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第一次去了某個地方之後,突然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情景可能我們很多人都在生活中經歷過。明明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卻似曾來過,比如我們分明是第一次登泰山看日出的,但是泰山頂上太陽初出的畫面情景,卻似曾見過,因為眼前看到的一些現象,都像曾經發生過一樣,很是熟悉,而自己又的的確確沒有來到過這裡,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出現這樣的景象和我們睡眠之後大腦中那些無釐頭的夢境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我們曾希望有一天去登泰山看日出,於是夢上做了去泰山看日出夢,那到了真正看到泰山看日出的情景時,就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不過,夢境是一種天馬行空又無法控制的東西,於是就算是在現實中我們並沒有真正到過那個地方或是見過某些事物,但是在夢中一些事物卻往往會浮現出來,讓我們醒後感到驚訝。
這其實和我們白天的所思所想所做的事情以及所見過的人或事有關,只不過睡夢中的大腦往往會浮想聯翩,將一些事物轉換了或改變了形象與模式,或是將它們理想化或科幻化了,也因此有了「夢想」一詞,而有些「夢想」則成了我們畢竟的追求,所以一些夢想有時候就是我樣心中所渴望的一種理想的人生狀態的延伸。
只過很多時候,晚上做的夢太多了,往往有很大一部分在醒來之後都記不住,而那些能清晰記住的夢境,則是很小很小一部分。但是,我們做過的夢境,都不會被完全忘記,它們往往都會深藏於記憶的深處。
那麼,我們到一個陌生地所見到的那些似曾相識的景象,往往就是我們夢境裡沒有記住的或只有模糊印象的東西。這時候,我們往往就會產生感覺上的錯亂,以為自己以前曾經來過這個地方,但又清楚的知道自己分明沒來,於是就發生了「似曾相識」,這實際上是由於大腦以前產生的模擬情景和眼前的景象而產生的一種潛意識類的感覺。
這種「似曾相識」的潛意識類感覺,在醫學和生理學上,神經學家將它稱為「記憶重疊」。科學家認為,我們的記憶能力,其實是由眾多的「腦細胞」構成的,腦細胞對某事越活躍,記憶越深刻;同時,記憶又我們的潛意識有關,它們之間通過某思維反應,可以相互聯繫,當之前類似的情況再現的時候,於是潛意識有時候會喚醒一些塵封的記憶,給人一種仿佛一致的感覺。
而且,潛意識還有一種引導夢境成為現實的能力,一旦某些夢境是我們心中所渴望的事物之後,那麼我們的潛意識往往就會在無形中將我們牽引到這樣的景象面前,於是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會說:「沒想到我真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所以,潛意識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思維能力,它與夢境結合,不但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還有助於人的「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