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召開新冠病毒全球研究大會,世界衛生組織具體關心些啥?

2021-01-08 騰訊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今日發布的最新統計,在中國已經有40235名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在中國以外,24個國家已經出現319名病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博士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很多人在關注新冠病毒爆發的未來走向。爆發情況是在逐漸改善還是越來越嚴重?

Ghebreyesus博士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的多項舉措將有助於回答這些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即將在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召開的新冠病毒(2019-nCoV)研究和創新論壇。這一論壇將幫助「發現問題並且規劃出前進的道路」。今天的這篇文章,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介紹這一重要會議的初步日程。

論壇的目的:

發現重要知識空白和研究重點,從而加快關鍵性科學信息和最為急需的醫療產品的產生,幫助控制新冠病毒危機。

論壇的預期結果:

規劃出具有明確定義的優先項目的研究路線圖,以及針對會議討論的多個專題領域的治理框架(governance framework)。

會議的專題領域:

1. 病毒的自然歷史、傳播和診斷

2. 對病毒起源的動物和環境研究,以及人類-動物之間病毒傳播的管理措施

3. 流行病學研究

4. 臨床特徵和管理

5. 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包括對醫護人員的防護措施

6. 治療手段的研發

7. 候選疫苗的研發

8. 研究的倫理考量

9. 將社會科學整合到對疾病爆發的響應中

參會人員:

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代表

科學界和公共衛生機構的代表

監管專家

具有處理危機事件經驗的生物倫理學家

主要研究資助者

會議日程:

會議將在當地時間2月11日-12日召開。會議的第一天,與會者將在上述專題領域展開討論,總結已有的最新研究成果,發現重要的知識缺口,並且對未來的研究重點和研究的利益攸關方如何有效協調它們的活動進行討論,確保知識缺口能夠被彌補,重複工作能夠被避免。

會議的第二天,指派的報告員將報告各個專題領域討論的結果,然後在會議主持人的領導下,全體成員將針對下述問題進行討論:

1. 全球性研究路線圖的總體目標是什麼?

2. 確保成功評估和使用任何研究性幹預手段最重要的舉措有哪些?

