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長春高新連續暴跌!中歐明星女基金經理葛蘭11億「踩雷」

2020-12-05 環球老虎財經

本周末,一份私下流傳的調研紀要,揭露了大牛股長春高新生長激素在傳統旺季銷售大失所望,並下調年內增速預期的事實,其導致市場預期反轉與公司股價跌停。值得注意的是,中歐基金「女博士經理」葛蘭管理的醫藥基金在二季度獲得大量新增申購,該基金也順勢加倉長春高新,如其今恐遭遇「倒春寒」。

9月14日,素有醫療第一龍頭之稱的長春高新突然破位下跌,並於午後「釘死」跌停報收。而盤後數據顯示,雖然長春高新午後大部分時間因跌停導致成交低迷,但公司全天成交額竟仍高達58億,其創下2018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激素大王」的多空分歧似乎空前巨大。

據統計,該次跌停為長春高新自今年2月3日(疫情後開盤首日)後的首度跌停。而過去5年中,長春高新僅跌停5次,其中大部分跌停為遭遇系統性大跌所致。然而今年8月高點至今,長春高新累積下跌超過28%,市值已然跌去約200億。

長春高新是典型的「基金重倉股」,其大跌造成的擴散效益值得關注。而根據長春高新半年報持倉情況,中歐基金葛蘭管理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中歐醫療創新股票於二季度「逆勢」加倉長春高新,其或成為「抱團股」長春高新回調的犧牲品。

Choice數據顯示,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於2017年三季度首次進入長春高新,隨後該股在過往三年中長期位列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前三大重倉股之列。2019年年報期間,葛蘭逐步加倉長春高新,目前已經持有長春高新257萬股,折合流通股股本0.76%,持倉市值約11.19億元。

有分析人士認為,近期有關基金開始調倉換股傳聞,已經開始對市場產生實質影響,銀河證券做空報告導致海天味業大跌的案例,將在基金重倉股中逐步「傳染」,而長春高新便是典型案例,單一風格的熱門主題基金將面臨重重考驗。

葛蘭基金「高位吸金」

此前,諾安基金年輕基金經理蔡嵩松因全倉押注半導體公司,遭長信基金副總經理安昀直懟而「出圈」。在這場鬧劇背後,基金經理「一招鮮,博出位」的行業潛規則也隨之公之於眾。

而葛蘭在投資履歷上,與蔡嵩松的出道方式有些「異曲同工」。

根據葛蘭的簡歷,這位女基金經理畢業於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歷任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研究員,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並於2014年10月加入中歐基金。

雖是「醫學女博士」出身,但葛蘭的投資履歷的開端卻並非專注醫學。2015年牛市前夕至2016年4月卸任基金經理期間,葛蘭管理在中歐明睿新起點,以及中歐瑾泉,中歐瑾源,中歐瑾和三隻專戶產品的任期內收益僅分別為-4.8%,+32.6%,+5.1%和+4.4%,其在「牛市」期間的表現並不出眾。

而從2016年開始,葛蘭找回老本行醫學後運勢斐然,兩隻基金髮行時間與醫藥牛市起點「出奇吻合」。隨著醫藥股於2016年年中,2019年年初開始步入結構性牛市,其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在2016年9月至今獲得202%的收益,而中歐醫療創新混合自2019年2月至今則獲得超過100%的收益。

早年的成績,令中歐基金葛蘭成為基金圈內的「明星小花」。而由於早年累積的優異成績,中歐基金憑此對外宣傳造勢,並於今年二季度開始為葛蘭存量基金規模大量添磚加瓦。

根據Choice數據,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C在2019年年報和2020年半年報的總份額數分別增長66.17%/322.76%和108.69%/146.86%,從2019年三季度末開始至2020年半年報,兩隻基金的總份額數7.04億份/4.11億份增長至27.6億份/39.3億份。

