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點的重慶菜市場,我看到了生活最真實的模樣

2021-01-10 重慶購物狂

對於菜市場,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

是小販此起彼伏的吆喝聲?還是滿地菜葉和一不小心就濺一身的髒水呢?

又或者是那股魚腥味和脫水的乾貨味交織在一起,複雜得令人昏厥的氣味呢?

在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裡,菜市場遠不如超市的便捷、高級。但也有人認為,超市不過是食材的冷(停)藏(屍)室(間),食物最本源最具生命力的美好一面,還是得去菜市場尋覓。

曾經看過一片採訪馮唐的文章,問他是怎麼看菜市場的,他說,「菜市場是一個城市的美感所在。」

而民國美食大家汪曾祺也曾說過:「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如果要觀察一個城市的歷史,去博物館;而要觀察一個城市的現在,得去菜市場。抱著這種好奇與期待,GO妹去了一趟學田灣菜市場……

- 學田灣菜市場,菜場界的新世紀 -

學田灣菜市場(大陽溝菜市場),這裡是重慶最大,最出名的市場之一。一樓的肉類集散,二樓的蔬菜品,三樓的乾貨副食、日化品,這裡的菜品種類很多,基本上應季、不應季的都能找到,市場24小時全天候交易。

走在重慶街頭,就會發現重慶根本不缺年輕人,但在這裡逛一圈,就會發現年輕人根本沒幾個。

來這裡買菜的,大多是家庭主婦和家中的老人,老闆說早上年輕人因為上班,來的很少,下班時間會多很多。TA們能把5塊的菜砍到3塊,1塊的蔥砍到5毛。在手機便捷支付的當下,他們更喜歡用現金交易。

- 這裡的人間煙火讓人溫馨-

走進學田灣菜市場,如同走進一座生活博物館,生動真實,每一景都是一處生活。攤主們熱情的叫賣聲引人注目;「購物慾爆棚」的人們拎著自己的戰利品面露著笑容;各路食材在攤位上「爭寵」,等待著被「心上人」接回家。

這裡每一件食物都帶著清晨的露、和煦的光和幸福的「煙火氣」。想像一下,在人潮湧動的菜市場裡忙著撥弄手中的瓜果蔬菜,雞鴨魚肉,孩子、工作、貸款通通拋之腦後,一心只想著「喜歡吃什麼」和「這個怎麼做」,會發現自己最基本的需求,不過是一飯一蔬。

就算是在以繁華著稱的香港,你也能在街頭巷尾的菜市場,輕易撈到各路接地氣的影帝。

周潤發
(劉青雲)
(張家輝)

- 累,也不能動搖你那顆熱愛生活的心-

一座城市是被需要喚醒的,而喚醒城市的人會是不同的人群,可以是早點攤老闆,也可以是工作一夜到亮的環衛工人,但是叫醒一座城市的龐大群體,絕對是菜市場的商販。

最早的01:00就已經開始營業了,那個點很多夜貓子還躺在床上耍手機又或者正在酣睡,但是對於商販來說,新的一天工作已經開始,即使再困,也要守好屬於自己的一方陣地。

與鮮活水靈的食物、精神百倍的消費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攤販們的忙碌與疲憊,有人忙著搬貨,有人忙著擇菜,有人忙著稱斤、找補,也有人忙到沒時間吃早飯,只是逮到一個空閒的時候,慢慢打開飯盒,隨便吃一點充充饑寒碌碌的味蕾,味道、冷熱不重要,填飽肚子是關鍵。

GO妹看到一位大叔,應該是已經累到不行了,雖然外界環境吵吵鬧鬧,他還是趴在攤位上面酣睡,周圍的味道也是特別重,絲毫沒有要醒來的樣子。

來來往往的顧客,支撐著他們一整天的工作熱情,不論是批發還是零食,在學田灣菜市場都是挺受歡迎的。

-菜市場,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這個冬瓜怎麼賣」

「1塊2斤」

「少點嘛,少點就給我來兩斤,你看我也是常常到你這兒買菜的人了」

叔叔嬢嬢們跟菜攤討價還價;還有穿著睡衣的全職主婦們,在菜市場一邊social一邊挑菜.....各式各樣的「絕世高手」都隱匿於此,這場沒有硝煙的 「戰爭」正式開場了。

