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對流篇)雷暴的基本特徵

2021-01-07 秒懂氣象

強對流天氣是指伴隨雷暴現象的出現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龍捲風冰雹和颮線的災害性天氣。它發生在對流雲系或單體對流雲塊中,屬於中小尺度天氣系統。這種天氣的水平尺度一般小於200公裡,有的僅有幾公裡,世界上把列為僅次於熱帶氣旋,地震,洪澇之後的第四位災害性天氣。

雷暴是由旺盛的積雨雲所引起的,伴有閃電,雷鳴和強陣雨的局地風暴,同時指產生這種天氣現象的天氣系統。沒有降水的閃電,雷鳴現象,成為乾雷暴。當雷暴過境時,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會發生劇烈的變化。強烈的雷暴甚至會帶來冰雹,龍捲等嚴重災害。

由平均雷暴日分布圖看出。雲南南部為雷暴極值區,雷暴日超過100天。華南地區為雷暴高值區,平均年雷暴日可達80~120天。由於地形的抬升作用,青藏高原的北緣和東緣的雷暴日相對高於同緯度地區,為次高值區,一般可以達到50~80天。而最低值區在戈壁,沙漠和盆地,一般低於20天。右圖給出了衛星觀測的全國平均閃電密度分布,華南,雲貴,川渝地區是中國密度的高值區。華北,江淮,江南,東北,內蒙古以及西北地區中部和東部是閃電密度的次高值區。西北地區西部是閃電密度的最低值區。西藏地區則為閃電密度的次低值區。雷暴日分布和衛星觀測閃電密度分布圖反映了兩者在地理分布上基本上是一致的。

雷暴雲是指產生雷暴的積雨雲,根據雷暴雲的結構,雷暴可分為一般雷暴和強雷暴。一般雷暴是伴有陣雨的雷暴。強雷暴指伴有雷雨,大風,冰雹,龍捲等嚴重災害性天氣現象之一的雷暴。雷暴單體的組成包括水平和垂直氣流,雲砧,帽狀突起,乳狀雲等。從氣流的組成來看,雷暴雲可分為上升氣流和下沉氣流,是空氣的垂直運動。入流和出流是空氣的水平運動。

雷暴的生命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積雲階段,雲內盛行上升氣流,垂直速度高達5~15m/s,維持10~15分鐘。始發的上升空氣通常是由地表加熱引起的,快速上升的塔狀積雲是上升氣流作用產生的。一般雲體沒有達到-10℃高度,雲內主要是由水滴組成,一般沒有降水,閃電。第二階段,成熟階段,雲內有持續的上升氣流和下沉氣流,垂直上升速度高達20m/s,維持15~30分鐘。這個階段有降水開始降落到地面,下沉速度可以達到10m/s以上。強烈的湍流,雷電,暴雨,冰雹,大風就出現在這一階段。隨著降水的發展,雲內下沉氣流的範圍不斷擴大,最終雲體盛行微弱的下沉氣流。冷空氣在雷暴底部向外擴散,並且阻斷了上升氣流,這一階段為消散階段。

雷暴雲的生命史,每個階段持續十分鐘到半小時左右。水平尺度約十幾公裡到r尺度,高度是5~10公裡的範圍。它在垂直方向上速度上不均勻,最大垂直速度15m/s,主要集中在300~500百帕之間。一般雷暴的環境場風切變較弱,雷暴雲中的物態特徵與環境場溫度有密切關係。0℃等溫線至-20℃等溫線之間的區域主要是由過冷水滴,雪花,冰晶組成。而冰晶是從-10℃附近開始出現,並隨著高度逐漸增加。到凍結高度,雲頂突然向上發展,至對流層頂附近之後形成雲砧。

關於一般雷暴天氣成因。首先我們了解一下雷電,由於對流層溫度隨高度遞減,不同尺度的冰晶粒子在上升氣流區受力不同,積雨雲中的冰晶碰撞之後發生電荷轉移,以及在反轉中的附近電荷分布不同,而形成了電荷分離。雷電就是因為「溫差起電」以及其它的起電作用所造成的雲與地之間或雲與雲之間的放電現象。一般當雲頂發展到-20℃高度以上時,有第一次閃電現象。隨著雷雨發展,雲中有了足夠多的冰晶,閃電和雷鳴越來越頻繁,降水增大,當雲頂變平時,閃電也減小。

