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出現「時空膠囊」,未來已提前到來,科學家稱這並不是好事

2020-12-03 三體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近日,有兩名衝浪運動員在愛爾蘭的多尼戈爾郡海灘上,發現了一個時空膠囊,這個時空膠囊是在2018年被一些俄羅斯遊客埋在北極的,不過,科學家們在得知這件事後,卻表示這並不是一件好事,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同來看看。

提前30-50年到來的「未來」

什麼是時間膠囊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裝入擁有紀念意義物品的容器,只不過這個容器並不是留給現在的,而是留給未來。

這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在一些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面,一些關係非常好的年輕人,在彼此要分開的時候,會一同將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物品或者是對於未來的一些寄語,一起放在一個容器裡,然後將這個容器埋葬在某個地方,同時約定未來的某個時間,一起來將它挖掘出來。

甚至一些時間膠囊在埋葬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後才被未來人發現,相應的,這些時間膠囊也更具有歷史價值。

這次兩名衝浪運動員發現的時空膠囊就是類似的東西。根據介紹,當時這兩名衝浪運動員正在海灘上散步,突然發現前方出現了一個金屬圓柱體,在太陽的照射下閃耀著光芒。一開始,他們嚇了一跳,還以為是炸彈,但是後來壯著膽子靠近後,卻發現是一個時間膠囊。

在這個時間膠囊裡,他們發現了一些詩歌、旅行照片、信件、地圖等物品,同時,也有著一張便籤,上面寫著:這個時間膠囊是在2018年被埋在北極冰下的,如果有人發現了它,意味著這個時候的北極,已經沒有冰了。

同時,留下時間膠囊的人也表示,他們預計「時間膠囊」現身的時間,大約在30-50年之後,卻沒想到,事實上只隔了2年的時間,就被發現了,這意味著,未來不僅提前了,地球上的氣候環境也再次為人類敲響了「警鐘」。

「未來」提前意味著什麼?

研究者表示,時間膠囊的提前現身,意味著北極的冰融化速度,已經遠遠超過預期,地球已經進入到了嚴重的「氣候危機」。

說起來,在去年的時候,就有NASA的科學家表示,北極已經進入到融冰不可控的階段,最晚2030年,北極就將沒有冰了。

其實不僅僅是北極,地球高緯度的冰川地區,都面臨著同樣的境地,可能一些朋友會說,南北極距離我們的生活實在是太遙遠了,而且本身那裡就沒有什麼居民,即使全部融化了,又會怎麼樣呢呢?

事實上,地球是一個整體,人類作為地球上的一員,地球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人類都無法全身而退,「未來」提前,意味著留給人類的時間,真的已經不多了。

冰川在地球上的作用有哪些?最簡單的作用,就是冰川是地球上的「溫度調節器」,冰川不僅可以反射多餘的太陽熱能,同時,也可以給地球降溫,維持地球氣候環境的穩定。

如果有一天,冰川全部融化,地球上再也沒有冰,地球的氣溫也將大幅度升高,拿現在來說,如今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變暖,已經讓人類覺得很可怕了,但是如果冰川全部融化,後果則是人類根本無法想像的。

首先,冰川融化會導致海平面升高,陸地大量被淹沒,至少上億人將無家可歸,而這,僅僅是災難的開始。

伴隨著溫度的升高,海水膨脹導致海水缺氧,海洋生物大量死掉,海洋生態鏈崩潰,相應的,地球生態鏈也將瓦解,最終,人類作為生態鏈中的關鍵一環,也將面臨著滅絕的風險。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冰川中還冰封著大量遠古病菌,這些病菌伴隨著融冰,會重新進入現代生態鏈之中,古老的病菌人類並不知道它們,所以,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病菌危機,而在實驗室環境中,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一些冰封上萬年之久的病菌,一旦解凍,很快就會甦醒開始新一輪的繁衍。

簡單來說,地球冰川融化,會導致地球氣候模式徹底失衡,意味著未來地球上的自然災害也將更頻繁,比方說近年來,洪澇災害、蝗災蝗災、極端天氣等發生的頻率,就已經遠超人類預期了。

所以,這次時間膠囊的現身,才讓科學家們更加擔憂。大家覺得,人類未來會重塑地球生態環境,長遠發展下去嗎?

