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魚塘裡抓的河蚌可以放進魚缸?3大風險你要自己來承擔

2020-08-19 譁仔說魚

導語

今天譁仔在自家魚塘抓了上千個河蚌,裝了滿滿幾大筐,心情甚是愉悅。

孩子一邊幫忙,一邊偷偷留下幾個小河蚌。

我問她要做什麼,她說要放進魚缸裡。

後來,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總算打消了她的念頭。

因為,把河蚌放進魚缸裡,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

魚和熊掌兼得譁仔

對不起,我是譁仔!

河蚌真的很好吃!

但是,好吃的東西不一定好玩。

很多觀賞魚玩家對魚類很熟悉,也可能對螺類很熟悉,甚至對蝦蟹很熟悉,但是對蚌類很不熟悉。

不過如果把它和珍珠聯繫在一起,估計很多朋友會恍然大悟的。

其實很多河蚌是不能用來培育珍珠的,常見的育珠蚌是三角蚌和褶紋冠蚌。

但是在魚塘或者湖邊抓到的河蚌大多不是這些品種,而是背角無齒蚌或者杜氏河蚌。

在水族圈,最熟悉河蚌的魚友是那些專注於玩鰟鮍的原生魚玩家,他們對各類河蚌的習性和特點了如指掌。

今天譁仔就為和那些不玩鰟鮍的朋友一起分享一下關於河蚌的知識,順便告訴大家為什麼不可以在魚缸裡養河蚌。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喜歡野採的觀賞魚玩家,也適合喜歡吃河蚌的觀賞魚玩家。預計閱讀218秒。



譁仔的河蚌

河蚌吃什麼?

把河蚌養在魚缸裡的第一個風險就是你會把它餓死。

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它會吃什麼。

河蚌的食譜裡包括單胞藻、原生蟲、有機碎屑和輪蟲

請注意!這些東西在你的魚缸裡幾乎為零。

就算有些許小球藻和原生蟲,也可以忽略不計。

在野外河流或者土塘裡,底部的淤泥裡有大量可供河蚌進食的有機碎屑,水裡有大量輪蟲,單胞藻和原生蟲更是數不勝數。

所以,當你把河蚌放進魚缸裡,如果你不了解它的食性,你遲早會把它餓死。

那些指望河蚌幫你打掃褐藻的朋友恐怕要失望了,因為河蚌的行動速度慢的驚人,一天也移動不了一尺,再說了,人家對你魚缸裡的褐藻一點興趣也沒有,好不好?

