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日真諦:人生太過匆忙,因此才需要慢慢生活!

2020-12-06 聖經解密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

「 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

作為聽著鄭智化的歌長大的一代,年少的我,最愛做夢,並且始終相信:抬頭的一片天,是男兒的一片天。

於是,大學畢業之後,不服從組織的安排,毅然決然地離開了故鄉,奔向了鄭智化歌詞裡描述的那些充滿霓虹燈閃爍的地方,於是我到了廣州。

近20年的打拼,人生經歷了大起大落,從事業愛情財產房屋一起破產負責累累,到重新創業事業有成重新獲取財富重新買房,人生視乎又走上了成功!

每天日復一日早上6點起床,到晚上11點下班,沒有周末沒有假期,人生似乎很充實,然而,心卻始終找不到安放的地方。很多時候,我對自己說:「你需要休息」,然後一種無形的恐懼一直在追捕著我,讓我一直無法停歇。

有時候,我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究竟在追逐什麼呢?我為何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欲罷不能了呢?

這些,難道就是我追求的目標嗎?那麼我為什麼還是不快樂呢?那麼我的快樂究竟是什麼呢?我曾經快樂過嗎?

是的,我曾經快樂過,那麼的無憂無慮的快樂過。

小時候看著春天的青草發芽,看著梨花盛開的時候,我很快樂。

看著夏天牛兒歡叫,馬兒奔跑,而我騎在馬背上,我很快樂。

看著秋天樹葉飄零,黃昏日落,雖然有淡淡的憂傷,但心底其實很快樂。

我曾經那麼深深地被這片天地的奇蹟吸引著,沉醉著,快樂著,那就是我曾經的伊甸園。

我嘗試找一首詩,或者一首歌來描述當時的快樂,最接近的,應該是《牧羊曲》了:

日出嵩山坳

晨鐘驚飛鳥

林間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

野果香

山花俏

狗兒跳

羊兒跑

舉起鞭兒

輕輕搖

小曲滿山飄

滿山飄

然而,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帶給我無盡滿足的快樂,已經慢慢消失,直到再也無法尋到一點點痕跡了呢?

就連那令我深深沉醉其中的晚霞,也不再具有吸引力,這個世界究竟怎麼了?是世界變了嗎?還是我病了?

天空還是那麼天空,霓虹還是那些霓虹,花兒還是那些花兒,小草還是那些小草。為什麼我卻無法從中獲得當初那至令我迷戀的快樂呢?

我想是因為,當霓虹遮蔽了星空,當事業屏蔽了愛情,我們就從曾經那麼簡單而深沉的快樂中失去了!

就像當初伊甸園裡面的亞當夏娃,不滿足於現有的無邊幸福與滿足,而要去追逐分辨善惡的知識的時候,快樂就與他們無緣了。

最近,無意中又聽到了鄭智化的《星星點燈》,感觸良多:

多年以後一場大雨驚醒沉睡的我

突然之間都市的霓虹都不再閃爍

天邊有顆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頭

是你的眼神依舊在遠方為我在等候

是的,不是世界變了,是我病了。那曾經令我無邊滿足的喜樂,就像天邊那顆模糊的星光,雖然我離祂越來越遠以致於顯得模糊了,可是祂依舊在那裡,依舊在遠方默默的等候著我的回歸。

上帝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詩篇 46:10)

生活太過匆忙,所以我們需要慢慢的生活。

是的,我們需要休息,需要找時間去親近上帝親自創造的世界,去親近上帝本身,才能在上帝賜福的安息日獲得滿足與無邊的喜樂。

上帝還說:

你們不可硬著心,像在米利巴,就是在曠野瑪撒的日子。那時,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四十年之久,我厭煩那世代,說:「這是心裡迷糊的百姓,竟不知道我的道路!」

所以,我在怒中起誓:「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詩篇 95:8-11 )

上帝創造我們,賜福給我們,讓我們在祂裡面得享安息。然而,我們總是像當初的以色列百姓在狂野,不以神所賜予的為滿足,一再試探神,這是他們「斷不可進入祂的安息」的原因。

路加福音13章5節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上帝啊,求你親近我,救贖我,救拔我脫離這痛苦的生活模式,讓我重新得著當初的快樂!

