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9.9高分紀錄片:在武漢,那些彼此守望的普通人

2021-01-08 中信出版集團

前兩天,央視出了一個紀錄片《在武漢》,剛上一集,短短兩天時間,在B站就有超過百萬的播放量,評分更是高達9.9。

這是一部記錄在這特殊時期,生活在武漢各類人群的故事,有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也有普通老百姓。

這讓阿信想到了豆瓣現在最熱的一個話題#和新型肺炎有關的記憶#。

#和新型肺炎疫情有關的記憶#

在這個話題下,有超過1萬的人參與討論,在這些討論中,最多的還是關於普通人的生活,這些人中,有奮鬥在發熱門診的醫生護士,有確診了新冠肺炎的患者,有在武漢生活的武漢市民,有臨時跑腿送外賣的健身教練……

今天阿信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些平凡人的故事。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在武漢,志願者,成為了這個城市"流動的生命線"。

武漢實行交通管制之後,很多人的出行成了問題,特別是醫護人員上下班的保障。

陳杰是一名計程車司機,現在他也是武漢志願者中的一名,白天保障社區,晚上出車接醫護人員。

志願者司機是醫護人員的護航者

成為一名志願者,不僅是身體上要承受風險,還是一件很考驗心態的事情。當在志願書上「不顧生死、義無反顧」的下面籤上自己的名字時,心中滋味,可能只有自己能懂。

另一名志願者大象(化名)是一名探險隊隊長,成為志願者之後,他愈加感受到病毒的殘酷。

由於早期防護物資短缺和防護意識不足,志願者當中出現疑似感染的情況,前期幫助大象聯絡各種信息的志願者丹丹(化名),是一名特別努力的女孩,後來大象才知道,她身體出現了不適。

大象開始幫助丹丹採買一些生活物資,當他在小區樓下看到原本要強的丹丹拖著疲憊的身體慢慢走過來時,這位「硬漢」流下了眼淚。

當病毒兇猛襲來時,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它攻擊的對象。它能讓一個健康的年輕人,短短幾天時間,就變得虛弱不堪。看著身邊的志願者,一個個倒下,大象有說不出的沮喪。

還有的志願者,雖然無法去到武漢,他們通過網絡集結,成為了這場疫情中一股「看不見的力量」。

他們按照自己的專業和需求分成了許多小分隊:

科普疫情知識和預防方法;採集和匯總求助信息,聯繫社區,幫助患者儘快可以入院;給武漢留守孕婦們提供醫院信息和幫助;徵集當地誌願者,提供、交換供需信息,運送醫療物資,接送醫護人員和患者,等等。

身處美國灣區的陳恕行,從疫情開始蔓延開始,就沒有睡好過。

「雖然我身處一萬公裡之外的美國。丈夫在武漢讀過書,那裡有我們共同的美好記憶,從未想過腦海裡有春櫻和熱乾麵的武漢會與「肺炎」、「疫情」這兩個詞聯繫起來。「

二月伊始,在朋友的介紹下,她終於加入了志願小組,又陸續加入了好幾個小組。

陳恕行的的工作非常繁雜,有時候是給醫院打電話問收治流程、聯繫求助者核實信息;大部分時間是在幾個組之間穿梭,在微博、豆瓣和朋友圈收集求助信息、填寫表格,私信求助人核實信息,幫助求助者尋找入院途徑。

需要幫助的人太多,有時候,陳恕行也會有一種無力感:

「那麼多求助的人,那麼多急需救治的人,可能幾小時就是生死之別,但床位只有那麼多,總有一部分人得不到及時的救助。

有志願者打電話核實,家屬哭泣著說,家裡兩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已經垂危,現在就是在等死。

放下電話後,小夥伴問我,這種情況可以加快處理嗎?我感到心被捏碎了。」

很多老人都怕拖累子女 圖/紀錄片《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除了生病需要救治的患者,還有許多人,在這場疫情中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天貓店壹點靈是一家為顧客提供付費心理諮詢的小店,除夕那天,壹點靈開通了免費的心理援助,並分三批招募了500名心理諮詢師志願者。

