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全球就存在著各種神秘的現象和地區,困擾著人類數百年。好在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迷霧也漸漸被撥開,比如外國的百慕達、中國的迷魂函等地區,都已經被破解。但是,目前來說人就有一些地方,無法用科學解釋,比如納斯卡線條。
納斯卡線條位於秘魯的納斯卡高原之上,它實際上是一種巨型的地面繪畫藝術。從高空俯瞰下去的話,甚至有些像是機場跑道。但是仔細看一會的話,就能發現它們實際上繪畫的是動植物。
納斯卡線條的發現,是在1939年,當時一名叫做保羅的博士乘坐飛機正在納斯卡高原上飛行,在一次不經意的低頭時,發現了高原上那些神秘的圖案,保羅博士被這些圖案吸引住了,他開始打算研究,並且發現夕陽落下的那個位置,正好與一處線條的尾端重合。
保羅將納斯卡線條的發現公布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全球各地的專家也紛紛前往納斯卡高原進行考察研究,最後統計發現納斯卡線條的區域面積達到了200平方英裡(500多平方公裡)。
納斯卡線條的出現原因,是將褐色巖層的表面刮去幾公分,露出淺色的巖層,然後形成坑道的線條,每條線條的長短、圖形和面積都不一樣,最大的一處圖案甚至接近一萬平方米。
截止到現在,專家們一共發現了數千處納斯卡線條,它們一共包括了幾十種動植物的圖案,以及人形生物和複雜的幾何圖形。除此以外,在納斯卡高原上,專家們還發現了一些巨型的動物形體,它們的存在讓納斯卡線條更加撲朔迷離。
經過鑑定討論,專家組確定納斯卡線條已經在地球上存在至少2000年以上,能夠讓它們保存在現在的原因則是納斯卡的特殊地質和氣候條件。至於納斯卡線條究竟是誰創造的,又是什麼目的,則沒有明確的答案。
有的人說納斯卡線條是來自於外星的產物;有的人說納斯卡線條是神秘的宗教符號;有的人說納斯卡線條是地球人刻畫的,但目的是為了與外星球文明溝通;有的人則說是神秘的語言。諸如此類關於納斯卡線條的猜測還有很多,但都沒有說服性,因此納斯卡線條也成為了新世紀的謎團之一,各國學者為了它爭議不休,誰都無法說服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