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充滿童趣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原來彩虹糖是這麼玩的。
視頻中,有人將五顏六色的彩虹糖圍成一圈擱在盤子裡,然後到上水,結果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只見每一塊彩虹糖開始褪色,並向中間形成一條條色彩分明的彩虹條帶,非常有趣。
這是什麼原理呢?為什麼顏色沒有混在一起,而且往中間走呢?
從視頻可以看出,盤子中間比較低,這正是彩色條帶向中間聚集的主要原因。
也有果殼網友親自進行了實驗驗證,也做出了類似的效果。
該網友還進行了科普:在糖放到水裡面的時候,一開始的溶解擴散並沒有明顯的方向性,周圍都會溶解了糖。但是,單純的擴散沒那麼快,所以在糖果的附近,水會形成比較高濃度的糖水溶液,導緻密度增加。
圍繞糖果周圍的高濃度糖水不會靜止在原地,而會「下落」,並向外擴散。這個平緩的對流也會帶動著溶在糖水裡的色素往中間走。其實如果沒有阻攔的話,往各個方向的延伸應該都是對等的,只不過這裡是在別的方向上都受到了阻礙,只有向中心的方向能夠比較不受阻礙地延伸下去。
如果說彩條純粹是由分子擴散導致的,那麼顏色不混在一起確實不科學,但如果彩條是因為液體流動導致的就不一樣了。這個實際流動沒有多快,平緩的層流的時候,各部分液體本來就不容易混在一起,而且橫向彩條擠在一起之後應該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密度梯度。而依靠擴散把顏色混合均勻的速度要更慢。
需要說明的是,測試中用到冷水,完成整個過程需要2分鐘時間,熱水雖然時間短一點,但也真沒短多少。由此看來動圖是加速的(要我做動圖我也得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