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監測:南方地區對流雲團活動增多(組圖)

2021-01-11 網易新聞

  中國天氣網訊

  受冷暖空氣交匯影響,5月28日開始我國南方地區雲系逐漸加強,江漢、江淮、江南等地區局地

對流雲團

活動增多,受其影響局地出現暴雨天氣。

  FY-2E

氣象衛星

強對流判識動態監測顯示:29日00時前後,湖北西南部和貴州東北部交界處有對流雲團觸發,雲團不斷加強並東移,截止09:30時,雲頂溫度低於-52℃的強對流雲團主要位於湖北西南部和東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地(圖1)。對流雲團活動區域部分地區小時雨量超過25毫米。



  29日07:30FY-2E氣象衛星雲導風監測顯示:江漢、江淮、江南地區位於對流層高層反氣旋環流東北側的高空風分流區內,高層存在較強的輻散特徵(圖2-4),有利於該區域對流雲團的觸發和發展。未來應關注該系統維持造成的暴雨和強對流天氣。

圖1. FY-2E氣象衛星強對流判識圖像2015年5月29日00:00-09:30(北京時)

圖2. FY-2E氣象衛星雲導風和水汽圖像疊加2015年5月29日07:30(北京時)

圖3. FY-2E氣象衛星雲導風高層流場圖像2015年5月29日07:30(北京時)

圖4. FY-2E氣象衛星雲導風高層散度圖像2015年5月29日07:30(北京時)

