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解標題之前,讓我們先講一個名詞「真值」。
真值定義:某一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觀存在的真實的值。怎麼理解呢,比如一根繩子的長度是5m,那麼對於這跟繩子本身,它的長度就是5m,你無論把它放在哪裡,比如月球、火星上,它的長度都不會有什麼變化,是客觀存在的,除非把它剪了或者用火燒了。
好了,我們明白了什麼是「真值」了,那麼什麼是「準確度」、什麼是「精密度」呢?不要著急,讓我來一一解密。對於準確度他表示測量值與真實值的符合程度,與真實值越相近,則準確度越大,通常用誤差來表示;而精密度它是指一組測量值之間的接近程度,越接近,則精密度越大,通常用偏差來表示。說完了這些文字描述,我相信可能有的小夥伴還不是很懂,所以我另有妙招,保證讓你一看就懂。(友情提示:請把目光移到下行!!!)
(注釋:圖源來源於網絡,要養成好習慣哦,不是咱的東西不要亂拿,拿了也得提前註明)
看到上面這幅圖沒有,我相信你肯定看到了,只不過有點小小的模糊,不用怕,讓我給你講解。(咱就是幹啥啥不行,講解第一名,就靠嘴吃飯的。。。哈哈哈)現在請跟著我的思路走,咱們把靶心想像為真值,每一根飛鏢想像成一個測量值,a圖的飛鏢遠遠的遠離了靶心,b圖的飛鏢正中靶心,好了,那麼我們結合準確度的定義就可以說,a的準確度低,b的準確度高,現在對準確度理解是不是更深一步了呢?同樣的,c/d/e有好幾隻飛鏢,那麼它們就是一組測量值,結合精密度的定義,是不是d/e的精密度都比c的精密度好呀。但是我們要注意c/d的精密度雖然都很好,但是d的準確度沒有e的好。好了,現在就要引入另一個重要的東西了--精密度和準確度的關係
我們可以從上面圖中看到,比如還是c/d/e,雖然d的準確度沒有e的好,但是如果讓你從c/d/e中排除一項效果最差的,你先排除哪一項呢?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排除c項。為什麼呢,舉個例子,如果此時要選一個人去參加飛鏢比賽,名額有兩個,從c/d/e中選,你會選誰?(我好像聽到答案了)對嗎,肯定選d/e呀。d的準確度雖然不高,但是人家的精密度高啊,所以這裡就有了精密度是準確度的前提,精密度都沒有,準確度更別提了。當然精密高,準確度也不一定高。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了,咱麼下期見,如果喜歡本文(人),就點個在看吧,把你的快樂也分享給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