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介紹了興全基金的優秀經理們,今天再看一下中歐基金。
中歐是國內為數不多,專注主動權益類投資的基金公司,目前中歐的產品線中沒有一隻是指數基金,近2年旗下非貨幣基金業績非常優秀,排名在行業6/139。
公司採用事業部制度,用員工持股機制促進員工與公司共成長,旗下老將和高手雲集,目前任職9年以上的老將有3位,大家熟知的王培總也接近8年了。
下面看看公司中有哪些優秀的經理
上面兩張圖是基金的階段業績、風險回撤,代表基金,經理年限,規模,機構持有金額和佔比等基本數據。
周蔚文是投資副總經理,任職13年多總回報超過10倍,年化收益約20%,是業內為數不多的長跑知名老將,曾獲得金牛獎、明星基金、英華獎,中國基金業20周年最佳基金經理。
目前管理規模238億,在投資風格上沒有特別偏好,配置比較均衡,優選行業趨勢向好,長期價值明顯的公司。
王培現任權益投資決策委員會副主席、投資總監,主要投資成長白馬股,善於挖掘高成長且質量高的資產,組合行業配置均衡,持倉包括消費、科技、傳媒等。
王培總上周新發了基金,目前管理規模314億,是機構們重倉最多的基金之一。
周應波經理現任成長策略組組長,2016-2019連續4年業績十分優異,曾一度位列股票型基金近3年第一名,後來規模快速增長,今年業績有點平庸。
周經理也非常實在,多次在報告中說明規模擴張帶來的影響,並且正在適應大規模的運作管理,從中報數據來看,基金的員工持有市值達1500萬,自有資金並沒有大量退出。
王健經理,可能大家並不熟悉,任職基金經理有9年多了,管理規模只有30億,近3年業績和王培總相差不大,還略高於周應波,周蔚文。
投資風格:GARP低估值成長,也就是以較低價格買入成長性較高的股票,整體也是均衡風格,曾獲得多個明星基金獎,金牛獎等。
葛蘭、郭睿,這兩位經理不用多說了,近兩年大放異彩,業績排名位居同類前茅,兩位管理的都是行業主題型,在中歐基金是屬於先鋒組,主要負責進攻。
特別是郭睿,主攻成長型消費,投資範圍比普通的消費基金更寬泛,比如在持倉中可以看到,紙業、百貨、紡織等公司,與一般的消費基金有較大差別,但業績上比其它的消費基金更好。
葛蘭經理是醫學博士,專業度和過往業績都非常強,2018年開始又管理中歐明睿新起點,此基主要投資科技和醫療行業,當然波動率較大,也是以進攻為主。
代表基金的業績走勢
近兩年,消費、醫療遙遙領先(當然波動率也是最大的),剩下的依次是行業成長、新動力、新趨勢、時代先鋒。
攻守排名:
收益率:消費>醫藥>行業>新動力>先鋒=新趨勢(從高到低)
防守力:先鋒>新動力>新趨勢>行業>消費>醫藥(從強到弱)以上排名越靠前越好,一般來說,中短期收益與風險呈正相關。
整體來說,過去3年公司比較注重進攻,防守力一般,大家在投資上注意均衡配置,不要集中在一兩隻基金上,特別是行業主題類基金。
在上次留言中,大家還比較關心曹名長經理,他也是一位13年多的老將,曾獲得過多個獎項。
曹經理2015年11月到中歐基金任職,從年度業績上看,2016-17年業績非常優秀,2019年至今業績處於中下,近兩年跑輸了滬深300和同類平均,引起了持有人的不滿,機構也有減持。
由於經理是深度價值風格,比較注重低估值和紅利,換手率非常低,雖然在波動率上比一般的低,但給持有人體驗上並不太好,至少我本人目前還無法忍受連續兩年跑輸於指數和平均的。
話說回來,市場風格輪流轉,此基已經2年低迷,近期也有轉向低估的現象,如果是一直持有至今的,現在也不是賣出的好時機,不妨再觀察一段時間。
另外,公司中可能還有其他優秀經理沒解讀到,請多擔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