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臨河區教科書式的強對流天氣——颮線

2021-01-12 巴彥淖爾新聞網

 

  7月4日下午,臨河區出現了教科書式的強對流天氣——颮線。颮線雲系從烏拉特中、後旗境內形成,翻越陰山,到臨河境內,因地勢變低,氣溫升高,急劇發展。此次颮線呈現典型的弓狀特徵,沿西南-東北向從杭錦後旗東北部一直延伸到烏拉特中旗機場附近,長度超過100公裡,不斷向東南方向移動,橫掃杭錦後旗、臨河區、五原縣等多個旗縣,當天多個旗縣出現了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臨河區新華鎮聯合村出現黃豆大小夾雜大豆大小的冰雹,多個鄉鎮出現七級大風。

 

 

  什麼是颮線?颮線(英語:Squall line),有時亦稱線颮。是指帶狀的雷暴群所構成的風向、風速突變的一種中至小尺度的強對流天氣,通常伴隨或先於冷鋒出現。其破壞性很強大。颮線的產生多是由於冷空氣行進至暖溼地區時造成了上冷下暖的格局,使對流層上下熱力結構不同,產生高強度的強對流天氣。颮線上的雷暴通常是由若干個雷暴單體組成的,因此可以產生劇烈的天氣變化。颮線過境時的典型現象為風向突變、風速快速增加、氣壓驟然上升以及氣溫急劇變化,全盛階段平均風力在10級以上,陣風超過12級。同時也可能伴有雷暴、暴雨、冰雹、強力的直線風、龍捲風和海龍捲風。颮線通常具有典型的弓狀特徵,並伴隨強力的直線風。在夏季時弓形回波可能會發展為超強對流風暴,並以極高的速度通過大範圍區域。颮線的水平範圍很小,長度通常只有150-300公裡,寬度僅半公裡到幾十公裡,高度也只有3公裡左右。其維持時間一般為4-10個小時。

  臨河區氣象局預報服務人員第一時間從雷達監測到了颮線過境,並及時發布發布了短時臨近預報,發布了1期雷電黃色預警信號,指揮12個鄉鎮炮點聯合作業,共發射防雹彈451發,為臨河區的農業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據了解,臨河北部鄉鎮新華鎮仍遭受了冰雹災害,7月5日政府民政辦、應急管理局、大地保險公司與氣象局實地開展了災情調查和評估工作,第一時間掌握冰雹災害造成的損失。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調查小組深入到田間地頭對農作物受災情況進行一一核實,發現此次天氣過程造成的災害主要是颮線過境時狂風急雨導致的農作物倒伏,冰雹造成的災害損失較小,部分向日葵葉子在受到冰雹的物理衝擊下,葉片上產生了小洞,個別玉米葉片發生撕裂。

