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學院一項目獲湖北省高校實驗室研究項目立項

2021-01-20 大光谷新鮮事

近日,從湖北省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研究會獲悉,武昌理工學院《VR 實驗室共建共享研究與實踐項目》獲湖北省高校實驗室研究項目立項,併入選A類項目,全省僅23項獲批。

根據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做好 2020 年湖北高校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工作的通知》精神,湖北省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研究會於 2020 年 4 月-10 月組織全省各高校進行了本年度研究項目申報工作,共收到 28所高校的有效立項申請 103 項。經過研究會組織專家網上及現場評審,共有59 項正式立項,其中A類項目23項,B類項目36項。武昌理工學院《VR 實驗室共建共享研究與實踐項目》成功獲批立項。

項目負責人、武昌理工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實驗教學中心主任李耀宗介紹,該項目將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建校級VR實驗實訓基地,應用虛擬實境(VR)技術,在多個專業(計算機、電子、通信、動漫、影視、護理、土木工程類等)開展實驗實訓教學;探索校企合作培養教師VR應用技能,通過校企雙方共聘共管,培養「雙師型」教師,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經驗;立足院校專業優勢,厚植所在區域特色,以旅遊、醫療、建築和傳媒等VR資源急需行業為切入點,建立多專業融合,以及行業相應的VR資源庫。

「目前高校虛擬仿真實驗室建設中尚存在多學科交融性弱、與產業需求脫節和創新自由度不足等問題,而構建VR技術與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實踐虛擬演練實驗室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李主任介紹,該項目將通過研究制定共享共用經濟適用的校級VR實驗室建設方案,滿足各專業教學需要;學校與相關企業緊密合作,聯合開發VR實踐課程及實驗實訓項目,解決實驗項目匱乏,實訓項目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建立VR資源庫、實驗項目庫,積極探索VR實驗室共建共享運行方案,實現VR實驗室效益最大化;聯合區域高校開展VR實驗室共建共享,積極探索制定區域實驗室共享共用方案,使有限的教學資源獲得最大的效益;聯合VR企業,舉辦VR設計技能競賽,以賽促學。

據了解,截止目前,該校投資硬體設備近300萬元,建成了「設計+3DLED屏ⅤR展示+VR頭盔體驗+3D列印」校級VR實驗中心,並建成了2個VR開發設計實驗室;開設了《VR技術與應用》等5門VR應用相關課程;完善VR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加重設置VR課程,落實VR實驗實訓項目;同時,學校還與VR行業巨頭上海曼恆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培訓VR師資8人,並且還在2019年11月與廣聯達公司聯合舉辦了湖北省建築裝飾VR設計大賽。