即便這樣,壹點靈的運營負責人、心理諮詢師黃晶告訴人物的記者,自己每天都悶在房間工作,一天只顧得上吃一頓飯,電腦忙到燒壞了一臺。

最初,他們只有湖北專線,後來,這一項目面向全國展開,迄今共接到了超過14000個諮詢者的求助。

這些求助者中,有病人,有病人家屬,有在交通樞紐工作的民警……心理諮詢師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融化心裡的焦慮的冰峰。

這些各行各業的志願者,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在為戰勝疫情努力著,雖然不安、沮喪和焦慮,但他們也彼此安慰:「這是黎明前的黑暗,挺過去,就好了。」

「瞭望者」

在這次疫情中,公眾最關心的,除了病毒本身,就是「武漢正在發生什麼」?

於是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去到了武漢,將武漢的種種,呈現在了我們面前。

他們,就是記者。

目前大約有300多名記者在武漢,他們被稱為「瞭望者」。透過他們的鏡頭和文字,我們看到了武漢的街頭,看到了方艙醫院內部的情況,聽到了武漢居民的需求,了解到了武漢的最新情況。

在這次疫情報導中,也湧現了許多優質的報導,而這些報導的基礎,源於兩個字——「真實「。

要獲得「真實"的報導並不容易,尤其是「疫情報導」。

上海某報社的記者老林在接受刺蝟公社採訪時說:

「我做記者做了十幾年。一直在跑國內的突發事件,比如緬北戰事、汶川地震等,這些事件的危險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到。但疫情報導特別不一樣,看上去很平靜,但是風險無處不在。」

老林在武漢方艙醫院拍攝 圖/老林 刺蝟公社

最大的危險就是外出被感染的風險。鳳凰衛視的記者羅羽鳴說,因為現在她是一個比較危險的人,攝影師即便是在室內拍攝她,都會做好防護措施,與她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

在報導中的羅羽鳴 圖/風視頻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危險,很多記者都是瞞著家人在外跑採訪的。武漢某報社記者葉行在李文亮醫生去世的那天晚上去了武漢中心醫院。

「我當時想,李文亮醫生如果離開了,我就相當於去送他吧。如果他醒過來了,那我就相當於迎接他吧。「

葉行拍攝的武漢中心醫院「急診」門口

到現在為止,葉行的家人也不知道他去了醫院,「如果知道了,大概會不讓我再外出採訪了吧。」

財新和三聯作為這場疫情中備受矚目的媒體之一,從疫情一暴發,就深入武漢,尋找疫情背後的當事人。

財新傳媒的創辦人胡舒立曾說:

「新聞作為一種職業,必須是專業化的,有基本的操守,它必須服從事實這個最高權威,新聞不是宣傳,也不能是宣傳。」

這些幫助我們「看見武漢」的記者,是他們記錄下的是當下,更是歷史。

將滴水匯成大浪

在武漢,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每個人都在努力著。

美團外賣的外賣小哥老計,在微博上記錄下了自己疫情期間送外賣的心路歷程,還會實時更新各個店的口罩、食物情況,簡單樸實的內容讓他收穫了6萬多的粉絲,還會有武漢當地的人微博私信求助他。

有一個女生跟老計說她咳嗽,很害怕,幾乎每天都哭……老計幫這個女生買了止咳的藥,可能不知道如何幫助這個女生,他把與這個女生的聊天發上了微博,立即就有許多網友發來鼓勵的話,大概希望能夠最大幫助這個女生,這條微博老計連發了兩遍。

