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傳說中的它們 也是夏季星空的主角

2020-12-04 環球網

七夕傳說中的它們 也是夏季星空的主角

一對相愛的人,一起找尋杜牧筆下的牛郎星和織女星。戴建峰攝

河北崇禮,滑雪場之上,銀河之下。李石攝

光譜志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詩經小雅大東》

剛剛過去的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被譽為「中國情人節」。說到七夕,定繞不開牛郎織女。

從源頭論起,「牛郎」和「織女」最早出現在先秦著作《詩經》裡的《小雅大東》。原詩並未牽涉愛情,只提及天上懸有一條銀河,銀河兩岸有牛郎、織女二星,織女織不好布,牛郎也拉不來車。詩歌傳詠開以後,人們大概開始琢磨織女和牛郎織不好布、拉不好車的原因,「天河永隔、相思難解」的愛情故事初現輪廓。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古詩十九首》

漢代五言詩《古詩十九首》進一步勾勒了這段悽美愛情,原來「終日不成章」背後是一對兒「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摯愛佳偶。那麼,是誰將他們分離?又是何故讓他們隔河落淚、相聚不得?

現在廣為人知的版本是,織女下凡洗澡,被牛郎藏起衣服。二人漸生情愫,在凡間做了恩愛夫妻。王母知曉後勃然大怒,將織女帶回,牛郎擔挑一雙兒女,乘牛皮追往天界。王母見牛郎追勢迅猛,拔下金釵在小夫妻之間劃出一條滾滾天河,牛郎和織女分別被攔在河東、河西。每年七夕日,成群喜鵲在天河上搭橋,促成二人「一年一會」。

這番情節在天文視角裡有很好的印證。天文學上,牛郎星位於天鷹座,是主星「天鷹座α」,又名河鼓二,全天排名第12的明亮恆星。在牛郎星兩側,恰巧各有一顆較暗的星,就好像牛郎肩挑的倆孩子。織女星位於天琴座,是主星「天琴座α」,又名織女一。織女星是全天排名第5、北半球第2的明亮恆星,在北半球僅次於「春季主角」大角星。

織女星相當易辨,其旁有一個由四顆小星構成的平行四邊形,在我國民間傳說中,這是織女的「織布梭」,而西方視其為一個老式的豎琴,故名「天琴」。值得一提的是,銀河中也有一個小「平行四邊形」,民間傳說這是織女的織布鎦,拋給牛郎做信物,但她力氣不夠,鎦子不慎落在銀河中,成了閃亮的海豚座。牛郎星、織女星和銀河中的天津四構成了耀眼的夏季大三角,辨識度非常高。

傳說固然悽美,現實卻相當「殘酷」。事實上,牛郎和織女相距16光年,「一年一會」可以說難於上青天。且根據科學家實測,這兩顆星星正漸行漸遠,距離不斷拉大。

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七夕擁有眾多民俗。這一天,女子拜織女星乞求巧藝、祈禱姻緣,男子拜魁星求取功名。這裡的「魁星」,指的是北鬥七星的第一顆星,又稱魁首。另外,「星期」一詞最早指的也是七夕,意為牛郎織女相會之期,後來才用來代指作息周期。

夏天晴好之時,不妨抬頭找找牛郎和織女,作為神話主角的它們,也是夏季天幕中數得上一二的主角哦!

