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黃信因何會成為地煞裡的二號人物?不是沾宋江的光

2020-12-06 牡丹愛名著

黃信排在朱武之後,孫立之前,地煞裡的第二好漢。朱武排第一,是因為智力過人。不算朱武,黃信就是地煞裡的武將第一名,簡直力壓孫立。

這個排名對於黃信來說是高?還是低?黃信是兵馬都監,武功不弱,總比解珍、解寶強,完全能進天罡。這是認為黃信的排名低。

黃信的排名,完全高於他的實力。黃信在押宋江、花榮去青州的途中,遇上清風山的王英、燕順、鄭天壽,黃信看到他們三心裡就害怕,只是強打精神,和王英等交戰一回,見勢頭不好,掉頭回清風寨去了。

王英沒啥武功,鄭天壽是個白面書生,他們還打不過扈三娘、顧大嫂兩個女流之輩,可黃信連王英他們都奈何不了,但還排在他們前面,鎮三山的名號真是浪得虛名。在梁上,黃信也沒有多好的成績。

黃信卻能笑傲群雄,是宋江、花榮提攜他的麼?是黃信的計,劉高才把花榮裝進囚車,送去青州。花榮、宋江殺了劉高后,與燕順等上梁山。要不是黃信助劉高,花榮、劉高、宋江,是另一種結局。

這花榮、宋江對黃信有多少好感,那是不可能的,再說黃信也是空有名頭,典型的銀樣鑞槍頭。在梁山也沒有什麼親友團。

黃信究竟沾了誰的光?他師父秦明的光。從黃信的打鬥來看,的確很難相信他是秦明的徒弟,可他就是秦明弟子。秦明為了娶花榮的妹子,毛遂自薦去清風寨,說黃信入夥。

秦明正是看中黃信在梁山是孤身一人,更是孤掌難鳴,便以排名來拉攏他,讓黃信忠於他。秦明都成了五虎上將的成員,當然得幫幫徒弟了。師父好,徒弟也好,可這個黃信沒本事,不能進天罡,讓他成為地煞裡的二號人物,也算是對得起他了。

孫立就沒秦明這樣的人拉他一把了。顧大嫂、孫新、鄒淵、鄒閏比孫立的排名還低。解珍、解寶是宋江的木偶。

總而言之,黃信成為地煞二號人物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他有個五虎上將的師父秦明,秦明混的好,自然不忘曾經的下屬兼徒弟黃信了,並不是沾了宋江的光。把黃信提上來,秦明臉上也好看,也有了他自己的心腹,五虎上將才坐得安穩。照真實的排,他應該排倒數第幾才對,太多人應該排在他前面了。孫立跟天罡裡有決定權的人,都沒什麼沾親帶故的關係,自然只能落在黃信後面。