相關焦點

  • 基督徒該守安息日嗎?
    後來神在制定十誡時,就為以色列人制定了他們要在第七日記念為安息日。(出20:811。)因此,安息日不是休息日,而是神在創造時得著人,神滿足了;也在救贖了以色列人作神的子民,要他們記念神為他們所成功的救贖。二、安息與休息完全不同人做事會疲累的,累了就需要休息。
  • 基督徒,你有什麼理由不守安息日(星期六)呢?
    太5:18,主說他的誡命永遠不廢。很多經文告訴我們,在主被釘十字架以後,信徒仍然是遵守安息日的。路23:54-56,主的門徒是遵守誡命的,他們在安息日不去膏主的身體,而是遵著誡命安息了。太24:20,主讓門徒在逃走的時候,不要遇見安息日。路4:16,主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入會堂,也就是說,主向來是遵守安息日的。徒16:13,使徒們在安息日為主作工。
  • 探索人生的真諦——「塌縮」的命運與人生
    隱喻,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暗含著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如果我們用隱喻來描述命運與人生,我們會用什麼來做隱喻?生命的真諦,只在於當下正在塌縮的「此刻「也許我們自以為明天我們就可以釋放自己的無限潛能,但是,我們的意識唯一能夠發揮作用加以改變的,只有正在塌縮的「此刻」。也只有在「塌縮」的此刻,宇宙的造物主才賦予能動的生命加以選擇的能力,也是命運中唯一我們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影響的命運之「運」。
  • 《成功的真諦》:成功人生的4條哲學,2條方程式
    後臺回復【成功的真諦】獲取高清思維導圖。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成功的真諦》。《成功的真諦》每一部分都堪稱稻盛流派成功哲學的教科書。在書中,稻盛和夫從經營哲學的高度全面梳理了自己對生活、工作的理念。這就是因果報應的法則,因果報應法則的顯現需要時間。那到底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呢?1、提升心性人生的目的就是「提升心性」,也就是淨化心靈,健全人格。在波瀾壯闊的一生中,我們在遭遇和應對各種境況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心性,磨鍊自己的人格,這才是人生的目的。換一種更具體的說法,人生的目的就是為社會、為世人竭盡全力。首先要做人,要提升心性,否則就很難為社會、為世人竭盡全力。
  • 十句人生金句,讓你感悟生活,品味人生!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選擇,人生就是無數選擇的結果。要想從容選擇,就必須學會放棄。世上從來沒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執著。每個人都會犯錯,但只有愚者才會執迷不悟。萬事有得必有失,該放就放,當松則松,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灑脫。2.幸福的人生,需要三種姿態:對過去,要淡;對現在,要惜;對未來,要信。
  • 一位牧師敘述他從守星期日到守星期六(安息日)的理由
    馬可福音十六章第一節記著說:「過了安息日」,耶穌在「七日的第一日」復活。證明安息日是在星期日的前一天,就是星期六。在我國通用「星期」和「禮拜」的名目以前,曾經一度用過「曜」制,即: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曜。這曜制也將「日曜」,就是星期日,列為第一日。
  • 人生就是畫圓,需要更多的是忍耐與等待
    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快進」,我們開始每時每刻都在趕時間,吃飯要吃快餐,出行要選擇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理財最好是一夜暴富。每天過的風風火火,但到頭來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說到底還是我們太浮躁,把生活當成了投機,做什麼事都想一蹴而就,根本不會停下來觀察生活,認真反思。
  • 《人生十二法則》:人生需要原則,生活需要秩序
    我們常常會覺得人是感性生物,那麼生活也應該是隨性而恣意地,而規則會破壞人對生活的美好感覺,束縛人的自由,錯過豐富情感的體驗,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選擇混亂而盲目的活著,放棄原則,甚至放棄理性,直到人生逐漸失去方向、沒有退路。如果你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有所察覺,想要尋求更好的出路,建議你看看這本《人生十二法則》,相信你會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 《土撥鼠之日》:即使生活陷入了無限循環,我們也要學會享受人生
    假如我們的生命可以存檔重來一次的話,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因此感到心歡雀躍。如果生命可以重新來過,那便意味著我們能夠彌補過去的遺憾,也可以開始一段嶄新的人生。可是,對於電影《土撥鼠之日》中的主角菲爾而言,被困在過去的生活中卻並非是什麼好事。菲爾是一個匹茲堡電視臺的氣象播報員,他對待工作態度敷衍,對待周圍的人十分刻薄。
