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立泉院士團隊納米矽鋰電池問世,談中國新型動力電池研究近況

2020-12-10 國納環境醬

隨著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快速成長,新能源電池的續航能力越來越受到大家重視,近日傳來好消息,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院士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容量是傳統石墨鋰電池的5倍,而且實現了批量生產,產量可達2000噸。

可以說,與晶片不同,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先發優勢,除了陳立泉院士的納米矽鋰電池,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團隊也在進行各種新型動力電池的研究,新概念、新產品不斷被提出,可謂百花齊放,現在就讓來為大家梳理一下。

鈉電池

金屬鋰不同,金屬鈉在自然界分布極為豐富,鈉電池的出現則有望解決鋰資源不足和資源循環利用這兩個問題,與鋰離子電池相似,鈉子電池主要依靠鈉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完成工作。

鎂電池

金屬鎂在自然界分布也較為豐富,而且與鋰電池相比,其充電量和放電電壓更高,而費用卻只有鋰電池的十分之一。

鋰硫電池

以硫元素作為正極,鋰作為負極的鋰硫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的優點,而且硫在地球中儲量豐富、價格低廉,而且硫是一種對環境友好的元素,對環境基本沒有汙染。

水系鋅基電池

與鋰電池相比,水系鋅基電池不僅具有能量密度高、生產成本低和低電池壽命長的優點,而且不會有爆炸或引發火災的風險,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石墨烯電池

石墨烯自問世以來,就因為其大的電導率和超高的比表面受到大家重視,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運動開發出石墨烯電池可將充電時間壓縮至短短不到一分鐘,但石墨烯高昂的生產成本制約了其廣泛應用。

固態鋰電池

傳統的鋰電池體積大而且重,還有自燃的風險,而固態鋰電池導電性突出,充電時間短,而且使用壽命長、安全性能高,而且體積小巧,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鈦鈮鋰電池

我們知道傳統鋰電池以石墨作為負極,鈦鈮鋰電池則以鈦鈮氧化物作為負極材料,其能量密度高,關鍵是充電速度超快,只需短短6分鐘。

核聚變電池

最後介紹一種超級電池,它具有無限續航的潛力,那就是核聚變電池。簡單來說,核聚變電池通過一種特殊的換能器將同位素衰變過程中釋放射線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理論上具有無限續航的能力。

對於中國未來動力電池研究,陳立泉院士認為,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的動力電池將是攻關的核心要求。小編認為,通過不同技術路線研究的全面展開,依靠中國人勤奮與智慧,必將攻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個「痛點」,引領新能源汽車的新發展,中國未來可期。

