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盛行西風帶」通常會帶來比較豐富的降水?

2021-01-10 地理沙龍號

由於地球是一個球體,所以可以近似看成平行光的太陽輻射照射在地球表面時,太陽光線和不同地區地平面的夾角大小是不同的,也就是地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是不同的,總體而言,年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往兩極遞減。也就是從緯度來看,地球熱量由赤道往兩極遞減,由於地表冷熱不均就會引起大氣運動,加上地球自轉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全球性大氣環流。

地球表面的全球性大氣環流稱為「三圈環流」,分別是低緯環流、中緯環流和高緯環流,三圈環流形成之後在近地面形成了7個氣壓帶和6個風帶。以北半球為例,從赤道往兩極分布的氣壓帶和分帶分別是赤道低氣壓帶、東北信風帶、副熱帶高低壓帶、盛行西風帶(中緯西風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東風帶和極地高氣壓帶,每個氣壓帶或風帶都控制一定的緯度範圍。

盛行西風帶位於中緯度地區,其極限影響範圍大約為南北緯35°至65°之間,其中南北緯40°至60°之間是其主要控制範圍。北半球盛行西風帶吹「西南風」,南半球吹「西北風」,由於盛行西風帶來自於低緯度地區,所以通常表現為較為「溫暖」。至於盛行西風帶能不能帶來豐沛的降水,要看其是「海洋吹向陸地」,還是「陸地吹向海洋」。對於大陸來說,盛行西風帶主要影響的區域位於大陸西岸地區,所以西風帶多是由海洋吹向陸地的,也就多表現為「溫暖溼潤」。

世界上受盛行西風帶影響最為明顯的區域是歐洲西部地區,歐洲西部位於亞歐大陸的西部,西臨大西洋,地處北緯40°至60°的地區常年受到來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風帶影響,加上歐洲地形平坦,對於西風帶的阻擋較弱,分布有大面積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溫和溼潤」。而緯度稍低一些的地中海沿岸地區,在冬季時由於氣壓帶風帶南移,該地區也會受到盛行西風帶的影響,使得地中海沿岸地區冬季氣候表現為「溫和溼潤」,成為世界上唯一的「冬雨型」氣候類型,也就是「地中海氣候」。

