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達沃斯|誰是數字經濟的利益相關者?如果不是股東,那會是誰呢?

2021-01-17 新浪財經

來源:國際金融報

北京時間1月21日,在2020冬季達沃斯論壇「數字經濟的未來」分論壇上,Lumi Labs聯合創始人Marissa Mayer,NatHope Inc執行長Lauren Woodman,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執行長Brje Ekholm,PayPal執行長Dan Schulman,Salesforce以及聯合執行長Keith Block,就數字經濟的未來展開了討論。

相比傳統經濟,勞動、資本、土地及企業家的生產四要素,數字經濟則多了「數位化」這一要素,而數字經濟的產出則是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在經濟活動中創造的附加值(數據價值)。如今,數字經濟也成為了經濟體系中的中堅力量。

數字經濟的未來在哪?5位來自不同數字產業的CEO都提到了一個詞「利益相關者」,而誰是利益相關者呢?相比通常理解之下的「股東是利益相關者」,在數字經濟時代,CEO們認為「利益相關者」早已延伸到了「員工」、「用戶」以及「合作夥伴」。

1

重視員工

1971年,「世界經濟論壇」的創辦人施瓦布教授提出了「利益相關者」的概念,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首次超越了「股東至上」的概念。隨後,在1973年,第一部《達沃斯宣言》裡,正式提出了「利益相關方」。

在21日的討論中,幾位CEO都就利益相關方進行了探討。他們認為,利益相關方不僅是股東,未來還應包括員工。Ekholm在現場表示,「我們並不只關注股東,我們會更關注我們的員工。因為擁有了優秀的員工,公司才會有更好的發展,他們能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Schulman亦表示,「作為一個CEO,員工永遠是我服務的第一對象。如果與你一起工作的那些人,沒有了熱情、沒有了敬業的態度,那麼這家公司也就難以成為一家偉大公司。」

在現場,幾位CEO還談論到了「領導危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信任危機、亦有人認為這是「財務危機」。

Schulman則表示,自己應對危機的辦法是,「儘量確保我的員工在財務上感到安全」。

此外,Schulman還認為,相比股東,CEO對於「利益相關者這一概念的考量需要有更廣泛的思考」。

2

價值與監管

當前,許多的數字經濟都建立在「數據」的基礎上,公司通過對用戶數據的收集,來賺取更多的利潤。然而,公司在使用數據賺取更多利潤的同時,誰又來監管呢?

在現場,Block認為歐盟提出的GDPR是對數字經濟監管邁出的重要一步,「我們應該為它鼓掌」。

2018年5月,歐盟出臺《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對企業收集和利用個人數據方面制定了嚴格的規則。此項條例使得用戶同意成為企業處理個人數據的必要前提,從根本上提升了用戶在網際網路中的地位和話語權。

Block認為,「我們需要考慮數字經濟的未來,監管者需要在保護用戶的隱私、數據的使用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不認為通過企業鼓吹自己的責任就可以達到監管作用,保護隱私需要有更加嚴格的制度來保障。」

