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記者 倪元錦)記者8日從北京市氣象局獲悉,7日傍晚到8日凌晨,北京市出現的強對流天氣為「颮線」,颮線自西北向東南移動,並橫掃北京。據了解,7日夜間,懷柔橋梓鎮極大風速達到31.8米/秒(11級),門頭溝、延慶、海澱、順義、昌平、懷柔部分地區出現冰雹,其中門頭溝地區的冰雹最大,約為衛生球大小。
「颮線」是指範圍小、生命史短、氣壓和風發生突變的狹窄強對流天氣帶。它會伴隨風向突變、風力急增、氣壓猛升、氣溫驟降等強天氣現象。在「颮線」附近,除了風、氣壓、氣溫的猛烈變化外,通常還可能伴有雷電,暴雨、冰雹和龍捲風等劇烈的天氣過程。
「颮線是強對流天氣的一種,是由許多雷暴單體,包括若干超級單體,側向排列而形成的強對流雲。天氣雷達圖上,颮線就像糖葫蘆,穿起一串雷暴或積雨雲。」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正研級高工李迅說,與一般的強對流天氣不同,「颮線」並不是單個的雲體,而是由許多雷暴單體排列成帶狀的狹窄雲帶,一般寬度有半公裡到幾十公裡,長度為幾十至幾百公裡。
氣象專家稱,北京出現「颮線」並非異常,夏季天氣炎熱,白天光照強,氣溫高,能量累積較好,加之北京特殊的地形,容易導致「颮線」等強對流天氣。
7日,北京市氣象臺自20時45分相繼發布雷電、大風、冰雹黃色預警信號,提示公眾做好防範;8日00時45分,強雷雨雲團已移出北京,解除上述三項預警信號。期間,延慶、昌平、懷柔、順義、門頭溝、海澱出現冰雹;全市出現8級以上短時大風,並伴有雷電、冰雹及短時強降雨,延慶、昌平、懷柔、門頭溝、平谷、朝陽出現10到11級以上短時大風。
據了解,「颮線」主要發生在炎熱的季節,發生之前多屬晴熱天氣,氣溫較高,風力微弱,風向雜亂,天氣悶熱,具備雷雨條件,且多發生在下午至晚上。綜合說來,「颮線」是位能量大、破壞力強的強對流家族(雷電、冰雹、龍捲風)的成員。
「颮線來了,並不是下下雨那麼簡單,不能掉以輕心。」李迅提示,「颮線」出現的範圍更小、更集中,因此破壞性也更大,在「颮線」系統以及其他大風出現時,公眾要遠離易折斷的樹木、廣告牌以及危房等,最好是不出門。
北京市防汛部門提示,連日降雨山區地質災害風險極高,多數山區景區、溝道已封閉,請廣大市民避免前往山區、溝道、河道,注意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