他們掐著最早的點,用最犀利的眼光挑選最根正苗紅的菜。懂生活的他們在菜市場這個「魚龍混雜」的場所,充分發揮了戰鬥力,展現了一種與生活有關的大智慧。

菜攤上的老闆們與老顧客也有了約定俗成的默契,他們知道王大媽家小孩愛吃紅燒肉、老李家愛吃素、小陳家飯量小,謝家有喜了要吃老母雞。隔壁老王的八卦、哪個超市有驚天折扣......都在這菜市場裡被分享和決定。

-瓜果蔬菜裡,暗藏著對家人的愛-

對於老年人,菜市場是一個撐起生活儀式感的地方。每天悠閒地遊走在菜市場裡,挑選家裡人喜歡的菜品,然後以最好的價格拿下,這是大多數老年人承擔家庭責任的方式。

與菜攤老闆嫻熟討價還價,偶爾遇到熟人再寒暄幾句,互相對買的東西評價一二,寂寞就這樣打發了。

綠色的黃瓜、橙色的胡蘿蔔,紛然雜陳,交光互影,又扁又寬的白菜葉子,一年四季都有的鮮豆芽。穿梭在各個攤位前,肉在案上,菜在籃裡,光是看著這人間的五顏六色,也覺得好治癒。

飄著濃鬱魚腥味的生蠔、大蝦、帶魚,黃鱔。

肉類區永遠散發著上世紀歌舞廳裡的魔幻燈光, 仿佛下一秒老闆就能端出一杯馬天尼,帶著你來上一支酒醉的探戈!

在這裡花掉幾十塊的巨款,魚肉都有,做上滿滿一桌菜,和家人一起吃一頓飯,真是幸福感爆棚。

- 你來人間走一趟,請一定逛一次菜市場 -

隨著超商越發便利,手機下單就能送貨上門,時代的變遷,年輕人越來越不愛逛菜市場。但那種觸手可及,能摸到能嗅到的真實感卻怎麼也取代不了。

在菜市場,你會意識到食物的珍貴不僅在於它能為我們提供生存所需要的能量,瓜果蔬菜是季節變換的感應器,而鍋碗瓢盆碰撞出的,是生活的交響樂。

當你忘記了生活應有的樣子時,就去菜市場走一走吧。人間百味在菜市場,城市美感也在菜市場。或早或晚你終歸會愛上這個神奇的地方!