相關焦點

  • 七夕與夏季大三角
    最近在看有關星空的書,正好趕上七夕,就想寫寫夏季大三角。夏季大三角由夏季北半球夜空中三顆十分明亮的星星組成,分別是織女星,牛郎星和天津四。
  • 雲看展|夏季星空
    提到炎熱的夏季,不知道大家都喜歡做什麼呢?吃冰激凌?在空調房裡玩手機?還是……在空調房裡吃著冰激凌玩手機呢?這些行為當然會愉悅大家的味蕾和身體。但是,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心靈得到洗禮,小編告訴你一個好方法,你不如放下手機,去看一看迷人的夏季星空和那壯觀的銀河,它們一定會讓你的全身心得到一次放鬆。
  • 觀星指南之淺識夏季星空
    還有一周就七夕了,為了應景(強行應景),我們推出了這期淺識夏季星空,聊一聊夏季大三角,順便認識認識牛郎織女。
  • 夏季星空
    夏季的夜晚溫度適宜是看星的好時節,也是欣賞銀河的大好機會,因為夏季我們觀看銀河的方向正好是朝向銀河系的核心位置,
  • 七夕後的牛郎織女,又「異地」了?
    七夕結束,牛郎織女又要恢復「異地分居」了嗎?   還有網友戲稱,不知今年牛郎織女相見,有沒有測體溫、驗健康碼?   其實,牛郎和織女,人家今年嚴格地保持了「社交距離」——就跟千百年來一樣。而且,七夕過後的兩顆星星,壓根兒沒有漸行漸遠。不信?請您朝天上瞧。
  • ...夜尋牛郎織女星|七夕節|史志成|鵲橋會|牛郎星|織女|夏季大三角
    七夕之夜,仰望星空,尋找象徵著「忠貞不渝、情比金堅」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對於情侶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民間所說的織女、牛郎和喜鵲指的是天琴座的織女星、天鷹座的牛郎星和天鵝座的天津四,這三顆北半球夏季夜空最亮的恆星,組成了一個近似直角三角形,被稱為「夏季大三角」。
  • 一份簡單的夏季星空辨認指南
    本文是個簡單的拋磚引玉,目的是完成一篇所有人都能學會的夏季星空辨認指南。這篇指南適用於北半球的夏季,大概是6到8月末的時間裡。雖然現在我們可以通過手機應用快速確認任何一顆星星的位置,但要知道「認識星空」這種事情,當然是兩個人在一起抬著頭,一顆一顆地把它們找出來再把它們連在一起才是樂趣。
  • 「牛郎織女」在七夕是什麼位置關係?
    上周度過了「七夕」節,這個節日以及其「中國情人節」的稱呼,源於它背後的神話故事——《古詩十九首 · 迢迢牽牛星》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段裡已具有牛郎織女故事的基本輪廓。在故事當中,相愛的牛郎和織女受到天神的阻撓,用銀河將他們分開,只能在每年七夕之際相會。
  • 七夕觀星:臥看牽牛織女星,銀河中相隔16光年的守望
    夏季大三角在這一夜,我們仰望星空,我們除了可以看到絢爛的銀河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夏季夜空的顯著標誌——夏季大三角。如果我們要談牽牛星和織女星,就不得不提到夏季大三角。夏季大三角夏季大三角是夏季星空最顯著的一部分,它橫跨銀河,在夏夜中是耀眼的一部分。
  • 不必慶祝七夕,牛郎織女不會團聚的
    我們的老祖宗仰望夏天的星空,通過「腦補」為閃亮的星星寫下了充滿想像力的故事。 「 牛郎和織女實際上相隔多遠? 搭鵲橋需要多少只喜鵲?
  • 七夕之夜,我們與科學有個約會
    本報記者 佘惠敏攝8月25日是我國傳統七夕佳節,由於恰逢今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時段,而每年科技活動周均有「科學之夜」活動,今年北京的「仰望星空」科學之夜活動便特地安排在七夕之夜在北京天文館舉辦。七夕之夜,用科普活動「乞巧」,以天文望遠鏡「拜月」,傳統浪漫情懷與現代科學理性的結合讓觀眾們大呼過癮。
  • 七夕之夜,我們與科學有個約會
    本報記者 佘惠敏攝&nbsp&nbsp&nbsp&nbsp8月25日是我國傳統七夕佳節,由於恰逢今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時段,而每年科技活動周均有「科學之夜」活動,今年北京的「仰望星空」科學之夜活動便特地安排在七夕之夜在北京天文館舉辦。七夕之夜,用科普活動「乞巧」,以天文望遠鏡「拜月」,傳統浪漫情懷與現代科學理性的結合讓觀眾們大呼過癮。
  • 今日七夕,如何才能看到織女星、牛郎星?
    張暉 攝)今天(8月2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提到七夕,人們就會想到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初秋,銀河清淺,不如尋片夜空,重溫古老的神話故事,與古人看同顆星星。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七夕要「坐看牛郎織女星」,還得找個葡萄架,在下面「聽」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尋星:如何找到牛郎、織女和喜鵲?(夏季大三角。拍攝地點:大圍山森林公園,8月12日。