相關焦點

  • 氣壓帶風帶中的「盛行西風帶」,一定是溫暖溼潤的嗎?
    ),盛行西風帶(北半球吹西南風、南半球吹西北風),極地東風帶(北半球吹東北風、南半球吹東南風)。其中盛行西風帶主要位於中緯度地區,又可以稱為「中緯西風帶」,主要影響的緯度範圍大約為南北緯30°至60°,其中南北緯40°至60°是主要影響的地區。在我們的印象中西風帶的性質通常表現為「溫暖溼潤」,那麼,是不是所有受西風帶控制的地區都是溫暖溼潤的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由於西風帶的來源是副熱帶高氣壓帶,風向是由低緯往高緯吹,所以通常是溫暖的。
  • 伊犁河谷:向西開口的地形帶來了豐富的降水,被譽為「中亞溼島」
    海洋是陸地降水的主要來源地,所以通常來說從沿海到內陸,降水不斷減少,自然帶也多會從森林、草原到荒漠的更替。中亞地區從自然帶的角度來看,我國新疆和中亞地區以「溫帶荒漠自然帶」為主,但是在某些降水稍多的地區也分布有「溫帶草原自然帶」。我國新疆和中亞地區降水最為豐富的地區是「伊犁河谷」,中亞廣大地區的乾濕分區來看,多屬於乾旱和半乾旱區,但是伊犁河谷地區的年降水量達到了400毫米以上,已經屬於「半溼潤區」了。
  • 為什麼很多山地的不同山坡,通常會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
    山地地形通常呈中部高四周低的形態,海拔高的地方就是山峰,而四周海拔不斷降低形成山坡,從東南西北方位來說,山坡有不同的朝向,我們發現不同的山坡,自然地理環境差異也很大。在這一方面影響最大的有兩種類型的山坡,分別是由熱量差異形成的向陽坡和背陽坡,以及由降水差異形成的迎風坡和背風坡。
  • 為什麼盛行西風帶在北半球形成了暖流,而在南半球卻形成了寒流?
    但是,位於南半球中緯度海域的「西風漂流」帶是屬於寒流性質的,這是由什麼原因形成的呢?此外,位於南北緯40°至60°之間的區域,常年受到了「盛行西風」帶的影響,從而在北半球形成了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而在南半球卻形成了西風漂流,性質為寒流性質。同樣的盛行西風帶,卻帶來了完全不同性質的洋流,原因在哪裡呢?
  • 【專題複習】降水的形成條件、四種主要的降水類型及影響因素
    平原地形有利於海洋水汽的進入,帶來豐富的水汽,降水的機率較大,如我國的東部平原地區、歐洲中部、美國中東部。  山地的迎風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較多,背風坡較少;河谷地帶由於地勢低,溫度高而降水少,如橫斷山區。  盆地由於地形封閉,周圍高山環繞,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降水也較少,如塔裡木盆地。
  • 高中地理:影響降水的9大因素
    平原地形有利於海洋水汽的進入,帶來豐富的水汽,降水的機率較大,如我國的東部平原地區,歐洲中部,美國中東部;在山地則迎風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較多,背風坡較少,河谷地帶由於地勢低,溫度高而降水少,如橫斷山區;盆地由於地形封閉,周圍高山環繞,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降水也較少,如塔裡木盆地;高原因為地勢高,海洋水汽也難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如東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降水都不多。
  • 高中地理影響降水的9大因素
    通常情況下,我們不需要考慮凝結核的問題,只是考慮有沒有充足的水汽和促使氣流上升的機制就可以,歸納起來,形成降水的因素有以下九大因素。平原地形有利於海洋水汽的進入,帶來豐富的水汽,降水的機率較大,如我國的東部平原地區,歐洲中部,美國中東部;在山地則迎風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較多,背風坡較少,河谷地帶由於地勢低,溫度高而降水少,如橫斷山區;盆地由於地形封閉,周圍高山環繞,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降水也較少,如塔裡木盆地;高原因為地勢高,海洋水汽也難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如東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降水都不多。
  • 中國極地考察船「雪龍」號成功穿越咆哮西風帶
    「這次雪龍船穿越西風帶共受到3個氣旋的影響,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受氣旋影響大、持續時間長。」  鄧小花說,其後,雪龍船在繼續北上的過程中,再次受到另一個中等強度氣旋的影響,與啟航前所預計的基本一致,雪龍船直接穿越了該氣旋,受其影響,出現了明顯的降水過程,風力達8-9級,並伴隨3.5-4.5米的大湧浪區,影響持續至10日白天。  「這次雪龍船穿越西風帶期間,湧浪平均3.5-4.5米,最高可達5米。
  • 【高中地理】降水的九大影響因素和四大類型
    平原地形有利於海洋水汽的進入,帶來豐富的水汽,降水的機率較大,如我國的東部平原地區、歐洲中部、美國中東部。 山地的迎風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較多,背風坡較少;河谷地帶由於地勢低,溫度高而降水少,如橫斷山區。 盆地由於地形封閉,周圍高山環繞,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降水也較少,如塔裡木盆地。
  • 我國為什麼沒有「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各種氣候要素如氣溫、降水和光照等通常表現為周期性的變化,一個區域氣候的形成受到地理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下墊面等因素的影響,其中地理位置和大氣環流是影響氣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 問答 |我國為什麼沒有「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各種氣候要素如氣溫、降水和光照等通常表現為周期性的變化,一個區域氣候的形成受到地理位置、大氣環流
  • 如果澳大利亞大陸南移15個緯度,降水分布恐將變成「西多東少」
    ,降水多由來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風帶帶來,歐洲分布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25°,南回歸線(南緯23.5°)穿過澳大利亞的中部地區,使得澳大利亞中西部區域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分布熱帶沙漠氣候,沙漠氣候在澳大利亞大陸的分布比重較高。
  • 澳大利亞大陸年降水量分布為什麼呈半環狀?
    原創盧達晨中學地理問答澳大利亞大陸年降水量分布為什麼呈半環狀?答:澳大利亞大陸年降水量分布由北、東、南三面向內陸減少,呈半環狀。主要影響因素如下:1地形:澳大利亞大陸地勢比較低平,缺少高大山脈。大陸中部為南北縱貫的平原區,有利於南北方向來自海洋的氣流深入內陸,帶來降水。2洋流:大陸東岸的東澳大利亞暖流對來自海洋的氣流起增溫增溼作用,有利於降水。西澳大利亞寒流(有觀點認為這裡是暖流)所經沿岸地區不易產生降水。
  • ...雪龍 盛行西風 衛星雲圖接收系統 氣旋活動 備戰 極地 科考船...
    它就是南半球西風帶,一個環繞在南緯40度到65度附近、常年盛行西風的低壓區。  這個氣旋活動相當頻繁的區域,是我國曆次南極科考的必經之地。儘可能讓科考船平穩順利地穿越西風帶,是隨船氣象預報工作的一項關鍵任務。  「西風帶常年盛行西風,平均風力在5級至6級。」參加第28次南極科考中山站度夏科考項目的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極地室主任張林說。
  • 同樣是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為什麼福建的年降水量比廣東和浙江少?
    第一個條件是「要有充足水汽」,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大氣中水汽含量很少,那麼也很難產生降水,陸地表面廣闊的大洋洋面就是大氣水汽的主要來源,而在內陸地區那麼大氣中的水汽含量就很少,所以一般來說沿海地區降水會多於內陸地區。第二個條件是「要讓水汽冷卻凝結」,大氣中的水汽是以氣態形式存在的,要形成降水,就需要想辦法讓水汽冷卻,從而出現水汽過飽和而凝結成小水滴,最終形成降水。
  • 同樣是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為什麼福建的年降水量比廣東和浙江少?
    第一個條件是「要有充足水汽」,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大氣中水汽含量很少,那麼也很難產生降水,陸地表面廣闊的大洋洋面就是大氣水汽的主要來源,而在內陸地區那麼大氣中的水汽含量就很少,所以一般來說沿海地區降水會多於內陸地區。第二個條件是「要讓水汽冷卻凝結」,大氣中的水汽是以氣態形式存在的,要形成降水,就需要想辦法讓水汽冷卻,從而出現水汽過飽和而凝結成小水滴,最終形成降水。
  • 關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幾個為什麼
    溫帶海洋氣候:主要位於西風帶,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水汽含量大,降水豐富,氣候溫暖溼潤。2、為什麼溫帶海洋性氣候冬雨較多?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除亞洲、非洲和南極洲沒有外,其餘各大洲都有,其中以歐洲大陸西部及不列顛群島最為典型。溫帶海洋性氣候往往僅分布在狹長地帶或島嶼上。
  • 澳洲塔斯馬尼亞島的西部,為什麼發育著世界最完整的溫帶雨林?
    地球表面由於自然地理條件的不同,分布著不同的陸地自然帶,從降水角度來看,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分別對應降水從多到少的不同區域。如果加上熱量的因素,世界上主要的森林自然帶包括熱帶雨林帶、亞熱帶常綠闊(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世界上主要的草原自然帶包括熱帶草原帶和溫帶草原帶;世界上主要的荒漠自然帶包括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