動物中發現了這種巨大精子。這也是5000萬年前最古老的動物精子樣本。這些精子是在緬甸北部一個礦井裡發現的,井內有一張郵票大小的琥珀盤,也就是樹膠團。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最古老精子,大得沒道理!遠超人類精子
    ,所以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精子,僅僅只有5000萬年的歷史,保存在南極發現的一個蠕蟲繭裡。不過最近,來自中國科學院和德國慕尼黑大學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一塊緬甸起源的琥珀中發現了白堊紀時期的精子,將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精子的歷史一下提高到了一億年前。這塊琥珀和一枚硬幣大小差不多,來自於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這裡發現了大量白堊紀時期的琥珀,對研究中生代昆蟲類群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 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體內發現了巨型精子
    琥珀一直是以工藝品的姿態出現,很多朋友將其做成精美的掛墜或者手鍊等,但很多時候琥珀也是窺探遠古世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因為琥珀在形成時可能會將當時倒黴的生物包裹在內,因此穿越時空到了現代社會被發現,並且由於琥珀的保護,完美重現歷史,成為古生物學家手中的至寶!
  • 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體內發現了巨型精子!
    琥珀一直是以工藝品的姿態出現,很多朋友將其做成精美的掛墜或者手鍊等,但很多時候琥珀也是窺探遠古世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因為琥珀在形成時可能會將當時倒黴的生物包裹在內,因此穿越時空到了現代社會被發現,並且由於琥珀的保護,完美重現歷史,成為古生物學家手中的至寶!
  • 琥珀中發現5.4億年前介形蟲的巨型精子化石
    ;g和h:介形蟲的精子;i和j:半陰莖;k和l:介形蟲精子細節結構(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科學家首次發現5.4億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介形蟲的巨型精子化石,這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生物的生殖細胞。
  • 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中發現巨型精子
    這次,科學家在緬甸胡卡武河谷發現了一些形似貽貝的小型海洋生物的琥珀化石,它是軟體動物有兩個堅硬的半殼。這種生物和地球上現存的介形蟲有著十分親密的聯繫,屬於甲殼類動物。它們的體型也十分微小,有些肉眼很難分辨,有些像米粒一樣。但琥珀中發現的這種生物生活在一億年前,屬於一種新發現的物種,研究人員為其取名為Myanmarcypris hui。
  • 中德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最古老精子,200微米!是人類精子四倍
    考古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了不計其數的生物骨骼化石,但是精卵、肌肉、軟骨確實最難保存的,除了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凍土層中發現過史前的生物肌肉樣本外,古生物的精卵樣本的發現一直是少之又少。在以往的考古發現中,古生物學家曾經發現過古老的精卵,已經五千萬年的歷史
  • 南京科學家發現距今約1億年的動物「精子」樣本
    介形蟲是一類具有雙瓣殼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將近5億年。地層中保存其雙瓣殼的化石非常豐富,但其軟體部分通常不易保存。最近,來自中、德、英的研究團隊,利用高解析度顯微斷層掃描技術對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保存有軟軀體的介形蟲化石標本進行了研究,表明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同時該結果也使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
  • 琥珀中發現「巨型精子」,大小是人類10倍,什麼精子長這麼大?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中國、德國、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們,在研究來自白堊紀的緬甸琥珀時,意外在其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動物精子,為人類揭開了1億年前動物「造娃」的真相,非常有趣。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期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蝌蚪」,佔體長三分之一,相當於人57釐米!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遺傳物質,佔體長三分之一,相當於人57釐米!緬甸是琥珀的主產國,也被稱為松脂化石,琥珀的形成過程是非常複雜的,距今4500~9900萬年前的一些植物樹脂在滴落之後,裡面很可能會包含一些植物或者昆蟲的樣本掩埋在地下,經過千萬年之後,受到地下壓力和熱力的作用後所形成的化石一種,平常我們稱它為琥珀。
  • 琥珀中發現「巨型精子」,大小是人類10倍,這是什麼生物的?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中國、德國、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們,在研究來自白堊紀的緬甸琥珀時,意外在其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動物精子,為人類揭開了1億年前動物「造娃」的真相,非常有趣。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期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
  • 在兩釐米的小世界裡,發現0.2毫米長精子,封存1億年後被專家圍觀
    眼前的這個金黃色物體只是一個直徑不足兩釐米的小琥珀,戴在人的脖上剛剛好,然而其內部卻是一個別有洞天的小世界,封存的多隻史前生物,39隻甲殼類動物,1隻蒼蠅,1隻飛蟻,多節支離破碎的樹枝。由於這個小世界幾乎是透明的,裡面又密封得那麼完好,因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裡面生物的任何細節,薄薄的翅膀,凹凸不平的外殼,看起來就像是活著一樣,無法讓人相信它們已經死了1億年了。
  • 這份精子保存了1億年,不僅長度驚人還刷新了一項紀錄
    製圖: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楊定華 小生命有大奇蹟這句話確實對得起最近發現的遠古物種。來自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一枚緬甸化石中發現了一種甲殼亞門動物,這些僅僅只有0.6毫米的介形蟲體內還保留著1億年前的精子。這一研究直接將已知的動物精子信息推到了白堊紀,也找到了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動物精子。
  • 琥珀中罕見發現菊石:菊石生活在距今1億年前
    原標題:一枚琥珀內包含40多個生物 琥珀中菊石生活在距今1億年前在今年6月的一期美國科學院院報的封面上,是一張菊石的圖片,而其所屬的論文作者,來自於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王博,論文題目是《緬甸琥珀中的菊石》。
  • 1億年前動物怎麼「造娃」? 琥珀中巨型精子告訴你答案
    原標題:1億年前動物怎麼「造娃」? 琥珀中巨型精子告訴你答案 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迄今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提前了約5000萬年。 動物最早的精子什麼樣?
  • 科學家發現巨型精子,交配時被琥珀封存,至今1億年
    地球存在的46億年時間裡,所經歷的一切大多我們都不知道。如今所能了解到的一些事,都是通過化石再結合現有的事物,進行推測的。雖然以前也曾經發現過介形蟲化石,這次神奇就在琥珀之中,還看到了一億年前介形蟲的精子。介形蟲作為現存的一種古老的甲殼類動物,它存在於地球上已經有5億年左右。介形蟲的軟體組織,往往很難保存下來。現在大部分的化石,也只是它的外殼。至於億萬年前介形蟲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習性,對科學家們來說一直都是個謎。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巨型精子:距今一億年 長度佔動物身體三分之一
    9月16日,據外媒報導,由中國、德國、英國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表在《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目前已知的最古老動物精子樣本,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億年前。報導稱,這些精子是在琥珀中發現的,它們來自於一種被稱為介形蟲的具雙瓣殼的水生微型甲殼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