相關焦點

  • 北極出現「時間膠囊」,科學家卻高興不起來!
    北極的時間膠囊就在前段時間,有兩名衝浪愛好者在愛爾蘭的海灘上就發現了一個時間膠囊,這個時間膠囊是在2018年被遊客埋藏在北極的,在我們看來這樣的事情實在太過夢幻了,把時間膠囊埋藏在冰雪世界中,實在讓人有些嚮往,這件事情傳播到了網絡上也鬧得沸沸揚揚,但是科學家在看到了這則新聞後卻並不開心,他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
  • 提前50年!北極冰下「時間膠囊」提前現身,融化速度將不可控
    北極冰下「時間膠囊」提前現身提到北極,大家都能想到它是冰雪世界,對於很多人來說,北極都是一個遙遠的地方,但是,北極作為地球的一部分,和人類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在2018年,一群來自俄羅斯的遊客和環保組織成員,共同在北極的一處冰下,埋了一個時間膠囊,膠囊裡除了一些物品外,還有他們寫給未來人的一封信,表示如果未來有一天,當人們發現這個時間膠囊,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就意味著北極已經沒有冰了。
  • 愛爾蘭發現「時光膠囊」, 它來自2018年的北極, 意味著什麼!
    一些電視劇或者電影當中,如果兩位主人公一旦分開的時候,他們會將兩個帶有意義的紀念品分別送給兩位,在愛爾蘭發現的實況膠囊,是在2018年一名旅客留在北極,在北極的膠囊為何會出現在愛爾蘭呢?這又是什麼情況?
  • 冰海融化太快 北極時光膠囊漂至愛爾蘭
    2018年,一群船員於北極浮冰中放置了一顆時光膠囊,並預估這顆膠囊應會過了30至50年才會被發現,但沒想到冰海融化的速度超乎想像,時光膠囊不僅在短短的兩年即漂離了北極海,甚至漂流了3,700公裡,近日到達愛爾蘭島最北端的多尼哥郡(Donegal)。
  • 「北極變綠了」真不見得是好事
    西伯利亞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北極圈38攝氏度的最高溫,都是全球氣候變暖加速的信號——「北極變綠了」真不見得是好事閱讀提示全球變暖只會讓極端氣候更加頻繁,也讓全球面臨更多的危機。不只是西伯利亞,外媒報導稱,俄羅斯今年以來的氣溫都明顯高於往年。1月至5月平均氣溫比1951年至1980年同期的平均值高出5.3攝氏度,也創下最高紀錄。二除了俄羅斯,來自加拿大環境部公布的數據,加拿大北極地區也出現了創紀錄的高溫天氣,最高氣溫比往年高出兩三倍。
  • 看看提前幾十年現身的「時間膠囊」
    據埃菲社都柏林11月8日報導,2018年,一些俄羅斯遊客和活動人士在北極埋下一個時間膠囊,預計30年至50年後,該地區氣候變化導致的融冰將把這個時間膠囊帶到地球上的某地去。然而,未來比預想來得更早。報導稱,在對這個金屬圓柱體進行更仔細的分析時,他們發現上面用俄語寫著一句銘文,還標註著2018這個日期。報導還稱,他們將照片發給朋友,朋友告訴他們這句銘文直譯過來是「時間膠囊2018」,於是他們將時間膠囊帶回家。打開膠囊後,裡面有「旅行快照、詩歌、15封信、船用工具、旅行路線圖、菜單、杯墊以及紅酒瓶塞等」。
  • 雪龍號船長:北極東北航道"通航"時代已到來
    新華網「雪龍」號9月17日電專訪:北極東北航道「部分通航」時代已到來——訪「雪龍」號船長王建忠  新華社記者 璩靜  7月至9月,「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兩度穿越北冰洋進行首次跨北冰洋調查,成為我國航海史上第一艘穿越北極東北航道的船舶,為我國未來參與北極東北航道開發利用積累了經驗和航行數據。
  • 北極凍土層融化,萬年蠕蟲解凍後活了,對人類來說是好事嗎?
    南極在今年年初突破了20攝氏度,隨後北極圈內的溫度出現了38攝氏度的高溫,這樣的情況下,南極和北極似乎無法支撐下去了,這讓眾多科學家比較擔憂,未來在南極和北極。是否還能看到冰川的身影呢?不過凍土層融化後,讓人類有了一個全新發現,在2018年的時候,科學家在凍土層內發現了幾隻蠕蟲,科學家想將蠕蟲帶回實驗室好好研究一番,目的就是了解史前生物的生活習性,沒想到將蠕蟲帶回實驗室的時候,蠕蟲竟然活了起來,所有的科學家感到震驚,沒想到在凍土層內埋藏4萬年的蠕蟲,竟然奇蹟般的復活了,這兩隻蠕蟲像正常蟲子一樣爬行進食等等。
  • 北極凍土層中,出現46000年前的生物遺骸,這是好是壞?
    通過這些樣本甚至還可以復原出克隆的古生物,這些已經消失了的物種,在數萬年之後會重新出現在地球上。北極的生物遺骸特別是在今年,南北兩極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古生物遺骸,科學家就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層中發現過一具雌性百靈鳥的遺骸。
  • 北極為何會出現強烈的48次閃光?科學家:本不應該出現在這!
    北極為何會出現強烈的48次閃光?科學家:本不應該出現在這!連衛星都能夠監測到可想而知,這一次北極的閃光是如此的強烈,北極為何會出現強烈的48次閃光?科學家:本不應該出現在這!為什麼在這極寒的區域本不該出現閃光的地方,卻出現了閃光的根據科學家對於這些閃光以及近年氣候的研究來看,或許和今年7月份的高溫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 俄羅斯發現消失已久的披毛犀,科學家感到不安,未必是好事!
