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葛蘭,不施粉黛,比照片上更顯幹練。
這位颯爽的北京姑娘,有一股子與眾不同的「鑽」勁,一旦認定了方向,便一猛子深扎其中,直至根深葉茂。昔年誤打誤撞,入行時選擇了彼時「冷門」的新能源行業研究,竟也能一戰成名天下知,緣來如此;而今執掌中歐醫療健康混合,短短三年名聲大噪,一舉摘下「三年期開放式混合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亦是此因。
有趣的是,雖因醫療基金譽滿行業,但葛蘭並不止於因此貼上醫藥行業的「標籤」;她還是一位寬基的基金經理,未來有很大的可塑性。
「我對自己的理解,成長風格非常鮮明,淡於擇時,專注選股,絕大部分精力分配在基本面研究上。」葛蘭說,「我用的就是最樸實的選股方法,基於個股的基本面做研究,優質公司我會堅定持有,但如果在跟蹤中發現認知錯誤,也會果斷修正。」
選股的「四維空間」
從四維世界裡眺望三維,優劣好壞,一覽無遺。
在葛蘭的研究方法論裡,就搭建了這樣一個四維空間:除了人們熟知的公司基本面、行業景氣度、競爭格局三個基本研究維度外,她還添加了一個「歷史」的維度。而且,在葛蘭的眼裡,這個「歷史」的維度是四個維度之首,是個股研究的起手式。
「人常說,觀史可知今,其實通透一家上市公司的歷史,也會有同樣的效果。用足夠的歷史時間去觀測,就能看出一家上市公司管理層的核心價值觀,是否有強大的執行力,並判斷出其是否真正有可持續經營、可持續成長的能力。這些信息,對於判斷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具備長期投資價值,至關重要。」葛蘭說,「不僅如此,如果一個公司的發展歷程足夠長,就一定會經歷順境和逆境。順境時如何擴大戰果而不驕,逆境中如何沉著應對而不躁,長處和短板各在何處?這對於判斷公司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行業景氣度的研判、競爭格局的把握,則是另一個專業話題。基金經理的眼界高低,便在此處的比較中顯露。葛蘭雖然年輕,但她卻以「鑽研」外加「拼勁」,完美地補齊了這個短板,讓自己對行業的洞察、對競爭格局的剖析都異彩紛呈。在過往的研究經歷中,無論是新能源還是醫藥等「賽道」,她都憑藉自己的勤奮和天賦,迅速找到行業痛點與爆點,幫助投資端挖掘出一次次的絕佳機會。
在上市公司基本面研究中,有一個因素被葛蘭重點提及,那就是管理團隊。葛蘭指出,在資本市場的巨大誘惑下,一些企業在上市後背離了初衷,因此,那些管理團隊穩定、忠實於主營業務、將公司發展壯大作為目標的企業,才會在數千家上市公司中顯得彌足珍貴。「這些有實業抱負、有人生理想、有精神追求的企業家們,值得我們長期跟隨,陪伴成長。」葛蘭說。
擊碎邊界的勇氣
眾人只見葛蘭那如星光般璀璨的業績,卻不知,在每一份成績的背後,還有那些不平坦的艱辛付出。
勤奮自不必說,孜孜不倦、夙興夜寐,形容的都不過是葛蘭那股子「鑽」勁的一角。無論是熟悉的還是不熟悉的行業,無論是了解的還是不了解的公司,她一旦決定研究,那就一往無前,直到通透為止——這就是葛蘭的性格。靈秀也自不必說,內斂芳華,幽香千裡,或許是名字帶「蘭」者的特性。既有天賦又勤奮的學霸級人物,所以,能每研究一個行業,便成名於這個行業,次數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必須要說的,是壓力。正如葛蘭觀測上市公司歷史時,格外關注「逆境生存」一樣,她的成長,也不乏身處逆境時的反思、沉澱與破局。每一次破局,都需要擊碎邊界的勇氣,而每一次破局之後,則是葛蘭投資能力邊界的大幅躍升。
「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四季度,醫藥行業因為『疫苗事件』和『帶量採購』雙重打擊,系統性風險驟然爆發,陰跌連綿不絕到令市場絕望。事後來看,事情的發酵遠遠超出了市場預期,這兩隻黑天鵝讓市場一時間失去了對企業價值判斷的『錨』。」葛蘭回憶道,「需要做的是馬上認清現實變化,迅速調整研究框架。」
身處其中時,每一段成長都是痛苦的。葛蘭說,那時她也夜不能寐,常常半夜披上衣服,反覆推敲,反覆思考,反覆催促自己下定決心。她意識到,自己長線看好醫藥行業的基礎並沒有破壞,這次衝擊儘管短期對企業帶來巨大陣痛,但長期未必不是一個嶄新而健康的新起點。「半夜四點,我還在思考如何調整研究框架和持倉結構。一方面,我對於子行業迅速地進行了調整;另一方面,出於對行業和優秀公司的長線看好,我選擇了堅守。」
頂住壓力,勇於調整,終會迎來新的芬芳。2018年底,部分醫藥股價已近腰斬,縱觀全市場,葛蘭成為堅守陣地的寥寥數人之一。而調整好結構後,醫藥板塊再度騰飛,葛蘭執掌的中歐醫療健康展翅翱翔,成為同類基金產品中的領頭羊。
《幽蘭賦》有云:「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或許,這就是葛蘭的寫照。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