我是,百家科技達人,頭條優質科技領域創作者,專注空氣淨化、節能科技、紡織技術和電氣石,歡迎關注。


重要聲明: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此處所發表的文章是作者的原創作品,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擁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整車續航裡程翻倍 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
    你的電池該換了? 摘要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整車續航裡程翻倍 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快速增長,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預計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
  • 中國新能源的希望,科學家研製納米矽電池,或用來替代鋰電池
    為此我國也開始大力研製新能源,除了使用天然氣之外,同時也開始研究新型電池以及核反應堆。要知道目前所使用的電池大部分以鋰電池為主,如今卻推出納米矽電池,而負責該項目的正是我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陳立泉博士。此人在1985年前往法國研究所任教授,最終在2001被評選為中國工程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四十餘載 致力於我國鋰電研究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立泉。從事科研之初,陳立泉並未進行鋰電池的相關研究。1964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專攻晶體增長的研究工作。1976年底,陳立泉被中國科學院派到德國馬普協會固體所進修,接觸到可以做鋰電池的超離子導體材料,他認為這是凝聚態物理研究的新方向,馬上向中國科學院領導申請變更研究方向,由晶體生長轉向超離子導體研究,從此與鋰電池結下不解之緣。
  • 新電池6年衰減不到10% 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
    據央視財經報導,「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視頻來源:央視財經@微博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1996年,他帶領科研團隊在國內率先研製出鋰離子電池,率先解決了國內鋰離子電池規模化生產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實現了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
  • 鋰電池新型材料有哪些?
    1、鋰電池新型材料之新型高熵儲能材料由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提出的一種適合儲能應用的新型高熵材料,研究人員以多陽離子過渡金屬基高熵氧化物為前體,LiF或NaCl為反應物,用簡易機械化學方法,製備多陰離子和多陽離子化合物,從而生成鋰化或鈉化材料,成功合成一種具有巖石鹽結構的氟氧基正極活性材料,適用於下一代鋰電池應用。
  • 陳立泉院士:「電動江湖」風生水起 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
    隨著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型動力電池的問世,電池技術已今非昔比。儘管現在鋰離子電池的應用佔據著絕對優勢,但是有不少企業和研究機構已經在探索電池產品新的未來,鈉離子電池、氫氧燃料電池、固態電池等等新概念電池紛紛進入大眾視野,那麼,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
  • 碳納米管產業深度研究:優秀的新型導電材料
    以反應器尺度為例,因為碳納米管產品從形態上看並不是一種均勻的物質,欲實現碳納米管這一類新型納米材料工業生長反應器的設計,還需要工程基礎研究的創新結合。碳納米管是一種新型導電劑材料,比傳統導電劑能更好地提高正極活性物質的導電性,是一種優良的鋰電池導電劑。鋰離子電池目前常用的導電劑主要包括炭黑、導電石墨、碳納米管、碳納米纖維以及石墨烯等。
  • 鋅空氣電池和下一代矽鋰電池研究應用
    近日,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鋅空氣電池第一人陳忠偉博士發表了題為《鋅空氣電池和下一代矽鋰電池研究應用》的演講報告,以下是演講報告實錄:  大家好,很榮幸能有機會到工業界的論壇來講一下學術方面的問題,今天我首先第一個講一下我們在鋅空氣電池方面的技術和產業化方面的問題。
  • 乾貨|陳立泉院士:「電動江湖」風生水起 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
    隨著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型動力電池的問世,電池技術已今非昔比。儘管現在鋰離子電池的應用佔據著絕對優勢,但是有不少企業和研究機構已經在探索電池產品新的未來,鈉離子電池、氫氧燃料電池、固態電池等等新概念電池紛紛進入大眾視野,那麼,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
  • 碳納米管產業深度研究:優秀的新型導電材料
    以反應器尺度為例,因為碳納米管產品從形態上看並不是一種均勻的物質,欲實 現碳納米管這一類新型納米材料工業生長反應器的設計,還需要工程基礎研究 的創新結合。碳納米管是一種新型導電劑材料,比傳統導電劑能更好地提高正極活性物質的 導電性,是一種優良的鋰電池導電劑。鋰離子電池目前常用的導電劑主要包括 炭黑、導電石墨、碳納米管、碳納米纖維以及石墨烯等。
  • 三元、氫氧還是鋰氧,動力電池的終極目標會是誰?
    在鋰電池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今,不少企業或研究機構也在探索電池產品新的發展方向,如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從目前來看,這兩種電池都有自己很明顯的優點,當然存在的短板也不少。於是,針對動力電池發展路線,業界人士展開了爭論: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6 月 14 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動力電池分會成立大會暨技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從會上各專家的觀點中或可窺見動力電池的未來發展方向。
  • 太空用新型電池問世:使用矽材料,充電更快、更輕便
    科技日報北京9月1日電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3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更輕便、充電速度更快的電池,可為太空衣甚至火星探測器供電,也可裝配於衛星上。研究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資助,相關論文發表於近期出版的美國化學會期刊《應用材料與界面》。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研究:快速崛起的新型電池材料
    最早由日本 NEC 公司基礎研究實驗室飯島博士發現,由於結構特 殊被認為具有極高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價值,隨後學術界對其進行了大量研究。 直到 2007 年日本首次開發出在大面積金屬板上合成大量單層碳納米管的技術,採 用了「Super Growth」化學氣相生成法,為後來產業化的奠定基礎。
  • 三元電池有天花板 氫氧和鋰氧各有熱捧者 誰才是動力電池終極目標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路線一直以來多有爭議。目前備受推崇的鋰電池,行業不少人士認為這一領域也存在天花板。在鋰電池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今,不少企業或研究機構也在探索電池產品新的發展方向,如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從目前來看,這兩種電池都有自己很明顯的優點,當然存在的短板也不少。於是,針對動力電池發展路線,業界人士展開了爭論: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
  • 三元電池有天花板,氫氧和鋰氧各有熱捧者,誰才是動力電池終極目標
    在鋰電池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今,不少企業或研究機構也在探索電池產品新的發展方向,如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從目前來看,這兩種電池都有自己很明顯的優點,當然存在的短板也不少。於是,針對動力電池發展路線,業界人士展開了爭論: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6月14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動力電池分會成立大會暨技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從會上各專家的觀點中或可窺見動力電池的未來發展方向。
  • 太空用新型電池問世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9月1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3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更輕便、充電速度更快的電池,可為太空衣甚至火星探測器供電,也可裝配於衛星上。研究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資助,相關論文發表於近期出版的美國化學會期刊《應用材料與界面》。
  • 《納米研究前沿分析報告》發布
    3)能源領域:美國在納米儲能材料領域較為重視鋰電池固體聚合物電解質、熱自發電池等的研發,在納米發電材料領域較為重視多孔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質及光伏發電增強材料的研發。歐盟重視柔性電池、輕型電存儲及儲氫系統的研發以及發展包括滲透能發電在內的新型可再生能源。
  • 第一屆新型太陽能電池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學術研討會
    5月24日至25日,第一屆新型太陽能電池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順利召開。本次會議受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化學專業委員會的委託,由中國科學院清潔能源前沿研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光化學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物理所清潔能源中心和清潔能源實驗室共同承辦。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報告:動力電池驅動,碳納米管需求迎來爆發
    (1)在鋰電池領域,碳納米管憑藉優異導電性能,被廣泛應用 於鋰電池新型導電劑。導電劑作為一種關鍵 輔材,可以增加活性物質間的導電接觸,提升鋰電池中電子在電極中的傳輸速率; 鋰電池領域常用的導電劑材料包括炭黑類、導電石墨類、VGCF(氣相生長碳纖 維)、碳納米管以及石墨烯等。其中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屬於新型導電劑材料。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報告:動力電池驅動,碳納米管需求迎來爆發
    (1)在鋰電池領域,碳納米管憑藉優異導電性能,被廣泛應用 於鋰電池新型導電劑。1.1、「線接觸」結構大幅提升導電性,長徑比是重要衡量指標 碳納米管憑藉優異的導電性,可應用於鋰電池導電劑領域。傳統導電劑是炭黑顆 粒,而新型導電劑分別是 1 維或 2 維的碳管或石墨烯在電池電極中形成有效的線 或面導電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