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那個深夜,如果不是他在值班,全球人口或許會減少20億

2020-12-05 騰訊網

「我不過是在幹我的工作。不過,很幸運,那天晚上是我值班。」——彼得洛夫

在1938年的9月26日,彼得洛夫做了一個違反了工作條例的事情,但是卻很有可能因此拯救了全世界。他阻止了一場很有可能發生的核戰災難,在時間過去整整三十年後,彼得洛夫在BBC的採訪中說出了上面那句話。

核戰爭,簡稱為核戰。其主要是以核武器為主,而一旦動用核武器,戰爭的規模以及戰爭的破壞性將會是所有戰爭之中最大的,歷史上第一次核戰爭,也是唯一一次核戰爭。就是在1945年美國投往日本廣島長崎的兩枚核彈。

這一次核戰爭,美方僅僅出動幾架飛機用於核彈的投放。而日本方向的損失則是核彈爆炸中心被直接夷為平地,瞬間傷亡8.6萬人,20萬原爆倖存者一生都在承受輻射帶來的傷害,絕大多數倖存者不能生育後代。

這僅僅是有限核戰爭所帶來的傷害,而據科學家研究,一旦爆發大規模核戰,這就將會出現類似科幻電影《地球凍結》當中一般的「核冬天」效應。整個地球會變成一個暗無天日的灰色世界,地球將再也見不到陽光,氣溫將會急劇下降,整個地球都會被凍結。而在1983年的那一天,如果沒有彼得洛夫,世界很有可能會陷入到如此漫長的「核冬天」之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受到這場波及全世界戰爭的影響。英國,法國等老牌強國在此之間受到了相當嚴重的打擊。因而取代他們的是紅色的蘇維埃,以及美國。兩個國家一直都在明爭暗鬥,爭搶世界霸主的位置。

但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蘇維埃因為體制開始僵化,內裡開始有腐敗等等理由,逐漸就開始走向了衰亡。當時國內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但是美國的步步緊逼依舊讓蘇聯不顧一切的將金錢用在軍事之上。他們相互瘋狂的發展武器,並監視著對方的一切行動。

在9月26日的那個晚上,彼得洛夫在正在莫斯科的一個早期預警基地值班。凌晨時分,他們的早期預警系統報告,美國正在向蘇維埃發射飛彈,且還不止一枚。而當時蘇維埃的既定方針就是,一旦美國發射了核彈,那麼必須立刻做出核彈反擊。

彼得洛夫回憶說,那個晚上,他就像是坐在「油鍋上」。檢測系統還在持續不斷的報警,並且警報等級是「最高優先級」。這不斷的證明著,美國發射了核彈。一分鐘後,警報顯示第二顆飛彈升空,然後緊接著是第三顆,第四顆。

彼得洛夫說:「沒有哪條規定指出,我們可以考慮多長時間再向上級匯報。但是我知道,每拖延一秒鐘,都是在損失寶貴的時間,我需要立刻通知蘇聯軍隊和政治領導人」

「我只要伸手拿起電話,直接撥通最高指揮官……但是,我好像動不了,感覺自己好像坐在滾燙的油鍋上。」

但是他十分清楚核戰的後果,且他對於這個警報系統起了疑心。因為當時的一個衛星雷達操作小組告訴他,他們沒有檢測到飛彈。但是彼得洛夫眼前的監測系統不斷的在報警。最後,彼得洛夫還是拿起了電話,他告訴他的長官:「系統出現錯誤」。

如果他的決定是錯誤的,那麼幾分鐘後,蘇維埃某個城市的上空將會出現第一顆核彈爆炸。30年過去了,彼得洛夫在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還是十分後怕。他說,當年他的同事都是職業軍人,學會的就是怎麼服從命令。

他說若是當天晚上值班的不是他,飛彈來襲的警報一定會被他的同事報告給上級。但是他得意的對記者笑了一笑:「不過,幸好是我在值班」。是的,幸好是接受文人教育,也十分清楚核戰後果的彼得洛夫在值班。

