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人生正確的世界觀?

2020-12-06 無量天真1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而我的世界觀,是從偏向唯心主義,漸漸轉變到今天偏向唯物主義的。

世界觀涵蓋自然觀、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

世界觀是在不同時間不同位置時對身邊事物產生的認識

年輕的時候,對於世界充滿了好奇和追求,做的夢比實際行動多。對於所有的事情都是帶著非常美好的心態去看的,堅守道德和正義之心,甚至只差了點武功要去行俠仗義一番。

總相信只要講道理,就沒有不能解決的事;只要敢闖,就沒有不能去的地方;只要敢做,就沒有不能實現的理想;只要是地球上自然存在的生命,哪怕是一花一草簡單的存在,那都是極美好極有興趣去認識和探索一番的,好奇心爆棚。

這種向好心理,也一度使我在很多挫敗面前保持住希望,世界多麼美好,必須堅強,實在捨不得放棄。

因此,生活中也就更趨於感性,在很多事情上都過於理想化,對生活也就過於想當然。於是,不可避免要被現實不停虐待,浴火重生,這是一個很痛很痛的過程。

人的成長,其實很多時候就是不停在歷練三觀

唯心主義不是壞事,平凡人生,能貢獻一份偉大當然好,但在普通生活中,普通人的能力,除了滿滿愛心善意,再偉大也大不到哪去,但人也要不斷保持理想,才能有向前的動力。

而主觀唯心論,講究追求個人精神上的需求,憑個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誇大為唯一的實在,對外在環境過於認真化。

將生活太過於理想化,就成了虛空,甚至會傾向自我為中心,而太現實,又陷入機械刻板,沒有任何趣味,使人望而生畏。生而為人,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都需要,沒有高顏值加持,那就只能努力利用感性和理性去成就一個不死的靈魂。

感性和理性的中和變化也忘了什麼時候開始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角度慢慢在改變一切,學會換位思考,對世界也多了理解和包容。

曾經非常反感太過現實勢力的人事,但現在只學會了尊重,生存不易,一切都是身不由己。現實主義的人,也有至情至性的一面,在壓力和負擔面前,總歸要從事實出發去解決問題。

人不管曾經多麼的年少輕狂,經過慢慢成長,總有一天在覺悟上都會殊途同歸。

世界觀的改變,同時推動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變

我倒是希望永遠像個孩子一樣純情,對人生也可多些童話般地設想。但隨著對人性和社會更多地了解,光明與黑暗並存,還原了一個真實的世界,漸漸不敢天真。三觀趨於成熟穩定,這不是好事,讓人變得無聊;也是好事,因不再讓家人擔心。

人生只會變得從容,對待得失也只會淡然,不再強求,保持平常心,也不會過於期待未來,過好當下,做好當下。

但人思想不管怎麼改變,基本的道德觀是不會變得,源自於原生家庭的教育。在後天不斷的學習中,只會加強道德觀的建設。什麼能做,什麼該做,什麼值得去做,總會更趨於理性思考。

如果說還有沒變的,就依然是愛花愛草愛自然世界,人在自然界是渺小的,如塵埃一般的存在,生命是短暫的,只有自我多珍貴。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知識永遠學無止境,只有保持不停的探索精神,對這個有感的世界多些了解和認知,才是不枉生命的意義。

