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東院士:AI準確度也是算出來的

2020-11-27 光明網

  8月28日,AICC2019人工智慧計算大會在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在大會上表示,智慧時代,計算力就是生產力,計算力是推動AI發展的根本動力。另外,當前AI完成了從技術創新到產業化的轉變,正在同金融、電信等傳統行業相結合,進入「產業AI」階段,推進產業AI化需要一個統一融合的AI生態。

  本屆大會以「計算,預見AI未來」為主題,參會者超過2000人,包括來自中國工程院、英國皇家工程院、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等學術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Facebook、Uber、Intel、NVIDIA、VMware、百度雲、阿里雲、浪潮、廣汽研究院、吉利汽車研究院、寒武紀、IDC、SPEC組織等數十位AI知名公司與研究機構技術主管、資深工程師,會議議題涉及晶片、計算框架、AI測試基準等AI專業技術領域,以及自動駕駛、兩化交易、智能診療等前沿AI領域,展現了當前AI領域最新的技術和應用進展。

  智慧時代,計算力就是生產力

  人類正在經歷人工智慧引發的第四次科技革命,開始進入智慧時代。王恩東說,在智慧時代,計算力就是生產力。此前,IT技術已經引發了多次生產力變革,但是前幾次的變革主要改變的是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而智慧時代,生產力的三要素都會深受AI和計算的影響,尤其是勞動者,很多職業和崗位會被替代。計算已經深刻改變了全球生產力,計算力指數可以衡量一個國家地區甚至是企業的發展水平。10年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個企業,都來自能源、金融、通信等傳統領域,只有一家IT企業微軟。今天全球市值最高的TOP10企業,清一色都是網際網路企業,只有一家來自傳統行業的沃爾瑪。這些市值TOP級的企業也是全球計算力消耗最大的,他們的市值排名狀況和伺服器採購基本一致。

  不僅企業領域如此,國家地區的發展水平也與計算力水平高度相關。在本屆大會上,IDC與浪潮聯合發布了《2019-2020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報告公布了最新的人工智慧計算力城市排名,北京超越杭州躍居第一,廣州進入第一梯隊,杭州、深圳、上海分列2-4名,蘇州、重慶、南京、西安首次躋身前十。排名的變化顯示,四大超一線城市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人才等領域的「吸附」效應開始凸顯,同時圍繞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三大經濟圈形成的人工智慧三大產業集群已初具雛形。

  計算力是AI發展的根本動力

  人工智慧有60多年的發展歷史,幾經起落,當前的復興就是GPU等創新計算技術與深度學習相結合而直接觸發的。在實際的應用當中,相比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應用,人工智慧對於計算力的需求幾乎是無止境的。事務處理、WEB接入等傳統計算,因為應用規模和場景有限,對於計算力的需求也有限。但是AI對於計算力的需求是無限的,是指數級的增長,而不是線性增長。從2012年到現在,每3.5個月用於AI計算的計算量會翻一倍,增長了30萬倍,遠遠超過了晶片性能提升的摩爾定律。在半導體技術在逐步接近極限的情況下,計算力的提升更多是依靠體系結構的突破來實現的,所以這幾年計算機發展迎來了體系結構創新的黃金期,GPU、FPGA以及ASIC等異構技術是AI計算力增長的主要技術支撐。

  AI準確度也是算出來的

  人工智慧一個最大的挑戰是識別度不高,準確度不高,提高準確度就要提高模型的規模和精細度,提高線下訓練的頻次,這需要更強的計算力支持。所以說,準確度也是算出來的。現在很多資金充裕的公司,比如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或者明星AI創業公司,有能力部署規模比較大的AI計算平臺,算法的模型已經大到千億參數、萬億的訓練數據集規模,這些公司的算法和技術就處於領先位置。在投資方面看,用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資金有50%以上都用來採購GPU伺服器等基礎架構產品,根據IDC的數據,中國人工智慧基礎架構市場在中國未來五年的複合增長率超過33%,是一般IT基礎設施市場增速的三倍多。阿里、百度等網際網路企業在開發AI晶片,也出現了一批像寒武紀等開發專用AI晶片的公司。隨著計算需求的增長,會有越來越多的新架構、晶片和其他技術出現。

  趨勢:從AI產業化到產業AI化

  數據爆發的增長、算法創新加速和計算能力的快速提升,讓人工智慧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從一個科學學科變成了規模產業。前幾年AI發展的主體基本上是阿里巴巴、百度等大網際網路企業,以及曠視、第四範式等AI創業公司。網際網路企業都是自作自用,用AI來升級原來的業務或者推出新的運營業務,像天貓購物的智能推薦、百度的搜圖。AI創業公司開發算法、做訓練後,更多的還是去融資,能夠投入更多的錢。在這種模式下,AI成為一個規模產業,但是很難支撐起下一步的增長。