相關焦點

  • 氣象科普:颮線
    日前,臨河區出現了教科書式的強對流天氣——颮(biao)線。颮線雲系在烏拉特中、後旗境內形成,一路跋山涉水,翻越陰山來到臨河境內,因地勢變低,氣溫升高,雲系急劇發展。此次颮線在雷達監測圖中呈現典型的弓狀特徵,行徑路線沿西南-東北向,從杭錦後旗東北部一直延伸到烏拉特中旗機場附近,長度超過100公裡,並且整體雲系不斷向東南方向移動,橫掃杭錦後旗、臨河區、五原縣等多個旗縣。當天,巴彥淖爾市多個旗縣出現了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其中臨河區新華鎮聯合村出現了黃豆大小夾雜大豆大小的冰雹,多個鄉鎮出現了七級大風。什麼是颮線?
  • 颮線:強對流天氣的航空母艦
    中國氣象報記者 劉釗    在眾多強對流天氣之中,颮線以「帶狀」的影響範圍和暴躁的脾氣著稱。颮線所過之處,往往暴雨、大風、閃電、冰雹一齊襲來,有時甚至發生龍捲風。颮線堪稱強對流天氣裡的「航空母艦」。
  • 颮線發飆 強對流天氣席捲華南多地
    圖2 颮線在海南,颮線自西向東橫掃海口市區。市區風力普遍大於6級,最大陣風風力更是達到了10級。圖3 全國短時強降水預報圖7 全國強對流天氣預報23-244月24日20時至25日20時 ,雲南南部、廣東西南部、海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雲南南部局地可能出現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 強對流天氣「颮線」昨夜突襲北京 最大風速達11級
    強對流天氣「颮線」昨夜突襲北京 最大風速達11級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記者 倪元錦)記者8日從北京市氣象局獲悉,7日傍晚到8日凌晨,北京市出現的強對流天氣為「颮線」,颮線自西北向東南移動,並橫掃北京。
  • 北京昨晚遭颮線襲擊 周末悶熱多雷雨需防範強對流天氣
    中國天氣網訊 昨(7日)晚,北京遭遇颮線突襲,雨急風驟,局地出現冰雹。預計,周末兩天天氣悶熱,多雷陣雨天氣,並伴有短時大風,局地有短時強降水或冰雹,出行請防範並及時關注臨近預報。同時,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中,出遊請避免前往山區。昨天晚上,北京上空電閃雷鳴。
  • 強對流天氣如何預報
    強對流天氣發展比較快,消散得也快,在所有的天氣類型中最難預報——幾乎為預報員所公認。那麼,強對流預報為什麼那麼難?當前我國的強對流預報水平如何?    1.問:目前,我國在業務上能夠對哪些強對流天氣進行預報?預報水平如何?
  • 強對流天氣的成因及其類型
    強對流天氣發生於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空間尺度小,一般水平範圍大約在十幾公裡至二三百公裡,有的水平範圍只有幾十米至十幾公裡。其生命史短暫並帶有明顯的突發性,約為一小時至十幾小時,較短的僅有幾分鐘至一小時。  強對流天氣是指出現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龍捲風、冰雹和颮線等現象的災害性天氣,它發生在對流雲系或單體對流雲塊中,在氣象上屬於中小尺度天氣系統。
  • 肆虐商丘的元兇是「颮線天氣」
    6月3日晚上,發生在商丘的強對流天氣究竟是什麼天氣?昨天,省氣象臺發布消息稱,那是一次颮(biāo)線天氣,其中商丘永城市最大風力達11級,為1957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商報記者 王海科 通訊員 王建忠  颮線天氣肆虐我省3市  最大風力11級  6月3日下午,我省安陽、鶴壁、濮陽、新鄉、焦作、濟源、鄭州、開封、商丘等地先後出現了雷電、短時大風、局地冰雹和短時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當天15時46分到23時,鄭州、開封、商丘等地出現了強颮線天氣。
  • 你知道什麼是強對流天氣嗎
    這都是強對流天氣在作怪。夏季,強對流天氣是天氣預報裡的常客。強對流天氣到底是啥?7月15日,山西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什麼是強對流天氣?強對流天氣是指發生突然、強度劇烈,常伴有短時強降水、雷電、大風、冰雹、龍捲風等強對流災害性天氣。其具有空間尺度小、持續時間或生命史短、局地性強等特點,是人們不得不預防的災害性天氣之一。
  • 冀蒙強對流或將組織化!不排除出現「颮線」天氣過程
    ↓↓↓△全國雷暴大風或冰雹預報(中央氣象臺/發)民聲天下7月10日北京快訊 近一時期以來,南北方的天氣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捱過了多雨一周的南方,本周(6日-12日)暴雨依然是不眠不休,甚是兇猛。在專家看來,已經持續了一個月有餘的暴雨預警,還在持續之中;一直到本周后期,南方致命的強降雨還會有,由於持續時間長、致災風險高,需要像年初防疫一樣來重視防汛。在北方特別是華北、東北一帶,強對流天氣也是隨機出沒。專家表示,監測數據表明,在今天(10日)下午的衛星雲圖上可見,逆時針轉的冷渦,在其南側,內蒙古、山西等地,對流在發展。