  • 什麼才是人生正確的世界觀?
    因此,生活中也就更趨於感性,在很多事情上都過於理想化,對生活也就過於想當然。於是,不可避免要被現實不停虐待,浴火重生,這是一個很痛很痛的過程。將生活太過於理想化,就成了虛空,甚至會傾向自我為中心,而太現實,又陷入機械刻板,沒有任何趣味,使人望而生畏。生而為人,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都需要,沒有高顏值加持,那就只能努力利用感性和理性去成就一個不死的靈魂。感性和理性的中和變化也忘了什麼時候開始的。
  • 這七種跡象,暗示你的生活正慢慢變好
    健康是1,其他都是0,保重好自己,未來才有無限可能。02 做事積極且自律認真、積極、勤奮、自律,這些看似老掉牙的字眼,真的會讓你變得更優秀。當你勇敢跳出舒適圈,擁抱新變化時,就往期許的人生又邁進了一大步。不要被懶惰控制,不要再荒廢時光,去鑽研有意思的領域,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和才華。
  • 書畫的意義,應是寫好自己,回歸自我才是生命的真諦
    成為自己,這才應是世間萬物本來的面貌。而人類恰恰相反,除了不是自己外,已成為了宇宙萬物。生命的真諦:堅持自己,成為自己。自己的思考很重要。真正成功的人生,一定是慎獨的人,有自己的思考,有他對事物帶有認知的獨特看法。這樣的人不會盲目從眾,不會輕易接受別人的意見,不會遇誰成誰成為了宇宙萬物丟了自己。
  •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狡兔三窟才是人生真諦
    一直以來我對自己的的觀點和人生態度就是不騎獨輪車,也就是所謂的一條腿走路。這樣的事情無論從情感上還是稀有度來說你的人生就被綁架了。比如我現在陪自己的小孫子,對我來說他就是我的唯一,那麼物以稀為貴,我所有的專注力和心思都在他身上了,但是那些十來個孫子的人就不會有這種反向的依賴感。
  • 生活中,我們更應該追求「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人生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是諸葛亮五十四歲那年寫給八歲兒子諸葛瞻的,簡簡單單八十六個字,道出了人生的感慨與對孩子的殷殷希望。翻譯成現代語就是「君子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
  • 在臺灣花蓮文創園 「搭乘」人生真諦的紙飛機
    得益於集市上安逸的氛圍,蘇老師在這裡更多的就是享受生活,品味人生。蘇老師經常會四處走走,去欣賞下集市「同行」們的創意作品,與他們交流交流心得,甚至是會在旁邊的草坪獨自飛一會兒紙飛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樣去生活,交交朋友,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得其樂,這才是生命的真諦。」蘇老師說。  蘇老師的話說出了不少在這裡人們的共同心聲,文創園的意義也許正是在於分享、品味、感悟。
  • 葉傾城:關於愛情的三種答案,愛情的真諦是什麼?要用一生來讀懂
    作者:情郵我身邊的朋友如今一個接一個慢慢開始相親。恍然才發現,我們都過了原本「因為愛情」談戀愛的年紀。相親枯燥又直白,把自己的學歷、家庭、收入攤在桌面上。年紀不同,人生閱歷不同。十九歲的小姑娘談起愛情,臉上會有笑容,有時也有眼淚,有時候為愛情歌頌詩篇。寂寞的女士,在煙霧繚繞中感慨,自己這個年紀,愛情在生活之下。仔細看看或許還有,但早已不再新鮮。頭髮花白的同事,早已和丈夫分居,談及愛情,她說「曾經有過」。
  • 《奇妙之城》,慢慢體會生活的美好才是真的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吧
    該紀錄片與過去以往的大有不同,他採用的是明星、導演雙重視角的方式,來記錄最真實的城市生活與歷史文化,力圖用最真實的人間煙火氣息來打動每一位觀眾,讓備受生活壓力的大眾感受不一樣的輕鬆愉悅氣息,從繁忙的生活中暫時脫離出來,享受自己的生活與人生。
  • 人生感悟:人生如旅程,處處是風景!
    願漫漫人生路上,做我們自己的太陽,溫暖著自己,前行的方向!想起朱瞻基在《樂靜詩》中寫到這樣一句話:「暮色動前軒,重城欲閉門。殘霞收赤氣,新月破黃昏。已覺乾坤靜,都無市井喧。陰陽有恆理,斯與達人論。」時光匆匆而過,年齡慢慢變老。人生短暫,不過是三萬餘天,每個人應從幼稚走向成熟,不斷的變化中學會成長,面對生活,保持簡單。
  • ...雪峰導遊使我知曉了人活著的意義和生命的真諦(百川、方圓...
    因為嘗到了婚姻和家庭的甜頭,以至於後來進入家園生活,對理念「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家庭是人類罪惡的淵藪」,從內心深處一直不認同,所以在進入家園生活的前幾年裡一直懵懵懂懂,意識忽明忽暗,是沒有覺悟的狀態。後來在家園生活的過程中,通過學習文集,踐行理念,建設家園,才逐漸地慢慢覺悟起來。
  • 簡短精美的人生感悟說說,句句真諦,值得細細品味!
    生活應該像詩,無論處境怎樣,都應嚮往美好的遠方,要寬容大度,優雅善良伴光前行。人生四然:來是偶然,去是必然,盡其當然,順其自然。你不要忘記你當初的模樣,那樣天真,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改變了自己,不要去在乎他們眼中的自己,你就是你,不需要刻意的去迎合別人。掙錢不是女人的責任,但絕對是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