在武漢離漢通道封閉之後,市民購買日常用品十分不方便,外賣訂單爆滿,騎手嚴重不足,於是原本是一名健身教練的辛野,也下載了騎手軟體,成為了一名臨時外賣員。

辛野剛開始因為對小區和路都不熟,加上疫情下,很多門和路都不通了,導致走了很多冤枉路,遲到了好幾次,但人們都很理解,還會叮囑他路上千萬小心。

困守在家裡無法出去購買食物和生活用品的大多是年邁的老人或者是行動不便的慢性病人,還有一些在家進行隔離的家庭,外賣就是他們生活下去的「生命橋梁」。

在辛野的外賣單中,最多的是排骨、青菜和掛麵

除了需要食物和生活物品,還有很多已經離開武漢的人,寵物還在武漢的家裡,離開時他們並沒有想到會這麼長時間回不去,加上武漢城內公共運輸停運,照顧小動物,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於是除了送外賣,辛野也開始幫助無法回武漢的人餵養小動物。

辛野在豆瓣上記錄下他的騎手生涯:世間哪有什麼天使,無非是一些勇敢的人

對於被幫助的人和家庭來說,辛野、老計還有志願者們,就像是英雄般的存在,但大家都是一樣是肉體之身,也會害怕,也有感情。

現在這場疫情正在慢慢好轉,很多地區都下調了應急響應等級,人們也在慢慢恢復原來的生活,但當我們能摘下口罩正常走上街頭時,也希望大家將這些殘酷時刻的溫柔瞬間,隨這場危機一起,被記住。

因為這是一場每個人身處其中的經歷,有些人,他們永遠的留在了黑夜中沒能走出來,但更多人,他們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用自己微弱的力量聚集成了黑夜中的炬火。