武昌理工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VR實驗室共建共享研究與實踐》是學校實驗室建設的重點建設項目,是學校實現「網際網路+教育」的教學改革,培養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應用型高級人才的重要舉措,學校已將該項目作為學校重點教學研究課題和教學改革的重要工作。學校將為該項目研究和實施在人力、物力和時間等方面提供重點支持。(魯信 蔣千敏)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廣東省高校重點科研平臺和項目立項公示
    據悉,2019年度廣東高校科研平臺包括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技術開發)中心、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科研項目包括創新團隊項目、重點領域專項、重點研究項目、特色創新類項目、青年創新人才類項目。其中特色創新類項目和青年創新人才類項目,按照學校自主組織專家評審並報省教育廳備案審核的方式予以立項,未在此次公示之列。
  • 硒多寶獲省重大創新項目立項支持
    恩施日報訊(記者姚代鳳 通訊員柯宗林)日前,省科技廳對2019年湖北省技術創新專項(重大項目)擬立項項目進行公示,恩施州「基於植萃活性硒的植物原飲生產技術研究」項目獲重大創新項目立項支持。該項目申報單位為硒多寶飲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實施期為3年。
  • 武昌首義學院獲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
    近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武昌首義學院再添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據了解,獲批立項的《一種複雜城市背景下高空間解析度氣溶膠光學厚度反演方法研究》,由該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朱忠敏副教授主持,提出開展高分衛星城市氣溶膠光學厚度反演研究,解決其氣溶膠光學厚度精確反演中面臨的重大挑戰和難題。
  • 四川三項目獲中國地震局2019年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立項
    四川三項目獲中國地震局2019年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立項 來源: 省地震局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根據中國地震局2019年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立項批覆通知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結果出爐,深圳大學獲資助項目348項
    9月27日,202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結果出爐。深圳大學獲資助項目348項,資助率高於國家平均水平,其中獲資助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項,再創歷史新高。在集中受理期深圳大學共提交申報項目1742項,較去年同期增長10.1%。在公布結果中,深圳大學獲資助348項,基本與去年持平。其中面上項目119 項,青年科學基金 212項,重點項目5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7項,聯合基金重點項目、重大研究計劃等類型尚待公布結果。深圳大學資助率為20%,高出國家平均資助率4.2%。
  • 2020年國家自然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重大項目」立項清單
    該項目是學校首個獲資助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目前學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經費額度最高的項目(直接經費6000萬元),項目的合作方為中科院物理所沈保根院士團隊。11月12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天際新聞網發布消息,「氣候系統預測研究中心」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立項資助。這是學校獲得的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首個落地江蘇省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 2020年文旅部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立項名單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6日訊 15日,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公布了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立項名單,9個項目入選。    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了解,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的立項和實施是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的重要工作
  • 《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立項結果》公布,49項與...
    >一、《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立項結果》公布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已完成受理申報、通訊初評、會議評審、網上公示等程序,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現將立項課題名單予以公布(見附件1和附件2)。今年公示的擬立項課題為4629項,有4項因不符合立項條件不予立項或暫緩立項,現公布立項課題為4625項。
  • 快訊丨西湖大學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取得新突破
    8月1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8年度申請項目評審結果,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作為西湖大學的前身及籌建依託主體,此次共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8項,立項11項,資助率達到39.29%,較2017年有大幅度提升。其中,面上項目5項,何睿華、唐鴻雲、呂久安、鄭厚峰、蔡尚5人獲得資助;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項,肖建平、黃晶、陶亮、賈潔敏、馬麗佳、劉東立6人獲得資助。
  • 南科大牽頭申報深圳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項目獲批立項
    近日,由南科大海底地震儀(OBS)工程實驗室牽頭申報的深圳市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第二期示範項目「海底資源勘探與地震觀測設備共享服務平臺」獲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正式批准立項。海洋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楊挺為項目平臺建設負責人,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為項目協作單位。
  • 祝賀:山東大學4項課題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全國高校第5
    4月14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山東大學4項課題獲準立項,並列全國高校第五位。經評審公示,確定了100個課題研究方向的109項立項課題。山東大學獲準立項的4項課題具體包括:1、「基於國家制度與治理現代化的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一體化研究」項目首席專家肖金明教授,現任山東大學法學院(威海)院長,長期致力於憲政與政治改革、公共管理與公共決策、法治地方與地方治理
  • 我區2項海洋生態環境研發項目獲廣西科技計劃 重點研發項目立項
    近日,廣西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牽頭申報的「環境激素與微塑料對海洋貝類聯合毒性及健康風險監測技術研發」和「空天地立體協同的北部灣水產養殖面源汙染智能監測與解析技術示範研究」2個項目獲廣西科學技術廳重點研發項目立項。
  • 多個項目由院士牽頭,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立項情況...
    2020年全國共立項批准了37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相比2019年的45項減少了8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廖宏教授牽頭申報的「大氣環境與氣候相互作用」喜獲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資助,項目直接經費1000萬元,這是該校首個獲批立項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
  • 201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名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
    2019考研:201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名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更多2018考研複習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6月5日下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正式公示了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青年項目和西部項目立項名單。
  • 武漢高校教授完成的科研項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徐衛林主持的&34;項目從實驗室論證到企業應用歷時七年,基於傳統環錠紡紗技術上的重大創新該項目技術屬國內外首創,經鑑定為國際領先水平,對於提升國產高端紡織裝備水平及國際地位,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節能降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該項目在開展中還培養了多名投身一線具有豐富生產經驗的科研骨幹教師。
  • 武昌理工學院一博士校友上榜尋找「AEIC最受歡迎青年學者」候選人
    武昌理工學院博士校友孫苗上榜尋找「AEIC最受歡迎青年學者」候選人,目前投票數位居第一名。    孫苗是武昌理工學院城市建設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12級學生,2016年6月通過考試錄取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2018年,她個人選擇提前攻博,成為一名博士生。
  • 湖北省科技獎建議授獎項目出爐 黃石12個項目建議獲獎
    根據《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其實施細則,6月至8月,湖北省組織專家對提名2020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科學技術成果推廣獎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獎的項目進行了網絡評審(初評)和評審委員會評審(複評)。日前,2020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項目出爐,共建議329項科學技術成果和15家企業獲獎。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聯合申報兩個中歐「龍計劃」項目獲科技部立項
    近日,中國科技部與歐洲空間局合作的「龍計劃」五期項目評審結果揭曉,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教授楊海軍博士作為共同負責人聯合申報的兩個研究項目「變化中的海岸帶海洋環境遙感」(項目ID為57192)和「海洋動力環境多傳感協同監測」( 項目ID為58009)獲批准立項,將於7月中旬正式啟動。
  • 喜訊:福建省疾控中心27個科研項目獲立項
    收錄於話題福建省科技廳、省衛生健康委近日公布了2020年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和省衛生健康科技計劃項目,福建省疾控中心共有27個科技項目獲得立項。這27個項目包括:2項福建省社會發展引導性項目、3項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項省醫學創新課題、9項省衛生健康中青年骨幹人才培養項目、7項省衛生健康青年科研課題、1項省衛生健康軟科學研究課題項目,累計科研經費218萬,其中獲資助167萬。
  • 河南大學又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獲國家多個項目資助
    近日,河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河南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國際聯合實驗室鄭海務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Enhanced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s of La Doped Bismuth Ferrite/Zinc Oxide Heteroj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