此外,葛蘭管理的另一隻基金中歐醫療創新股票也如出一轍。其二季度A類份額增長160.53%至7.1億份,C類份額增長178%至4.48億份。

無獨有偶,今年7月,頂著」明星女經理」頭銜的葛蘭也趁勢發行了另一隻非醫藥主題基金「中歐阿爾法混合」,兩類份額合計募集資金高達80億元。

2020年是難得一見的基金髮行大年——截至6月30日,今年以來已成立677隻新基金,合計募集規模1.063萬億元,2020年只用了半年時間即已成為基金歷史上第三個新基金募集破萬億的年份。作為市場參與者與見證者,基金公司們均偏好打造「明星人設」,配合渠道宣傳,試圖從中分得一杯羹。

根據不完全統計,算上新發基金以及老基金申購,葛蘭在二季度至今合計「吸金」約超過130億元,而這樣明星般的號召力,其實是建立在時間長達三年的醫藥股牛市上。

而這樣的持有人變動結構帶來的質疑是,雖然葛蘭基金的長期單位淨值增長看起來很靚麗,但考慮絕大部分的基金客戶為今年二季度湧入,葛蘭其實沒有給大部分投資者賺到錢——根據Choice數據顯示,從2020年7月1日至今,中歐醫療健康混合,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單位淨值增長率分別為-1.55%和-1.34%。

葛蘭偏愛「抱團股」

「盈不可久,剛不可守」。醫藥行業雖然貴為全資本市場矚目的「未來產業」,但仍然面臨著不小的估值陷阱。

根據Choice數據,截止目前,醫藥行業的整體法估算的平均PE為52.24倍,較行業20年平均市盈率高出約10個百分點,其為除2015年」瘋牛「行業下醫藥行業的估值「屋脊」。

而在醫藥行業調整之前的7月,醫藥行業的整體法PE為58倍,其為醫藥行業除2015年「5178牛市」外,近十年估值的最高水平。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編輯

醫藥行業十年估值走勢(Choice)

雖然葛蘭管理主題基金集中於醫藥做法「無可厚非」,且8月中歐基金為其發行非主題類基金也似有意規避醫藥產業,但從這位「女博士」的重倉股觀之,投資者似乎很難發現這位基金經理的研究或者「個性」。

根據基金半年報,葛蘭管理的兩隻醫藥主題基金,其重倉股幾乎全部為機構「抱團股」。數據顯示,葛蘭的十大重倉股,平均每隻股票的基金持有家數為至少670家,平均基金持有流通股比例高達21.25%(滬深300成分股為6.8%)。而除上文提到的長春高新外,兩隻基金分別持有恆瑞醫藥,藥明康德均為基金抱團,基金持有家數分別為1426家和1158家。

葛蘭醫藥基金十大重倉股:Choice數據

此外,葛蘭管理的兩隻醫藥主題基金持倉幾乎「完全相同「,也側面顯示葛蘭對「醫療健康」與「醫療創新」兩隻基金的管理不過是「換湯不換藥」。

中歐醫療創新十大重倉股:Choice數據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編輯

中歐醫療健康十大重倉股:Choice數據

抱團股的風險

然而基金選擇抱團股的「壞處」,就是必須面對年底的基金「搶跑」。

四季度是機構投資者傳統意義上調倉換股,即「搶跑」的時間。尤其是在2019年聚焦「核心資產」後,基金「搶跑」時間愈發提早。2019年年底,基金圈內曾曝出兩家公司基金經理在微信群互相指責」搶跑「,甚至叫囂「盤後持倉見真章」。私下約定不提前「搶跑」,甚至成為公募基金行業「潛規則」。

而對「中國核心資產」大行其道的2020年,基金抱團的比例越發誇張,搶跑行為則順勢提前。隨著銀河證券「做空」消費股發令槍想起,根據中證報報導,大量基金已經開始調倉換股的動作。

而長春高新恰恰是基金抱團股的「代表作」。

據Choice數據統計,長春高新截止2020年半年報的持倉基金家數超過1113家(僅公司十大股東與基金年報披露情況而論),而這一千多家基金持有長春高新的流通股本合計達到31.68%。

