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海運獲悉,近期針對運價高企,部分航線缺船、缺箱問題及有關方面對班輪公司的質疑等情況,中國船東協會在上海召開了「集運市場調研會」。
來自馬士基、中遠海運集運、達飛輪船、中外運集運、長榮海運、陽明海運、海豐國際等從事國際貨櫃運輸的班輪公司代表,參加了會議。
與會企業認為,近期運價持續高企的主要因素是:
1、受疫情影響進出口箱量嚴重失衡。
2020年上半年,疫情導致貨源急劇減少,船舶運力過剩,貨櫃船運力(無貨可運)閒置12%以上。
2020年下半年,閒置的貨櫃船舶已全部投入到營運,但仍顯緊缺。需求的劇烈波動,嚴重影響了即期運費。
因境外集疏運體系問題,新增的運力又加劇了塞港問題,港口設施很難接受更多船舶。
實際有效船舶運力並沒有相應的增加。
2、國外港口效率低下,大量空箱無法回收。
在國外封國、封城的情況下,大量貨櫃運抵港口無法靠卸,碼頭作業效率低下。
據不完全統計,貨櫃船舶在美國港口的等泊時間為5-10天,在澳洲部分港口的時間高達21天。
3、運力充分投放,港口擁堵嚴重。
在部分國際貨櫃長航線運價大幅上漲的情況下,船公司為應對運力不足,已充分釋放了閒置運力,達到了滿負荷運行,全球貨櫃船舶的空置率,已從2020年第一季度的12%,下降至2020年10月份的1.5%。
4、新箱產能短期難以擴容,新箱造價不斷攀升。
作為疫情期間的短期需求,造箱行業並無意擴容,而以現有產能最大化來應對,會使得新箱價格不斷攀升。
租箱企業提出高昂的租金價格和長達8年的租期。
5、集疏運體系需要進一步暢通。
受氣象影響,國內上海、寧波等口岸出現等待現象,船舶無法準班運營。
受疫情影響,大連等口岸出現短暫停止作業現象。
由於海關檢疫是周一至周五報關檢驗工作機制(周末休息),出現周四即等待排隊,周一積壓大量申請的現象。
個別口岸船員換班工作不變,不得以繞航開到菲律賓等進行船員換班,影響船期。
6、船舶租金高昂。
與會班輪公司普遍表示,此次的貨櫃運輸市場運價暴漲,並非班輪公司所能掌控,疫情特殊時期的供需嚴重失衡,是引發運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班輪公司已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作了積極的應對,具體包括:
1、多途徑增加運力投放。
2、採取航線調整和遠程空箱調運。
3、積極協調國內港口,提高船舶裝卸和空箱調運效率。
4、航運企業訂製了新船項目,但建造交付需要一定時間。
5、抽調實載率低的航線上的船舶,投入繁忙的中國相關航線。
6、採取取消假期、暫緩報廢超服務年限箱、駁船短駁等方式。
據了解,針對近期集運市場運價暴漲,2020年12月底,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與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曾聯名向商務部服貿司、外貿司發出「關於強烈呼籲對班輪公司亂漲價亂收費行為進行查處的請示」。
這兩家協會認為,班輪公司亂漲價、亂收費的不規範經營行為,已嚴重影響和幹擾了對外經貿和國際物流市場的正常秩序。
協會表示,中國政府應對此行為予以高度重視,及時約談有關班輪公司,恢復原有的運力和船期密度。
同時,依據反壟斷法,進行反壟斷調查。
此外,行業主管部門應規範班輪行業的定價機制,嚴格運價報備制度,防止運價大起大落,影響貿易和國際物流的順利進行。
航運市場的運價上漲問題,已引起管理部門的重點關注。
2020年12月29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近期出口海運貨櫃運價上漲」的網民留言,以及交通運輸部的回應。
留言稱,東南亞海運市場貨櫃和船舶運力不足,造成中國到東南亞海運價格升高。
國家約談班輪公司後,雖然增加了美國等遠洋航線的運力,價格有所降低,但東南亞市場的價格仍不斷升高,希望國家穩定價格。
交通運輸部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對運價備案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並督促協調各有關班輪公司,進一步增加運力和空箱供給。
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守國認為,航運業是波動性較大的行業,但絕不能有壟斷,不能濫用支配地位,更不能趁火打劫。
航運企業要進一步加強自律,履行運價報備義務,降低物流成本。航運企業、貨代物流企業、貨主企業等,都是產業鏈上的一環,應該強化互動,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解決這一行業性難題。
來源中國航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