  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天氣網」

本文來源:中國天氣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風雲衛星探秘我國南方強降水背後的雲和輻射特徵
    來源:中國氣象新聞網中國氣象報記者李慧報導 今年6月以來,我國南方持續強降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氣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的雲相態產品和風雲三號氣象衛星大氣頂射出長波輻射(OLR)產品,分別分析了南方強降雨發生期間我國上空混合雲與冰雲發生頻率以及衛星OLR與歷史同期監測數值的變化等雲和大氣輻射特徵。
  • 我國進入強對流天氣多發時節 氣象專家詳解其成因及防禦
    張濤:這段時間我國的強對流天氣主要發生在江南和華南。主要原因是江南和華南地區正值春夏之交的時節,這正是我國冬夏季風轉換的時期,南方暖溼氣流逐漸加強,而北方冷空氣仍有很強勢力,江南和華南正位於冷暖氣流交鋒最頻繁的區域,因此特別容易發生強對流天氣。
  • 福建廈門突現怪雲冰雹預警發出 權威預報:應高度警惕
    福建廈門突現怪雲冰雹預警發出 權威預報:應高度警惕時間:2020-05-06 23: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福建廈門突現怪雲冰雹預警發出 權威預報:應高度警惕 5月6日下午,當風雲4號衛星對準我國南方地區時,可以清晰看到今天我國南方地區的天氣比較不平靜的,雖然西南華南多地天氣晴朗
  • 四會方向的強對流雲團已逐漸
    四會方向的強對流雲團已逐漸逼近我區,未來1-3小時我區各鎮街將有雷雨大風、短時強降水,獅嶺、梯面周邊還可能會伴有局地冰雹。正值下班高峰,出行在外的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防禦強對流天氣呀!
  • [世界氣象日]圖解:8顆衛星組成天基氣象災害監測網
    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我國綜合氣象觀測的整體實力已有顯著提升,基本建成天基、空基、地基三位一體的氣象災害立體監測網,為減少氣象災害損失、保護人民安全福祉提供了可靠支撐——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如約而至。今年,「觀雲識天」這一主題吸引了一眾「氣象粉」參與熱議。坐看雲捲雲舒,除了為生活增添愜意的美感外,還與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乃至生產活動息息相關。
  • 「怪雲」出現!是天有異象還是另有原因?
    大氣就像被驚擾的水面一樣蕩起漣漪,雲像水波一樣向外擴散開來。一般來說,這樣的雲總是伴隨著強烈的對流風暴。時-9時的衛星雲圖,可以看到在廣東、廣西北部,有一個個對流單體在活動。它們就像青春痘一樣,由於太陽在東邊,雲的西側能看到明顯的陰影,這說明對流向上發展較高。一般情況下,這種雲下面的天氣往往是雷雨交加,非常惡劣。
  • 科普資訊 | 「怪雲」出現!是天有異象還是另有原因?
    「怪雲」在流體力學上叫做「馮卡門旋渦」通常稱為卡門渦街總結重點:出現的「怪雲」並不怪,它是大氣渦街,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它的出現只能告訴我們:冷空氣來了。那麼,什麼是衛星雲圖呢?衛星雲圖由氣象衛星自上而下觀測到的地球上的雲層覆蓋和地表面特徵的圖像。
  • 在衛星雲圖上能看到什麼?
    下面這些雲圖一下子可能看起來頭暈但慢慢看一定有收穫的……當對流風暴(雷暴)發展到成熟階段後,強降水伴隨著強烈的下沉氣流(下擊暴流),在地面附近外洩並向四周流出,與周圍的暖溼氣流相互作用後,就形成了由積雲組成的弧狀對流雲線。大氣就像被驚擾的水面一樣蕩起漣漪,雲像水波一樣向外擴散開來。
  • 我們能在衛星雲圖上看到什麼?
    下面這些雲圖一下子可能看起來頭暈但慢慢看一定有收穫的……No.1 危險的太空漣漪——弧狀雲線當對流風暴(雷暴)發展到成熟階段後,強降水伴隨著強烈的下沉氣流(下擊暴流),在地面附近外洩並向四周流出,與周圍的暖溼氣流相互作用後,就形成了由積雲組成的弧狀對流雲線。
  • 強天氣預報:能提前監測到初生對流
    如今各個國家強天氣預報都採用了潛勢預報的方式,即在某一個相對比較長的時間段裡,某個地區可能會有對流天氣發生,很難作出時間地點精準的預報,距離業務應用還有差距,需要採取臨近預報方式來支持氣象服務。    「風雲四號」發射後,將為強對流天氣預報提供重要的觀測手段。在強對流天氣預警中,快速更新的靜止氣象衛星產品提供關鍵的信息,配合雷達圖像,可幫助預報員提前更長時間發布預警信息。
  • 我們能在衛星雲圖上看到什麼?
    下面這些雲圖一下子可能看起來頭暈但慢慢看一定有收穫的……當對流風暴(雷暴)發展到成熟階段後,強降水伴隨著強烈的下沉氣流(下擊暴流),在地面附近外洩並向四周流出,與周圍的暖溼氣流相互作用後,就形成了由積雲組成的弧狀對流雲線。大氣就像被驚擾的水面一樣蕩起漣漪,雲像水波一樣向外擴散開來。
  • 「云云」眾生之你真的看懂衛星雲圖了嗎
    為了更容易看懂 咱們由簡單到難(看圖)先看看這個衛星雲圖這是今天籠罩在南方的陰雨雲係為了方便理解 暫且這麼稱呼它們它們大多是層雲、層積雲這種雲辨識度就比較高 成團、白色、亮度高一般秋冬季出現陰雨天氣籠罩在南方地區上空的就是這種雲再來看山東半島上空這「坨」雲
  • (強對流篇)雷暴的基本特徵
    強對流天氣是指伴隨雷暴現象的出現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龍捲風冰雹和颮線的災害性天氣。它發生在對流雲系或單體對流雲塊中,屬於中小尺度天氣系統。這種天氣的水平尺度一般小於200公裡,有的僅有幾公裡,世界上把列為僅次於熱帶氣旋,地震,洪澇之後的第四位災害性天氣。雷暴是由旺盛的積雨雲所引起的,伴有閃電,雷鳴和強陣雨的局地風暴,同時指產生這種天氣現象的天氣系統。
  • 除了颱風 我們還能在衛星雲圖上看到什麼?
    危險的太空漣漪——弧狀雲線把一顆石子投進水中,平靜的水面會泛起漣漪。當對流風暴(雷暴)發展到成熟階段後,強降水伴隨著強烈的下沉氣流(下擊暴流),在地面附近外洩並向四周流出,與周圍的暖溼氣流相互作用後,就形成了由積雲組成的弧狀對流雲線。大氣就像被驚擾的水面一樣蕩起漣漪,雲像水波一樣向外擴散開來。
  • 貴州突然出現怪雲,隨後冰雹駕到!分析:非常少見,原因值得警惕
    1月6日,當我國黃淮等地正陷入大範圍的雨雪、南方多地暖得接近破紀錄的時候,我國西南的雲貴高原高原上的情況似乎也很不同——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傍晚17點左右,在雲南貴州重慶一線出現了一連串的雷暴雲團,在夕陽的角度下顯得極具立體感。
  • 【揭秘】東山島昨日現壯觀對流雲 真相是這樣子的
    昨天,漳州小夥伴的朋友圈就被它刷屏了,有人驚呼「海嘯雲」,有人困惑「颱風前奏」。其實,都不對!  中國科學院氣象學博士後李汀曾解釋過所謂的海嘯雲,「海嘯雲跟海嘯無關。海嘯是海底地震或火山爆發引起的巨大水牆,後者是大氣鋒面活動引起的雲牆,強對流形成翻滾之勢,如果脫離就是滾軸雲。」
  • 我們能在衛星雲圖上看到什麼?
    大氣就像被驚擾的水面一樣蕩起漣漪,雲像水波一樣向外擴散開來。一般來說,這樣的雲總是伴隨著強烈的對流風暴。No.2 神秘的結界——雲洞為什麼全世界都在背著我下雨(雪)?這張雲圖或許能告訴你答案。2019年1月25日,陝西上空出現了一個明顯的雲洞。雲洞的形成主要和地形有關。
  • 除了颱風我們還能在衛星雲圖上看到什麼?
    說到衛星雲圖,可能大多數人首先能想到的就是颱風。其實,擁有太空視角的衛星能看到的東西還有很多。你知道太空裡也有漣漪嗎?想知道傳說中的雲洞長什麼樣嗎?危險的太空漣漪——弧狀雲線把一顆石子投進水中,平靜的水面會泛起漣漪。
  • 「高分四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高分四號」衛星於2015年12月29日發射成功,是我國第一顆也是當今世界上地球同步軌道解析度最高的對地觀測衛星。它的軌道高度達3.6萬公裡、全色/多光譜相機解析度優於50米、單景成像幅寬優於500千米,中波紅外相機解析度優於400米,可以解決極軌衛星解析度高、時效差的問題,做到間隔為秒對某一地區的長時間、高頻次監測,實現高空間解析度與高時間解析度的雙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