科學家先後將雷暴雲電荷結構分為偶極性,三級性和多級性,以及反極性電荷。右圖為上升氣流區有4個電荷區。我國南方多為偶極性電荷結構,北方多為三極性結構。下部次正電荷區水平範圍擴展可達數公裡,電荷量超過數十庫侖。青藏高原雷暴呈三極性電荷結構,但是低層的正電荷較強,雲下地面電場可以受雷暴雲內負電荷的作用,也可以受到正電荷的作用。

雷暴放電的基本過程包括先導放電,主放電和餘輝放電三個階段。當某一點電荷較多,且在它附近的電場達到足以使空氣絕緣破壞的強度時,先形成不連續的弱的先導放電。隨著電荷增多,電場增強,進入主放電階段。通過先導放電所開闢的狹小電離通道,發生猛烈的電荷中和,就會發生雲間或對大地的火花放電,放出的電流達幾十乃至幾百安,產生強烈的光和熱。放電通道的溫度高達15000~20000℃,使空氣急劇膨脹振動,發生霹靂轟鳴。這就是閃電伴隨的雷鳴。由於光波傳播比聲波快,所以我們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鳴。

雷暴天氣伴隨明顯的陣雨特徵。雷暴雲中的雨滴主要受重力,氣壓梯度力,和浮力的作用。在雷暴雲中上升氣流最強區附近,因為浮力較強,一般有一大水滴累積區,當累積區的重量超過了上升浮力時便開始降雨。由於累積區的水傾盆而下,因而造成陣雨或者是暴雨。陣雨持續時間為幾分鐘到一小時不等,視雷暴雲的強弱和含水量多少而定。還伴隨著明顯陣風特徵。在雷暴雲的成熟階段,雲中產生的下沉氣流衝到地面向四周散開造成陣風。陣風發生前,風力較弱,多偏南風,陣風發生時,風向先呈氣旋式旋轉,這與入流和上升氣流有關。然後又呈反氣旋式旋轉,這與下沉氣流有關。移動緩慢的雷暴,雲下的流出氣流幾乎是徑向,即向四面八方鋪開的,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在雷暴移向的下風方的風速要大於上風方,陣風的風速可以達到30m/s以上。

由於雲中下沉氣流中水滴蒸發,使下沉氣流幾乎保持飽和狀態。下沉空氣溼絕熱增溫幅度小,而水滴蒸發吸熱導致降溫幅度大。降溫在20~30分鐘內達10℃左右,最低在對流中心,因此在雷暴雲下形成一個近乎飽和的冷空氣堆。因為密度較大,所以氣壓較高,這個高壓叫雷暴高壓。當雷暴雲向前移動時,雲下的雷暴高壓也隨之向前移動。使得測站氣壓先下降,後上升。高壓冷空氣堆過境的時候,溫度下降,相對溼度上升。但是絕對溼度要下降,這與溫度有關。

雷暴過境時地面氣象要素變化劇烈,站在雷暴雲移動的前方,先後觀測到要素變化為風向突變,風速急增,氣壓猛升,氣溫驟降。陣風后先是幾滴大雨,幾分鐘後是傾盆大雨,升壓和風向急轉幾乎同時,降溫隨後,降雨再晚至3~5分鐘。這些現象和雷暴雲的上升氣流和下沉氣流位置有關。