後經過檢測,是衛星監測到了大氣層中反射的陽光,將其誤判為飛彈襲擊,隨後的蘇維埃政府也迅速對雷達進行了更新。但是如果那個晚上的核彈報警被上報上去,蘇維埃立刻「反擊」向美國打出核彈。那麼可以預見,核戰爭的爆發幾乎是必然的。

相關焦點

  • 中國有14億人口,如果直接減少7億,會發生什麼難以預料的情況?
    中國有14億人口,如果直接減少7億,會發生什麼難以預料的情況?推薦語:如今大家在節假日出門的時候,應該都會碰到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道路上實在是太堵了。除了堵車以外,一個風景好點的地方,也會發現到處都是人山人海的。
  • 研究預測世紀末全球人口減少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研究人員模型分析顯示,由於出生率下降,全球人口預計在2064年前後達到97億頂峰,之後逐漸萎縮,到本世紀末將減少至88億人,產生「令人震驚」的社會影響。他們的研究顯示,全球生育率近年來顯著降低,2017年為2.4,到2100年全球生育率預計降到1.7以下。生育率指一定時期內 (通常為一年) 出生活嬰數與同期平均育齡婦女人數之比。通常認為,如果生育率降到2.1以下之後,人口開始減少。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援引數據顯示,20世紀50年代全球生育率為4.7。
  • 37年前,全人類差點面臨一場核大戰,如果不是他值班後果不堪設想
    值得注意的是,37年前全人類差點面臨一場核大戰,如果不是他值班,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當時的蘇聯與美國之間,關係已經變得非常緊張了,也正是因為處於這樣的狀態,所以,兩國之間的各種行動都被對方進行了監測,一旦一方有攻擊行為出現,那麼另一方肯定也會有迅速的回擊過程。
  • 新研究稱,2050年後全球人口開始減少,到2100年將減少10億
    在很多人看來,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提高,世界人口應該變得越來越多才是,調查數據也證明了一個事實:在最近幾十年中,全球人口正呈爆發式增長,2006年全球人口66.01億,2007年人口增加到66.83億,2008年人口達到67.66億,到了2017年,全球人口增加到75.30億,也就是說
  • 研究:人口老化嚴重 2100年全球較目前預測少20億人
    美國華盛頓大學周三發表一份預測世界人口變化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100年全球人口數量為88億,較聯合國現時的預測少20億人。
  • 科普:如果全球人口停止增長,將發生什麼?
    據美國大西洋月刊報導,如果全球人口停止增長,將發生什麼?專家預測稱,非洲將變成人口最多的大洲,全球居民趨於老齡化。在人類發展史上,全球人口數量增長的確很緩慢,公元前1萬年,預計全球人口為400萬,在接下來的1萬年時間裡,地球人口達到了1.9億,即使到19世紀,人口總數仍低於10億。
  • 世界人口或在本世紀中葉後減少,全球人口和經濟將重大轉變
    到2100年,如果沒有自由的移民政策,預計在195個國家中會有183個國家的生育率不足以維持目前的人口。世界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頂峰,約為97億,到本世紀末將降至88億,其中23個國家的人口預計縮減50%以上,包括日本、泰國、義大利和西班牙。
  • 2100年全球人口危機,23國人口減半,印度人口第一,中國會怎樣?
    美國研究機構預測:2100年,全球23個國家人口將減半美國非常權威的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布了一篇報告,這份報告指出,全球的生育率正在面臨著下降,根據這份報告推測,到了世紀末,也就是2100年,全球將有23個國家的人口將減半,些國家包括日本、韓國、義大利、波蘭、葡萄牙、西班牙和泰國。
  • 外媒: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9億 中國或減少3400萬人
    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 外媒稱,美國人口資料社的最新預測顯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9億,與現在74億的人口數量相比增加33%。據拉美社8月29日報導,人口資料社負責人傑弗裡·喬丹表示,儘管全球生育率下降,但預計人口增長還將持續,且程度足夠強勁,到2053年全球人口將增長至100億。
  • 2017-2100年全球生育率和人口預測,預計中國人口或將減少48%
    點擊查看 近日,Lancet刊登了一項預測性分析的結果,基於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2017的數據,使用隊列要素預測法,預測了195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到2100年的人口數量。
  • 近20年全球有1.4億女嬰消失:沒有人是現代社會的「多餘人口」
