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琥珀最早出現於9900萬年前,還完整保存蛇類祖先的形象

2021-01-15 奇點使者

筆者:三體-小遙

在漫長的生物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物種可以永遠存在,相對短暫的壽命以及大自然物競天擇的殘酷法則已經決定了它們的命運。而由於時間久遠,人類已經無法獲得更多的關於史前生物的有效信息,它們就這樣永遠消失。

然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學會從其他方向收集線索,並且試圖還原遠古世界的各個場景,更好地尋找生命起源。琥珀作為大自然歷史的保存庫,在該研究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實際上,琥珀是一種透明的生物化石,億萬年前的樹脂偶然滴落,也許會包含著一部分昆蟲,在地下掩埋了漫長的時光以後重見天日。琥珀保存著獨特的光澤和形態,除了觀賞和珍藏價值外,還有極高的生物研究價值。

我國科學家於2016年發現了已知距今最久遠的一顆琥珀,大約有9900萬年的歷史,在相關技術的支持下,還對整顆琥珀的結構和成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拿起琥珀的瞬間,人們仿佛被帶到那個年代久遠的世界中,回到數千萬年前的那個夏天,觀察一隻小小的昆蟲,被融化的樹脂漸漸包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

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們已經從琥珀中找到了很多保存完整的動物,大多數以昆蟲為主,有的甚至還有鳥類羽毛掃過的痕跡,曾經地球上的生物信息,在此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能夠藉助於先進的技術從琥珀中找到線索,甚至有望發現一些氣候變化的信息。