你記憶中的菜市場是什麼樣的呢?歡迎留言和GO妹分享一下哦~

相關焦點

  • 世界人口日 | 在烏海,這就是生活的本來模樣
    世界人口日 | 在烏海,這就是生活的本來模樣 2020-07-11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奇妙之城》重慶篇,我看到的不止是肖戰
    「人間煙火氣,最能撫人心。」這是我看完《奇妙之城》重慶篇後最直觀的感受。1月12日晚上八點,《奇妙之城》重慶篇開播,本來奔著肖戰去看的我,卻被它的敘事節奏,人文情懷深深吸引,可以這麼說,它的慢節奏,不急不躁真的讓觀眾看著十分舒服,紀錄片風格名副其實,完全不讓觀眾失望。
  • 「菜市場代購一個月,我已經快崩潰了!」
    然後漸漸的,看到朋友圈越來越多的人發自製美食,她也開躍躍欲試。因為現在要減少出門,所以對於並沒有什麼買菜經驗的她來說,在菜市場的短短幾分鐘裡,必須格外專注,格外珍惜,因為它直接關係到你未來幾天的生活質量。一旦買錯或者少買,接下來也就只能硬著頭皮煮下去。但就是這在菜市場短短的的幾分鐘裡,讓她減少了焦慮,讓生活重新變得鮮活起來。
  • 微景觀丨菜市場與日常生活的「集市感」
    季羨林筆下的菜市場「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繚亂」,但攤位「分門別類,秩序井然,又各有特點,互相輝映」;蔬菜攤上,果蔬匯集了豐富的色彩與線條,它們「緊密地擺在一起」,「紛然雜陳,交光互影」,「於紛雜中見統一」:「我的眼一花,我覺得,眼前不是什麼菜攤子,而是一幅出自名家手筆的彩色絢麗、線條鮮明的油畫或水彩畫。……我眼前仿佛看到葳蕤的果子園、十裡荷香的池塘、翠葉離離的瓜地,難道這不是一幅美妙無比的圖畫嗎?」
  • 恭喜頭像是本人照片的人,她們往往更容易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模樣!
    恭喜那些使用真實照片作為微信頭像的人,他們常常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樣子,不論是生活態度還是生活方式。那些使用自己的真實照片作為微信頭像的人對他人真誠,並以正直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感受。在感情世界中,沒有誰離不開誰,只有誰更不珍惜誰。在我的大學同學中,實際上關係好的就那麼幾個。
  • 印尼最恐怖的菜市場 被死亡環繞
    你們不要跑,聽我講完!在印度尼西亞北蘇拉威西島有一個叫託莫洪的菜市場市場(Pasar Tomohon),位於火山高地,是印尼最血腥恐怖的菜市場,米納哈薩人(minahasa)6000年的重口味傳統愛好讓這個菜市場聲名遠播。走在這個菜市場感覺被死亡包圍,猶如人間地獄!
  • 菜攤阻道行路難 海口高登街咋成了菜市場?
    菜攤阻車輛,市民行路難——高登街十字路口咋成了菜市場?  19日早上5:30,記者來到高登西街,只見培龍市場向東一直到高登街與中山路的十字路口,以及中山南路的府城中學門前,熱鬧菜市場景象映入眼帘,街道兩旁及馬路中間的護欄兩側擺滿蔬菜攤位,商販在大聲吆喝菜價,對紅綠燈視而不見,現場過往的車輛不停地按喇叭,最擁堵的地方就是高登街與中山路交會的十字路口處。6:00多,記者看到一輛行政執法車,來到現場維護秩序,將近7:00,道路才恢復正常狀態。
  • 我們看到的恐龍模樣,是真實的樣子?其實很多都是推測出來的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上,恐龍時代無疑是非常讓人感興趣的,因為恐龍已經滅絕了,所以我們無法看到真實的恐龍模樣,但是我們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因此研究人員通過這些化石復原了恐龍當時的風採,但是這些恐龍是真正恐龍的樣子麼,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氣溫下降火了冬儲大白菜,有市民早上6點多排隊開搶
    記者今天(11月27日)一早在位於廣渠門橋東北側的崇文門菜市場物美店門口看到,早上不到7點,已有近30位市民排隊。「每天兩千公斤大白菜、兩千公斤大蔥,基本上一個多小時就賣光了。」崇菜物美店店長楊學清說。
  • 早上幾點起床最健康?在這個時間點起床的人,身體將收穫4個變化
    如果你早上經常賴床起來晚,身體的陽氣將無法生氣,就會出現身體的乏力,我嚴重情緒暴躁的一些異常問題。經常賴床的人起得越晚,睡的時間越長,身體可能就會感覺非常的疲累,健康長壽和身體生活存在的好習慣,有很大的聯繫,那麼我們早上幾點起床是最好最健康?早上幾點起床最健康?
  • 早上幾點起床最好?每天早上6點起的人和8點起的人,誰更健康?
    作息對健康是有影響的,我們都知道要早睡,要在晚上九、十點之前入睡,身體才會更健康,那麼,每天早上幾點起床最好?每天早上幾點起床最好?每個人的身體、生活和工作等都不同,最佳起床時間也是不同的,特別是對於不同年齡段的人來說。