據不完全統計,在近兩年的時間內,因違反GDPR而被開出的罰單規模達到了1.26億美元。不少公司認為,GDPR的處罰力度對於一些中小型的科技公司而言,十分不友好。

但Ekholm表示,「我們需要這樣的一個指向標,去保護所有的『利益相關方』」。

3

相關焦點

  • 利益相關者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在主流企業理論下,企業目標被定義為「股東利益最大化」。而利益相關者理論對人力資本的重視契合了知識經濟時代「人」的地位提高的趨勢,對公司利益相關者的關注也符合企業可持續性發展觀,彌補了「股東利益至上」的主流企業理論的缺陷,所以一經提出就引起了經濟學界的廣泛關注,並迅速被引入了公司財務領域。此後,運用利益相關者理論對公司財務目標進行研究成為理財學研究的一個熱點。
  • 【NGO專業之路】關係網絡圖分析利益相關方
    關係網絡圖通過訪談與討論,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狀況,以網絡圖的形式立體呈現。由此,實踐者能清楚認識自己在關係網絡中的位置,與其它利益相關者的關係,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影響力大小,並在此基礎上展開討論,為改善關係網絡制定計劃以指導更好的實踐。首先,關係網絡圖幫助實踐者獲取四方面的信息(即下文講到的「關係網絡圖的四大要素」):某一個特定實踐中有哪些參與方?
  • 利益相關者對房地產企業信譽的影響分析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房地產企業;企業信譽;信譽風險;對策  1、利益相關者與房地產企業信譽  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是從股東(shareholder)一詞套用而來的。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些學者受shareholder的啟發,他們利用「stakeholder」表示與企業有密切關係的所有人,並給出利益相關者的定義是:對企業來說存在這樣一些利益群體,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企業就無法生存。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企業間競爭的日益激烈,從「是否影響企業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關者有一定的局限性。
  • 原創丨從利益相關者視角看商業銀行公司治理
    理論的歷史沿革可見表2,根據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理論,利益相關者之間根據資源稟賦程度進行投入自我資本價值,並以滿足企業的需求為基礎。企業針對利益相關者所提出的要求進行滿足,主體之間呈現同心圓的形態趨勢,這也是彼此產生共同治理的根源所在。因此,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需要共同治理才能達到互利共贏的效果,兩者之間相互影響與依存。
  • 數字人民幣究竟會顛覆誰
    《徵求意見稿》規定人民幣包括實物形式和數字形式,為發行數字貨幣提供法律依據。 技術方案越來越成熟,相關法律也已經開始修訂,種種跡象表明,數字人民幣越來越近了。
  • 達沃斯精英的基因秘密
    EARNE$T宣布即將舉行的「 達沃斯收藏品 」(The Davos Collection)拍賣,這是一組在2018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the 2018 WEF at Davos)期間秘密收穫的藝術品。該收藏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以獲得對一個最有影響力的群體和一個傳統上對數據收集有彈性的階層的遺傳見解。
  • 波音欺瞞安全隱患 應再反思「股東利益至上」
    抽絲剝繭,「股東利益至上」的短視思維和委託-代理關係中對管理層不合理的激勵方式,應該才是背後真正的魔鬼。波音管理層呢?以卸任董事長米倫伯格為例,2016~2018年,其薪酬+持股市值總額從4653萬美元一路上漲到了8011萬美元,其中股份價值佔比超過70%。從股份制公司誕生起,「股東利益至上」便是佔主導地位的經營理念。上世紀初,亨利·福特輸掉與股東之間的官司,則是將這一理念在法律層面上進行了強化。
  • 《天道》:大結局,誰是贏家?誰又是輸家呢?
    《天道》被公認為是一部商戰小說,既然是「戰」就得有輸贏,除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還有感情糾葛的男男女女,甚至還有逐利追夢的各色人物,各有站位各有歸屬,最後,贏家是誰?輸家又是誰呢?天道是一部可讀性極強的小說,有太多讓人深思的東西,成功之處就是人物的塑造。
  • 為聖誕老人拉車的不是麋鹿? 那是誰呢?
    為聖誕老人拉車的不是麋鹿? 那是誰呢?時間:2015-12-25 09:2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聖誕老人拉車的不是麋鹿? 那是誰呢? 大家好!我是麋鹿,一種中國特有的鹿類動物。人們總是親切地稱我為四不像。
  • 大股東人馬全部被罷免!誰在左右創新醫療股東大會?
    毫無疑問,投票股東對罷免董事、監事會成員的投票上,是有選擇性的。  「70%參與投票相當罕見。」有市場人士說,從結果看,小股東對罷免董事議案上的區別對待令人驚訝,「一般來說,小股東如果對公司管理不滿意,肯定會同意罷免全部董事監事,而不會有所分別。」  記者注意到,此次得以留任的胡學慶、陳素琴是「罷免潮」中2個與公司實控人不存在關聯關係的成員。
