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檢測提高確診率】EMI:檢測血清特異抗體可顯著提高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率

2021-01-15 華夏肝臟病學聯盟

華夏聯盟編者按: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轉化研究。Science近日發文指出,實驗室爭相生產新型冠狀病毒診斷試劑,缺乏抗體檢測掩飾了診斷正確性。國家藥監局近日新批准兩個新冠病毒感染抗體檢測試劑,這對疾病確診和進一步控制疫情的意義重大。

 

本周剛在國際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EMI) (中文譯名《新發微生物與感染》) 發表的一篇發自武漢臨床前線的報告發現,新冠病毒在身體多部位採集到樣本後,雖然可以用分子生物學檢測到病毒存在,但這些部位的檢出陽性率都不高。這個實驗裡的病人都沒有從支氣管下部採集標本,而這次新冠病毒的主要感染位置是下呼吸道。這個報導解釋了前一段臨床檢測病毒感染陰性陽性不定的困惑。同時這篇報導發現在發病後第5天,100%的病人都可以在血清裡查到針對病毒的抗體反應。根據這一發現,及時進行血清特異抗體檢測應該是能大大提高臨床病毒感染診斷的有效手段。



摘要

2019年11月,一種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在中國武漢爆發,並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2019-nCoV最初被認為通過呼吸道傳播並導致肺炎,因此以口腔拭子為基礎的分子學診斷被用於確認是否感染。同樣,兩次口腔拭子檢測陰性的患者即可出院。然而,許多冠狀病毒也可感染腸道並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此次2019-nCoV是否入侵被感染者的其他器官仍有待檢測。筆者在武漢當地一所醫院對感染此病毒的患者進行研究,發現肛門拭子和血液中也存在2019-nCoV,且在感染後期肛門拭子陽性率高於口腔拭子陽性率,這說明病毒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筆者還發現血清學檢查可以提高檢測的陽性率,應當在未來的流行病調查中使用。本文旨在提出警示:2019-nCoV可能通過多種途徑散播。



引言

冠狀病毒(Coronaviruses, CoVs)屬於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狀病毒科(Coronaviridae)中的正冠狀病毒亞科(Orthocoronavirinae)。2003年,一種人類冠狀病毒(SARS-CoV)導致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的爆發。最近,一種SARS相關CoV被認為是導致中國中部城市武漢疫情爆發的病原體。據估計,該疫情於2019年12月12日開始,截至2020年2月3日,中國的實驗室確診病例為17332例,累計死亡361例[1]。該病毒已經通過來自武漢的旅客傳播到其他23個國家[1]。典型的症狀為發熱、乏力、氣促,嚴重的情況下出現肺炎[2-4]。這種疾病最初被稱為「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


筆者很快確定了病原體,並將它命名為2019-nCoV(世界衛生組織指定的病毒名稱)。新發現的病毒是SARS相關病毒(SARSr-CoV),但其與SARS-CoV的基因組同源性僅為74.5%[2]。筆者開發了基於病毒刺突基因的分子檢測工具。筆者此前的研究表明,qPCR方法可用於口腔拭子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2019-nCoV的檢測[5]。此外,筆者利用另一種SARSr-CoV Rp3來源的交叉反應核衣殼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 NP)開發了IgM和IgG檢測方法[6],該蛋白與2019-nCoV的NP具有92%的同源性。使用這些血清學工具,筆者證明感染2019-nCoV患者的病毒抗體滴度增加[5]。


臨床觀察顯示,與SARS-CoV相似,2019-nCoV通過呼吸道引起肺炎。因此,口腔拭子中病毒抗原的存在可被用作2019-nCoV的檢測標準。同樣,以24小時為間隔的兩次口腔拭子陰性被正式視為病毒清除。本文對武漢市某醫院的2019-nCoV進行了調查,旨在探討該病毒可能存在的其他傳播途徑。



材料與方法

樣本採集


口腔拭子、肛門拭子和血液樣本在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並由新發傳染病定點醫院倫理委員會批准後,在武漢市肺科醫院採集。共進行了兩次研究。在第一次研究中,筆者收集了39例患者的樣本,其中7例病情嚴重。在第二次研究中,筆者收集了139名患者的樣本,但沒有他們的臨床記錄。筆者只展示病毒核苷酸檢測陽性的患者。除有特殊標註外,患者選擇均無性別或年齡偏倚。對於拭子,每管加入1.5 ml DMEM+2% FBS培養基。2500rpm渦旋60s靜置15 - 30分鐘後收集上清液。將拭子上清加入裂解緩衝液以提取RNA。收集的血清在24h內3000 g離心15 min, 然後56℃30 min滅活,最後4℃保存直到使用。



