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排名第四,桌遊《殖民火星》是怎麼使用輪抽機制的?

2020-12-03 桌遊圈

在桌遊世界中,輪抽機制是一種十分獨特的抽卡機制,可以大大增加遊戲的樂趣。玩家在輪抽機制下,可以在抽卡時就壓制對手,不讓對手拿到對他們特別有利的卡,深受老謀深算的玩家喜愛。

所謂輪抽機制,就是玩家從隨機卡組中輪流抽取想要的卡,加入自己的卡組。

比如遊戲中有 A、B、C 三位玩家,每個玩家被隨機分配了5張卡牌,A、B、C三位玩家從面前的5張卡中選擇一張,加入自己的牌庫,然後將剩下的4張卡牌傳給下一位玩家。每位玩家再留一張卡,再傳下去,這樣的機制就是輪抽了。

剛接觸輪抽的小夥伴可能會一頭霧水,但是操作過之後,就會對這種機制深深的折服。它的靈魂在於:玩家知道哪張卡對於下一位玩家是好卡,可以選擇對手的好卡來壓制對手,這樣也就變相增強自己。

在2016年,橫空出世的《殖民火星》將輪抽機制用到了極致,讓這種機制在遊戲中大放光彩,並迅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豪奪得十幾個獎項,在排名上也一舉衝上了BGG的第四名。

《殖民火星》講述的是一個近科幻故事,在不久的未來,人類開始殖民火星。各個來自地球的公司各顯神通,經過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將火星改造成了第二定居點,人類的文明得以繼續繁衍。

它到底有什麼獨特的魔力,能讓自己躋身強者如雲的BGG前5呢?

在初始設定中,每個人會選擇不同的公司,每個公司都有獨特的資源和技能,引導玩家走向不同的路線,這也就是「可變玩家能力」。

在可變玩家能力之下,每張卡牌的價值在不同的玩家面前形成差異。有些牌對於A玩家是神卡,而對於B玩家卻可能是垃圾卡,毫無作用。特別是部分牌上附帶特殊的計分功能,會使玩家之間的分數差距陡然增大。

在選牌時,玩家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得分,為了不斷強化自己的得分路線,疊加收益,會持續拿某一類牌,使收益不斷擴大。不過在輪抽機制下,玩家可以根據場上信息,知道對手可能會走的一些路線,從而扣下對手的神卡。雖然這些卡對自己的收益不大,但是不讓對手得到大量的分,對自己就是一種增益。

這樣的機制讓玩家在抽卡時就劍拔弩張,互相算計。

比如在最後一輪抽卡時,你面臨很多抉擇:

損人利己,即選中對自己及他人同時是好牌的牌;利己不損人,即選中自己需要的牌,別人拿到這張牌則毫無用處;損人不利己,即選中一張別人需要的牌,但是自己拿到這張牌則毫無用處;不損人不利己,即選中一張誰都不需要的牌。通常來說,損人利己都是第一選擇,而不損人不利己都是最差的選擇(意味著你白白浪費了一次選牌機會),而另兩個則要視遊戲節奏而定。早期往往要關注利己不損人。後期則經常要卡人一手,損人不利己。

而且《殖民火星》難能可貴的把每個公司的特點都做的非常鮮明:專職植樹造林的某公司造林能力爆表,但是如果不輔以城市加強造林的計分收益,終究會淪為打工皇帝;掌握鈦資源和高性能鈦技術的高科技公司,走的就是高富帥路線,只買最貴的(很多昂貴的牌都能用鈦資源抵費用);如同藍翔技校一樣的基建狂魔公司,只要盯著建築物造,很快就能建立比較好的資源基礎;而另一家公司則專注城市建設,城市建得越多,收入竄的越快。