你把它放進魚缸是為了當成寵物玩的,或者當除藻工具用的,但是這倆思路都行不通。

譁仔今天撿的河蚌

河蚌的腐敗速度

在沒有足夠食物的前提下,河蚌用不了多少天就死了。

河蚌死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腐敗速度。

當你沒有及時發現它的死亡,它會很快把你的魚缸水搞壞,輕則魚腥味滿屋,重則水體白霧蒙蒙的。

當然,如果你的過濾系統很強大,也可能多撐幾天,但是,也僅僅是多撐幾天。

在河蚌死亡以後,其實它是會給你發出警示信號的,那就是它的兩個蚌殼會輕微張開,並且不再閉合。

所以當你發現你的河蚌長期不閉合,你就該警醒了,你應該去檢查它的生命特徵了。

另外,一個健康的河蚌一定是會經常把它的斧足探出來的,其實那是它覓食或者試圖移動的前兆。如果你長時間看不到斧足探出,就該小心了。

死了河蚌不怕,但是如果敗壞了水質,那就可怕了。

水質壞了,那是有可能引起魚病的,甚至可能導致死魚。

這就是在魚缸裡養河蚌的第二個風險。

譁仔今天的部分收穫

河蚌的熊孩子

河蚌是分公母的,它們會結婚,會入洞房,會生寶寶。

它們的愛情結晶就是大名鼎鼎的「鉤介幼蟲」。

鉤介幼蟲雖然起了一個蟲子的名字,但是它確實是河蚌的幼體。

很多新手誤以為鉤介幼蟲只會感染鰟鮍,其實大錯特錯了。

河蚌的這些熊孩子不僅會欺負鰟鮍,還會欺負任何經過河蚌的大魚小魚。

因為鉤介幼蟲的寄生是沒有選擇性的,只要是魚就行。

你家的觀賞魚是魚,所以河蚌自然是不會客氣的。

如果你的魚缸裡放了兩個大河蚌,碰巧它們已經懷孕,你的觀賞魚就該倒黴了。

被鉤介幼蟲感染的觀賞魚,具體病症和外寄很像,足夠你難受一陣子的。

這是在魚缸裡養河蚌的第三個風險。

至於那些玩鰟鮍的高手,人家知道如何餵食河蚌,也知道如何規避鉤介幼蟲的弊端。

人家可以,你未必可以,所以就不要在魚缸裡放河蚌啦,那是錯誤的養魚動作。

關注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


養魚新手大福利

譁仔專門為觀賞魚新手編寫的入門手冊《養魚不死魚基礎100問》已經在今日頭條獨家更新完畢,100個常見養魚難題,100個標準答案。

有了它,從此養魚不求人。

點擊下方連結,半價即可收入囊中!


