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的天氣也迎來大降溫,前幾天還和朋友聊起17、8歲的時候,我還能穿一件棉衣+短T恤度過南半球的冬天,現在羽絨服+毛衣加起來,我還會覺得自己瑟瑟發抖,在凜冽的寒風中迷路~。
歲月催人老去本是人間常態,怕冷只是年齡增長的一個方面。但是也有一些人在催人老的年代走得比較慢,以致於看上去仍然有年輕人的十足活力,而且臉型和身材還是少女無疑,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怎麼就這麼耐老呢。
那為什麼在大多數已經進入衰老的同齡女性身上,她們仍然可以被冠之少女所取代?現在我們來聊聊哪種人比較「耐老」,甚至越老越耐看。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們的共同特徵中找到「耐老」的答案。陳慧琳身穿黃色格紋西裝,披肩直發,這是她的近照。而四十八歲的她,看上去依然是個「耐老」少女。
此外,目前52歲的央視主持人周濤,早些時候拍攝的狀態,披肩小捲髮,白色T恤+黑色半身裙,一種莊重大氣的美引入眼帘。一代美人林青霞,與友人登山相片,年齡66歲花甲,穿著緊身黑色打底衫和運動褲,儼然也超「耐老」狀態,絲毫看不出年齡之差。
又有近日由《半生緣》改名的《情緣》,劉嘉玲飾演的百樂門舞女,一身雙馬尾裝扮的少女,雖然距離遠了的確有一些違和感,但看臉看身材也是很現實的「耐老」女子。可偏偏她們在不是少女的年齡,卻有著少女一般的「容顏」。肩負著歲月的魔爪,同時又由於成熟的魅力和風韻的加持,顯得風韻猶存,不一般。
那他們究竟有什麼「耐老」的特質?實際上歸納起來無非就是面相不同。下面分析找出它們的共同點:
一:「老臉」骨相優越,骨相優越並不是說一句話就能看得出來的美貌,而骨相美的細節往往更多地體現在前額骨、頭顱、高顴骨、下巴這幾個部位的和諧。視覺上有足夠的支撐點,可以完全支撐臉部軟組織,「耐老」臉部也就出現了。
額骨頭
額骨相,即前額骨相,其優越的額骨不前凹,但也不會過大,也不會過小,它以整個臉部為基調,支撐五官恰到好處。
前額骨高會很影響五官的容貌,有時還會顯得很「老態龍鍾」,前額骨高會顯得過於「成熟」,就像陳慧琳、周濤、林青霞、劉嘉玲等她們都有標準的前額骨高臉。
頭顱高度的高低其實也會對美貌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們借用這張圖來看,頭顱高度越高,臉型越小,頭髮越多,看上去越年輕,而頭顱高度越低,頭髮越少越容易顯成熟。
再次回顧陳慧琳,高頭顱的特徵仍然是較為明顯的。外加適度的發量和額骨。整張臉還是看起來很年輕。
因此,即使隨著年齡的增長顱頂的高低會發生變化,但通過後天的「改變」,我們其實照樣能造出高顱頂。
例如我們可以借用頭髮的蓬鬆度,扎丸子頭,或者使用巧妙的扎發技術來製造高頂蓋的視覺效果。
高顴骨,雖然高顴骨在年輕時,要用來體現年輕時的少女情結會有點強人所難,但隨著歲月的流逝,高顴骨的突出會更能體現五官下線條的堅朗,讓骨相的美感承於皮相之上,即能更好地呈現蘋果肌,消去歲月對顏值的侵蝕。
並且在我們上面列出的幾位耐老女星中,當屬劉嘉玲顴骨最突出。除劉嘉玲外,還有很多我們熟悉的明星,比如張雨綺、靜音、劉濤等,她們的顴骨也特別突出。在此,我也不禁想起了張雨綺曾經說過她一出道就演過30多個女人。由於許多導演在選角時都會從演員本身的性格、相貌入手,很明顯張雨綺的五官屬於比較成熟的,大氣的類型,這就是所謂的硬裝嫩最致命,儘管張雨綺剛出道時年齡不大,但並沒有少女的臉蛋,當然會讓導演或者是觀眾感到很不和諧。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特點外,下顎骨也是一種能承受歲月侵蝕的「耐老」特性。亦即,下顎骨質明顯,下額骨質腮幫會顯得較寬,咬肌較大(但臉型不顯方),線條的輪廓感會很強,骨質會更好地體現在你的蘋果肌之上。
在此我們仍以陳慧琳為例,她下顴骨長而線條感會十分明顯,骨感均勻,雖然臉型不像瓜子臉、鵝蛋臉那樣,但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臉型會越來越「耐老」。
第二:「老臉」皮相也不差,其實皮相之美與骨相其實是相通的,有好看的骨相卻沒有皮相的支撐,像竹籃打水一樣空空如也。但是如果耐老性女性有這幾個特點,那麼結合骨相來看,就會顯得氣場十足同時又耐老很多。
上半身骨,面部豐滿,單純的骨相好看,不需要皮膚的支持。好像在我們的生活中描述誰瘦成皮包骨一樣缺乏美感。骨相合適的皮膚之美也要看臉的豐滿程度。臉部的豐滿度雖然可以通過化妝來打造,但畢竟是很考驗技巧的,所以在生活中我們還是要多做美容,護膚,保持好身材,在不破壞原有皮膚的基礎上,保持臉部的膠原蛋白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