  現在,傳統行業用戶在AI產業的增長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變化不很快,但是正在發生。根據IDC的數據,從2018年起,金融和傳統企業和政府用戶,在人工智慧基礎架構領域的採購量超過了網際網路。現在很多大型企業的熱線服務,已經用人工智慧替代人工,很多企業都認識到了人工智慧會帶來的巨大潛力,今天不用人工智慧,未來發展上會遇到困難和瓶頸,甚至發展不下去。

  產業AI化需要解決生態問題

  要發展人工智慧,讓人工智慧進入各個傳統產業,不能僅僅靠技術本身,生態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國內的人工智慧的應用大多是單點、單技術的應用,例如人臉識別、考勤打卡、交通監控管理等,在美國,AI與其他技術整合為解決方案,比如金融業的風險管理、證券行業的高頻交易等等,實現流程的自動化,改變行業的傳統業務模式,應用的差距十分明顯。

  中國要推進產業AI化,需要普及AI應用,更需要深化AI應用,推動AI從單點應用走向深度整合方案。王恩東表示,要從根本上解決應用的問題,就要建立開放融合的人工智慧生態,從底層硬體到上層應用軟體,產業的上中下遊要緊密配合,面向多樣化個性化的用戶需求,向終端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才能讓人工智慧用起來,用好。

  最後王恩東表示,無論是AI產業化還是產業AI化,AI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今天看AI仍然是黑科技,因為AI的應用才剛剛起步。

  在大會現場,眾多廠商展示了在人工智慧不同領域的成果,Uber披露了最近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summit超算上實現了目前規模最大的Horovod訓練集群,VMware展示了與中國科技大學國家類腦工程實驗利用GPU虛擬化技術支撐智慧教育的整體解決方案,平安科技展示了當下最熱門的聯邦機器學習產品及應用,四維圖新展示了自主研發的L4級別無人駕駛汽車。(李經)

[ 責編:趙豔豔 ]