從更直觀的排名來看,長春高新31.68%的流通股機構持倉比例高至全A股4000家上市公司中第29;而在總市值超千億的百隻大盤藍籌股中則穩居第一,遠高於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機構重倉藍籌的恆瑞醫藥,美的股份,格力電器等。

而由於今年6月長春高新被納入中證創新藥指數,而長春高新的成分股權重甚至高於恆瑞醫藥,其一部分加劇了長春高新基金抱團的厚度。

長春高新高預期面臨「轉舵"

「抱團股」在公司在經營邊際預期變差的時候會變得尤其脆弱。長春高新的暴跌便是一個典型。

就在本周末(9月12日),一份來自長春高新近期的機構調研紀要意外流出。根據這份調研,長春高新在今年7月首次出現拳頭產品生長激素「賽增」系列的收入同比下滑。此外,受制於疫情影響與內部激勵懈怠,長春高新的樂觀預期將在三季度出現掉頭。

長春高新的「拳頭產品」,來自於其四大板塊中公司旗艦子公司金賽藥業的生長激素產品。該產品通常被用於幫助青少年身高發育。根據公司披露,金賽藥業的生長激素產品國內市佔率高達60%。而由於普遍在家長群體中出現「身高」焦慮,長春高新獨特的商業模式讓他成為機構投資者與散戶都能理解的「香餑餑」。

不過,由於產品特性,生長激素需要線下醫院完成一個注射療程並維持觀察,故其受場地空間限制較大,對公司在疫情期間開拓增長有較大限制。

根據前述會議紀要描述,在往年公司暑假銷售旺季的7月,8月,長春高新的新患並未增長,甚至7月出現了負增長,為歷史上的首次。

對於「創歷史」的下滑,長春高新的解釋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半數客源來自周邊地區,但疫情導致跨省旅行受制。此外,由於公司內部懈怠自滿,7、8月線下活動偏少,其實際影響了公司的銷售。另外,公司縣級醫院覆蓋率偏低,對疫情應對不夠充分,綜合上述事項,導致公司對明年純銷目標下調至大概20%+。

調研紀要對機構投資者無疑是「暴擊」,其幾乎鎖定了今年下半年長春高新不及預期的判斷。不過今日(9月14日)對於突如其來的跌停,長春高新公司方面仍然回應媒體表示,公司目前經營情況一切正常,分拆百克生物分拆上市事宜正在穩步推進中。