  • 主人早上給兩隻荷蘭豬餵食,看到其中一隻的模樣,太萌了
    而看見的人卻永遠是旁邊的那隻豚鼠,生活在快樂和無憂中。這隻迷茫的豚鼠就好像一個人的縮影一樣,主人將視頻公布到了網上,很多人卻從中看到了不一樣的的東西,不知道你看見了什麼?荷蘭豬的學名就叫做豚鼠,在野外,這種鼠類已經幾乎滅絕,但卻走進了人們的家庭作為寵物。
  • 重慶渝中的「城中村」:龍蛇混雜的菜園壩,摩的和算命人糾纏不清
    我最喜歡的出口是兩路口站的3出口與4出口,這兩個出口的盡頭是菜園壩火車站——但此地不比由4號線、3號線與10號線連接的重慶北站,它更狂野、更不便、也更有山城的特點。每一次前往兩路口站的3號、4號出口,我都會感到嶄新的喜悅,以及嶄新的恐懼——這條路的背後,藏著一個野生的重慶。
  • 最佳睡眠時間 是晚上10點到早上6點半
    鄭偉接診過最年輕的卵巢癌患者是一名只有6個月大的女嬰。「這說明什麼?癌症有時候發生得就這麼不明不白。」  他不贊成這樣的推測,「像我們醫生經常值夜班,還有其他很多職業都需要熬夜,千萬不能危言聳聽。」  多懂一點:  一般來說,70%的人發現患卵巢癌時,已屬於晚期,「卵巢癌前期的徵兆,是隱隱的腹痛、腹脹。但這種表現是很常見,很多人不會在意。
  • 為什麼菜市場買回來的魚很容易死
    有一次,我在水庫裡釣了兩條草魚,一頓只能吃一條,於是就把剩下的那條一斤多的草魚養在院子裡的水缸裡,準備第二天再吃。當時心裡還有點擔心,覺得它能不能活到晚上都是個未知數。沒想到那條魚活了兩天才不行了。後來有一次,我傍晚的時候,從菜市場買回來一條草魚,買的時候活蹦亂跳的,結果放到水缸裡,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早就肚皮朝天了,還有股臭味,估計半夜就死了。這讓我很不解,為什麼同樣的水缸,同樣大小的魚,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呢?我分析是菜市場的魚,24小時打氧氣,一放到不打氧氣的水裡,就適應不了,很快就死了。而水庫裡的魚,是在自然水體中長大,對水缸裡的氧氣環境承受力更強。不知是不是這個道理。
  • 黑洞的真實模樣,與你在「悟」的真實境界
    找一個「非概念」來打比方吧,《三摩地》找到了科學史上最偉大也最令人抓狂的發現——黑洞。要運動,得要有空間(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一運動,就會有時間(從一個時間點開始動,再到一個時間點結束)。想像一下你清晨起來跑步,就知道你佔用了多少空間,又花了多少時間。
  • 蕪湖一菜市場有人賣斑鳩 商販勸說顧客不要吃野生鳥類
    日前,蕪湖市民丁先生就向記者反映,「利民路菜市場外有人賣斑鳩,希望有人來管管」。丁先生說,他家就住在利民路菜市場附近,菜市場南門通往利民路有條小巷,有流動攤販在此經營,其中就有人不定期前來賣斑鳩。他估計可能是其在野外捕捉後到此脫手牟利。丁先生說,他從小就喜歡野生動物,喜歡看著它們自由自在生活的模樣,不希望這些野生動物受到傷害。12月5日上午,記者趕到該菜市場走訪。
  • 地球最真實的模樣, 多數人都沒猜到, 「卸妝」後醜成這樣!
    地球的真實模樣是怎樣的?古人爭論了幾千年,都沒有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直到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後,現代人依靠科技的力量發明了探測器、航天飛船等高科技,才真正走向外太空,眺望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不少探測器的發射傳回許多有用的數據信息,還有高清照片。
  • 來自菜市場的溫暖
    文:程紅圖:紅豔一一次在菜市場買菜,一位賣筍瓜的六十多歲的婦女坐在一個矮矮的小凳子上,面前放著一堆胡蘿蔔,個頭不大,但看著比較勻稱,一看就是自產自銷的蔬菜我裝一一小袋遞給她,她稱了下說:「四斤九兩,一塊九毛錢。」我給她兩元硬幣,說不用找了。她有點意外,接著羞澀地非常誠懇地笑著說:「謝謝你,謝謝你!但是我只有筍瓜,沒什麼可補給你的。」聽到她說謝謝,看著她質樸的笑容,我有點驚愕,我以為她會心安理得收下,因為一毛錢根本不值一提。
  • 6個跨越千萬年的恐龍化石,讓你看到曾經生活在地球上霸主的模樣
    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曾經生活著無數的動植物,據科學家分析,地球至少有40億年的歷史,這是因為我們在月球上獲得的巖石後發現,許多巖石的年齡都高達46億年,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那麼,地球的年齡一定不會小於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