  • 美國大選背後,到底誰贏了?
    都「贏」了,那誰輸了?看看美國媒體的失落,就能知道答案。CNN:無論誰贏得了大選,美國已經回不去了。《紐約時報》:不管誰贏,美國深層次的問題都沒有解決。缺乏有相關技能的勞動力、勞動成本過高、配套基礎設施的短板都成為制約製造業回流的重要原因。最為重要的,是「股東第一主義」——為了追求更高的資本回報率,美國跨國公司開始追逐輕資產,紛紛剝離「沉重」的製造業,這是美國資本做出的選擇。美國製造業的復興並不是邀請幾家企業到美國建廠那麼簡單。
  • 誰為「一戰」買單——評克里斯多福•克拉克《夢遊者》
    在浩如雲海的「一戰」研究書籍中,沃爾夫歷史大獎得主克里斯多福•克拉克的傾力之作《夢遊者》可謂權威之作。它細緻而全面的描述「一戰」前的歐洲狀況,從戰前分裂的歐洲到導火索塞拉耶佛事件以及邁入戰爭前的最後日子,重新解讀「一戰」爆發的緣由。該書作者克拉克認為「一戰」不是誰的陰謀,而是一場悲劇,一場眾人合力「夢遊」的悲劇。
  • 彭文生:數字經濟的下個十年
    以下為彭文生演講全文:我講的題目是「數字經濟:下個十年」,我想今年疫情的衝擊可能使大家都意識到數字經濟的重要性,我就此提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從宏觀角度來講,我們談到數字經濟,大家可能會想到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學習,由此延伸到擔心以後會不會有失業問題。
  • 阿拉伯數字是誰發明的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文化以及佛教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裡,如果第一格裡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那末第二格裡的同樣圓點就表示十,而第三格裡的圓點就代表一百。這樣,不僅是數字符號本身,而且是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以後,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可以這麼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 如果神創造了人,那神又是誰創造的呢?
    說到這,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神創造了人類,那麼神又是怎麼來的呢? 雞生蛋蛋生雞,到底誰最先呢? 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但它卻蘊含著深刻的意義。 很多學者曾對這個問題做過了研究。 有學者認為地球上是先有蛋的,因為蛋是先由類似雞的生物產了蛋,隨著基因的變化,慢慢地,原來的這種生物的蛋孵化出來的生物就慢慢地變成了雞。
  • 劉詩雯戰東奧和4數字相關,積分跌破5位數,最終劉國梁用誰打混雙呢?
    劉詩雯戰東奧和4數字相關,積分跌破5位數 劉詩雯沒有回家休假,假日期間她留在海南恢復訓練和康復治療。根據相關報導,劉詩雯身體狀態和心裡狀態都在慢慢回暖,她仍然具備競爭一個東奧名額的可能。近日,國際乒聯公布了最新世界排名,劉詩雯由於退賽偏多,排名下滑到第7,積分跌破5位數,僅剩9660分,和排名前三甲的陳夢、孫穎莎和伊藤美誠差距很大了。
  • 薛兆豐:到底是誰創造了軟體產業暴利?
    在軟體不可能盜版的情況下(如把軟體做成硬卡),微軟本來願意以「很低」的價格賣出,而用戶本來願意以「很高」的價格買入,而「最低價」與「最高價」的差距,就是微軟創造的「全部利益」。  這一「全部利益」,經濟學上叫「消費者剩餘」。這個名字起得不好,因為它讓人以為這部分利益應該歸消費者所有。其實經濟學上並沒有什麼原理,指出它「應該」歸誰所有。
  • 股東大會上接替芒格席位的阿貝爾是誰
    股東大會上接替芒格席位的阿貝爾是誰「股神」接班人,似乎已經呼之欲出。北京時間5月3日凌晨,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BRK.B)股東大會,將以前所未有的線上直播形式召開。不過,說起來,這種合作其實和與巴菲特之間的並無本質上的不同,他們總是希望我們獨立管理我們的企業,就像那原本就屬於我們自己一樣。」
  • 發展循環經濟時不我待 2030年誰來養活中國
    中國和美國,誰是世界能源的威脅者?   沈 冰:第二個大問題,中國和美國,誰是世界能源更大的威脅者。徐院長說都不是,布朗先生卻認為是美國。為什麼美國倒是世界能源更大威脅者?  沈 冰:那為什麼又認為中國也不是呢?布朗有一篇文章,如果中國一切都達到美國現在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將形成一個能源黑洞。
  • 按GDP算,深圳是中國第三大城市,那北方第三大城市是誰呢?
    只有少部分大城市仍未公布2019年的經濟總量,比如武漢。那按照以往的經驗,預計其2019年的GDP大概繼續排在成都市之後,全國(指的是中國大陸)排第七名——如下圖,為2019年GDP排名前11的城市。2019年南京市的GDP也已經超過了1.4萬億元,與天津市的1.41萬億元差距不到100億元,按照當前兩市的經濟增速,預計在今年(2020年)南京市將取代天津市,上升為全國第十名。北方第三大城市是誰呢?細看這11個城市,大部分都是南方城市或西部地區的城市,屬於北方的城市只有北京、天津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