相關焦點

  • 《水滸傳》72地煞星中,有哪些人是有實力取代36天罡星
    水滸傳一百零八將在我國是無論男女老幼都非常熟悉的人物,不過,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水滸一百零八將,不同的讀者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覺得這個人實力不配天罡,有人覺得那個人水平遠超地煞。現在我們就列舉一下有哪些地煞星實力其實不下於天罡星。
  • 說一說水滸傳中最瀟灑的英雄人物「沒羽箭」張清
    沒羽箭張清喜歡張清,緣於新版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張清是上梁山的最後一員少年猛將,其扮演者張曉晨富有稜角的俊俏相貌為這個人物增色不少,一身打扮也相當驚豔,造型師為其所配的特色碎花,突顯了這個人物的年輕,有力地表達了其自視甚高、年少輕狂的個性。
  • 水滸傳:地煞星中武力最高的五位好漢是誰?真相其實很簡單
    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武藝高強之輩不佔少數,但大多都集中在天罡陣營,比如盧俊義、關勝、林衝、魯智深、武松等,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地煞陣營中武藝真正上得了臺面的人寥寥無幾。那麼,在地煞陣營中,武藝排名前五位的都有誰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金毛犬」是國際玩家,《水滸傳》中的地狗星 梁山好漢
    從今天開始,聊一聊《水滸傳》。《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影響深遠的草莽小說,有評價說,這是一本怒書。在清、民國兩代,大部分的草莽英雄都是學著《水滸傳》來成立幫會。還有許多英雄用的綽號實際上都是仿效《水滸傳》的。
  • 72名地煞星中,有哪幾位帥哥?他們的結局如何?
    《淺說水滸》第475期(文/焦目)在梁山天罡地煞108將中,作者對於36位天罡星描寫的篇幅最多,光是武松,就用了整整十回。另外,宋江、林衝、魯智深等人篇幅也很多。在前七十一回中,基本都是寫天罡星聚會之事,地煞星則多是一筆帶過了。可能因為對天罡星的鋪述較多,所以天罡星中出了很多美男子。諸如盧俊義、林衝、關勝、朱仝、武松、徐寧、花榮、董平、張清、史進、張順、石秀和燕青,都堪稱美男子,簡直佔了天罡星一小半。不過,地煞星中也不乏美男子,至少有三人。可惜的是,這三人只有一人結局還算好。
  • 98版《水滸傳》配角演員集錦,「謝大腳」「丁偉」在列
    上期寫了一下98版《水滸》天罡系列,發現演員中的明星大腕數量和他們的座次並不成正比,這可是一部明星雲集的電視劇,天罡裡明星不多,那自然地煞和配角裡有不少明星了,有些明星不仔細看還真沒注意,我們來找一找看看有沒有驚喜發現:一丈青扈三娘,扮演者鄭爽本劇播出後被人詬病比較多的一個地方就是扈三娘和王英的戲份太多了
  • 水滸人物命運的主宰——施耐庵
    ——水滸傳與創業001 施耐庵(公園1296—1370),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舟人之子,13歲入私塾,19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6歲中進士。36歲至40歲之間官錢塘二載,後與當道不合,復歸蘇州。
  • 梁山中這五人都是核心人物,卻被排到地煞星50名以後,略有不公
    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湊到一起便成了所謂的梁山一百單八將,在招安之後宋江更是以「上映星辰,下奉皇命」自居,真是看得起自己,其實讀過《水滸傳》原著的朋友都知道,梁山上有不少好漢是湊數的,這麼一幫歹人湊在一起也不配被稱為好漢,但皇帝為什麼願意招安他們?
  • 七十二地煞中的那些小人物,都有著怎樣難以企及的閃光點
    彼時從乾脆麵袋兒裡掏出嶄新的卡片,總要去書中尋找卡片人物相關的情節。眾所周知,水滸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這地煞星好漢是佔了多數,偏偏描寫有些頭領的章節又極少。我便只好將整部水滸通讀一遍,才會在一些角落細節中看到這些頭領們屈指可數的登場。那時候會思考一個問題:這七十二位地煞星的存在是否可有可無呢?
  • 水滸傳中的一個分支,成了紅樓夢創造的源泉,這書不是黃書
    金瓶梅其實是水滸傳中的一個小分枝,就像現在很多的大電影,從主線上分出來的一個作品,例如星球大戰、哈利波特等,金瓶梅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演義了社會的人生百態!咱們偉大的藝術名著《紅樓夢》的很多人物,情節都是借鑑了《金瓶梅》的,只是生的「女兒」,超過了「老媽」金瓶梅以前被定為了黃書,確實是太偏見了,對於一個作品來說,涉及一些「生育」的事情是不為過的,比如賈平凹的作品,有過之而無不及,就算是紅樓夢也有,西遊記也寫了,只是金瓶梅是比較市井的文化作品,所謂高雅的東西不多,所以就被刻意的凸顯了,也多為後人所扭曲,甚至成為了風月片的鼻祖!
