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項血清學研究表明 全球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2020-12-09 環球健康

來源:北京青年報

新華社電 世界衛生組織12月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他強調,儘管這些研究仍存在局限性,但其結果相當一致,即世界上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目前世衛組織還在研究不同人群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有多強以及這種免疫反應會持續多久。

世衛組織曾於1月發起一項研究,旨在將針對新冠病毒的血清學研究和檢測標準化。迄今,已有60多個國家正使用世衛組織方案開展一項或多項此類研究。

譚德塞說,血清學研究可以幫助了解自然條件下感染新冠病毒後獲得的免疫力能持續多長時間,同時也有助於了解接種疫苗後獲得的免疫力能持續多長時間。

隨著各國計劃在未來數周或數月內推出新冠疫苗,他呼籲各國根據世衛組織免疫戰略諮詢專家組發布的框架和路線圖,優先為最需要的人接種新冠疫苗,包括感染風險較高的衛生工作者以及罹患嚴重疾病的人群等。

他同時強調,在推廣新冠疫苗的最初階段,由於每個國家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接種疫苗,因此各國政府、社區和個人應繼續使用已經過驗證有效的新冠應對工具,這一點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血清學研究表明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新華社日內瓦12月7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 世衛組織:血清學研究表明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世衛組織:血清學研究表明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世界衛生組織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他強調,儘管這些研究仍存在局限性,但其結果相當一致,即世界上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 世衛:血清學研究表明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新華社日內瓦12月7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 世衛組織:血清學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新華社日內瓦12月7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 全球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新華社電 世界衛生組織12月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 世衛:血清學研究表明,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僑報網綜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圖片來源:中新社)新華社報導,WHO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 大多數人仍易感染 新冠病毒
    據新華社日內瓦12月7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強調,儘管這些研究仍存在局限性,但其結果相當一致,即世界上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目前世衛組織還在研究不同人群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有多強以及這種免疫反應會持續多久。他同時強調,在推廣新冠疫苗的最初階段,由於每個國家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接種疫苗,因此各國政府、社區和個人應繼續使用已經過驗證有效的新冠應對工具,這一點至關重要。
  • 世衛組織總幹事:全球大多數人口仍然易感新冠病毒
    當地時間12月7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全球已有上百項血清陽性率研究,其中一些跟蹤人體抗體反應或血清陽性率隨時間推移的變化。儘管所用方法和測試種類不同,但結果相當一致,即全球大多數人口仍然易感新冠病毒。目前仍在研究不同人群免疫反應的強度及延續時間,世衛組織已著手對血清陽性率研究和血清檢測進行標準化工作,60多個國家在世衛組織規程下展開此類研究。
  • 研究表明:全美這些場所最易感染新冠
    ,在全美大城市中,大部分新冠肺炎感染者,與少數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存在關聯。該模型還發現新冠病毒感染中存在嚴重的種族和社會經濟不平等現象。史丹福大學和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來自SafeGraph的手機位置數據來模擬新冠病毒在美國10個最大城市地區中的潛在傳播:亞特蘭大、芝加哥、達拉斯、休斯敦、洛杉磯、邁阿密、紐約、費城、舊金山和華盛頓特區。
  • 石正麗研究員及陳化蘭院士新研究發現,貓咪對新冠病毒易感