  • 河南三市遭遇颮線天氣 最大風力達11級(組圖)
    第1頁:颮線天氣肆虐 第2頁:什麼是颮線   颮線天氣肆虐河南3市 永城風力11級  6月3日晚上,發生在商丘的強對流天氣究竟是什麼天氣?  ■商報記者 王海科 通訊員 王建忠  颮線天氣肆虐我省3市  最大風力11級  6月3日下午,我省安陽、鶴壁、濮陽、新鄉、焦作、濟源、鄭州、開封、商丘等地先後出現了雷電、短時大風、局地冰雹和短時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 科普|重慶氣象科普系列動畫—強對流天氣防禦
    強對流天氣是指天氣劇烈、破壞力極大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有雷電、大風、冰雹、颮線、短時強降水等,這些是我們山城重慶最主要的強對流天氣。那麼,發生強對流天氣時,我們該怎麼防禦。1、打雷下雨時,我們在家裡,要關好門窗,拔掉電源,儘量不要接聽電話和使用電器避免電器損壞和人身受傷。
  • 丹丹看天氣|申城昨天一日變換四季 颮線天氣觸響四年來首個大風...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昨天下午上海還遭遇了強對流天氣裡的颮線天氣,導致雷電、大風預警大作,觸響了四年來首個大風橙色預警信號,甚至出現了雷電災害。如此戲劇化的天氣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都是「高仿颱風」惹得禍昨天上午,全市最高氣溫都達到了29~30℃間,加上溼度大、氣壓低,體感悶熱又齁斯,頗有梅雨季節來臨的感覺。
  • 西安今年首遇颮線天氣 古城上空電閃雷鳴狂風怒吼
    昨日凌晨0點之後,我市遭遇了今年首個颮線天氣襲擊,古城上空電閃雷鳴,狂風怒吼,暴雨如注。此次颮線天氣來勢兇猛、範圍較廣,危害較大,西安地區多處短時雨量達到暴雨,這也是入夏以來最強烈的一次雷陣雨天氣過程。  據分析,此次強雷陣雨屬於颮線天氣,颮線是由許多雷暴單體排列成帶狀的狹窄雲帶,寬度約20-50公裡,長度為幾十至幾百公裡,維持時間為4-18小時。颮線過境處風向急轉,風速劇增,氣壓陡升,氣溫驟降,常伴有雷暴、暴雨、大風、冰雹和龍捲風等劇烈天氣現象。
  • 氣象專家解讀強對流天氣特點及影響
    隨著冷空氣繼續南下,我國黃淮及其以南地區紛紛加入降溫行列,強對流天氣也一齊上陣。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江南南部、華南等地還將有局地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或冰雹。3月19日至21日,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寒潮、強對流天氣預警; 21日18時,繼續發布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
  • 颮線突襲橫掃京城 狂風吹倒353株樹
    市氣象臺統計,這場激烈的颮線天氣中,延慶、昌平、懷柔、順義、門頭溝、海澱出現冰雹;全市大部地區有八級以上短時大風,延慶、昌平、懷柔、 門頭溝、平谷有十到十一級以上短時大風。  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正研級高工李迅表示,颮線屬於強對流天氣的一種,是指範圍小、生命史短、氣壓和風發生突變的狹窄強對流天氣帶。
  • 來去匆匆的「壞小子」—颮線
    颮線,對一般市民來說,是個比較陌生的名字。簡單地說,颮線是一種範圍較小、生命史較短的氣壓和風的不連續線,常由若干個雷雨雲單體排列而形成一條狹長的雷暴雨帶。通過大量個例分析表明,颮線的水平範圍,長度由幾十公裡到幾百公裡,寬度約1公裡到幾公裡,持續時間約1小時到十幾小時,屬強對流天氣範疇。
  • 「彪悍」颮線 10餘天三次「奇襲」
    - 後記 -·什麼是颮線?2009年6月份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的幾次強對流天氣,給當地人們日常生活及財產造成了相當程度的不便和損失,尤其是豫皖等地6月3日的罕見颮線,還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到底什麼是颮線呢?
  • 昨夜北京遭颮線天氣突襲 部分地區現九級短時大風和冰雹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從昨天(7日)傍晚到夜間,一場名為颮線的天氣突襲北京,颮線自西北向東南移動,橫掃整座城市,部分地區出現九級以上短時大風,並伴有雷電、冰雹及短時強降雨。    所謂颮線,是指由許多雷暴單體側向排列而形成的強對流雲,屬於強對流天氣的一種。
  • 關於「颮線」的知識你又知多少
    颮線在雷達圖上特徵明顯,常顯示為一條強回波帶(如下圖中紅色的帶狀區域),在這長條區域中往往伴隨有雷雨大風,個別情況下會出現冰雹、龍捲、下擊暴流等強對流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