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工大:開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高效率化和低成本技術

2020-12-08 人民網

【相關新聞】

日本啟動新技術開發項目,迎接光伏時代

IBM助力中國能源改革、幫助北京治理大氣汙染

新一代功率半導體的衝擊力,在光伏逆變器中使用SiC

全球規模最大的全LED照明植物工廠在日本投產

三菱電機將推出新款電源轉換設備,可混用EV、PV和商用電力

日本九州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生命體工學研究系教授早瀨修二,在2014年7月10~11日舉行的「思考有機電子新方向」研討會上發表了演講,介紹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發情況。目前該大學正以提高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降低成本為目標,推進多項技術開發。

九州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生命體工學研究系教授早瀨修二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一種使用色素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太陽能電池。利用的是色素受到太陽光照射之後會被激發而釋放出電子的現象。這種電池有望以低於矽類太陽能電池的成本來製造,而且形狀和顏色的自由度較高,因此有可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高效率化方面,早瀨列舉了使用近紅外光的技術。以前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使用釕(Ru)類色素,主要從波長為400~700nm的可見光來獲取能量。通過採用混合型色素,在Ru類色素之外,增加會被波長為800~900nm的近紅外光激發的色素,可以提高電池的效率。

低成本化方面,早瀨介紹了背接觸方式,這種方式不是在太陽能電池單元表面使用成本較高的透明電極,而是採用透明的樹脂或者玻璃,並在其背面設置用作電極的多孔質金屬。電極的具體構造是用濺射法在網格狀金屬層上塗覆二氧化鈦形成薄膜。如果表面以透明樹脂包覆,整個太陽能電池單元就能實現靈活的形狀。

早瀨目前正在研發採用這些技術的圓柱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與平板型產品相比,圓柱型產品的特點是,(1)可輕鬆安裝在狹窄處,(2)封裝簡單,(3)通過結合使用反射板,可以從不直接照射到單元的太陽光中獲取能量。(作者:高野 敦,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相關焦點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發獲得新進展
    日本九州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生命體工學研究系教授早瀨修二,在2014年7月10~11日舉行的「思考有機電子新方向」研討會上發表了演講,介紹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發情況。目前該大學正以提高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降低成本為目標,推進多項技術開發。
  • 瑞士開發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據《每日科學》網站11月11日報導,瑞士洛桑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凱文·西沃拉領導的研究小組正致力於利用豐富而廉價的氧化鐵(鐵鏽)和水研發一種新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以利用太陽能製備氫氣。雖然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光學》上的這項研究成果目前仍處於試驗階段,但它代表了科學家在氧化鐵和染料敏化二氧化鈦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的新突破。
  • 科學家開發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據《每日科學》網站11月11日報導,瑞士洛桑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凱文·西沃拉領導的研究小組正致力於利用豐富而廉價的氧化鐵(鐵鏽)和水研發一種新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 「裝在哪裡都能發電」 ——圓柱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上)
    松下刷新了保持15年的記錄 把太陽能電池做成圓柱形,以提高太陽能電池設置自由度,這是研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九州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生命體工學研究科教授早瀨修二提出來的。這種電池可以垂直設置,能合理利用空間。記者就圓柱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優點和研究目的,採訪了早瀨。
  • 技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阿姚米·佩雷拉(Ayomi Perera)是斯裡蘭卡(Sri Lanka)的化學博士生,他的工作是在化學教授斯特凡·博斯曼(Stefan Bossmann)指導下,改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這種電池是一種太陽能技術,使用染料,從陽光中吸收能量,製成一種替代能源產品,可取代化石燃料,而且更環保。
  • 中科院1億元轉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
    中化新網訊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8月18日,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以1億元人民幣轉讓費,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模仿光合作用原理研製的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能耗低、無毒、無汙染、環境友好。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 於3C的應用
    尤其以太陽能電池發展與應用最被矚目。為扶植我國太陽光電產業成為下一波的明星產業,工研院於2006年成立太陽光電科技中心,募集優秀頂尖之研發團隊,並結合產學研團隊與國際合作,開發各種嶄新且自主的太陽光電技術。
  • 中科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功轉讓—新聞—科學網
    據悉,上海矽酸鹽所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轉讓費共計人民幣1億元。   1991年,瑞士科學家格蘭澤爾教授將納米技術引入太陽能電池的製備工藝,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由此發明。
  • 美利用硅藻開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美國研究人員9日表示,他們找到了利用硅藻類生命結構開發最新太陽能電池技術的途徑。相比目前的矽基太陽能電池,利用新技術製作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更為簡單。此外,受其堅硬矽外殼的吸引,人們正在不斷地將其作為開發納米結構的新途徑。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化學工程教授格雷格·羅爾熱表示,現存的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技術都基於矽材料,它們的能力已幾乎被開發到了極限,因此其他太陽能技術將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就是其中一種,它使用環保材料並可在較低的光照條件下正常工作。
  •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問世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問世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臺灣交通大學、臺灣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與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合作,成功研發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突破13%、低照度、低成本及多彩、可彎曲等優勢,讓它一舉榮登11月美國《科學雜誌
  • 中科院1億元整體轉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
    原標題:中科院1億元整體轉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  ■本報記者 黃辛 通訊員 朱泰來   8月18日,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以1億元人民幣轉讓費,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
  • 臺塑將開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索比光伏網訊:臺塑將開發新型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高雄仁武廠興建實驗工廠已接手工研院技術移轉後的研發,臺塑規劃未來應用面將不走大型發電廠模式,改以居家、3C等創新應用領域,打造藍海市場,產品明年可上市。臺塑表示,關鍵技術在於染料研發,目前產生的化學反應尚未達到經濟規模的轉換效率。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啥子?中科院一億元轉讓這項技術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8月18日,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以1億元人民幣轉讓費,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s)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我國改善能源結構也必須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不斷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  作為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潔淨的天然能源,太陽能成為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目前研究和應用最廣泛的太陽能電池主要是矽系太陽能電池,但矽系電池原料成本高、生產工藝複雜、效率提高潛力有限,其光電轉換效率的理論極限值為30%,因此其民用化受到技術性限制,急需開發低成本的太陽能電池。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的介紹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的介紹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3-27 08:03:00 人們普遍認為,太陽能電池可以大致分為三個技術「代」之一。
  • 技術解析: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矽太陽電池雖然已經商業化,轉化效率較高,但是其材料的純度要求較高,工業複雜,成本昂貴,限制了其普及應用。化合物太陽電池包括Ⅲ-Ⅴ族和Ⅱ-Ⅵ族化合物電池,分別主要有砷化鎵(GaAs)電池、碲化鎘(CdTe)電池等,但這些電池原料具有來源不豐富,對環境不友好等缺點。
  • 中科院1億元整體轉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黃辛 通訊員 朱泰來
  • 【視點】中科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功轉讓
    昨天,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轉移籤約儀式在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舉行。據悉,上海矽酸鹽所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轉讓費共計人民幣1億元。
  •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實現轉移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所自2006年起就和索尼公司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專門從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發。十年磨一劍,在科技部、上海市政府以及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該成果已達到中試規模。標準化125×125mm?單電池認證效率達到9.7%,組件認證效率達到9.2%。
  • 上海矽酸鹽所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實現轉移
    8月18日,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轉移籤約儀式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舉行。上海矽酸鹽所黨委書記、綠色光電轉換技術研發項目部主任劉巖與深圳市光和精密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明籤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轉讓協議,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