如此一來,玩家由於公司的屬性(也就是可變玩家能力)的特色鮮明,自然就開始了互相爭奪卡牌的激烈互動。

在輪抽之後,《殖民火星》就開始展現它精彩絕倫的魅力啦。

一、節奏感十足

遊戲中,玩家需要改變火星的生物環境、表面溫度和海洋面積。其中表面溫度特定的點會有額外的獎勵——玩家使火星額外上升一格溫度並且獲得一個熱量產出,生物環境到達特定的點會額外放置一個海洋板塊。海洋板塊放置時會獲得不同的資源。

這往往意味著玩家同時獲得分數、金錢和資源,這就是必須要爭奪的要點,一旦全部錯過,遊戲將變得非常困難。於是乎這些關鍵輪涉及這些類型的牌就尤為關鍵。而海洋板塊和溫度還有上限,玩家在最後階段的爭奪將更為殘酷。

當玩家上手之後,就會發現整個遊戲的節奏感十足。準備好姿勢,上車、拿分、收資源,美哉美哉。

點擊

還有常常被新手玩家忽略的一點:《殖民火星》是需要生物環境、表面溫度、海洋面積都分別達標才進入遊戲結束階段的。所以有些厚積薄發的公司可以仰仗對某樣資源的壟斷拖長遊戲節奏達到刷分的目的,此時有些能夠快速打破它們壟斷的牌就變得身價陡增。

二、裡程碑和獎勵

《殖民火星》用裡程碑和獎勵作為其任務系統。由於這將提供大量的分數,並且數量有限,先到先得,那適時做些損人利己的事情就非常合理了。

由於涉及大量的資源收入和卡牌管理,《殖民火星》的節奏是比較緩慢的,玩家需要長達三四個小時的遊戲時間。

但是從輪抽就開始贏造的競技氣氛,加上遊戲本體內容豐富、代入感強,玩家不斷經營自己公司的感覺讓每個人都如同土豪,又可以走出和別人完全不同的策略路線。可以說是全程幾乎毫無尿點,一局下來可謂精彩紛呈,意猶未盡。