    全球變暖的影響下,很多地區出現了變故,比如南極和北極這兩個無人之地已經徹底淪陷了。自從北極圈內出現38攝氏度高溫之後,凍土層仍然在持續融化。近段時間,考古學家在凍土層內再次發現了史前生物披毛犀和幼狼,這兩個史前生物的出現,讓科學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很多科學家看到這種情況後感到心慌不安,這兩個史前生物的出現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 北極平流層突然40度大升溫,更強寒潮在醞釀?分析:未必不是好事
    2021年1月,伴隨對流層劇烈的天氣系統活動,北極平流層也出現了一次驚人的平流層爆發性增暖事件(簡稱SSW)——從北極平流層的監測數據上看,短短數日內就讓北極平流層一舉升溫超過40度,讓一度-70度的北極平流層大舉升溫接近-20度,這種變化是相當驚人的。
  • NASA科學家對北極「夜光雲」季的到來感到興奮
    NASA的科學家們在周四發布的新聞稿中預示著北極地區夜光雲季的到來。NASA的中層大氣物理學AIM太空飛行器在5月17日發現了這些雲層的跡象,並觀察到它們的擴大。「夜間閃耀的雲層」與經常發現的蓬鬆的積雲和捲雲形態有點不同。它們是在中層塵埃粒子周圍形成的。NASA表示:「冰冷的雲層,反射著陽光,發出明亮的藍白色光芒。」
  • 20米高,北極出現新島嶼,衛星可見,科學家:或不是好消息
    這些年來,隨著氣候變暖的持續,很多科學家都很關注南北極地區的冰川變化情況,由於這些地區很偏遠,環境也很惡劣,所以一般都很難隨時前往南北極地區進行科考。為了研究南北極地區的變化,科學家們使用了衛星對這些區域進行測量。
  • 「世界末日」要到來?科學家推測,這 3件事情或影響人類生存!
    科學家表示,或將由這3點事情決定!2020年是一個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在今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各種自然災害不斷出現,讓很多人開始擔憂。自從2019年底澳大利亞的山火持續燒了半年左右,讓很多人對南半球的環境開始擔憂,各種生物都在這場大火中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家園,一些生物正在面臨著滅絕,今年也共同經歷了疫情等等,讓很多人不禁思考,2020年到底是怎麼了?
  • 北極出現不該存在的生命,科學家稱困住它們,或能解救人類
    誰也沒想到這樣的現狀沒持續多久,南北極就迎來一場大災難,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北極區域的溫度達到38度,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北極出現不該存在的生命,科學家稱困住它們,或能解救人類!一般衣原體依附在其他宿主上,才能維持著生命,不過只要它找到合適的宿主,不管怎樣都不會失去生命,北極這一次發現衣原體,顛覆以往的一切認知,它的生命力頑強得驚人。衣原體對人類有害無益,作為微生物的一種,它有可能進入到其他河流湖泊中。
  • 科學家發現北極大量甲烷氣體在釋放,這預示著什麼?
    近些年來,由於人類工業活動,向大氣層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溫室效應加劇,全球溫度正在升高,由此引發的自然災害也已顯現,這不得不讓我們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由於氣溫升高,融化的永凍土正在向外界釋放甲烷,目前科學家通過各種手段已經發現北極地區大量的甲烷洩露點,數量或可達15萬個。
  •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全球暖化並非未來,我們可以做什麼
    導讀:大家好,我是小二黑,據相關資料顯示,北極已經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那麼全球暖化的現象也已經不是未來的事情了,而北極無冰狀態出現的時間也將會遠遠提前,我們究竟可以做什麼呢?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儘管這對於海洋運輸可能是件好事,因為這讓大西洋與太平洋間出現新的航線,但是北極冰川的融化也可能引發加拿大與美國的領土爭議,根據聯合國與加拿大政府專家的說法,北極附近氣溫上升的速度,比地球其他地區快兩倍,到2050年前,船隻在夏季可以在加拿大北部航行。
  •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全球暖化並非未來,我們可以做什麼
    導讀:大家好,我是小二黑,據相關資料顯示,北極已經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那麼全球暖化的現象也已經不是未來的事情了,而北極無冰狀態出現的時間也將會遠遠提前,我們究竟可以做什麼呢?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
  • 全球變暖,北極的春天提前了半個月!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時令變化,你或許已經有所察覺——春天的到來似乎開始提前。這並非錯覺,根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這個答案是肯定的。而這研究則發現了另一個更為驚人的事實,春季向北推進的速度大約是以往的3倍,而在北極,春天可能提前了16天,也就是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