相關焦點

  • 哪些東西和生物,在魚缸裡有淨化水質的作用,河蚌可以嗎?
    現在很多魚友飼養觀賞魚,已經不滿足裸缸飼養了,總希望在魚缸裡造景或者栽種水草,還有一些魚友會在魚缸裡選擇飼養某種螺類、甚至於飼養河蚌來淨水,它們真的具有一定的淨化水質的作用嗎?有的確實會有,但是也要利用到好處,否則可能起到反作用。
  • 闢謠:河蚌常用來做河流淨水輔助,可放魚缸裡能幫忙清澈水質嗎?
    不過除了能夠摸到很多小雜魚以外,還能從淤泥中翻出來一個個碩大的河蚌,外加幾個小蜆子。那時,河蚌一般都用來餵鴨子,餵雞,很少有人會吃這個東西。因為煮不好的話會有濃重的腥味,而且肉會非常難嚼。河蚌在當時一直都是無用之物。現在,養魚圈子有一個說法:河蚌能夠淨水,可以放幾個在缸裡面,魚缸的水會變得很乾淨。這個說法源自誰的口中?這個咱不知道。但是,用河蚌來淨水,屬實無理。
  • 這種小原生魚的繁殖方法很奇特,飼養它們還要在魚缸裡養河蚌!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今天看到一位魚友的評論,竟然在魚缸裡把這種小型魚繁殖出來了,養魚老道也是看的眼熱了,因為這種小型魚我們這裡現在也有,不過已經是不多見了,十幾年前我的一位朋友釣了很多送給了我,我就在魚店裡把它們當成熱帶魚來賣。
  • 闢謠:往魚缸裡放鹽能保養觀賞魚?魚缸裡可別隨意放鹽
    關於硝化細菌的闢謠,咱們之前的文章已經講過了,還獲獎了!大家可以回頭搜一下「養魚說硝化細菌闢謠」。這回,咱來講講,鹽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萬能」的。很多魚友經常喜歡往魚缸裡面撒鹽。亦或是有魚友的魚生病了,他就會叫那個魚友撒點鹽。這鹽真的是說撒就撒的嗎?一般情況之下,往魚缸裡扔鹽,究竟目的何在?
  • 闢謠:魚缸裡的魚糞不是硝化細菌分解,保持魚缸水質清澈還得靠它
    而且這些事情,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對一個正常魚缸的運行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及作用。魚缸淨水不可磨滅的存在-硝化細菌硝化細菌承擔著重大的重任,他是水質清潔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的工作就是將魚缸中有害的物質轉化成無害物質。
  • 河蚌怎麼吃?教你做出好吃又有營養的河蚌大餐!
    很多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們,應該都接觸過河蚌吧,以前農村裡的河蚌大多數都是用來養鴨子的,而且在荷塘裡或者是小河邊,經常都能夠看到河蚌。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拿一些河蚌自己做來吃,但是隨著現在環境的破壞,河蚌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 用電魚機「偷魚」,結果不小心觸電身亡,魚塘主需要承擔責任嗎?
    農村的水源十分的豐富,一部分農民為了儘快的發家致富,往往會在農村建立魚塘養魚,加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農村養魚的養殖戶越來越多,魚塘隨處可見。農民養這些魚是為了等他們長大之後拿到市場上賣了賺錢的,是他們的私有財產,如果沒有經過同意去他們的魚塘裡抓魚,這明顯是一種「小偷」行為。
  • 這種有著彩虹般顏色的小魚,已成觀賞魚新貴,河蚌是它的專職保姆
    ,而且管賣不管活,即便在買回去的路上魚死掉了也不包賠,這是由於這種魚並不好養,其大都是從河流裡釣出或撈出來的,很少會有人將這種魚當做觀賞魚來大規模飼養,而如果將其作為家庭觀賞魚來飼養則更不容易養活,因為這種魚喜歡群居,對環境條件要求很苛刻,照顧不到就很容易死掉。
  • 野採的鰟鮍魚體色豔麗,放到魚缸裡為什麼不發色?
    究其原因,是因為鰟鮍魚的種類繁多,不但包括鰟鮍,還包括各種鱊,它們也可以和鰟鮍混養,值得我們去不斷淘寶。另一個原因就是鰟鮍魚的體色豔麗,還有一定的群遊效果、它們攝食兇猛,在魚缸裡活力四射,還有一點就是,它們可以和河蚌在魚缸裡共生繁殖,這又為我們飼養它們增添了一定的樂趣。
  • 魚友故事:魚缸裡養螃蟹,混養吃魚,謹慎入手
    前兩天朋友出去釣魚,抓了幾隻螃蟹玩,暫放在我家裡。我把它放進洗臉盆,等了好幾天不見朋友的消息。看著這些螃蟹每天在盆子裡爬來爬去蠻痛苦,我做了個大膽的嘗試:放進魚缸。攝影丨roderheart我本以為魚缸裡放幾隻螃蟹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我錯了。螃蟹的兩隻爪子會在底砂上抓來抓去,缸底變得坑坑窪窪。水草歪歪斜斜地倒下,觀賞魚被嚇得到處亂竄。
  • 河蚌的養殖方法和後期的管理,河蚌怎麼做好吃,這些你都知道麼
