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最古老巨型精子:距今一億年 長度佔動物身體三分之一

2020-09-17 科技生活快報

9月16日,據外媒報導,由中國、德國、英國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表在《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目前已知的最古老動物精子樣本,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億年前。

報導稱,這些精子是在琥珀中發現的,它們來自於一種被稱為介形蟲的具雙瓣殼的水生微型甲殼類物。介形蟲大小通常1毫米左右,但是發現的精子卻相當「巨大」,長度約佔介形蟲的三分之一。

據悉,介形類介形類是最常見的化石遺蹟,從奧陶紀一直延伸到現在,跨度超過4.8億年。而介形蟲化石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層學意義,在古環境重建和生物演化研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此次發現的琥珀中共保存了39個介形蟲化石標本,其中包括雄性、雌性和幼體,展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細節。通過與現生介形類的生活環境對比,研究認為這些介形蟲當時生活在靠近海邊的瀉湖環境中。

研究小組利用三維X射線掃描(CT掃描)觀察琥珀,並重建了介形蟲的三維模型,精細還原了這些介形蟲的殼體和軟軀體的形態特徵。

研究人員表示,基於化石功能形態學分析和現生介形蟲的形態和生態學觀察,表明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同時該結果也使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

此外,研究人員還認為這種包含巨型精子的複雜生殖行為提高了介形蟲交配的成功率,促進了非海相介形類在晚中生代的輻射演化。

圖文無關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世界最古老動物精子,距今1億年
    一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這些精子1億年前被永久保存在緬甸琥珀中的介形蟲體內。其大小可達介形蟲整個體長的三分之一,被稱為「巨型精子」。研究發現,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這讓已知最古老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研究成果於9月16日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部分人員參與了這項研究。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最古老精子,大得沒道理!遠超人類精子
    ,所以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精子,僅僅只有5000萬年的歷史,保存在南極發現的一個蠕蟲繭裡。不過最近,來自中國科學院和德國慕尼黑大學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一塊緬甸起源的琥珀中發現了白堊紀時期的精子,將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精子的歷史一下提高到了一億年前。這塊琥珀和一枚硬幣大小差不多,來自於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這裡發現了大量白堊紀時期的琥珀,對研究中生代昆蟲類群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 1億年前的精子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精子,並且非常巨大
    Myanmarcypris hui介形蟲交配復原圖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研究人員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精子。這塊琥珀來自地球仍未被棘龍這些龐然大物統治著的時代。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蝌蚪」,佔體長三分之一,相當於人57釐米!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遺傳物質,佔體長三分之一,相當於人57釐米!有些琥珀裡面包含一些遠古生物,研究價值是非常高的,前段時間中科院聯合德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就在緬甸的一枚琥珀化石當中,發現了距今為止最為古老的動物精子化石。根據鑑定,這些精子可以追溯到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和恐龍是處於同一時期的。這些精子是來自於介形蟲,經常生活在富含水的環境當中,非常的常見,它們的身體就像是被兩個貝殼所包裹一樣,依靠觸角為動力向前遊動。
  • 科學家發現一億年前的巨型精子細胞,竟在雌性動物體內
    據海外媒體9月17日報導,近日一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億年前的巨型精子細胞,它們被保存在一顆琥珀中。科學家們認為,這些遠古精子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精子,他們為這一發現歡呼雀躍,這一發現也將進一步使得人們了解生殖過程是如何進化的。
  • 世界上最古老的精子被鎖在琥珀裡,距今一億年,長度達12毫米
    據美國《生命科學》新聞網9月16日報導,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精子被發現了。這顆精子被鎖在一塊琥珀裡。當棘龍等龐然大物還在統治著地球時,它就凝結在那裡了。介形蟲是一種甲殼類動物,看起來就像是萬聖節被裝扮成蛤蜊的蝦。介形蟲俗稱「種子蝦」。它們的身體由兩層外殼保護著,有時還會將蟹狀的小附屬物延伸出體外。
  • 琥珀中發現5.4億年前介形蟲的巨型精子化石
    ;g和h:介形蟲的精子;i和j:半陰莖;k和l:介形蟲精子細節結構(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科學家首次發現5.4億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介形蟲的巨型精子化石,這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生物的生殖細胞。
  • 南京科學家發現距今約1億年的動物「精子」樣本
    介形蟲是一類具有雙瓣殼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將近5億年。地層中保存其雙瓣殼的化石非常豐富,但其軟體部分通常不易保存。最近,來自中、德、英的研究團隊,利用高解析度顯微斷層掃描技術對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保存有軟軀體的介形蟲化石標本進行了研究,表明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同時該結果也使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
  • 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中發現巨型精子