  • 七夕之夜,牛郎織女星到底在哪兒?上哪兒能看銀河?
    今天是傳統的七夕佳節。巧的是,今年的七夕正趕上出伏頭一天。暑氣散去,涼風習習的夜裡,有情人們體會一下「天階月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也是一件浪漫又愜意的事。牛郎織女星到底在哪裡?哪兒能看銀河?仰望星空,尋找象徵著「忠貞不渝、情比金堅」的牛郎星和織女星,是七夕之夜的傳統。據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民間所說的織女、牛郎和喜鵲指的是天琴座的織女星、天鷹座的牛郎星和天鵝座的天津四,這三顆北半球夏季夜空最亮的恆星,組成了一個近似直角三角形,被稱為「夏季大三角」。
  • 牛郎織女天津四:夏季頭頂閃耀的「大三角」
    牛郎織女天津四:夏季頭頂閃耀的「大三角」 2017年07月19日 10:5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王俊峰 羅 程 字號 內容摘要:在晴朗的夏夜,約上三五好友,帶上相機、帳篷、望遠鏡
  • 「七夕」到天文館「望星空」!北京8家博物館下周二開「夜場」
    資料圖 安旭東 攝除各種展覽外,北京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北京天文館等還針對「七夕」專門打造了系列活動,比如《博物館裡過七夕——「金鼠有你」活動》、《「夜空中最亮的星」系列活動》等。一場「巧樂箏輝 七夕琴緣——2020年中國園林博物館七夕節雲展演文化活動」將在線開演;北京汽車博物館將推出「智慧巧手 中國製造——七夕節專題直播活動」……初步統計,近20項活動將在線舉行,市民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市文物局提示,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全面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方式。部分活動需要單獨預約,感興趣的市民可關注各博物館官網。
  • 七夕遇上科學之夜,北京天文館講解觀測織女星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作為2020年科技活動周的特色活動,「仰望星空」科學之夜今晚在北京天文館上演。8月25日正值中國傳統的七夕佳節,參觀者在天文科普工作者的指導下觀測了「七夕」夜的美麗星空。今晚,特邀的科技工作者、外國專家、科普講解員、醫務工作者、大中小學生、文化教育工作者等奉獻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仰望星空」科學故事會。在天象廳,北京天文館副館長齊銳帶領觀眾追隨球幕影像遊歷星空,講述星空的科技故事。天文館A館B館的常設展覽同步開放,家長與孩子體驗了「一帶一路」科普展演。小朋友和「太空人」互動。
  • 七夕遇上科學之夜,北京天文館講解觀測織女星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作為2020年科技活動周的特色活動,「仰望星空」科學之夜今晚在北京天文館上演。8月25日正值中國傳統的七夕佳節,參觀者在天文科普工作者的指導下觀測了「七夕」夜的美麗星空。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天文館還架設了專業天文望遠鏡,供觀眾觀測七夕夜的美麗星空。據天文館科技輔導員張鑫介紹,進入夏季後,每當晴天的晚上,位於北半球中緯度附近的人們抬頭就可以看到「織女星」正在頭頂,散發著白色耀眼的光芒。「織女星」屬於織女星官,該星官由三顆星組成,大家常說的「織女星」,就是這個星官最亮的「織女一」。古人用河鼓3星中最亮的「河鼓二」來代表「牛郎星」。
  • 璀璨的夏季星空,牛郎織女隔河相望
    夏季是個美好的季節,在6-8月份也是觀看星空的好時候。我國自古就對星空非常熟悉,現在還有人總結出一些星空歌夏夜銀河天上流,河中天鵝任遨遊。河西織女彈天琴,河東牛郎駕天鷹。夏季璀璨的銀河和夏季大三角在八九點鐘的時候抬頭仰望星空,美麗的銀河橫跨天際,銀河的兩邊牛郎星(也叫河鼓二、天鷹座α星)和織女星(天琴座α星)隔河相望,再加上天津四(天鵝座α星)構成了著名的夏季大三角。而且這是一個直角三角形,很容易辨認。
  • 《狐妖小紅娘》:主角過七夕,東方月初排場大,白月初太摳門!
    現實中我們過七夕了,那麼《狐妖小紅娘》中的主角們也要過七夕啦!那麼大家想一下,如果這些主角們也過七夕會是一個怎樣的場景呢?今天我們就來腦補一下,主角過七夕,東方月初排場大,白月初月初太摳門!第一個:東方月初東方月初是劇中第一個給主角過七夕的男人,場面搞得還非常的盛大,山裡邊的各各種小花精靈都被他給收買了,只不過最後還是功虧一簣,還發現了一個讓自己傷心的不行的消息。不過東方月初這大手筆也很符合他的出身啦,畢竟是出生於大家族,就算是沒落了,骨子裡的大氣還是有的,這追女孩的方式都透漏著一種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