    ,裡面都可以產出珍珠,珍珠的話既可以戴在身上又能夠作為藥材製成藥物,營養價值也是很高的,比較受歡迎,市場也比較好,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河蚌的培育。4、在它的成長中離不開陽光的參與,它們可以直接吸收陽光來為自己提高能量,而且陽光對裡面生長的珍珠也有比較好的影響,讓它們的光澤和顏色發生改變。5、適合它們成長的溫度大約在十八到二十八度之間最好,水的透明度在三十公分就可以了。
  • 闢謠:魚缸上滑滑的東西別刮掉,它們可以輔助淨化魚缸水質
    各位喜歡飼養觀賞魚的朋友,有沒有發覺我們在每次給魚缸換水,去摸一下魚缸的缸壁,尤其是玻璃魚缸。在玻璃魚缸壁上面就有一些滑滑的東西,如果有強迫症的朋友可能會想辦法把這些畫畫的東西全部給刷掉。但是這裡咱們《養魚說》要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去,刷掉這些魚缸壁上面滑滑的東西。為什麼呢?
  • 把它放進魚缸裡,接下來的一幕不要眨眼
    把它放進魚缸裡,接下來的一幕不要眨眼縱覽世界美景,細品百味人生,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食人魚是一種個體較小的殘暴魚類,它們強有力的齒列非常鋒利,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只要聞見一點點的血腥味,就能將它們引出來。
  • 魚苗下水之前,要這樣清理魚塘,魚會長得快少生病
    魚苗下水之前,要這樣清理魚塘,魚會長得快少生病!導語:因為環保的一些問題,現在水庫裡和比較大一點的河道裡,都已經禁止養魚了。所以許多養殖戶在不想改行的情況下,就不得不尋找魚塘進行魚的養殖。大家都知道魚塘的水都是死水,所以在經過長時間的養殖以後,魚塘的水體、還有底部的塘泥都會受到汙染。
  • 一直被錯用,從未被質疑,把藍粉鹽撒進魚缸裡,其實很荒謬|闢謠
    見面先說「對不起」,因為我又要得罪一些「大老闆」了,哈哈,好開心!在水族市場裡,除了藍粉鹽,還有黃粉鹽,也有粉色的多維鹽,總之,都是些混合了一些「神秘」物質的鹽粒。熟悉譁仔的朋友都知道我對大鹽的態度——做菜,可以用鹽,養淡水魚,真用不著鹽。
  • 如何快速培養魚缸硝化細菌?春節馬上到了,寵物魚玩家別太著急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只不過,你需要為此而承擔一定風險和代價。如果你願意承擔這個風險和代價,就請繼續往下讀;如果您不願意承擔任何風險,本文就不適合您閱讀了。因為,你既要加速培菌還要百分百安全,譁仔估計,這個星球上沒人可以辦得到,你要知道,這是違反生物規律的。
  • 雷龍魚跳出魚缸並且身體幹了咋辦?還可以搶救,請做好這3步
    雷龍魚我們通常從一條小苗或者已經長大了不少的亞成苗來飼養。也許剛剛開始,他們的力氣還小,頂不開蓋子。但是慢慢的,體型一天比一天大,力氣也變大了。鳥的翅膀硬了就要高飛,雷龍體型大了就要跳缸。很多魚友發現自己家的雷龍跳缸了,差不多都快要成魚乾了。很多魚友就準備拿著奄奄一息,還會動的雷龍魚就要扔掉。停!我覺得還可以搶救一下!只要沒有完全死掉,救活的機率就非常大!
  • 你是不是每天都要把魚缸裡的糞便抽出來?其實養魚可以輕鬆一點點
    有的人這麼做,是為了魚缸乾淨,俗稱「潔癖」;有的人這麼做,是為了給觀賞魚生長來一個「加速度」,俗稱「拔魚助長」。甭管目的是什麼,總之就是要折騰。不折騰,枉為養魚人吶!但是因為魚缸裡有完善的過濾系統,所以氨氮會被硝化細菌所分解,它對觀賞魚的危險也就瞬間消失了。當然,即使你明白了其中你的道理,你也可以每天將魚缸裡的糞便抽出來,因為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強迫症,只是你的潔癖表現得更文藝一些而已。但是對於絕大多數觀賞魚玩家來說,每天抽取糞便是一件沒有多大意義的事情。
  • 盤點12種低調罕見的觀賞魚,真把它們放進你的魚缸,反而很驚豔
    餐條魚是銀白色的,放進魚缸有群遊效果,那是美不勝收啊!很多魚友那餐條給魚缸做配魚。其實,餐條魚可以長到20釐米,也是食用魚,味道據說是十分得下飯。不過,餐條也是高耗氧魚,如果你想要帶回家養,必須提前準備好在增氧裝置。
  • 魚缸水變白、變黃或變綠,你可以這麼辦!
    魚缸水白霧蒙蒙的,你千萬要警惕了!這是最常見的病態水色。這也是新手寵物魚玩家死魚的第一大原因。先說說,水為什麼會變白?換成人話說:你的魚缸裡,腐敗細菌太多了,硝化細菌太少了。(腐敗菌是異營菌的一個大類,在本文中,你權當是一個含義就行了)魚缸裡最重要的是菌群的平衡,全部是有益菌,是不行的;全都是腐敗菌,也是不行的。必須要符合菌群的生態平衡。而你看到的白色景象就是菌群失衡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