相關焦點

  • 浪潮王恩東:AI準確度也是算出來的
    8月28日,AICC2019人工智慧計算大會在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在大會上表示,智慧時代,計算力就是生產力,計算力是推動AI發展的根本動力。這些市值TOP級的企業也是全球計算力消耗最大的,他們的市值排名狀況和伺服器採購基本一致。不僅企業領域如此,國家地區的發展水平也與計算力水平高度相關。
  • 揭秘算天,算地,算人,超算究竟有啥用?
    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可以用三個字來形容超算,第一是快,第二是準,第三是狠。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快有多快呢,如果我們把一臺電腦當做一般的人來行走的話,那超算可以是火箭的速度,比如說《阿凡達》,這個電影需要大量的渲染,因為它裡面是動畫設計。
  • 王恩東:摩爾定律的終結本質上是沒有革命性技術
    CCTV財經頻道在大會期間做了特別節目,邀請中國工程院的院士王恩東、中國互動媒體產業聯盟專家委員會的委員包冉等嘉賓進行大會點評,討論今年網際網路發展的趨勢與特點。王恩東認為,今年火熱的雲計算、大數據、VR/AR等各個方面,支撐的核心都是計算,而計算可分為科學計算、關鍵計算、智慧計算三大類,以上提到的領域就是主要依靠智慧計算。
  • ASC20超算大賽比試量子計算模擬和人工智慧英語考試
    ASC競賽發起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 王恩東ASC競賽發起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表示,量子計算的研究進展與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使得世界即將迎來重大計算技術變革的時代。
  • AI求解薛丁格方程,兼具準確度和計算效率,登上《自然-化學》
    最近,來自柏林自由大學的科學家提出一種深度學習方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計算效率和準確度權衡無需在準確度和計算成本之間做出取捨該方法以可接受的計算成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準確度。」研究者預計,由於系統大小對實驗效果具有正面影響,該方法可能成為中型分子系統上高準確度電子結構計算的新主導方法
  • 院士說丨戴瓊海院士:人工智慧——算法·算力·交互
    在大會上,國務院參事、CAAI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信息學院院長、教授、CAAI Fellow戴瓊海做了主題為《人工智慧:算法·算力·交互》的特邀報告,從算力、算法與人機互動三方面展開了分享。
  • 拋出智算中心概念,浪潮要給智能社會新基建添磚加瓦
    4月9日,由浪潮主辦的IPF2020大會以在線的形式如期舉行,浪潮集團執行總裁、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首次提出的「智算中心」概念,引發行業高度關注。王恩東指出,「智算中心」將成為智慧時代經濟社會運行所必須的重要基礎設施,成為AI計算力的主要生產中心。
  • 「獨家」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出任Pony.ai首席顧問,將打造自動駕駛...
    剛剛從加州矽谷飛回北京的Pony.ai的高管團隊剛下飛機便趕來赴約,拜訪最頂級的學者和科學領袖、華人唯一的圖靈獎得主、中科院院士姚期智先生。對於Pony.ai的CEO彭軍來說,雖然多次見姚先生,但是每次來到他的辦公室前都有一種莫名的激動,感覺像來朝聖。CTO樓天城顯得更加激動,博士四年朝夕相處的導師的辦公室就在眼前。
  • 未來科學發現可以「算」出來!專家呼籲推廣超算應用
    未來科學發現可以「算」出來!專家呼籲推廣超算應用「高性能超級計算機,是世界發達國家爭搶的重要『制高點』,對國家安全、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支持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11月26日在無錫市舉行的2020智算未來用戶大會暨《工業網際網路數位化雲創新發展白皮書》發布會上說,未來重大科學發現與重大創新,都可以通過計算手段得到快速地實現和解決。因此,加快發展超級計算,全面應用超級計算,對於我國科學研究、推動科技創新和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 天氣預報是怎麼「算」出來的?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如今天氣和氣候數值預報的準確度也越來越高,為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的氣象參考依據。請關注——天氣預報是怎麼「算」出來的? 今年3月23日是第五十六個世界氣象日,氣象日的主題是「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
  • 美國研發AI同志雷達,準確度高達9成
    這也是為什么女性雙性戀多的原因。人臉辨識科技也可運用在分辨性取向上美國史丹佛大學一項新研究顯示,只要根據臉部的照片,人工智慧(AI)就能判斷出一個人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且準確度最高可達到9成。這項演算法號稱,只要有清楚的正面及側面照片,就能夠知道此人是不是同性戀,且分辨出同性與異性戀男性的準確度可達81%,分辨出同性與異性戀女性的準確度則為74%;若一次辨識同一個人的5張照片,準確度則會提升到男性的91%與女性的83%。另外,其辨認女同志的準確度較低,則支持女性性向較容易改變的論點。
  • 準確度與精密度
    好了,我們明白了什麼是「真值」了,那麼什麼是「準確度」、什麼是「精密度」呢?不要著急,讓我來一一解密。對於準確度他表示測量值與真實值的符合程度,與真實值越相近,則準確度越大,通常用誤差來表示;而精密度它是指一組測量值之間的接近程度,越接近,則精密度越大,通常用偏差來表示。說完了這些文字描述,我相信可能有的小夥伴還不是很懂,所以我另有妙招,保證讓你一看就懂。
  • 未來科學發現可以「算」出來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11月26日在無錫市舉行的2020智算未來用戶大會暨《工業網際網路數位化雲創新發展白皮書》發布會上說,未來重大科學發現與重大創新,都可以通過計算手段得到快速地實現和解決。因此,加快發展超級計算,全面應用超級計算,對於我國科學研究、推動科技創新和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 LCR測試儀的基本準確度和實際準確度的區別
    LCR測試儀的基本準確度,指其在最佳測試條件下所獲得的準確度。一般而言,基本準確度不包括來自外部可能的誤差,例如測試治具或測試線;並且準確度的取得是當LCR表處於最適合的測試信號、頻率、最慢的測量速度等特定參數狀況下。  而LCR測試儀的實際準確度,則是指其在實際測量參數需求下,所能提供的準確度。
  • 美國研發AI同志雷達準確度達9成
    美國史丹佛大學一項新研究顯示,只要根據臉部的照片,人工智慧(AI)就能判斷出一個人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且準確度最高可達到9成。綜合外媒報導,史丹佛大學助理教授柯辛基(Michael Kosinki)與他的團隊,以美國交友網站3.5萬名男女會員照片做為樣本,透過機器學習技術研發出一套AI同志雷達演算法,並將測試結果刊登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上。
  • 【乾貨】精密度、準確度、精確度的區別
    準確度有時也稱為正確度。儀器的準確度是指在規定的使用條件下工作時的基本誤差(額定最大相對誤差)。準確度在我們常用的電錶類儀器中由儀器的級別數體現出來,或者說電錶類儀器的級別數就是由準確度所決定的。現以電流表為例來說明,設電流表的量程為xm,最大絕對誤差為Δxm,額定相對誤差δxm 為: 上式中的k 稱為電流表的級別數。
  • 準確度?精確度?區別很大!
    精密度、準確度、精確度分為儀器的精密度、準確度、精確度和測量的精密度、準確度、精確度。它們之間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義且又存在著必然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