RNA提取和實時定量PCR


筆者嚴格按照商業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操作。應用高純度病毒RNA提取試劑盒(羅氏)從200μl的樣本中提取病毒RNA。RNA用50μl洗脫緩衝液來洗脫用作RT–PCR模板。基於之前報導過的2019-nCoV S基因的檢測方法來進行qPCR檢測[5]。簡單來說,以上提取的RNA由HiScript®II One Step qRT-PCR SYBR®Green 試劑盒來提取。20μl qPCR反應體系包含10μl 2×SYBRGreen Mix,1μl One Step SYBR Green Enzyme Mix,0.4μl 50×ROX Reference Dye 1,0.4μl(10μM)每對引物和2μl RNA模板。擴增過程如下:50℃持續3 min, 95℃持續30 s, 接著進行95℃持續10 s, 60℃持續30 s的40個循環,最後使用ABI 7500的PCR儀上默認的熔解曲線。



血清學檢測


採用SARSr-CoV Rp3 NP作為抗原(據之前報導該抗原與所有SARSr-CoV具有90%以上的胺基酸同源性[5])筆者自主開發了內部應用的抗SARSr-CoV IgG和IgM ELISA的試劑盒。對於IgG檢測,MaxiSorp Nunc-immuno 96 孔的 ELISA板用重組NP包被過夜(100 ng/孔)。將人血清1:20稀釋置於37°下1小時進行檢測。抗人IgG-HRP標記的單克隆抗體(Kyab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武漢,中國)按1:40000稀釋加入。計算OD值(波長450-630)。對於IgM抗體的檢測,MaxiSorp Nunc-immuno 96 孔ELISA板用抗人IgM(μ鏈)(500 ng /孔)包被過夜。將人血清1:100稀釋後置於37°下40 min進行檢測,最後加入稀釋1:4000抗Rp3 NP-HRP偶聯物(Kyab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武漢,中國)。計算OD值(波長450-630)



結果

第一部分研究中,為了測試肛門拭子和血液中是否如同口腔拭子一樣可以檢測到病毒陽性,筆者對收治於武漢肺科醫院的2019-nCoV口腔拭子陽性患者進行了分子學研究,採集了血液、口腔拭子和肛門拭子樣本進行2019-nCoV 的qPCR檢測,方法如前所述[5]。


在15名接受治療數日仍攜帶病毒的患者中,8人口腔拭子陽性(53.3%),4人肛門拭子陽性(26.7%),6人血液陽性(40%),3人血清陽性(20%);2名患者同時存在口腔拭子和肛門拭子陽性,然而不存在血液和拭子同時陽性的患者。血清陽性的患者不出意外地均為血液陽性(見表1)。總之,即使口腔拭子中無法檢測到病毒核苷酸的患者,仍可能存在肛門拭子或血液病毒核苷酸陽性。筆者應當注意的是,即使拭子病毒陰性,患者也有可能存在病毒血症。


接著,筆者在另一組入院治療10天的患者中連續觀測口腔拭子和肛門拭子中病毒的動態變化情況,檢測了病毒抗體和病毒核苷酸水平,方法如前所述[5]。結果顯示,第0天(初次採集樣本)IgM和IgG的滴度都相對較低或檢測不到。第5天,幾乎所有患者都出現了病毒抗體水平的升高,這通常被認為是早期感染向晚期感染的過渡(見圖1和附表1)。IgM陽性率從50%(8/16)升高到81%(13/16),而IgG陽性從81%(13/16)升高到了100%(16/16),這與分子學檢測(如下)的低陽性率相悖。





分子學檢測結果顯示第0天16名患者中共有8人口腔拭子陽性(50%)和4人肛門拭子陽性(25%)。第5天,僅有4人口腔拭子陽性(25%),相反地,檢測到6人肛門拭子陽性(37.5%)。合併所有拭子陽性結果分析,筆者發現第0天大多數拭子檢測陽性來自於口腔拭子(8/10,80%)。然而,此趨勢在第5天發生改變,肛門拭子陽性率(6/8,75%)高於口腔拭子陽性率(4/8,50%),同時筆者還發現6名第0天拭子檢測陰性的患者再次出現了病毒。值得注意的是,這6名患者中4人為肛門拭子陽性(見表2)。這些數據提示了拭子檢測存在著由早期較多口腔拭子陽性(由抗體滴度表明)向晚期較多肛門拭子陽性變化的情況。