3. 已有分享數據和樣本的機制。

研究資助者將討論什麼樣的治理框架能夠成功為資助並且實施研究計劃作出貢獻。

我們期待這一會議能夠梳理已有的科學發現,並且為協調全球研究活動和合作抗擊疫情提供更為清晰的指導。

相關焦點

  • 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舉行新聞發布會
    2021年2月9日,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在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共同開展新冠病毒全球溯源中國部分的工作情況。2019年底,新冠疫情在武漢市突然暴發,中國迅速採取行動,主動通報疫情信息,採取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目前,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
  • 2月9日,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召開新聞發布會.
    點藍色字關注「雙鴨山城市號」2月9日,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世衛組織專家組組長彼得列出了新冠病毒傳到人身上的四個假說。其中,通過中間宿主將病毒引入人類,即先感染離人類關係較近的動物,而後再感染給人,這樣的路徑是最有可能的。此外,通過冷鏈食物的渠道感染人,也較為可能。
  • 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各地,發源地並非是
    11月23日據海外網報導,世衛組織在官網上面也發布了,有關於這一次病毒的研究,世衛組織麥可在發布會上面表示新冠病毒很有可能在早期的時候就已經到來了,在不同的時間以及不同的地點感染了一批人。,而病毒也已經在全世界各國都被發現。
  • 新冠病毒變異,疫苗還有效嗎?鍾南山回應了
    12月22日,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掛牌暨協同醫院合作啟動大會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召開。,目前還沒有具體研究,對於疫苗的有效性是否會影響,也沒有進一步的證據,還要看變異病毒往後的發展。相關新聞變異新冠病毒有沒有輸入我國?疾控回應了!抗擊新冠病毒迎來新的挑戰,全球已出現多種新冠病毒變異。
  • 世界衛生組織:不應把新冠病毒同特定種族相聯繫
    世衛組織:不應把新冠病毒同特定種族相聯繫新華社日內瓦2020年3月18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18日說,應避免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這不利於團結合作共同抗擊疫情。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說,病毒沒有國界,它影響的對象也不分種族、膚色、財富多少,所以應避免將病毒與某些人聯繫起來。瑞安說:「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起源於北美,我們沒有稱它為『北美流感』。所以涉及其他病毒時,我們採用同樣的命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世衛組織呼籲所有人避免將病毒同某個地域聯繫起來。
  • 吳尊友:新冠病毒最初的分布可能在全球多個地方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21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點人群疫苗接種有關情況。會上,針對新冠病毒的溯源問題,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新冠病毒最初的分布可能在全球多個地方。
  • 世衛組織:血清學研究表明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世衛組織:血清學研究表明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世界衛生組織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他強調,儘管這些研究仍存在局限性,但其結果相當一致,即世界上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 WHO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新冠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
    2月11日晚,WHO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的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上宣布,2019年底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日下午的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在會上通報,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成員現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中文簡稱「新冠肺炎
  • 世衛組織:血清學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新華社日內瓦12月7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 全球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新華社電 世界衛生組織12月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 廢水中檢出新冠病毒RNA片段,世衛組織:病毒可能去年12月...
    每經編輯:張喜威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過去一天世衛共接到18.3萬多例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報告,是目前單日新增最多的一天。譚德塞表示,幾乎每一天,都會創下一個「新的、令人堪憂的記錄」。
  • 從武漢回來的世界衛生組織科學家說新冠病毒確實來自蝙蝠
    世界衛生組織科學家總結,新冠病毒來自蝙蝠,可能經過另外中間的動物「宿主」傳染到人類。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團隊拜訪了武漢這座城市,調查病毒的源頭和該病毒如何傳播到全世界。此前武漢被認為是新冠病毒流行的震中。 科學家相信病毒是在武漢的一個生鮮市場從動物傳染到人類的。但是,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事務主管邁克瑞安周一表示,事實未必如此,並且意外是可能存在的。 他說:「事實是,在武漢拉響的警報並不一定意味著這裡就是病毒從動物傳染到人類的地方。」
  • ...報告了養殖水貂中發現的新冠病毒。11月6日,世界衛生組織(WHO...
    丹麥新冠病毒變異,世衛組織再發預警;①北歐國家丹麥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貂生產國,其產量估計佔全世界的40%。丹麥也是世界最大的貂皮出口國,目前在1100多個農場中養殖著1500萬—1700萬隻水貂。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丹麥約1/3的新冠肺炎病例可以追溯到水貂養殖場;②11月5日,丹麥在水貂養殖場發現一種可傳染給人類的變異新冠病毒,並確認這種變異可能會對將來的新冠疫苗形成挑戰後,決定撲殺多達1700萬隻水貂,並嚴格封鎖相關的日德蘭半島北部地區;③截至目前,丹麥、荷蘭、西班牙、瑞典、義大利和美國這6個國家已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報告了養殖水貂中發現的新冠病毒。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各地 武漢只是發現地
    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1月23日,世衛組織在其官網上發布了當天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的視頻,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在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
  • 數百項血清學研究表明 全球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來源:北京青年報新華社電 世界衛生組織12月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 新冠病毒已變異?關鍵時刻英國傳出危險信號,世衛組織緊急介入
    報導稱,這種變異的新冠病例目前已經在至少60個地方確認,累計確診病例已經高達1000例,當前,英國科學家正積極展開研究並已經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針對英國東南部病例的新一輪激增,英媒分析稱,除了病毒變異外,還可能是由於英國沒有採取更加嚴格的封鎖措施。截至目前,不少地區的學校和商店仍在開業,且越來越多的民眾從市中心搬回了居民區。事情曝光後,世衛組織於14日緊急召開了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對英國這種變異病毒展開討論。
  • 各年齡段人群普遍易感染新冠病毒;病毒尚未明顯變異;歐亞多國感染...
    新冠病毒將來有長期存在可能性,關鍵是要控制,但像流感病毒那種每年都出現的可能性應該非常小。建議科研人員進行針對冠狀病毒的長期研究。目前咽拭子檢測陰性為出院標準,部分病人肛拭子或糞便能測到病毒核酸片段,其實並非活病毒。少數病人出院後,複查可能又出現核酸片段的陽性,這並不奇怪,但在隔離觀察的兩周內還需警惕。
  • 世衛組織:水貂攜帶的新冠病毒出現變異,但仍是同一種病毒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變異後的影響還未確定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 麥可·瑞安當地時間11月6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令人擔心的是,水貂這樣的哺乳動物是很適合新冠病毒的動物宿主,新冠病毒可能在這些物種內逐漸變化。需要在農場內確保生物安全,避免新冠病毒再從動物傳給人類。現有證據顯示,變異後的新冠病毒行為並無不同,只是在具體特徵上可能有輕微區別,但仍是同一種病毒,其具體影響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確定。
  • 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
    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據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在蘇必利爾湖沿岸的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據報導,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自7月以來,該校研究人員已經從德盧斯的8個不同的海灘採集了水樣本,並進行了相關實驗。
  • 省衛生健康委召開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培訓會
    為進一步做好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11月17日下午,省衛生健康委在蘭州召開全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培訓會。會議傳達了省委、省政府領導關於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省疾控中心專家就《甘肅省進口冷鏈食品監管總倉新冠病毒核酸監測方案(試行)》《甘肅省進口冷鏈食品存儲總倉預防性消毒技術指引(試行)》做了專題培訓。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明出席會議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