而盤後龍虎榜也顯示,長春高新在日內出現機構資金賣出,兩券商營業部賣出分別超2億元,兩個機構席位合計賣出3.13億元。

「船小好調頭」,而葛蘭的醫藥基金顯然已經有些臃腫了。高達數十億的長春高新,不知葛蘭在今天出手了多少。

相關焦點

  • 爆買550億!「基金女神」葛蘭新品認購火爆,炒「基」竟然這麼香?!
    近日,關於中歐基金投資經理葛蘭新品基金被爆買的消息刷屏投資圈。這是一個原本走科研路線的人才因緣際會轉身基金圈,如今華麗變身成為明星基金經理的勵志故事。有意思的是,中歐基金旗下不但明星產品多,明星的經理人也不少,包括13年資管年限的追求企業中長線價值的周蔚文,14年資管年限的「價值一哥」曹名長,成長精選策略組負責人王培,消費行業的郭睿,還有如今意氣風發的葛蘭,都是基金圈和股民中較知名的存在。
  • 優秀公司的經理們——中歐基金:周蔚文、王培、周應波、葛蘭等
    上期我們介紹了興全基金的優秀經理們,今天再看一下中歐基金。中歐是國內為數不多,專注主動權益類投資的基金公司,目前中歐的產品線中沒有一隻是指數基金,近2年旗下非貨幣基金業績非常優秀,排名在行業6/139。
  • 中歐基金葛蘭:醫藥頂尖經理的新起點、新徵程
    零城逆影  中歐基金葛蘭:醫藥頂尖經理的新起點、新徵程!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中歐基金葛蘭小姐姐的基本情況哈!  ★基本情況  中歐基金葛蘭,清華大學工程物理學士,美國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這個學歷即使是在人才濟濟的金融行業,也算是頂尖學歷了。而且據說5年碩博課程,葛蘭就4年學完了,讀博期間論文還獲過國際大獎,優秀!
  • 基金經理解析系列——葛蘭
    前言:本文是基金經理解析系列的第8期,今天介紹的是中歐基金的葛蘭,一位成名於醫藥、善於挖掘高質量成長股的「中生代」基金經理。今天還是用標籤化的方式刻畫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各個標籤按照我認為的重要性程度進行逐一解讀,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這位基金經理。
  • 中歐基金葛蘭—學霸博士+黑馬基金經理
    中歐基金葛蘭是一名工科生,就讀於清華大學本科,後留學美國,攻讀西北大學博士。歷任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研究員,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2014年10月中歐基金葛蘭加入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管理的基金為:中歐醫療創新股票、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中歐醫療健康混合。
  • 金牛基金經理葛蘭執掌 中歐阿爾法基金8月17日發行
    來源:新浪基金今年以來,A股市場走出明顯結構性行情,不少基金經理憑藉突出的選股能力,為持有人贏得了豐厚回報,深受基民認可。新晉金牛基金經理葛蘭就是其中之一。在投資標的的選擇上,基金管理人將深度挖掘擁有優秀管理層、具備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性的優質成長個股。金牛基金經理賦能中歐阿爾法的擬任基金經理葛蘭,是本年度新晉金牛基金經理。
  • 中歐基金葛蘭:過去兩年市場上做超額收益最多的基金經理之一
    包子君  一、葛蘭:最出名的醫藥主題基金基金經理之一  提到醫藥類基金的基金經理,估計很多投資者會想到中歐醫療健康的基金經理葛蘭。可以說,葛蘭是市場上最出名的醫藥主題基金基金經理之一,而且葛蘭管理著目前市場上規模最大的醫藥類主題基金。
  • 中歐基金葛蘭:選好賽道才能做好投資
    以醫藥為例,中歐醫療健康近三年來投資回報244%,遠超醫藥100同期62%的增幅,在同類產品中排名第一,而且比第二名多出20%。這就歸功於基金經理葛蘭的出眾能力,被基金投資者稱為醫療女神。,好的基金經理就可以幫我們了解我們看好但卻不熟悉的行業。
  • 葛蘭女神的新基金「中歐阿爾法」又可以買啦
    那個人人哄搶的爆款基金又來啦!這次不設限額!!!  中歐阿爾法又可以買了  兩個月前,葛蘭的中歐阿爾法在8月17日當天就賣了550億,一天結束,超募470億,葛蘭的人氣真的不是蓋的。。。  當時,為充分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做好投資管理和風險控制工作,中歐阿爾法按募集規模上限80億採取末日比例確認的方式實現規模的有效控制。導致最終的配售比例為14.53%, 意思就是如果認購了1萬中歐阿爾法,最終只能買入1453元。
  • 中歐基金葛蘭:基金經理中的「科學家」