討論

在2019-nCoV病毒爆發後的1個月內,筆者迅速開發了分子和血清學檢測工具。這是首次從7名確診為不明病毒性肺炎的患者中初步鑑定為2019-nCoV後對該病毒進行的分子和血清學研究[5]。筆者在口腔拭子、肛門拭子和血液中都檢測到該病毒,因此受感染的患者可能通過呼吸道、糞-口或體液途徑傳播該病原體。此外,筆者還成功地應用血清學方法對大量人群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該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檢測的陽性率。


筆者發現,目前用於2019-nCoV診斷的口腔拭子中病毒RNA的檢測策略並不完善。當口腔拭子檢測陰性時,通過肛門拭子或血液學方法可以檢測到該病毒。在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中,觀察到在感染後期這些患者存在腸道感染[7-9]。然而,感染2019-nCoV的患者在疾病的早期或晚期可能在腸道內藏有病毒。值得注意的是,病毒血症的患者血液標本均未檢測出陽性。通過常規監測,這些患者可能被認為未感染2019-nCoV,從而對其他人構成威脅。相比之下,筆者幾乎在所有患者血清中都發現了病毒抗體,表明流行病學應該考慮2019-nCoV的血清學。筆者可以觀察到從早期感染時的口腔拭子陽性到晚期感染時的肛門拭子陽性的可能轉變,這一觀察結果表明,臨床上不能僅僅基於口腔拭子陰性便允許患者出院,因為患者仍可能通過口-糞途徑排出病毒。最重要的是,考慮到口腔拭子檢測結果不可靠,筆者強烈建議使用病毒IgM 和IgG血清學試驗來確認感染。


綜上所述,筆者在此提出警示:2019-nCoV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傳播,分子和血清學測試都是確定病毒感染所必需的。



致謝

感謝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Danielle Anderson教授對本文提出的批評和建議,感謝武漢病毒所國家病毒資源中心。