在經歷之後,我們帶著這些感動和反思,繼續擁抱生活,這樣,才不負這些義無反顧為我們帶來希望的人。

在武漢這座城市裡,危急時刻,那麼多人無畏地走向風暴之眼,撐起重災之地。每一個看似微小的力量,終將匯聚成我們擊退病毒的大浪。

參考資料

1. 「歡迎來到人間「 豆瓣

3. 」一條「 豆瓣

4. 那些身處疫情一線的記者:每次採訪回來,就像撿回一條命 刺蝟公社

5. 我在美國為武漢患者整理求救信息 陳恕行 三明治

6.普通人,照亮普通人 林念 人物

7.紀錄片《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央視記錄

8.一個外賣員的武漢直播 張文 真實故事計劃

9.紀錄片《在武漢》

相關焦點

  • 高分紀錄片《極地》導演新作《生活萬歲》曝海報
    高分紀錄片《極地》導演新作《生活萬歲》曝海報 他們之中,有武漢站前隻身帶孩子開出租的單身媽媽,有正要置換心臟的病人,有黃土高原上去意彷徨的貧窮教師,有孤獨的護林員,有失戀的舞女,還有生病的小丑醫生……《極地》《舌尖上的中國》導演十年默契合作 真實刻畫普通人生活程工導演在紀錄片領域積累了十餘年創作經驗,他專注於對人物的刻畫,用記錄的方式對人物情感做細膩的展現
  • 繼《第三極》之後,央視再出紀錄片神作《極地》,豆瓣評分9.5分
    對於紀錄片迷來說,很多人都看過2015年央視播出的人文紀錄片《第三極》,這是「西藏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紀錄片,該片播出後,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這部紀錄片的豆瓣評分還達到了9.2分的高分!看完後很多人表示還沒看夠!
  • 開播斬獲9.9高分 這部紀錄片走進七大洲探索奇妙動物故事
    或許,一部開播就獲得9.9高分評價的紀錄片能夠回答以上問題,那就是——《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近日,《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上線播出,在某評分網站上,有超過90%的網友給出了五星好評。這部由BBC Studios自然歷史部攝製,BBC美國臺、企鵝影視、德國電視二臺、法國電視臺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聯合製作呈現的自然紀錄片,再次讓全球的紀錄片愛好者們迎來了一場狂歡盛宴。
  • 央視紀錄片頻道1月1日開播 內地覆蓋人群超9億
    2011年1月1日,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開播。22日,央視舉辦紀錄頻道開播媒體發布會,中央電視臺副臺長袁正明到場。發布會上宣布,從2011年1月1日起,CCTV紀錄頻道將開始24小時全天候排播,眾多優秀的國產紀錄片,將陸續通過央視紀錄頻道與觀眾見面。
  • 央視和BBC紀錄片哪家強?《極地》和《大貓》豆瓣9分都是小意思!
    在很多網友心目中,「豆瓣9分以上」已經成為「神作」的重要標籤。不過,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作品少之又少,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影視、綜藝、紀錄片推出,達到7分、8分的都算佳作了。讓網友打9分?那得有真正的實力!當然,也有例外,說的就是BBC(英國廣播公司)和CCTV(央視),這兩大巨頭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分分鐘「教你怎麼做節目」。BBC不用多說,他們家出的紀錄片在豆瓣隨隨便便都能上9分,大家已經習慣了,如果哪一天他們的紀錄片評分不高,那才叫新聞。
  • 不止《藍色星球2》,BBC高分紀錄片全收錄!全都是豆瓣9分以上!
    剛播出就讓眾多網友獻上膝蓋,在豆瓣網打出9.9的「逆天高分」,這樣的節目一定是BBC出品。說的就是《藍色星球2》,10月底在BBC播出,國內觀眾可以在騰訊視頻同步看到。這部和深海親密接觸的紀錄片,以奧斯卡配置打造——漢斯·季默配樂,大衛·愛登堡配音。極具質感的4K畫面,場景壯闊,唯美通透。
  • 豆瓣驚現9.5分紀錄片!央視這部紀錄片要火了!
    喜歡看紀錄片的人肯定知道BBC紀錄片,每當BBC推出一部紀錄片,總會給影迷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從《地球脈動》到《藍色星球》;從《捕獵》到《冰凍星球》。我們不得不承認,通過BBC優質的攝影呈現出來的大自然的雄偉磅礴,以及生命的律動,確實會讓我們對大自然肅然起敬。
  •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活動上評選出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作品、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其中央視紀錄頻道(CCTV-9)製作和播出的10部紀錄片獲獎,引起網友熱議。這些紀錄片在播出時就收穫過無數觀眾的好評,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 9.9分的紀錄片《地球脈動》開拍第三季
    如果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紀錄片,莫過於BBC電視臺的《地球脈動2》,它在豆瓣上高達9.9分,排名第一。該片聚焦於地球上各種細枝末節,生命的光輝得以放大,閃耀在每一個角落。目前,《地球脈動3》已經開始拍攝,大約四五年後才能和觀眾見面。而BBC也成為最高產精品紀錄片的製片方。