相關焦點

  • 強對流天氣如何預報
    答:我國強對流天氣預報業務主要從2009年開始,可以針對短時強降水、雷電、冰雹、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進行預報。在我國,短時臨近降水、暴雨等發生的機率明顯高於其他類別的強對流天氣,因此我國預報員在這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其預報準確率也較高。
  • 強對流科普及防禦
    問:什麼叫做強對流天氣? 答:「強對流天氣」有兩層含義,一是「強」,另一個是「對流」。 「對流」說的是垂直方向的空氣運動,需要上冷下暖的條件,類似燒開水時底部的水受熱而向上翻滾,由浮力差異所驅動的垂直運動就是「對流」。
  • 受強對流颮線突襲影響 我市出現雷暴大風和冰雹天氣
    □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 通訊員 王靜本報訊  6月4日,記者從駐馬店市氣象臺獲悉,受強對流颮線突襲影響,6月3
  • 專家解讀:臨河區教科書式的強對流天氣——颮線
    7月4日下午,臨河區出現了教科書式的強對流天氣——颮線。颮線雲系從烏拉特中、後旗境內形成,翻越陰山,到臨河境內,因地勢變低,氣溫升高,急劇發展。此次颮線呈現典型的弓狀特徵,沿西南-東北向從杭錦後旗東北部一直延伸到烏拉特中旗機場附近,長度超過100公裡,不斷向東南方向移動,橫掃杭錦後旗、臨河區、五原縣等多個旗縣,當天多個旗縣出現了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臨河區新華鎮聯合村出現黃豆大小夾雜大豆大小的冰雹,多個鄉鎮出現七級大風。    什麼是颮線?颮線(英語:Squall line),有時亦稱線颮。
  • 罕見強雷暴連襲杭州
    (來源:新華網)9日14時許,杭州開始出現雷暴天氣,天忽然之間就變的灰暗,如同黑夜降臨一般,車輛紛紛打開大燈緩慢行駛,臨街店鋪燈火通明。強雷暴天氣持續一小時左右,雨勢在下午15時30分左右大為減弱,路面交通較為通暢,不過,部分低洼地段的積水較深,公交車在駛離站臺的時候都會濺出很大的水花。時隔僅1小時,天空中的雨點又傾盆而下,暗沉的天空一直沒有變亮。
  • 颮線:強對流天氣的航空母艦
    中國氣象報記者 劉釗    在眾多強對流天氣之中,颮線以「帶狀」的影響範圍和暴躁的脾氣著稱。颮線所過之處,往往暴雨、大風、閃電、冰雹一齊襲來,有時甚至發生龍捲風。颮線堪稱強對流天氣裡的「航空母艦」。
  • 你知道什麼是強對流天氣嗎
    這都是強對流天氣在作怪。夏季,強對流天氣是天氣預報裡的常客。強對流天氣到底是啥?7月15日,山西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什麼是強對流天氣?強對流天氣是指發生突然、強度劇烈,常伴有短時強降水、雷電、大風、冰雹、龍捲風等強對流災害性天氣。其具有空間尺度小、持續時間或生命史短、局地性強等特點,是人們不得不預防的災害性天氣之一。
  • 氣象專家解讀強對流天氣特點及影響
    隨著冷空氣繼續南下,我國黃淮及其以南地區紛紛加入降溫行列,強對流天氣也一齊上陣。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江南南部、華南等地還將有局地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或冰雹。3月19日至21日,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寒潮、強對流天氣預警; 21日18時,繼續發布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
  • 全球變暖或引發更多強雷暴天氣
    全球變暖或引發更多強雷暴天氣 當對流有效位能與之相互作用,簡言之也就是風速及其高度發生劇變,這就會產生強雷暴現象。從理論上講,如果全球變暖,垂直風切變現象將呈現減少趨勢。  此前也有研究表明,對流有效位能的增長是出現更多雷暴天氣的強烈信號。不過風切變將會減少的預期給雷暴天氣的發生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迪芬鮑的研究小組使用了一套全球氣候模型來檢測美國目前的氣候條件。
  • 強對流天氣的成因及其類型
    當雷雨大風發生時,烏雲滾滾,電閃雷鳴,狂風夾伴強降水,有時伴有冰雹,風速極大。它涉及的範圍一般只有幾公裡至幾十公裡。  雷雨大風常出現在強烈冷鋒前面的雷暴高壓中。  雷暴  強對流天氣往往又會帶來雷暴,當大氣中的層結處於不穩定時容易產生強烈的對流,雲與雲、雲與地面之間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後就要發生放電,有時雷聲隆隆、耀眼的閃電劃破天空,常伴有大風、陣性降雨或冰雹,因此雷暴天氣總是與發展強盛的積雨雲聯繫在一起。
  • 強對流藍色預警:12省市將有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
    中國天氣網訊 中央氣象臺8月10日10時繼續發布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預計8月10日14時至11日14時,甘肅隴中、陝西北部、黑龍江中部和南部、吉林中部、遼寧中西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南部和東部、天津、江蘇西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及浙江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8-10級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
  • 「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專刊徵稿通知
