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為什麼福建的年降水量比廣東和浙江少?

2020-08-01 地理沙龍

我們人類是生活在自然地理環境當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地形、氣候、生物、土壤和水文等要素,在這些要素中氣候和水文兩個要素是極富變化的要素,氣候和水文要素的變化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人類的生活。反過來說,我們人類生活在某一地區,實際上也是在不斷的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氣候和水文條件。比如在降水偏多的地區,河流徑流量就偏大,當地生活的人們就需要防備洪澇災害,在交通出行方面就會依賴水運;在降水偏少的地區,河流徑流量就偏大,當地生活的人們就需要防備乾旱災害,在交通出行方面就會依賴陸運。

同樣是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為什麼福建的年降水量比廣東和浙江少?

關於福建沿海的年降水量

一個地區氣候中「降水」的多少,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從原理角度來分析,要形成降水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要有充足水汽」,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大氣中水汽含量很少,那麼也很難產生降水,陸地表面廣闊的大洋洋面就是大氣水汽的主要來源,而在內陸地區那麼大氣中的水汽含量就很少,所以一般來說沿海地區降水會多於內陸地區。第二個條件是「要讓水汽冷卻凝結」,大氣中的水汽是以氣態形式存在的,要形成降水,就需要想辦法讓水汽冷卻,從而出現水汽過飽和而凝結成小水滴,最終形成降水。

同樣是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為什麼福建的年降水量比廣東和浙江少?

山地的迎風坡和背風坡降水示意圖

一般來說,對流層大氣的溫度「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所以讓空氣做上升運動,就可以讓空氣冷卻凝結,從而產生降水。降水的四種不同類型分類,其實就是四種不同的方式讓空氣做上升運動,包括氣旋雨、地形雨、對流雨和鋒面雨。從氣壓帶風帶的角度來看,我們發現如果受低壓控制的地區,如赤道低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的地區,多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較為豐富;如果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控制的地區,多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相對偏少。

同樣是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為什麼福建的年降水量比廣東和浙江少?

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

從風帶的角度來看,不管是低緯信風帶(東北信風帶和東南信風帶)、盛行西風帶、極地東風帶還是冬夏季風(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如果風向是從海洋吹向陸地,那麼通常帶來較多降水,如果風向是從陸地吹向海洋,那麼通常較少帶來降水。了解了以上基礎知識,我們就可以清楚的了解我國的降水分布情況了,我國地處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從大氣環流角度來看,主要受東亞季風控制,夏季盛行東南季風,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冬季盛行西北季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

同樣是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為什麼福建的年降水量比廣東和浙江少?

東南季風和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

由此,我們發現我國的降水主要就是由東南季風從太平洋帶來的水汽,東南季風從東南往西北深入,因此我國的年降水量具有「由東南沿海往西北內陸遞減」的特徵。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東南地區是我國降水量最為豐富的區域,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其中長江以南的湖南、江西、浙江、廣西、廣東、海南、福建和臺灣等省區年降水量多在1200毫米以上,總體上越往東南部沿海地區年降水量越多,浙江、廣東、廣西、海南和臺灣等省區的沿海地區,年降水量多在1600至1800毫米以上。

同樣是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為什麼福建的年降水量比廣東和浙江少?

我國東南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

在我國東南沿海各省區中,我們發現一個例外的省份,那就是「福建省」,我們發現福建省東部靠近臺灣海峽的沿海地區,年降水量不足1200毫米,而且年降水量在福建省內的分布,呈現東部沿海地區年降水量少,而往西部內陸地區年降水量增加的狀況,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發現,福建省的年降水量分布似乎違背了從沿海往內陸遞減的情況,但是我們從福建省往東觀察就會發現,福建往東隔臺灣海峽就是我國的第一大島臺灣島,當東南季風攜帶太平洋的水汽要到達福建前,必定會先經過臺灣島,從而受到臺灣山脈的阻擋抬升。

同樣是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為什麼福建的年降水量比廣東和浙江少?

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地形圖

而由於臺灣山脈海拔很高,是我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脈,這種抬升作用十分強烈,從而在臺灣島東側形成大量的地形雨,臺灣東北部的火燒寮,年降水量達到了驚人的6557毫米,是我國的「雨極」。這樣東南季風翻過臺灣山脈之後,雖然又經過了臺灣海峽,但是總體而言海面較窄,水汽補充較少,到達福建沿海地區時,空氣中的水汽含量不足,加上福建沿海地區地勢較為低平,抬升不明顯,降水就偏少。當空氣繼續往西前進,就會碰到武夷山脈的阻擋,再次被迫抬升,從而形成地形雨,所以到了福建的武夷山脈地區年降水量有所有增加,達到1600毫米以上。

同樣是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為什麼福建的年降水量比廣東和浙江少?