例如,生物學家們還曾發現了一條完整保存於琥珀中的蛇。據悉,這顆包裹著蛇的琥珀並不大,其中的蛇也只有4cm-5cm,在此之前並沒有有關這種生物的信息,其疑似是蛇類的祖先之一,所以科學家們給這個新物種命名為「緬甸曉蛇」,這也為完善蛇類信息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科學家們可以根據琥珀中的化石數量,結合它們的產地等信息分析,在億萬年前這些地區溫和溼潤,並且生機勃勃,也可以了解到地球過去的生物演化經歷的大致變化。相比於地層中的生物化石,琥珀更加完整清晰地將信息呈現,為科學家們的研究帶來更多新的思路。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 早期蛇類化石則比較破碎
    科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 早期蛇類化石則比較破碎時間:2018-07-20 06:38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 早期蛇類化石則比較破碎 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記者屈婷 喻菲)傳奇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再次傳出新知。
  • 科學家首次發現蛇類琥珀
    這一發現對研究晚中生代蛇類的演化與全球分布有著重要價值,相關論文於北京時間7月19日凌晨發表在《科學進展》(《科學》旗下子刊)上。與其他脊椎動物化石相比,蛇化石極為罕見,此前人們從未在琥珀中發現過蛇類。論文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白明認為,這或許是因為大多數蛇類骨骼質地不堅硬,能形成化石並保存下來非常不易。
  • 被困在琥珀中的史前「地獄螞蟻」已經咬食了9900萬年
    一種早已滅絕的昆蟲,被親切地稱為「地獄螞蟻」,在9900萬年前的琥珀中被發現,它的鐮刀般的下巴仍然固定住它的獵物。據科學家稱,這種兇猛的捕食者是一種新發現的史前螞蟻,被稱為Ceratomyrmex ellenbergeri,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地獄螞蟻主動覓食。
  • 一塊9900萬年的羽毛琥珀證實:恐龍不是爬行類,只是大個的鳥
    筆者-小文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是世界上有名的琥珀和化石產地,前段時間,科學家還在這裡發現了至今已有9900萬年歷史的蛇琥珀。這是人類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化石,科學家將琥珀中心發現的蛇類命名為「緬甸曉蛇」,它由一名華裔女性賈曉發現,也由這位發現者的名字命名。
  • 首次發現蛇琥珀 對研究晚中生代蛇類的演化與全球分布有著重要價值
    據論文作者之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描述,琥珀蛇保存了長約4.75釐米的連續顱後骨骼,包括97枚椎骨、肋骨和部分皮膚——其中,97枚椎骨中的前87節加上肋骨構成了軀幹,剩餘10節構成尾部。「標本的單一椎骨非常小,軀幹椎體長約0.5毫米,尾椎長約0.35毫米。參照同時代的蛇類,如果標本完整,琥珀蛇的長度大約為9.5釐米。」蛇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侏羅紀中期。
  • 9900萬年前的鳥類翅膀首次「現形」:被保存緬甸琥珀中
    這是首次發現來自白堊紀的動物毛囊和羽毛排列,使人們對古代鳥類翅膀幼年期發育情況有了新的了解。長期以來,人們對白堊紀鳥類翅膀和羽毛的了解大都來自二維碳質壓膜化石,或保存於琥珀中的單獨羽毛。雖然這些化石也很珍貴,但無法提供本研究中三維樣本那樣豐富的信息。  此次,中國地質大學邢立達、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瑞恩·麥克凱勒及其研究團隊,於緬甸克欽邦發現了兩塊化石樣本。
  • 人類首次見到恐龍真實形態 琥珀標本保存9900萬年前恐龍遺骸
    人類首次見到恐龍真實形態 琥珀標本保存9900萬年前恐龍遺骸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真的恐龍究竟長什麼樣?從來只能從化石中尋找蛛絲馬跡來推斷的古生物學家,這次被一塊琥珀震驚了:它封存了一段99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尾巴,它背面覆蓋慄棕色羽毛,腹面羽毛則色近蒼白——這是迄今為止,科學家見過的最「新鮮」、最接近於生前狀態的恐龍,它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件被發現保存在琥珀中的恐龍標本。12月9日凌晨,《細胞》出版集團旗下的生物學著名刊物《當代生物學》發表了這一發現。
  • 億萬年前的花蚤琥珀被發現,身藏60餘粒花粉!
    被8歲小男孩撿到,後來被高價收走 全球也只能找到三塊包裹著完整蜥蜴的琥珀 而這塊蜥蜴琥珀在立陶宛的博物館裡 靜靜的當鎮館之寶呢!
  • 世界上首例蛇類琥珀被發現
    同時,這也是全世界首次在琥珀中發現新生蛇,將它「凍齡」的琥珀還表明古代蛇類曾在海洋邊緣的森林中生活過。  「鱷魚皮」裡藏著大秘密  2016年初,一位熟悉的琥珀商人向邢立達兜售一塊「鱷魚皮」,原因是這是一塊相當大的皮膚。邢立達笑著接過標本,心想著這大概是一隻碩大的蜥蜴,但眼前奇怪的模式卻令他心裡咯噔一下,如此均勻的菱形鱗片讓他想起蜥蜴的「親戚」——蛇。
  • 蛇的祖先是誰?科學家在緬甸發現琥珀,在其中有了新發現!
    蛇的祖先是誰?科學家在緬甸發現琥珀,在其中有了新發現!對於蛇這種爬行動物很多人都望而生畏,這樣的軟體動物是大多數人無法接受的,作為爬行動物它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沒有腳,身子不斷的蠕動向前爬行,就像是一團繩子一樣。