不知道這樣的世界觀算不算正確

相關焦點

  • 什麼叫世界觀?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世界觀有什麼意義
    關於世界觀的問題,高中哲學教材裡面有完整闡述,總體來說比較抽象,但對學生來說比較重要,能否在高中階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對今後的發展是有很大影響的。高中階段正是理性思維發展的高峰期,藉助哲學知識的學習提高思維水平,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對今後的人生道路的選擇也將起到很大的導向作用。
  • 正確的世界觀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完整體現 人生的意義不是隨波逐流
    生命對他們來說,是沒有什麼意義而言,享受和活著,這種原始的本能就是他們的最高追求。如果生命的意義,就是為了極大的享受和滿足私慾的活著,那麼,我們則可以說,他的這種活法就是毫無意義的活著。而活著也就是他們的唯一追求的目標,這才是真正的苟且,苟且而偷生。
  • 李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李希在遼寧大學、中國醫科大學調研時強調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他說,建校86年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中國醫科大學都始終貫穿著一條鮮明的「紅色主線」,新形勢下,醫大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繼承革命傳統、弘揚愛國精神,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祖國、為遼寧培養出更多信念堅定、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白衣天使。
  • 具有正確三觀的人生才會有意義,世界觀教育是人最具價值的教育!
    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就為民國教育開了了個好頭,提出了「五育」(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並舉的教育方針。「五育」中,最重要的一項教育,就是世界觀教育。其目的是「希望通過世界觀教育,讓國人對生活有更高層次的追求。」
  • 新時期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你怎麼看?
    新時期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新時期有理想,有知識,年富力強的大學生群體,擔負著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重任。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內涵二、大學畢業生必須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信仰和愛國主義精神。
  • 三觀不正,人生不幸!請從小培養自己的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
    三觀不正,人生不幸!請從小培養自己的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人生觀自尊,自立,自信,自強不息;謙讓,謙遜,謙卑,謙虛謹慎;勤勞,勤奮,勤儉,勤能補拙;誠實,誠信,誠懇,誠摯待人。
  • 怎樣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父母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怎麼樣,直接影響著孩子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萌芽和形成。所以父母要多讀書、多交流、多思考、多感悟,特別是注意在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汲取營養。父母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提升了,能正確回答孩子提出的各類問題,能通過一言一行給孩子傳遞正能量,促進正成長。2、因材施教。
  • 創傷下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確立的必要性
    從中興的技術人員因被解聘跳樓、高通華裔中年男子跳樓、到前段時間熱議的美國華裔科學家張首晟跳樓,不論文化程度,對生命的輕視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作為一個母親,從這些事件中汲取什麼灌輸給孩子,讓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熱愛生命、保護好自己?
  • 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在你看來,什麼是健康人格?有什麼標準或尺度?認知方面(1)「能夠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有自己的理想」,「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 -定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理念」,「有一定文化道德修養」,「有理想、有追求、有信仰」.
  • 什麼是菩提心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
    佛教的教育方針、方法,就是徹底破除迷信,就是將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看法、想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就是行之以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方式和結果,也就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佛教文化「給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留下了深刻影響。」 佛教文化認為,心是主導人類行為的關鍵力量,心、心所決定了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心是精神界的總和。
  • 究竟什麼才是較正確的「三觀」?也許能從愛因斯坦名言中得到啟發
    近年來,人們對於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認識和討論得比較多,尤其是諸如「三觀不正」、「毀三觀」、「顛覆三觀」、「三觀不合」等等,更是成為了網絡熱詞,看來「三觀」還確實是人生中比較重要的東西。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比較正確的「三觀」呢?
  • 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也許你的生活會更美好一些!
    什麼是地道的經濟學思維?1.可證偽的,才是地道的。2.與生活相關的,才是地道的。3.看見看不見的,才是地道的。4.能分辨原因和結果的,才是地道的。5.能分辨事實也語言的,才是地道的。6.能分辨願望與結果的,才是地道的。7.能分辨個體與全體的,才是地道的。8.牢記基本事實的,才是地道的。
  • 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你應該學習什麼呢?
    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必須要給自己內心建立一個價值的坐標軸。而這個坐標軸,我覺得主要受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外在影響。比如一開始你覺得有輛小車開開就會很幸福,再後來你覺得自己有個80方的小房子就會很幸福,再後來你覺得太擠了,得要個120方以上的才幸福。幸福,永遠趕不上人類的欲望。最近我很愛講的一個句子時,人類的痛苦是上帝給了他與他能力不相匹配的欲望。
  • 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統治西方近2000年,為何直到1600年才被推翻?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最近正在看一本書:《世界觀》,這本書是的作者是費爾菲爾德大學哲學系的教授理察德威特,這本書也被羅輯思維推薦過,是一本非常有思想性的好書。這本書裡面講了我們經常說起,但是又時常忽視的一個話題:「世界觀」。我們經常說,一個人的三觀不正,三觀是什麼,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 淨宗法師:略談佛法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問:佛教的世界觀究竟是什麼?淨宗法師答:這個問題問得比較大,也比較寬泛。簡單說幾句。以上大略說明佛教的世界觀。與此相應的就是佛教的人生觀。佛教認為,這裡是穢土,人生也是苦的。"人生是苦"是佛教對人生的基本認識,人生的目的就是離苦得樂。離苦得樂的方法有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其中最普及、最容易,每個人都做得到、都能得利益的,就是念佛成佛的法門——念南無阿彌陀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
  • 經濟日報:始終堅持正確世界觀和方法論
    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既要有堅定的立場,也要有正確的方法。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
  • 人生三觀是指什麼意思 人生三觀是指什麼意思啊
    那究竟這人生三觀是指什麼意思呢?人生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三觀分別代表「對世界是怎樣的看法」「對人生、生命及其意義、目的等的看法」「對事物價值的判斷」。1.世界觀世界觀決定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它基本上不太會對他人造成影響,但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你的人生觀。
  •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與人的關係有多重要!
    在人生的歷程中,命運安排了劇本供大家玩。有些人是你一生的主角,有些只是路過的輔助人物;有些人的容貌是用來珍惜的,有些人的容貌是要說再見的。面對各種各樣的人,我們只有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與正確的人並肩生活。彼此同意的人可以自由互動。
  • 世界觀的更新——紀念我的老師納許博士
    世界觀是什麼 世界觀是人們對生命和信仰等重大問題的一些最基本觀點,它如同戴在人眼睛上的一付隱形眼鏡,我們平時很少注意到它的存在,然而我們所觀察和思考的任何一個現象,都是透過它完成的。因此,對於同樣真實的事件,不同的人,透過不同的世界觀來觀察,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
  • 以歷史唯物主義塑造世界觀
    如果說世界觀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切行為的觀念性前提.現代人的世界觀正面臨著由資本邏輯主導的世界觀的衝擊,以至於我們有必要回憶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以此來塑造我們時代人們的世界觀。就後者來說,因為人們的世界觀不盡相同,所以就有這樣的問題:究竟哪種世界觀是正確的世界觀?於是,哲學的功能就是要對現存的某種世界觀進行批判和審查,從而尋求一種具有「真理性」的世界觀,以此改變人們原有的非真理性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