/翻譯: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湛夢茹 任天羿 劉旭 李臘梅

/編輯:臨床肝膽病雜誌  邢翔宇

相關焦點

  • 【防疫提醒】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與血清學抗體檢測有何不同
    【防疫提醒】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與血清學抗體檢測有何不同 2020-12-02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新聞分析: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新華社記者彭茜 郝亞琳  輕輕扎破手指,取一滴血,滴在檢測卡樣本孔內並滴加稀釋液,15分鐘後便可通過觀察反應線出現與否,判斷自己是否曾感染新冠病毒。
  • 新冠抗體、抗原檢測的臨床應用
    冠抗體、抗原檢測的臨床應用 一 什麼是抗原檢測試劑? 二 什麼是抗體檢測試劑? 新型冠狀病毒的上述抗原,可作為免疫原,在病毒感染人體後,刺激漿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利用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可通過抗原檢測抗體的存在,從而間接證明人體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 寵物也成新冠易感群體,義大利新冠高發區的寵物檢測到新冠抗體
    近日,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發布了一項專門針對寵物感染新冠病毒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被採集的 919 只寵物樣本中,3.3% 的狗和 5.8% 的貓具有可檢測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滴度。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確診患者的寵物貓和寵物狗被檢測出抗體陽性的概率更高。
  • 新冠核酸和抗體檢測臨床應用熱點問題解答!
    但實際工作中,還是有可能出現檢測的「假陽性」,通常是由於實驗室檢測人員操作時,發生了標本間交叉汙染(cross-contamination)或實驗室擴增產物的遺留汙染(carry-over)所致。一個臨床實驗室如果嚴格執行「三個陰性樣本隨機放在臨床樣本中間同時參與檢測全過程」的質控策略,應可有效避免病毒核酸檢測假陽性結果的報出,這也是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可以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依據之所在。
  • 駐馬爾地夫使館更新核酸及血清抗體檢測機構名單
    中國僑網12月11日電 據中國駐馬爾地夫大使館消息,根據關於搭乘航班赴華人員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測雙陰性證明乘機的通知(mv.china-embassy.org/chn/sgsd/t1829326.htm),已對赴華航班乘客實行憑新冠病毒核酸和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陰性證明登機的做法。
  • 1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抗體,須與核酸檢測協同使用,上海芯超抗體檢測...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4月10日,作為上海市科委應急科技攻關項目,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獲國家藥監局應急醫療器械審批批准。芯超生物成為上海市第一家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國家註冊證獲得者。
  • 新方法可檢測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
    英國《自然·醫學》雜誌12日公開的一份免疫學研究論文,美國科學家介紹了一種可以檢測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的方法。這種方法已經在16名患者身上做過測試,或有助於鑑定出血漿中包含病毒抗體的個體,這種抗體有望用於治療其他病人。
  • 核酸檢測與抗體檢測各自有什麼用途?
    相信對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確診病例的有效手段,但是對於血清抗體檢測卻知之甚少。
  • 核酸檢測、血清抗體檢測到底什麼區別?快來漲知識啦
    核酸檢測是實驗室確診的主要方法。可通過實時螢光PCR檢測咽拭子、痰液或血液等標本中2019-nCoV核酸陽性,或通過病毒基因測序,如與已知的2019-nCoV高度同源即為病原學陽性。它既不需要開刀也不需要打針,採集人體分泌物後,進行留樣保存,在實驗室條件下,利用PCR技術進行檢測,進行臨床病原學的確診。
  • 除了核酸檢測,為什麼還要增加血清抗體檢測?
    很多人聽說過核酸檢測,這是疫情防控、確診病例的有效手段,但是對於血清抗體檢測卻知之甚少。
  • 最艱難兩周來臨,美國改用血清測試確定人體新冠病毒抗體,有助鎖定...
    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加快篩查檢測進度是當務之急。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緊急批准了首個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方式——血清測試(serology test)的使用權。這一檢測是通過尋找人體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以此確定被檢測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 國家蛋白質中心團隊:蛋白質晶片揭示早期新冠患者血清抗體的規律
    責編丨兮截至4月28日,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已經蔓延到全球超過200個國家或地區,累計國外報告確診病例超過300萬,累計死亡超過20萬人例。尤其是新冠病毒感染攜帶者和早期新冠肺炎患者,他(她)們的症狀輕、隱匿性強,無法全部得到及時有效的檢測,給世界各國的疫情防控帶來的巨大的挑戰!
  • 興證醫藥健康: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優缺點全面解析
    2020年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最新版本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在原有診療方案的基礎上增加了血清學檢測,作為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診斷依據之一。血清學檢測便是通過檢測血液樣本中的特異性抗體IgM和IgG的存在及含量,來間接判斷體內有無病毒及病毒感染情況。
  • 來看看專家怎麼說,「咽拭子陽性」與新冠確診病例有何區別?
    血清學檢測便是通過檢測血液樣本中的特異性抗體IgM和IgG的存在及含量,來間接判斷體內有無病毒及病毒感染情況。目前臨床中常用的抗體血清學檢測方法有3種: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膠體金免疫層析法。
  • 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抗體檢測結果解讀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不斷更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一直強調核酸檢測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確診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第七版診療方中新增確診病例血清抗體指標: 血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lgM抗體和IgG抗體陽性。
  • 新冠患者復陽會怎樣?血清IgG、IgM檢測結果如何解讀
    一段時間後,去給這些無症狀者測試,發現他們大部分都有抗體。從目前我觀察的情況看,應將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為三大類:「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新冠病毒非肺炎患者、新冠病毒無症狀者」。在臨床實踐中,這些無症狀感染患者也是需要隔離和報告,只是沒有在確診案例報告裡。
  • 興證醫藥健康: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優缺點全面解析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2020年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最新版本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在原有診療方案的基礎上增加了血清學檢測,作為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診斷依據之一。血清學檢測便是通過檢測血液樣本中的特異性抗體IgM和IgG的存在及含量,來間接判斷體內有無病毒及病毒感染情況。
  • 搭乘航班赴華人員須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測有關問題解答
    駐美國使領館於10月29日發布最新通知,自2020年11月6日起,自美國出發,搭乘航班赴華的中、外籍乘客,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血清特異
  • 為什麼抗體檢測能給核酸檢測的「假陰性」兜底?-虎嗅網
    動輒需要4~6小時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在有大量疑似患者、無症狀感染者仍待排查的情況下,診斷效率顯得尤為低下,整個流程也為醫護人員增添了更多感染的風險。 很快,能高效進行補充診斷的抗體檢測誕生了。 據介紹,兩款產品均可實現體外定性檢測人血液中的新冠病毒IgM/IgG抗體,15分鐘即可獲得檢測結果。 且相比於核酸檢測,抗體檢測可以將診斷時間前移。「這兩種試劑盒在患者感染的第7天或發病的第3天就能夠檢測出IgM抗體,對患者進一步的確診很有幫助。」鍾南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