  • 這塊琥珀裡藏著一隻1億年前的鳥,長啥樣?
    ,首次發現了一隻幾乎完整的小鳥,這也是目前為止世界範圍內發現的最完整、最古老的鳥類琥珀標本。 此次新發現的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這也是現在世界上唯一能發現白堊紀古鳥琥珀的地區。△古鳥標本與微CT圖像對比據火山灰測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約一億年前,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該時期生活在緬甸北部潮溼的熱帶環境中的動植物,常常被柏類或南洋杉類所流下的樹脂包裹,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琥珀,並一直保存至今。
  • 4100萬年前的「悲慘愛情」:蒼蠅交配時變琥珀,姿勢清晰可見
    這些古老的化石,也顛覆了科學家們此前的研究認知:因為它們作為癭蟎蟲的一種,在此前的研究中,一直認為它們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在開花植物出現之後的,因為現生的癭蟎蟲都寄生於開花植物之中,但是,這種古老的癭蟎蟲卻來自於二疊紀早期,那個時候,地球上最早的被子植物還沒有出現。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琥珀化石內發現9500萬年前昆蟲!
    據了解,被封存在琥珀中的有今天蜘蛛、黃蜂、蕨類植物的祖先,不過最有價值的是一塊無翅螞蟻琥珀化石。這一化石對遍布全球的螞蟻是如何起源的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無翅螞蟻黃蜂的祖先欏琥珀是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於地下,經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後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是一種有機的似礦物。琥珀的形狀多種多樣,表面常保留著當初樹脂流動時產生的紋路,內部經常可見氣泡及古老昆蟲或植物碎屑。由於琥珀能完好地保存動植物的原始狀態,因此又被稱為時空膠囊。
  • 最早的花朵是何時出現的?我國科學家發現化石,找到花朵的祖先
    該論文的作者來自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這個團隊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塊距今已經有1500萬年歷史的花朵化石,並且通過對它進行研究證實了學術界關於花朵起源演化的未解之謎。那麼研究人員是如何得到研究的?在了解該研究之前,我們需要對地球的生物史有大概的了解。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單細胞微生物。
  • 科學網—恐龍時代的壁虎和變色龍被完整保存在琥珀中
    新發現的12隻保存在琥珀中的蜥蜴可追溯至白堊紀中期。當時,諸如龐大的阿根廷龍等恐龍仍然存在,並且可能包括壁虎和變色龍的祖先。 這些蜥蜴來自緬甸克欽邦,被認為生活在熱帶森林中。每隻蜥蜴都嵌在緬甸琥珀中,而此前的研究將這類琥珀追溯至約1億年前。之前,人們僅對恐龍時代的琥珀蜥蜴的一些碎片有所了解。基因分析顯示,現代蜥蜴群體最早進化出來便是在這一時期。
  • 琥珀中發現正在授粉的甲蟲,它來自於史前動物寶庫
    近日,南京科學院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一隻保存完整的甲蟲遺骸,它的身旁攜帶著許多花粉顆粒,這塊琥珀以及甲蟲距今大約有9900萬年的歷史時間,甲蟲的完整程度相當驚人,甚至可以看到它的頜骨腔。甲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昆蟲花粉傳播者,它當時可能是在花朵上尋找自己需的食物,可沒想到被一滴掉落的樹脂牢牢地包裹住。
  • 恐龍時代壁虎和變色龍被完整保存在琥珀中—新聞—科學網
    新發現的12隻保存在琥珀中的蜥蜴可追溯至白堊紀中期。當時,諸如龐大的阿根廷龍等恐龍仍然存在,並且可能包括壁虎和變色龍的祖先。 這些蜥蜴來自緬甸克欽邦,被認為生活在熱帶森林中。每隻蜥蜴都嵌在緬甸琥珀中,而此前的研究將這類琥珀追溯至約1億年前。之前,人們僅對恐龍時代的琥珀蜥蜴的一些碎片有所了解。基因分析顯示,現代蜥蜴群體最早進化出來便是在這一時期。
  • 一隻距今9900萬年的蜈蚣,究竟有多厲害?科學家:或將推翻進化論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在地球上出現的生物也是數不勝數。「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隨著地球的發展,一些生物能夠適應環境的生長,越來越強大,而有些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那麼就只能消亡,恐龍的滅絕就是最好的例子。
  • 動物琥珀十大最珍貴盤點 1億年前蝸牛舉世罕見
    古老的琥珀化石在半透明中呈現的一種死態,古老的幾億年前的東西凝固在小小的樹脂裡面,保存到現在。向我們留下了史前歷史中的一些動植物最最完整的狀態。 這隻1億年前的蝸牛,這是在硬樹脂中發現的最早的生物。這個琥珀是在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發現於黎巴嫩的一處發掘過很多琥珀的地區。
  • 復活霸王龍不止需要完整的DNA,還需要一顆巨大的蛋
    ,然後用青蛙的基因序列加以修復,最後還原出了霸王龍和其它恐龍,這部1993年誕生的片子,比第一隻克隆羊多莉誕生還早了三年,在當年看來匪夷所思的基因提取技術,今天卻感覺近在咫尺。 9900萬前的琥珀,裡面包裹著恐龍的羽毛 在如今日趨成熟的寵物克隆市場,讓逝去的生命「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