武夷山

相關焦點

  • 同樣是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為什麼福建的年降水量比廣東和浙江少?
    東南季風和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 由此,我們發現我國的降水主要就是由東南季風從太平洋帶來的水汽,東南季風從東南往西北深入,因此我國的年降水量具有
  • 讀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來尋找中國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區
    所以我國年降水量的總體分布特徵為「由東南沿海地區往西北內陸地區遞減」。由於,我國國土面積十分遼闊,所以東南季風難以把水汽輸送到我國西北內陸地區,使得我國年降水量的地區差異十分顯著。我國東南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我國東南部地區,主要包括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橫斷山脈以東的廣大區域,從地形區來看主要包括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東南丘陵和長江中下遊平原等地區,年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屬於溼潤區。
  • 颱風胚胎西進,廣東福建​等即將下雨!江南的鵝毛大雪或許也快了
    今秋以來,東南沿海乾燥異常,不少地方水庫乾枯,廈門的降水量已被新疆昭蘇超過。乾旱監測顯示,東南沿海已有旱情發展,「什麼時候下雨」已成為廣東、福建、浙江人都非常關心的問題。12月7日全國氣象乾旱監測圖,可見福建、廣東大部已有中旱。來自NCC這個問題的答案即將揭曉。
  • 福建廈門乾旱加劇,雨量竟被新疆反超!網友實拍:島內水庫乾涸
    這個秋天,我國中東部除了冷暖變化大,天氣異常激烈外,另一個令大家覺得奇怪的點是降水的差別也特別大,比如從國家氣候中心的全國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圖上看,最近30天(10月30日-11月28日),我國長江以北和長江以南的降水呈現兩種極端,長江以北的黃淮華北東北多地降水嚴重偏多,但長江以南的江南華南多地降水嚴重偏少
  • 江蘇知名的沿海城市,相比其他旅遊城市比較少,這是什麼原因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領土面積大的沿海國家。我國位於太平洋西海岸,有著長達1.8萬公裡的海岸線,主要沿海的省份有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在我國的漫長海岸線上,湧現出了不少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優秀旅遊城市,比如遼寧大連、山東青島、威海、煙臺、浙江寧波、溫州。
  • 2020年6月至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5%
    王志華指出,2020年6月至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373毫米,較常年同期(325毫米)偏多15%,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次多,僅次於1998年(397毫米)。甘肅、四川、湖北、安徽夏季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江蘇、陝西、上海為次多,重慶為第三多;廣東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次少。
  • 廣東無名颱風雨打破歷史紀錄:一天下完上海近一年的雨
    8月下旬以來,颱風胚胎92W、95W以及北部灣未編號颱風胚胎連續在東南沿海上岸,隨後在南方內陸徘徊少動。受這三個颱風胚胎影響,強勁的西南季風闖入廣東、廣西和福建,季風槽進入我國內陸,廣東和福建經歷了歷史同期罕見的猛烈暴雨過程,珠三角、粵東和閩南沿海無一倖免。
  • 廣東浙江臺灣即將喜迎大範圍降雨,或緩解「超高溫」極端天氣形勢
    廣東浙江臺灣即將迎來大範圍降雨,緩解「超高溫」極端天氣形勢在中央氣象臺最新發布的全國高溫預報當中,預計7月19號在我國華南和東南一帶的廣東,福建,江西,浙江等地這些泛紅的區域,仍將普遍遭遇35℃以上超高溫的炙烤,特別是廣東東北部一帶開始,經福建江西一直到到浙江杭州的這一大片橙紅色區域
  • 颱風「巴蓬」登陸在即,史上最晚颱風雨將浸泡廣東福建,波及浙江
    颱風「巴蓬」連升3級,馬上登陸,即將開始影響我國 史上最晚颱風雨將浸泡廣東福建,波及浙江 從位置上來看,颱風「巴蓬」整體上位於我國的東南方位,目前的中心位置坐標,處在北緯11.0度、東經127.1度,這個位置距離菲律賓東部沿海地區,僅有150公裡左右,而7級風圈半徑最大已經達到
