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勒斯氏懸吊鸚鵡----(Wallace's Hanging Parrot)
學名:
Loriculus flosculus
身長:
12公分(4.75吋)
棲息地:
印尼的佛羅瑞斯島(Flores Island)西部
亞種:
目前並無已知亞種
外型:
鳥體為黃綠色,喉嚨分布些許細長的紅羽;背部下方和尾巴上方覆羽為紅色,背部帶有橙色;翅膀綠色,內側飛行羽為藍綠色;尾羽上方的中間部分為綠色,尖端黃綠色;尾巴外側帶有細窄的紅色斑紋,尾羽內側藍綠;鳥喙淺紅色,尖端黃色;虹膜橙色。母鳥虹膜為棕色,喉嚨部分的紅羽面積很小,有些母鳥甚至沒有紅羽。
簡介:
瓦勒斯氏懸吊鸚鵡(Wallace's Hanging Parrot)在Loriculus屬中知名度很低並不常見,寵物市場和繁殖界也很罕見。和大部分的懸吊鸚鵡一樣,瓦勒斯氏懸吊鸚鵡可以從外觀來分辨公母。他們是生性比較害羞的鳥種,平時相當安靜,叫聲美妙悅耳,類似旋律優美的長笛般動聽,尤其在夜晚聽來更是特別優美。瓦勒斯氏懸吊鸚鵡個性溫馴友善,和其他種類的懸吊鸚鵡也可以和平共存,是非常可愛討喜的鳥種。
剛引入的瓦勒斯氏懸吊鸚鵡相當膽小怕人,時常縮瑟於籠角,需要一段相當久的時間來熟悉環境,僅有循序漸進才能讓他們慢慢能適應飼主;在適應期間他們時常會因為緊迫導致抵抗力下降,而因為不知名原因忽然暴斃。他們對於衛生環境的要求也非常嚴苛,夏天容易腐敗的水果以及掉落籠底混合糞便的食物都很容易讓他們生病,尤其容易感染黴菌類疾病;他們的啃咬需求較強,需要定期提供新鮮的樹枝或是木頭供其啃咬;此外,不正確的飲食內容時常導致他們死亡,許多進口到歐美國家的懸吊鸚鵡,都因為飲食內容不正確和緊迫而很快的死亡,能熬過一年以上仍舊存活下來的野生懸吊鸚鵡少之又少,是飼養難度相當高的鳥種。
棲息環境和習性:
瓦勒斯氏懸吊鸚鵡主要棲息於森林和林木茂密區、高大的次要植被區。在繁殖季他們大多成對或是組成家族群體和10隻左右的族群一起活動;偶爾會聚集比較多的數量於覓食的樹上;大部份被看見的時候都在在飛行,平時覓食的時候,則隱身於濃密的枝葉間,身體的羽色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庇護,因此很難被察覺。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尖銳高頻的叫聲,相當顯而易見。
食物:
瓦勒斯氏懸吊鸚鵡主要以花蜜、花朵、植物嫩芽、軟性水果(尤其是無花果)、漿果為食。
繁殖:
由於他們的數量並不多,因此野外的繁殖資料約不詳;在人工豢養方面,由於難度頗高,加上他們相當罕見,因此目前並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參考。
以上文字與照片版權為鸚鵡天空parrot-sky所有
長按下圖後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