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芳與小莉同在一個外商公司服務,本來是最好的午餐拍檔。兩個人一起報名公司舉辦的主管儲備訓練,該訓練採取淘汰制,最後只有阿芳被錄取,小莉被淘汰了。
自此,阿芳很怕看到小莉,因為小莉每一次看到阿芳時,總要先口是心非的恭喜她一番,隨後即吐出一連串試探性的話語:聽說你錄取過關,你不會想繼續去爭取吧?阿芳頭痛萬分,過了一段好長不知道怎麼跟小莉相處的日子。直到有一位漂亮的社會新人玉兒,調進她們的單位,小莉才把酸溜溜的箭頭對準玉兒,不時地對阿芳說:你覺得她漂亮嗎?我總覺得她看起來邪裡邪氣的。人家說波大無腦,不知道本單位領導什麼時候開始用花瓶女職員。
阿芳並沒有跟小莉同仇敵愾,她開始了解小莉的為人中最致命的弱點:看不得別人比她強。她反而有一種等著看好戲的心態,暗自痛下決心,立志一定要取得主管資格,看那一天小莉會不會氣到去撞牆。
很多人的嫉妒,和小莉很像,是亂槍打鳥式的無所不妒,只要你比她好,你就不會是她的朋友,這樣的友誼,還是少碰為妙。只要有人,總會有某人嫉妒某人,我們總不知不覺的想找出那個看似完美的人殘缺的地方。使自己不致因為被比下來而喘不過氣來。很多諺語都是這樣創造出來安慰平凡人的。比如:樹大招風、紅顏薄命、富不過三代、少年得志大不幸……
人家的東西暢銷,就說他通俗;人家有異性緣,就說是水性楊花;人家快樂,就詛咒他小心樂極生悲;人家成功了,就說是不知他祖上積的什麼德,不過運氣好罷。就算還在路上無凍死骨的時代,我們也深覺得人家有錢就是朱門酒肉臭。
說難聽話也就算啦,還有人付諸了行動。美國和日本都曾傳出[媽媽殺人事件],因為自己女兒沒有當選啦啦隊長,沒有進入理想幼兒園,而隔壁家的女兒竟然完成了這個夢想,氣得媽媽把隔壁人家女兒給殺了。
許多負面情緒自有它正面的力量,得看我們怎麼使用它。把它用來拉人下馬,是最損人不利己的方向;用來提升自己,對自己說:大丈夫應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利用嫉妒的最好方法。然而利用嫉妒,也要有方向感,用到自己有利的方向,不要昏了頭,走到明明自己不想走的方向去。
要完全消滅自己的嫉妒感,真的很難。因為嫉妒皆因虛榮心,一鼓作氣,得到一切,卻失去自己,畢竟划不來。為嫉妒找好方向感,才是真正的化悲憤為力量。
摘自老先生的手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