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你了,歡迎你來閱讀我的文章,我是小生講動物的作者,我一直在推動野生動物保護的觀念,致力於野生鸚鵡保護事業多年。
我是西布耶的助手,西布耶(化名)是一名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的動物學家,兼任野生動物救援(Wildaid)的組長。

2000年的時候,我和西布耶教授在巴拿馬西部研究過白額鸚鵡,這是一種很美麗的鸚鵡,野生數量多,不屬於瀕危物種,但是它們卻處在艱難的生活中,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方面美國國內的寵物市場對該種鸚鵡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原產地的人卻把該種鸚鵡當作美食,烤著吃,使得盜獵和捕殺現象很嚴重。
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就需要深入實地去考察。
該種鸚鵡屬於派翁尼斯鸚鵡屬裡的物種,主要分布於巴拿馬西部,墨西哥東南部的聖路易斯波託西和塔毛利帕斯州南部。它的首選棲息地包括局部低海拔地區和海拔高達1600米的山麓丘陵,通常它們隱藏在森林樹冠層中,或者在森林邊緣和鄰近的半開闊林地處容易觀察到。
白額鸚鵡除了繁殖期間成對活動以外,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30-50隻的群體,集體覓食活動。
它們在覓食的時候會保持安靜,在樹冠頂部動作緩慢輕微,為的是不被天敵發現;該種鸚鵡體長24釐米左右,體重250克左右,屬於短胖型的鸚鵡。
雄性通常比雌性要大一些,羽毛藍色更深,面積大,頭部和喙也更大。成年鸚鵡有一個白色的額頭和冠,就像白頭翁鳥那樣,這也是它們的名字由來。
它們喉嚨部位的羽毛也是白色的,其餘,脖子和胸部是暗淡的深藍色。腹部為淺綠色,上部為深綠色,帶有黃銅金屬光澤的肩膀。
雌性白額鸚鵡與雄性顏色相似,很難從外觀上辨認出它們的性別,需要DNA性別鑑定才行。
它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原產地它們是禁止貿易的物種;它以各種樹種子,堅果和水果為食,並且經常光顧玉米、高粱等作物的農場,以及商業水果種植園,對農產品造成一定的減產。

它們在當地人的眼裡是害鳥,經常受到驅趕和捕殺,由於它們肉質鮮美,通常會被農民捕來烤著吃。
然而美國國內喜歡鸚鵡的鳥友,想購買一隻白額鸚鵡做寵物,就需要花費2千元(人民幣),所以經常諷刺那些無知的農民,吃一隻鸚鵡就是2千元。
聰明的美國鳥商人會利用《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合法的進口該種鸚鵡作為種鳥,再進行人工繁育。
該種鸚鵡在美國寵物界很受歡迎,它們以溫順、安靜的性格和聰明的頭腦為優點,與主人有著良好的互動性,很受人們的讚賞。
若說語言能力它們算差的,但是它們擁有無以倫比的忠誠,它們對主人的忠誠是一生不變的,有時候還會積極保護主人,去攻擊靠近主人的陌生動物,這一點是很被鳥友看中的。
忠誠是白額鸚鵡的本性,據我們研究發現該種鸚鵡非常看重感情,就拿2隻配對成功的成年鸚鵡來說,它們終日都在一起活動、休息,幾乎不分開,常常能見到它們在枝頭相互梳理羽毛,而且持續時間久,它們奉行「一夫一妻制」,當有一隻鸚鵡死亡,另外一隻也會活不長,抑鬱絕食而死。
這種鸚鵡人工繁殖難度很高,若是從小手養長大的白額鸚鵡,是可以終身伴隨主人的,單只飼養沒有問題,是一種既聰明又有趣味的理想寵物。
你喜歡白額鸚鵡嗎?喜歡你就給它們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