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顯時代如何選CPU
隨著第四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發布,核顯的強勢勢頭已經越發明顯了。現在,如果你並不是對高端極致畫面的遊戲特別熱衷的話,核顯儼然已經成為最佳的選擇——靜音、節能且性能足夠強的核顯在很多場合下已經等效或超越獨顯了。
第四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核心代號是Haswell,英特爾在Haswell架構中採用了22納米3-D三柵極電晶體技術,並且增加了核芯顯卡的處理單元,讓Haswell處理器的CPU和GPU整體性能丟得到大幅提升。最新的核芯顯卡支持4K解析度輸入、更強的圖形顯示性能、支持硬體解碼的高清播放等等技術,性能和體驗上比之前更好。
當然我們也不能陷入誤區,有些人選擇核顯處理器總是會忽略CPU本身的運算性能,這同樣也是不行的。事實上我們的CPU同樣是電腦的「大腦」,同樣需要很強的性能才能讓我們的體驗更好,攢機最好還是要追求性能的平衡,不能因為盲目追求某一方面而讓另一方面失衡,我們這次所分析的智能酷睿處理器在CPU方面就相當強悍,再加上升級之後的核芯顯卡,這兩方面的性能都讓人滿意。
◇22納米3-D電晶體帶來的改善
22納米有多大?要搞明白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搞清楚納米的概念是什麼,讓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換算: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納米,也就是說1納米就等於把1毫米縮小100萬倍。這是怎樣的概念?也就是100萬納米才等於我們在尺子上所看到的最小刻度。用原子作為參照物來看,1納米相當於原子半徑的四倍,所以22納米的大小,用肉眼是不可能觀察到的。我們的計算機核心處理器正是由22納米的電晶體構成的,在Haswell核心之中,14億個電晶體才能構成我們所見到的Haswell酷睿處理器的單顆晶圓,這樣的數字確實是驚人的。
3D電晶體的顯微鏡形態 各種立體感
3-D三柵極電晶體的電流控制是通過鰭狀物三面的每個(柵極)通道,這樣設計可以保證提供更多的電流控制通道,可以使電晶體在開啟狀態下通過更多的電流,在關閉的狀態下儘可能讓電流接近於零,而22納米工藝明顯能讓單位面積中容納更多的電晶體電路,這樣一來就能實現降低功耗的同時提高性能的目的。
3D電晶體的模型
放到設計端來看,22納米允許設計者將更複雜的電路縮小到跟原來同樣的體積,而同樣的,如果要實現跟原來等同的性能,那麼只需要比此前小40%的電路面積就能實現,對於設計者來說,這無疑是給了他們很大的設計空間或餘地。3-D三柵極電晶體的電流控制是通過鰭狀物三面的每個(柵極)通道,這樣設計可以保證提供更多的電流控制通道,可以使電晶體在開啟狀態下通過更多的電流,在關閉的狀態下儘可能讓電流接近於零,而22納米工藝明顯能讓單位面積中容納更多的電晶體電路,這樣一來就能實現降低功耗的同時提高性能的目的。
◇明白你所需要的——高端就用i7
購買之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必須知道你的需求是什麼,很多人覺得性能嘛,總是越高越好,卻不知道這種心態本身就會讓你多付出很多不必要的支出,讓我們打個比方,有些人日常的使用中僅限於網頁瀏覽的應用,那麼購買價格最高的酷睿i7處理器就絕對是浪費錢了。如果你玩一些簡單遊戲,那麼其實酷睿i5就能夠滿足你的需求了。
所以盲目追求便宜或者貴的產品都是不太恰當的做法,當然,如果你真的是那種需求極端性能的用戶、平時的應用都基本用於海量照片或視頻製作,那麼採用Haswell架構的第四代智能酷睿i7處理器真的是你最好的選擇。目前採用Haswell架構的第四代智能酷睿i7處理器的最高型號是酷睿i7-4770K,它原生內置四顆物理核心,支持超線程技術,最多可達八線程同時處理任務,對於複雜的多任務處理支持較好。
第四代英特爾智能酷睿i7-4770K處理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處理器架構經過全新升級之後也進一步提升處理器內置核芯顯卡的圖形處理性能。對於市面上主流的網路遊戲和1080P高清電影能夠提供較好的支持。除此之外,酷睿i7-4770K還採用不鎖倍頻的設計,方便玩家進行超頻。
處理器細節
處理器參數圖
第四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相比其前一代的同定位產品來說在CPU核心的基準和計算效能上提升率為10%左右,這和此前英特爾的一貫進步速度是相符的;在GPU核心方面,第四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相比其上一代產品則進步非常大,第四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3DMark 11項目得分相比上一代產品來說提升了幾乎100%。
◇絕對夠了——主流遊戲就用i5
第四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3DMark 11項目得分相比上一代產品來說提升了幾乎100%,而在其他3Dmark的測試中也至少比前一代的智能酷睿處理器產品提升了50%以上。在遊戲測試中,我們也能看到第四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相對上一代產品的巨大提升。
Haswell核心架構 Graphics的架構有不少變化
事實也正是如此,從晶片晶圓微觀示意圖中我們能夠看到Haswell在核芯顯卡上擁有著比IVB核心核芯顯卡更多的流處理器,可以看到英特爾方面在核芯顯卡上的努力。我們手上的兩顆Haswell處理器分別是Core i5-4670K和Core i7-4770K,這兩款都是K系列的超頻版處理器,並且都採用了HD4600的核芯顯卡。
實際上這次Haswell的酷睿i5和i7系列最低都採用了HD4600的核芯顯卡,這和之前並不一樣。所以用戶完全不必因為核芯顯卡的原因而去購買帶有K編號的頂級超頻型智能酷睿處理器。事實上,即使我們購買的是一款入門級別的酷睿i5處理器也同樣能夠體驗到相當不錯的顯示性能。
Intel 酷睿i5-4670K
處理器細節
Intel 酷睿i5-4670K採用22納米工藝製程,插槽類型為LGA 1150,原生內置四核心,四線程,處理器默認主頻高達3.4GHz,最高睿頻可達3.8GHz 。三級高速緩存容量高達6MB,這樣使得CPU在處理數據時提高了命中率,並且使軟體加載時間大大縮短。內存控制器為雙通道DDR3 1600MHz,使得系統在數據讀取方面迅速,以避免在CPU在數據調用時造成的性能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