    當葛蘭從美國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博士專業畢業回國時,她導師感到非常遺憾——因為她原本可能有機會在生物醫藥領域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  無心插柳柳成蔭。回國後,葛蘭在醫藥行業研究員的崗位上找到了大展拳腳的天空,如今即將執掌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 中歐基金葛蘭,不止是醫藥女神
    葛蘭在圈內有很多傳奇色彩的說法,例如5年碩博課程,她4年就完成了。 自2011年起,葛蘭在國金證券、民生加銀基金做研究員,覆蓋過電力設備、新能源、輕工、醫藥等行業,所在團隊曾獲得新財富第一名,並在2014年10月加入中歐基金。 葛蘭人美、低調,在業內是女神一樣的存在。
  • 中歐阿爾法今天大賣500億:渠道給出「睿遠待遇」,醫藥女神葛蘭加持...
    在此背景下,新基金髮行熱度不減,爆款基金頻現。財聯社記者從多個渠道獨家獲悉,截至下午5點,今日進入認購期的中歐阿爾法混合基金,首募規模達到500億左右,預計最終配比約16%。這一數據也使得該基金成為8月以來認購規模最大的產品。明星基金經理的「帶貨」效應向來就比較顯著。
  • 中歐基金葛蘭——這位業績逆天的小姐姐發新基金了
    目前,中歐基金葛蘭正在管理的基金有3個,總規模約250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基金(自2016年9月29日起至今)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型基金(自2018年7月12日起至今)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型基金(自2019年2月28日起至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她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003095),該基金成立於2016年9月29日,業績可謂非常亮眼
  • 中歐基金葛蘭:年化回報30%+,太強了!
    當然,此類混合型基金在市場上也蠻多的,財叔看中這隻基的最大原因就是 基金經理 是 葛蘭。但葛蘭之所以能「出圈」,資金管理實力令人信服。自今年 3/30 至 6/30,葛蘭管理基金的保有規模從 90 億升至 250 億,業績始終保持穩健優異,持續領跑同類基金。  2、淡化擇時 專注選股,行業內少見的全能多面手  葛蘭的能力圈僅僅是醫藥嗎? 財叔查了一下,她從入行開始就一直從事行業研究工作。
  • 明星醫藥基金Q3盤點:抄底疫苗龍頭,葛蘭、趙蓓大舉加倉智飛生物
    上周基金經理三季報已全部披露完畢,根據基金經理持倉的一貫行業風格和業績表現,我們擬合出了近年來在消費、醫藥、科技三大領域表現最好的10位基金經理及其旗下代表基金(下稱「消費10大」)名單,分別看看各領域明星基金三季度都做了哪些動作。 本文討論醫藥風格下,所選明星基金三季度持倉變化。
  • 優質賽道牛基篇(三):醫藥生物行業最牛基金經理都有誰?
    明星基金經理的投資也大都集中在這些領域,比如劉格菘重倉股主要集中在科技、醫藥領域,如康泰生物是其重倉持股之一。 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混合也類似,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也有凱利泰、人福醫藥、三諾生物等個股。
  • 中歐基金葛蘭:心若幽蘭靜默芬芳
    昔年誤打誤撞,入行時選擇了彼時「冷門」的新能源行業研究,竟也能一戰成名天下知,緣來如此;而今執掌中歐醫療健康混合,短短三年名聲大噪,一舉摘下「三年期開放式混合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亦是此因。有趣的是,雖因醫療基金譽滿行業,但葛蘭並不止於因此貼上醫藥行業的「標籤」;她還是一位寬基的基金經理,未來有很大的可塑性。
  • 中歐基金葛蘭執掌 明睿新起點近一年漲幅81.54%
    來源:新浪基金近期權益基金髮行持續升溫,尤其是投研實力亮眼的基金管理人格外受市場青睞。今日,由中歐基金葛蘭擔綱的新基金中歐阿爾法混基便一日售罄,並實施比例配售。但記者發現,同樣由葛蘭管理的全市場基金中歐明睿新起點目前還處於開放申購狀態。
  • 中歐阿爾法基金將於8月17日發行 擬任基金經理為葛蘭
    原標題:中歐阿爾法基金將於8月17日發行 聚焦「科技+醫藥+消費」核心賽道   記者7月21日獲悉,將由基金經理葛蘭管理的中歐阿爾法將於8月17日發行。該基金聚焦科技、醫藥、消費三大核心賽道,力求為基民挖掘長期超額收益。   公開資料顯示,中歐阿爾法是一隻混合型開放式基金。
  • 基金經理實力大起底,最牛18人掌控9000億
    基金行業正在影響市場。眾所周知的是,主動偏股型基金向來是A股市場的頂梁柱,此類基金的特點是資金的投資方向和審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基金經理的個人色彩。而龐大的A股市場,其股票走勢與風向實際上正逐步由18位明星基金經理所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