    新冠病毒引發的疫情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爆發,目前確診感染人數已經超過100萬,並且這一數值還在持續猛增中。隨著人們對SARS-CoV-2的認知越來越清晰,已經有科研人員進行了動物傳染性方面的研究。雪貂通常被用作人類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動物模型,因此,研究人員率先測試了SARS-CoV-2在雪貂中的易感性。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雪貂的上呼吸道複製,但無法在其他臟器中複製。新冠病毒可在雪貂體內複製長達8天而不會引起嚴重的疾病或死亡。
  • 【抗體檢測提高確診率】EMI:檢測血清特異抗體可顯著提高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率
    國家藥監局近日新批准兩個新冠病毒感染抗體檢測試劑,這對疾病確診和進一步控制疫情的意義重大。這個實驗裡的病人都沒有從支氣管下部採集標本,而這次新冠病毒的主要感染位置是下呼吸道。這個報導解釋了前一段臨床檢測病毒感染陰性陽性不定的困惑。同時這篇報導發現在發病後第5天,100%的病人都可以在血清裡查到針對病毒的抗體反應。根據這一發現,及時進行血清特異抗體檢測應該是能大大提高臨床病毒感染診斷的有效手段。
  • 美國數百人可能已感染英國變異新冠病毒
    【僑報網訊】研究英國變異新冠病毒的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病毒很可能在11月中旬抵達美國,而美國的許多人可能已經被感染。(圖片來源:美聯社)CNN報導,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生態與進化生物學系主任麥可·沃羅比(Michael Worobey)說:「如果非要我預測的話,我會說,到目前為止,可能已有數百人感染了這種病毒變體。很可能這種新變體已經多次抵達多個地方。」
  • 血漿分析表明 紐約1/5人口已感染新冠
    研究表明,已有170萬紐約人——約佔全市人口的20%已感染新冠病毒,該病毒的致死率接近1%,是流感的10倍。今年2月9日至7月5日,研究人員從西奈山衛生系統獲得了10691份病患的血漿樣本,且每周對其進行測試。第一組樣本為4101份,從在西奈山急診科就診和入院急救患者那兒獲得。
  • 29%新冠病毒樣本出現D614G變異更易傳播?專家解讀什麼是病毒變異
    此前,黃愛龍團隊於4月29日、6月5日和6月18日短時間內在國際頂級期刊 《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了三篇論文,針對新冠病毒患者的抗體反應和無症狀感染者的臨床和免疫學特徵展開研究。此次研究中,黃愛龍團隊詳細闡述了新冠病毒S蛋白在614位置的顯性突變(D614G突變)。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所屬的RNA病毒突變率極高,這可能助長傳播和毒性。
  • 血漿分析表明,紐約1/5人口已感染新冠
    研究表明,已有170萬紐約人——約佔全市人口的20%已感染新冠病毒,該病毒的致死率接近1%,是流感的10倍。今年2月9日至7月5日,研究人員從西奈山衛生系統獲得了10691份病患的血漿樣本,且每周對其進行測試。第一組樣本為4101份,從在西奈山急診科就診和入院急救患者那兒獲得。
  • 貓可能會被感染新冠,但沒什麼好慌的
    更引人關注的是武漢病毒所的石正麗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於近日在預印本平臺發布的研究——一個血清學報告:貓體內的冠狀病毒中和抗體研究。他們對疫情爆發前(2019年3-5月)的39份和疫情爆發後的102份貓血清樣本做研究發現,疫情爆發前的樣本均未檢測出新冠病毒抗體,但疫情爆發後的102份樣本中有15份呈現抗體陽性(ELISA實驗)。
  • 研究顯示:40%易感染新冠病毒物種為瀕危動物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26日消息,科學家列出410種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脊椎動物,他們想通過研究弄清楚,哪些群體最易受新冠病毒威脅,以及新冠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染給人。研究詳情發布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科學家發現,動物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的胺基酸序列與人的相似程度決定了感染風險。
  • 新冠病毒將會終結人類?舒蘭聚集感染的背後讓人細思極恐
    直到新冠肺炎疫情在新澤西州暴發,麥可·梅爾赫姆才突然驚覺:「我以前也患過流感,但症狀從未如此嚴重」。他堅持去做了血液抗體檢測,結果是已有新冠病毒抗體,而且是IgG抗體,其持續時間比通常感染後約一周產生的IgM抗體的壽命更長。梅爾赫姆還回想起,身邊的朋友也曾在去年11月、12月生病,這些人也許早已被新冠病毒感染。
  • 寵物也成新冠易感群體,義大利新冠高發區的寵物檢測到新冠抗體
    近日,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發布了一項專門針對寵物感染新冠病毒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被採集的 919 只寵物樣本中,3.3% 的狗和 5.8% 的貓具有可檢測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滴度。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確診患者的寵物貓和寵物狗被檢測出抗體陽性的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