  • 從細節描寫看《水滸傳》的性別觀,依然是男尊女卑的世界
    在文學作品中,女性角色更是地位低下的代表,尤其在《水滸傳》中更是隨處可見。《水滸傳》中女性人物僅僅充當著陪襯和附庸,鄙視女性的性別觀凸顯。水滸女性的描寫最多的,就是淫賤蕩婦、兇悍夜叉、歹毒老婦等形象。書中刻畫的女性形象數量較少,在全書人物中也不是作品所要表現的重點內容,但作者卻有意對男尊女卑觀念作出集中和充分的表現。
  • 《指環王》中男精靈和《水滸傳》裡花榮誰更帥誰的射箭技術更好
    不少人在看《水滸傳》相關影視作品時,每當觸及花榮這個角色,會突然想到指環王中的那些男精靈。——注意喲,我說的男精靈,不是藍精靈!而在看到《指環王》(或譯為《魔戒》)系列影視作品時,每當看到這些男精靈出場,又會時時在腦海中浮現出花榮的形象。沒辦法,他們具有兩大共性:一、都很帥氣。二、射箭技術高超。
  • 《水滸傳》中的因果報應:中國舊小說的宿命傾向(1)
    20多年來在《紅巖》《四川文學》《中國鐵路文學》等刊發中短篇小說、各類文章計80萬字。前後有詩集《老鷹巖》、短篇小說集《朱䴉是一種鳥》、中短篇小說集《黑雪》等出版。【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引言:《水滸傳》裡面的開篇章回目第一赫赫然寫得清楚: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整體故事的扣結,思想靈魂還是在習慣的宿命論因果報應上面,《西遊記》《封神演義》本身就是神怪,再想想《紅樓夢》《說嶽》《鏡花緣》等等,無一不是這樣。
  • 影視《水滸傳》一百單八將之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詳解
    說起《水滸傳》我想大家並不陌生,它是四大名著之一。俗話說「老不看三國,小不看水滸」,其實話也不能這樣說,一把刀既可以用來做菜,也可以用來犯罪,你不能說它就是個壞東西,要看使用它的人咋樣去利用它。畢竟《水滸傳》被稱為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它還是名副其實的。
  • 《水滸傳》梁山武功最好的十大強者排名
    在《水滸傳》中,梁山號稱有一百零八將,他們是按照資歷來排名的,就像玩腦子的宋江、吳用,還有開掛玩法術的公孫勝等,這些是雖然排名靠前,但是其武力值卻是弱的一批。所以老夫今天就從這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挑選出武功最強的十個人,因為眾口難調,所以下列排名只代表個人觀點:
  • 電視劇《水滸傳》,看起來非常的經典!
    對於電視劇改編藝術而言,人物是否成功是改編成功與否的關鍵。電視劇是表現人的藝術,黑格爾說,「人物(性格)是理想藝術表現的真正中心。」就201 l版電視劇中的人物而言,其有代表性的群像有兩個,一是以宋江為首的男性,二是以「扈三娘」為首的女性。宋江作為水滸英雄之首,是其他人的精神和行夏』 為領袖,因而他的言行舉止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
  • 人物能力全面提升:地煞星符附加屬性整理集
    人物能力全面提升:地煞星符附加屬性整理集 2014-07-11 00:45:14 來源: 《大話西遊2》官網 舉報
  • 《水滸傳》的「徵田虎、討王慶」為什麼不是施耐庵寫的?
    《水滸傳》如今的常見版本主要有四個:七十回本、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簡本、一百二十回繁本。與一百回本相比,一百二十回簡繁本主要是增加了被招安的梁山好漢「徵田虎、討王慶」的故事。在一百二十回簡本和繁本中,「徵田虎、討王慶」加起來共有將近二十回的篇幅。
  • 《水滸傳》裡那些令人費解的人物綽號,原來是這個意思
    讀水滸的時候我們注意到:《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綽號,這些綽號有的形象又直觀,通過綽號就可以大概知道這個好漢的特點,如史進,因肩臂胸膛上共紋了九條青龍,因此綽號「九紋龍」,楊志面門上有一搭青暗色胎記,因此喚作「青面獸」,秦明性如烈火,每次作戰只要往前衝,因此喚作「霹靂火」等等,可還有一些好漢他們的綽號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就不是那麼好理解了,本文選取了其中幾個有代表性的綽號來為大家講述
  • 二斤牛肉,兩角酒,水滸傳中的好漢們吃飯都是這麼簡單粗暴的嗎?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水滸中的好漢們要吃飯時,往往來到酒店,叫喊著切二斤牛肉下酒,因為這酒肉出現的太多次,以致於總給人一種錯誤,他們這吃食也太過簡單了吧?難道宋代的食物就這麼單調嗎?切二斤牛肉下酒之所以讓人深刻印象,主要是因為武松打虎的情節太過經典,那時武松在景陽岡打虎前吃的一頓飯,是這樣的情形:「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