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晚間,素有「激素之王」之稱的長春高新,發布2020年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18億至31.95億,同比增長70.00%至80.00%,遠超預期。
受此消息影響,早盤跳空高開漲超9%,股價達520.66元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長春高新股價為509.60元/股,總市值達2062億元。
此前,長春高新股價從2020年年初230元左右上漲到8月最高513.50元,漲幅超過120%,經過調整後股價回落至370元左右,如今又重新站上500元。
長春高新業績超預期主要來自於金賽藥業和百克生物。2020年四季度金賽藥業生長激素的銷售恢復快速增長,百克生物的鼻噴流感疫苗於2020年獲批上市,顯著增收業績。
長春高新成立於1993年,以生物製藥、中成藥生產及銷售、房地產開發為主導產業,主要產品為聚乙二醇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用重組人促卵泡激素、凍幹水痘減毒活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等,共有30家成員企業。
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2006年成立百克生物,進軍疫苗行業,2015年推出長效生長激素藥物,產品線逐漸豐富。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長春新區國資委。
此次業績增長超預期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金賽藥業,是長春高新2019年收購的子公司,二是百克生物。
生長激素之王地位穩固
2019年實施重大資產重組,長春高新向金磊、林殿海發行股份及可轉換債券購買其持有的金賽藥業29.50%股權,交易作價56.37億元。長春高新於2019年11月完成了對金賽藥業29.5%少數股東股權的收購,從而達到99.5%持股,合併金賽藥業的財務報表。
金賽藥業作為國內生產重組人生長激素的龍頭企業是長春高新最核心的控股子公司,也是撐起整個長春高新業績的重要因素。
何為重組人生產激素?
最主要用途在於幫助兒童長高、改善全身各器官組織發育,專門用於治療侏儒症,或者自身生長激素分泌不足人群。
我國有500萬矮小症患者,其中60%適用於生長激素治療,按照 10%治療滲透率、人均 6 萬治療費用測算,僅矮小症適應症峰值銷售額不低於180億,2019年全國市場僅50 億左右,還有至少2.5倍成長空間,天花板高。
目前,金賽藥業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粉刺、水針、長效製劑這三類生產激素的公司,2019年市場佔有率超過70%,在品牌、技術、研發、渠道等方面享有優勢,是行業的龍頭老大。
生長激素的應用需要醫生持續教育,目前很多家長對矮小症和生長激素還了解不夠,通過公眾教育有望提高知曉率,除了使用人群的增長,隨著產品升級換代,人均治療費用也將提升。
新品研發增利顯著
2002年,長春高新投資百克生物,持有其46.15%的股份,百克生物主要產品包括水痘疫苗、狂苗、鼻噴流感疫苗。2008年水痘疫苗獲批,目前市場佔有率約為30%。不過,由於細分市場飽和,競爭激烈,市場份額長期很難提升,但是新品的研發打開了想像空間。
2020年2月凍幹鼻噴流感減毒活疫苗藥品註冊獲批,並且於今年8月首次獲得批籤發。僅僅一個月時間,該款流感疫苗就獲得了125萬隻左右的批籤發。
鼻噴流感疫苗經鼻噴霧給藥,與傳統的滅活疫苗相比,具有模擬天然感染的優點,效果更好。適用年齡段為3-17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接種者的恐懼與疼痛感,易於大規模免疫,有望成為四價流感疫苗的有效補充。
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國沒有其他企業研發申報鼻噴流感疫苗,百克生物有望長期維持穩定的競爭局面,預計鼻噴流感疫苗將為公司貢獻顯著的業績增量。
此外,帶狀皰疹減毒活疫苗已經進入III期臨床階段,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也於今年3月獲得臨床批件,與珠海泰諾麥博的破傷風抗體項目技術轉讓合同也已經籤訂。
這就意味著,新款純增量的新品種一旦上市,有望帶來增量利潤。
2009年到2019年,長春高新營業收入從10.2億元增長至73.7億元,複合增速為21.8%,歸母淨利潤從0.7億元增長至17.8億元,複合增速為37.6%。
與之相應的,股價也大幅上漲,按照每股500元計算,長春高新過去十年的累計漲幅超過了20倍。
能帶來如此高的回報,超強的盈利能力體現在高毛利率上。
2014年以來,公司毛利率和淨利率從76.5%和19.6%分別上漲到2020的86.4%和38.7%,整體在醫藥行業中處於較高水平,毛利率和淨利率上漲主要與公司盈利能力較強的生物藥佔比提升有關。
長春高新的毛利率常年維持在80%左右,其中生長激素的毛利率更是在90%以上。過去五年時間裡,公司的整體毛利率分別為78.32%、79.42%、81.94%、85.1%和85.19%,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
主要是生長激素所在的市場競爭並不充分,因此得以享受巨大的市場紅利,深受投資者追捧。
來源: 同順-深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