相關焦點

  • 「桌遊推薦」未來科技的想像,探索太空的展望——《殖民火星》
    作為最靠近地球且已被證實有水存在過的火星,是目前最適合人類移民的太陽系星球。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這一次為大家介紹的就是2016年出版的桌遊——《殖民火星》。《殖民火星》是一款特色鮮明的德式桌遊,至2019年為止已經出版了5個擴充,漢化了4個擴充。
  • 《殖民火星_大盒版》要來了!美國桌遊圈為此吵了起來!
    -----本文來自弈乎公眾號(yiqiwanzy)喜歡桌遊的小夥伴們歡迎關注!!!-----自2016年發布以來,桌遊玩家非常追捧《殖民火星》,也正因此設計師Jacob Fryxelius以及主要發行商FryxGames和Stronghold Games在此之後發布了五部擴展,以及其他公司卡,各種促銷卡來滿足玩家的需求。
  • 《殖民火星》四擴今年十月降臨 殖民全銀河系不是夢
    《殖民火星》四擴今年十月降臨 殖民全銀河系不是夢 原創: Zelos DICE桌遊社剛剛爬上BGG排行榜第四位的熱門桌面遊戲《
  • BGG排名第4的《殖民火星》全系列中文正版來了,啥都不說了直接抽獎吧
    BGG排名第4的《殖民火星》全系列中文正版來了,啥都不說了直接抽獎吧 火星,太陽系的行星之一,同時也是我們太陽系中可以找到的與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
  • 《殖民火星:骰子版》來襲!就問你買不買?!
    -----《殖民火星》(Terraforming Mars)是近年來最火的德式桌遊之一,其豐富的卡牌,多變的得分路線一直為廣大玩家津津樂道的。目前這款桌遊評分8.4,高居bgg排行榜的第三名!設計師僅僅是點到為止,並沒有再過多地從反烏託邦的角度來講述開拓火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社會問題。立足於一個以科技為主的遊戲,也和其完全的策略類的遊戲類型算是貼切。遊戲裡的濃濃的帶著賽博風格的企業設定,和可變玩家能力,卻也是相得益彰的融合在了遊戲之中。接下來順便聊聊近幾年設計師都喜歡給自己的遊戲加入的可變玩家能力的機制。
  • 這款太空題材桌遊是如何爬上BGG第三的?
    雖然在現實的世界裡還做不到,但我們可以在幻想的世界中做到這一切。要說到徵服星河,那麼第一站肯定就是我們的兄弟星——火星。這是太陽系中可以找到的與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火星的直徑卻接近地球直徑的一半,表面積相當於地球陸地的面積,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相當於地球的40%。
  • 桌遊太燒腦?都是「重度」惹的禍!
    很多桌遊玩家挑一款讓自己滿意的桌遊其實相當講究,除了挑評分、機制,還要挑設計師、出版社、做工、美術風格等等,還有一些玩家喜歡挑重度。比如有些玩家認為重度大於4的太難開,或者重度低於3的太毛線不好玩。「重度」在桌遊術語中並不是指遊戲的物理重量,而是評指分之外,玩家對遊戲的另一種評價。
  • 盤點十大科幻類桌遊——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1、科學嚴謹的火星改造計劃:《殖民火星》(Terraforming Mars)作為自2016年面世之後就很快衝入BGG排名前十五的作品,《殖民火星》在版圖、卡牌和機制等方面的設計科技感和未來感很足,玩家們將在遊戲中分別經營一家大型高科技公司來對火星進行改造,使之適宜人類居住,並據此展開競爭。
  • 全世界最熱門的 11 款桌遊,竟然沒有三國殺!中國玩家表示不服
    國外桌遊玩家愛玩什麼?那些桌遊究竟有多複雜?我們瀏覽了被桌遊玩家奉為圭臬的 BGG(Board Game Geek)網站排行榜,從中挑選整理了前 11 名,想看看這些遊戲能否吸引也許並不是 geek 的你。
  • 上周桌遊那些事兒 | NO.8
    本月15/16日,BGM大展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今年的BGM大展到場的桌遊玩家及遊客比往年更多,參展的企業和社團也較往年更多。由遊卡桌遊主辦的WODC世界原創桌遊設計大賽頒獎典禮也在BGM大展上順利舉行。
  • 給你PNP|2019金極客最佳PNP——微型火星
    這次介紹的是今年金極客最佳pnp——《微型火星》(名字為小編渣翻),「金極客」獎由全球桌遊用戶最多的BGG桌遊網站評選,可見這款桌遊的優秀!閒話少說,咱們進入遊戲介紹!》是一款受《殖民火星》啟發而製作的,適合1-2人的遊戲。