  • 颱風「瑪莉亞」將於11日在閩浙沿海登陸 對廣東天氣有什麼影響?
    12日,粵北和粵東市縣有雷陣雨,其餘市縣多云為主。13-14日,受輻合帶北側東南氣流影響,南部沿海市縣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餘市縣有雷陣雨局部暴雨。(11日)早晨5點鐘位於福建霞浦東偏南方大約120公裡的海面上,就是北緯26.3度、東經121.0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5級(4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45百帕。
  • 颱風聖帕剛剛消失,JTWC預報04W已經出現,目標直指我國東南沿海
    而JTWC將95W編成今年西太平洋的04W,做為東道主的JMA同樣也沒有跟上,現在看來,04W基本已經達到頂峰了,它想要獲得颱風的身份證估計很難。新的一天裡,颱風聖帕已經離我們遠去,04W雖然從各機構的數據看是直接奔向我國東南沿海的,只是路徑上很直接,但是昨天大風圈已經說過,據EC數據顯示,臺灣省有高壓存在,04W要突破臺灣海峽是很難的。
  • 2019颱風白鹿實時路徑圖最新 颱風白鹿25日登陸粵閩沿海(3)
    中國小康網訊 綜合報導 8月21日下午14時,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從目前的路徑概率預報來看,「白鹿」直指我國,預計24日前後影響我國東南沿海,但也有可能轉向不影響我國陸地。我們先來看看「白鹿」的最新路徑圖吧!
  • 福建:分點給我們
    事實上,不只是11月降雨不均嚴重,從1月以來這近一年時間裡我國的降水分布也相當不均勻,比如從南方省會降雨統計數據上看,截止11月24日,我國南方省會中昆明降雨量才剛剛破千,但南昌的累積降雨量已經破兩千毫米了,足足是昆明的兩倍,而武漢、廣州則緊隨其後。
  • 超強颱風尼伯特影響的,不僅僅是臺灣、福建和浙江
    ,晚8點,它集結在臺北市東南約1600公裡,最大風力16級;後天(7號)上午,它對臺灣的影響就將開始!歐洲數值集合預報顯示,尼伯特的路徑預報誤差已大大縮小,大部分預報線條都指向臺灣--福建/浙江交界處沿海。
  • 讀朝鮮半島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並分析其形成原因
    朝鮮半島位於亞洲的東亞地區,半島東北部和北部分別於俄羅斯和我國相鄰,半島往西隔黃海與我國山東半島相望,南部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東部隔日本海與日本相望。朝鮮半島上主要有兩個國家,分別是北部的朝鮮和南部的韓國。
  • 臺灣(Taiwan)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臺灣(Taiwan)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 東北鄰琉球群島, 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臺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
  • 廣東福建等的乾爽「完美」天氣還有一星期了
    這幾天,北方天氣進入大起大落過山車模式,蒙古氣旋一個接一個,華北和東北氣溫猛升猛降,沙塵頻繁。這是西風帶不穩定的開始,大家都關心的清明寒潮,已經在西伯利亞醞釀。3月27日,東北氣旋和沙塵通過我國,來自H8雲圖和環境監測數據相比之下,南方天氣人淡如菊,尤其是東南沿海的浙江(南部)、福建、臺灣、廣東和海南五省,冷空氣吹不到,沙塵掃不到,雨下不到,乾熱氣團挪不到。數據顯示,3月24號以來,東南沿海五省氣溫穩定,雨水稀少,沒有高溫,也沒有降溫。正如上上篇文章所說,粵東降水已大幅偏少,旱情將很快露頭。
  • ...本次日環食將是我國東南沿海50多年來迎來的第一次日環食。
    據悉,本次日環食將是我國東南沿海50多年來迎來的第一次日環食。本次日環食在北京時間21日6時6分從中國東南部開始,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北部地區將最先看到環食,隨後是廣東、江西、福建以及浙江省南部,之後環食帶入海。
  • 颱風「瑪莉亞」登陸福建 浙江沿海局地現17級大風
    颱風「瑪莉亞」登陸福建 浙江沿海局地現17級大風 2018-07-11 12:24:3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位於我國西南地區的雲南省,降水主要是來自太平洋還是印度洋呢?
    地球上的水處在不停的循環運動之中,我們稱為「水循環」,包括海陸間水循環、陸地內水循環和海洋內水循環,其中海陸間水循環是陸地上河流、湖泊等水體更新的重要環節,而海洋是陸地上水資源的主要來源,所以一般來說陸地上的降水總是由沿海往內陸遞減的。雲南省的降水主要來自哪個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