    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由於尺度小、突發性強 、持續時間短,監測預警仍是世界難題。為推動我國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的相關研究,便於研究人員深入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佛山市龍捲風研究中心與熱帶氣象學報共同籌辦擬出版「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專刊 。
  • 華北華南等地將有強對流天氣
    華北華南等地將有強對流天氣2020-09-23 09 : 59 來源:中央氣象臺一、華北華南等地出現短時強降水天氣       二、華北華南等地將有強對流天氣       預計9月23日14時至24日08時,北京南部、河北中部和南部、山東北部、雲南中部和南部、廣西南部、廣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短時強降水天氣,小時雨強20-40毫米,局地可達50毫米以上;另外,山東北部等地的局地將有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
  • 一朵中等強度雷暴雲 攜帶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能量
    藍渝介紹,雷暴雲的出現是對流系統生成的重要指徵和表現。由雷暴雲造成的閃電,特別是雲地閃電,對工業生產、電器領域、百姓生活有著方方面面的危害,中國平均每年就有百人以上因雲地閃電直擊而死亡,而造成的直接間接經濟損失則不計其數。除此之外,強盛的對流系統則是造成短時暴雨、雷暴大風、冰雹、龍捲風等各類極端強對流災害天氣的罪魁禍首,直接危害各行業生產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 廣州今晚有中雷雨,明天起迎雷暴等強對流天氣
    氣象臺預計,清明假期期間(4月4日-4月6日)受弱冷空氣影響廣州將有一次大雨天氣過程,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等強對流天氣。過程累計雨量:從化、花都區30~60毫米,中心城區25~50毫米,其餘各區20~40毫米。降水集中時段為周日下午到周一早晨。另外,冷空氣將於明天上午到達廣州,過程降溫2~3℃,港區風力下午起加大至6級左右。
  • 專家:昨夜北京的強對流天氣並不常見
    8月2日,北京也曾出現強對流天氣,6個站點瞬時風速達到11級,延慶、密雲、懷柔、昌平、順義局地出現冰雹。預報顯示,今天(8月10日)午後至傍晚,北京地區有分散性雷陣雨,局地伴有短時大風和冰雹。12日北京地區有大到暴雨。今天下午,新京報記者採訪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琳娜,她表示,9日夜間北京地區伴有大風、冰雹的強對流天氣並不常見。
  • 強對流天氣來了!天津這地將有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
    今天上午,@應急管理部 提醒:21日8時-22日8時,華北、東北、華南等地將有強對流天氣,其中,天津東部將有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預計9月21日08時至22日08時,遼寧西部和南部、河北東部、福建西南部、雲南南部、廣西東部和南部、廣東西部和南部、海南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短時強降水天氣,小時雨強20~40毫米,局地可達60毫米以上;另外,河北北部和東部、北京北部、天津東部、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和南部、廣東西南部等地的局地將有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北京已經入秋了!
  • 颮線發飆 強對流天氣席捲華南多地
    圖3 全國短時強降水預報圖4 全國雷暴大風或冰雹預報明天晚上到後天,雲南東南部、廣西東南部、廣東西南部,海南島東北部和東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圖6 全國雷暴大風或冰雹預報圖7 全國強對流天氣預報23-244月24日20時至25日20時 ,雲南南部、廣東西南部、海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雲南南部局地可能出現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 南部沿海需防禦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中國氣象網訊  中央氣象臺23日06時繼續發布颱風黃色預警:今年第8號強熱帶風暴「韋森特」(Vicente)的中心23日05時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南方約385公裡的南海北部海面上,即北緯19.6度,東經115.1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最低氣壓976
  • 立夏氣候觀察,當下強對流天氣對人體健康以及後續氣候的影響
    5月5日對應二十四節氣立夏節氣交日,全國氣候出現強對流天氣的藍色預警。全國有5省市出現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中國天氣網訊 中央氣象臺5月5日10時繼續發布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預計5月5日14時至6日14時,江西中南部、浙江東南部、福建中南部及其近海區域、以及重慶西部、吉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8-10級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另外,四川東部和北部、重慶中南部、貴州東部、湖北東南部、湖南西部和東部、江西中南部、浙江中東部、福建大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短時強降水天氣,小時雨量30-5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