  • 《放學後桌遊俱樂部》第一集藏了多少桌遊?列文虎克式盤點告訴你!
    這是一個戰爭題材的桌遊,各個大國在歐洲乃至世界各地發起戰爭,試圖主導世界。比較有特色的機制是它的聯盟機制,玩家需要通過競標來選擇盟友,出價最高的玩家可以主動挑選國家加入自己的陣營,所以實際上與誰結盟是半強制的。 遊戲目前在國內比較難買,老版本只能通過海淘的形式購得,到手價約為84美元。
  • 你最熟悉而又陌生的桌遊世界 2017數字桌遊年終大盤點
    但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真的想要把桌遊行業發揚光大,並不僅僅只有這樣那麼簡單。但我們也發現了一個現象,桌面遊戲市場已經在近年來經歷了一個堪稱高速的發展,於是我們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那些數字版本的桌面遊戲;另外種種跡象也表明,這些遊戲的數字版本也似乎即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其中就包括即將在今年正式到來的兩款BGG的TOP 10(《殖民火星》和《鐮刀戰爭》),而這兩款遊戲都是2016年的新遊戲,這對於桌面遊戲市場的新層面推廣無疑是一個好事情。
  • 出海新創意:2020年Top10桌遊BGG排行榜
    而對積極出海的中國遊戲公司來說,這些高評分海外桌遊還有另一重意義,不僅他們的玩法適合手遊化、這些人氣桌遊的世界觀架構在西方市場顯然更具有吸引力。場景中需要玩家們相互合作打敗自動化的怪獸,並將使用一個創新的卡系統來決定遊戲順序和玩家在他們的回合中做什麼。 每個回合裡,一個玩家可以選擇打出手中的兩張牌。頂部牌上的數字決定了他們在這輪比賽中的主動權。每一張牌都有上部和下部能量,輪到玩家回合時,他們可以決定使用一張牌的上部能量和另一張牌的下部能量。不過,玩家必須小心,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將永遠失去手中的牌。
  • 十大桌遊配件詳解:版圖篇
    下面我們就來通過不同的桌遊版圖來了解這些配件以及它們背後的桌遊~在桌遊裡,以世界地圖為版圖的桌遊還是挺多的,比較兵棋很多寫實的世界地圖版圖。在這裡不得不介紹下桌遊《冷戰熱鬥》這款在BGG霸榜很久的桌遊,它已經深入人心了。桌遊《冷戰熱鬥》就是以世界地圖為背景的版圖,故事背景也是蘇美兩國去爭奪世界霸權,可謂代入感滿滿策略十足。
  • 「桌遊推薦」如果當年有這種能背單詞的桌遊,我早就成英語學霸了
    近幾年有一位設計師又將目光聚焦到了拼詞桌遊上。他就是拼詞和DBG(牌庫構築)遊戲《Paperback金牌小說家》和其續作《Hardback精裝書》的設計師Tim Fowers。它們在BGG的詞彙類桌遊排行榜上均在前十之列,《Paperback》排名第五,僅次於兩款《行動代號》、《諜報風雲》和《獨家暗語》。
  • 桌遊裡有哪些必入的高質量「神擴展」?
    BGG上收錄的桌遊擴展數以萬計,其中不乏一些很平庸的「騙錢」擴,或是早就設計好的拆賣擴,亦或是《電力公司》、《康考迪婭》這樣無盡的地圖擴等等。當然也有一些「神擴展」,不僅盤活了基礎遊戲,甚至使得整個遊戲更上一層樓。本文就為大家盤點一些高質量的桌遊擴展。畫龍點睛篇1.
  • 什麼是人類殖民火星的意義?
    但以上的這些發現必須建立在我們對火星實地勘測的基礎上,所以人類登陸火星就意味著對火星的殖民更近一步。殖民火星最根本的原因著名物理學家史蒂文霍金曾經提出兩個疑問:第一,我們怎麼才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使人類未來的生活儘可能的完美第二,我們為什麼要考慮探索移居其他星球,為此他也給了我們答案世界上沒有萬無一失的事情
  • 美股熔斷「活久見」,桌遊教你避風險
    比如1937年發售的《股票代號》,1963年的《股票市場遊戲》,以及1964年的《股票與債券》等等,都是在遊戲中讓玩家們進行各式虛擬股票的買賣,然後通過一些特殊機制來顯示出股票漲跌,從而來確定出勝負。 不過這些桌遊都受限於機制,所得到的評價並不高。此後與股票交易相關的桌遊一般都會選擇和一些其他玩法主題相融合。
  • 「神翻譯」VS「標題黨」——怎樣的桌遊譯名是你心中的靈魂翻譯?
    且美蘇兩國表面上是大規模冷戰,小範圍內也有熱鬥交火,冷熱交織的複雜狀態,正是對整個世界黎明前的至暗時刻的最好解讀。2.雖然既無聲吶,也無船長,但這一譯名確實體現出了遊戲的玩法機制,營造出了神秘緊張之感,可謂神來之筆。5. 《仙境幽谷》2019年的熱門桌遊《仙境幽谷》(Everdell)以其絢麗的美工、優秀的機制廣受玩家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