  • 豆瓣9.4高分紀錄片:「反科學論」可以結束了,穿山甲或將滅絕!
    此前,BBC曾上映過一部紀錄片名叫《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豆瓣給出了近9.4的高分成績,不過漂亮成績的背後,也是為我們揭露了穿山甲的真實樣子。據了解,穿山甲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4000萬年,雖然滿身「鱗片鎧甲」,但是穿山甲的性格依舊是十分的溫柔,並不會主動的攻擊人類,而這樣的性格也是讓穿山甲貼上了「悲情」的標籤。
  • 這6部寶藏國產紀錄片,最高評分9.9,周末看了一眼就停不...
    小易經常在後臺收到一些留言,說咱們推薦的很多經典紀錄片幾乎都是國外的,能不能給家長推薦一些國內的經典的紀錄片呢? 誰說不是呢,今天小易就給大家安排上6部高分國產紀錄片。自從去年的《蔚藍之境》驚豔了國人後,來自國內的紀錄片良心之作也慢慢被大家看到和熟知。
  • 2020最新片單|適合春節看的10部高分紀錄片
    科普君為你準備了2020最新紀錄片單,涵蓋自然、歷史、科學等科普知識,均是近一年全新推出的豆瓣高分佳作。趕緊轉發收藏,趁著假期,為自己充滿電吧!1.自然探秘《未至之境》豆瓣評分:9.4國家地理與BiliBili合作出品,又名《中國的隱秘王國》。
  • 央視紀錄片《極地》又火啦,帶你感受西藏的人文情懷!
    說到央視的紀錄片,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國》了,還記得上映的時候小編正在上大學,每次和室友們一起看片子一起討論晚上吃什麼,真的是滿滿的回憶呀!也讓小編對國內紀錄片的印象提高了很多!國外的《地球脈動》、《藍色星球》等紀錄片都非常的優秀,一直很期待能夠看到國內也有一部人文類紀錄片,這不,終於等來了。央視最新上線的紀錄片《極地》在12月24日上線後,口碑立刻炸裂。豆瓣評分從開畫的9.2,不降反升,飆到了現在的9.5分。用21個藏區日常故事,從普通人的愛與感情出發,展現了西藏的生活日常。
  • 這部最最最美的央視高分紀錄片,才看一集就截了108張圖
    原標題:這部最最最美的央視高分紀錄片,才看一集就截了108張圖 來源丨電影每日推薦(ID:Vipimovie) 看過不少紀錄片,還是覺得央視爸爸的製作更合胃口。
  • 豆瓣9.4分,央視又一良心紀錄片又要刷爆朋友圈了
    繼推出一檔只有上下五千年的年輕節目《國家寶藏》後,央視又製作出一檔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 節目播出一季之後,豆瓣評分9.4。雖說是借著文化綜藝的東風,但其實是個正正經經以賣萌為己任的紀錄片。先人們認為,把玉佩穿在身上,讓億萬年生命的玉,與數十年生命的人,將彼此的生命互相給予,就是人對天地萬物之愛的表達。
  • 那些讓你過目難忘的央視紀錄片海報 - 央廣網
    如果說觀看紀錄片是一場舒適又震撼、有趣又鄭重的文化旅程,那麼海報就是開啟旅程的門票。近兩年,央視紀錄片爆款頻出,甚至很多的海報設計都很有意思。《舌尖上的中國》系列《舌尖上的中國》主題圍繞中國人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通過人物故事的方式,用鏡頭記錄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隔著屏幕都能嗅到食物的香味!海報設計同樣是以食物為主。
  • 紀錄片《藝考生》即將登陸CCTV9 紀錄片頻道
    紀錄片《藝考生》即將登陸CCTV9 紀錄片頻道發布時間:2018年06月19日 17:09 來源:中新網湖北 >  中新網湖北新聞6月19日電 (王亞峰)由湖北電視劇製作有限責任公司(原湖北電視製作中心),歷時兩年拍攝的紀錄片《藝考生》將於6月22日22點(上集)、6月23日22點(下集)在中央電視臺9套紀錄片頻道播出。
  • 豆瓣9.4分與BBC跪著看系列,這些紀錄片人生必看
    《世界神聖奇觀》帶領觀眾探索世界上那些與信仰有關的壯麗場所,並展示當地人為文化保育所克服的巨大困難。他們指明愛看或想看的紀錄片中,就有不少歡喜首映正在熱播的高分佳作。該系列紀錄片的豆瓣評分每一季都在9分以上。片中的孩子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出身上層社會。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進行重訪,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隨著14個孩子漸漸長大,他們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等人生節點被記錄下來。
  • 微紀錄片《春日觀察》5月9日起CCTV-9播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微9時段推出自然類紀錄片《春日觀察》,共製作7集,每集5分鐘。本片由7位攝影師,去往7個拍攝地,記錄7個春天的故事。春天是一座橋梁,將荒蕪黑暗的冬天與明亮溫暖的夏天連接起來。春天的美,在於自然界的生機。自然離我們有多遠?自然就在我們身邊。
  • 央視高分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推薦
    歷時3年豆瓣9.4分央視科學紀錄片《手術兩百年》的第七集「眾病之王」,給出了答案。 參考資料:大型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歷時3年,全球12國取景拍攝製作,由中央電視臺直屬單位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