    上個月,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發布了名為「非我所願」(Against My Will)的2020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報告稱近20年以來,全球已累計有約1.4億名女孩在出生前後「消失」。工業革命以前,人類耗時數十萬年增長到10億人口;工業革命以後,僅僅不到200年的時間,世界人口從10億膨脹到了70億。
  • 如果中國只有3億人口,會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果我們人口只有3億,那麼在社會財富大範圍減少的情況下,多數人因為人少而獲得的財富值會遠遠低於因為人少而失去的財富值!也就是說,我們大部分人不會因為人少而變得更加富有,或者說,富有的有限!任何不談人口結構的關於人口減少的討論,就是耍 「牛 虻」!所以以下我說的,都是在人口結構情況是健康的前提下的。
  • 2100年的世界人口可能比聯合國的預測低20億
    巴黎(法新社)-周三發表的一項重大研究預測,到2100年,地球將有88億人的家園,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人。該研究預計,新的全球力量結盟將由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形成。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柳葉刀》雜誌上報導說,到本世紀末,除非有大量移民湧入,否則195個國家中的183個國家將降至維持人口水平所需的替代門檻以下。
  • 1983年的一天晚上,若不是他被迫加班,世界或將面臨一場浩劫
    冷戰期間,兩國一直在不斷開發新武器,偶爾也會振奮起來以提高士氣。然而,1983年9月的一個晚上,兩國之間的冷戰局勢幾乎被打破。蘇聯探測到有五枚飛彈正想著蘇聯發射。
  • 聯合國預測2100年全球人口數,總數達100億,中國人口令人擔憂
    面對這樣的問題聯合國也是大膽預測2100年全球人口數量,總數達100億,中國人口卻令人擔憂,最主要的是現在有很多國家都出現了老齡化的現象,對此聯合國對全球的人口作出了分析,報告中也是大膽的預測,顯示到了2100年,人口將達到100億,而整體的人口數量是呈上升的趨勢,而達到100億也是一個巔峰的一個狀態,雖然全球的人口數量都在不斷的增長,但依舊有很多國家的人口在減少
  • 全球人口將達80億 2019年世界人口總數統計數據
    近日,德國全球人口基金會發布統計數據:至2019年底,全球人口總數將達77.5億,至2023年全球人口將達80億。聯合國人口預期報告估算稱,2050年世界一半人口將聚集在印度及非洲等國,2027年印度人口或超中國(中國人口數量 全國總人口各省人口排名)。
  • 中俄學者討論「中國經濟奇蹟」在人口減少後會怎麼樣
    他說:「可以通過『4-2-1』人口公式來審視中國所發生的變化,這種變化意味著老一代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4個代表、中間一代有爸爸媽媽兩個代表、第三代則只有1名兒童。未來老一代人將對經濟構成老齡化壓力。不參與生產的退休人員將多得多。這將影響到中國人的平均年齡。如果說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人的平均年齡在21——22歲之間,那麼現在是37歲。國家變老多了。」
  • 研究稱80年後全球人口或比聯合國預測少20億,中國人口將是7.3億
    據法新社15日報導,周三公布的一項重大研究顯示,到2100年,地球將有88億人居住,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了20億人。該研究預測,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將塑造新的全球格局。此項預測稱,80年後中國人口將從現在的14億減少到7.3億。與此同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口將增加兩倍,達到30億左右,僅奈及利亞一國的人口將在2100年增至近8億,僅次於印度的11億。
  • 《Lancet》預測:203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全球人口將在50年內開始減少
    幾十年後,隨著生育率下降,以及日本和義大利等國家的人口將減少一半,人口數量將會下降。」在這項新研究中,Stein與IHME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團隊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收集的數據來評估全球人口增長狀態。
  • 聯合國最新預測2100年人口,全球將達110億,中國數字讓人堪憂
    距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人口總數為75.95億,聯合國大膽預測,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10億。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來看,各個國家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重,出現大面積勞動力減少情況,因此面對這個數字,可以說是非常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