    這種生物和地球上現存的介形蟲有著十分親密的聯繫,屬於甲殼類動物。它們的體型也十分微小,有些肉眼很難分辨,有些像米粒一樣。但琥珀中發現的這種生物生活在一億年前,屬於一種新發現的物種,研究人員為其取名為Myanmarcypris hui。
  • 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體內發現了巨型精子
    卻是一個在一億年前形成的琥珀,而且對它的研究,直接讓科學家對琥珀的認識提升到了決定生命演化方向的層次,到底是什麼情況?,發現了一個超大精子精子是有性生殖的雄性動物中最關鍵的遺傳物質攜帶者,它和卵子結合後能分裂形成胚胎,繼而發育成個體,在我們的印象中,精子總是數量巨大但個體尺寸很小,但在一塊來自緬甸的琥珀中卻發現了領科學大跌眼鏡的事實!
  • 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體內發現了巨型精子!
    但2020年9月份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 B發表的一篇論文的研究對象,卻是一個在一億年前形成的琥珀,而且對它的研究,直接讓科學家對琥珀的認識提升到了決定生命演化方向的層次,到底是什麼情況?一億年前的琥珀中,發現了一個超大精子精子是有性生殖的雄性動物中最關鍵的遺傳物質攜帶者,它和卵子結合後能分裂形成胚胎,繼而發育成個體,在我們的印象中,精子總是數量巨大但個體尺寸很小,但在一塊來自緬甸的琥珀中卻發現了領科學大跌眼鏡的事實!
  • 這份精子保存了1億年,不僅長度驚人還刷新了一項紀錄
    製圖: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楊定華 小生命有大奇蹟這句話確實對得起最近發現的遠古物種。來自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一枚緬甸化石中發現了一種甲殼亞門動物,這些僅僅只有0.6毫米的介形蟲體內還保留著1億年前的精子。這一研究直接將已知的動物精子信息推到了白堊紀,也找到了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動物精子。
  • 琥珀中發現「巨型精子」,大小是人類10倍,什麼精子長這麼大?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中國、德國、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們,在研究來自白堊紀的緬甸琥珀時,意外在其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動物精子,為人類揭開了1億年前動物「造娃」的真相,非常有趣。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期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精子,長度驚人還刷新了一項記錄
    前不久,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德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在一枚緬甸化石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化石,可以追溯到一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一個巨型精子能有多長?., 2020)研究發現在長眠於琥珀中之前,其中一隻雌性剛剛經歷了一次成功的交配。在它充盈的儲精囊中,研究人員們發現一團像毛線一樣糾纏在一起的巨型精子。這團精子的長度至少有0.2毫米,約為這隻雌性介形蟲體長的三分之一。如果放大到人類的比例,就相當於一個人精子的長度達到57釐米,和一隻成年的美國短毛貓差不多大。
  • 琥珀中發現「巨型精子」,大小是人類10倍,這是什麼生物的?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中國、德國、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們,在研究來自白堊紀的緬甸琥珀時,意外在其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動物精子,為人類揭開了1億年前動物「造娃」的真相,非常有趣。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期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
  • 「巨精」封存琥珀1億年!科學家發現世上最古老精子
    古生物學團隊表示,發現了他們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就藏在1億年前封存於緬甸琥珀中的小型甲殼類動物體內。古生物學團隊表示,發現了他們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就藏在1億年前封存於緬甸琥珀中的小型甲殼類動物體內,科學家以「巨大」描述這個精子,因為長度最大可達該動物雄性個體的4.6倍。
  • 1億年前動物怎麼「造娃」? 琥珀中巨型精子告訴你答案
    原標題:1億年前動物怎麼「造娃」? 琥珀中巨型精子告訴你答案 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迄今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提前了約5000萬年。 動物最早的精子什麼樣?
  • 1億年前動物怎麼「造娃」?琥珀中巨型精子告訴你答案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迄今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提前了約5000萬年。 動物最早的精子什麼樣?一種動物為何上億年來保持同一種交配方式?看起來小不點的傢伙,為何擁有巨型精子?
  • 科學家在白堊紀介形蟲化石中發現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
    最近,來自中、德、英的研究團隊,利用高解析度顯微斷層掃描技術對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保存有軟軀體的介形蟲化石標本進行了研究,表明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同時該結果也使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相關研究成果於2020年9月16日作為封面論文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動物精子化石 為目前已知最早
    ,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該結果使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介形蟲是一類具有雙瓣殼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將近5億年。地層中保存其雙瓣殼的化石非常豐富,但其軟體部分通常不易保存。近日,該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的王賀博士和王博研究員等,與德國和英國科研人員合作,首次報導了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保存有軟軀體的介形蟲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