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化木是怎麼形成的

2021-01-20 金剛菩提子大課堂

木化石是幾百萬年或更早以前(最少也要七,八百萬年)的樹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後,木質部分被地下水中的SiO₂(二氧化矽)交換而成的樹木化石。它保留了樹木的木質結構和紋理。顏色為土黃、淡黃、黃褐、紅褐、灰白、灰黑等,拋光面可具玻璃光澤,不透明或微透明,因部分木化石的質地呈現玉石質感,又稱為樹化玉或矽化木。矽化木是數億年前的樹木因種種原因被埋入地下,在地層中,樹幹周圍的化學物質如二氧化矽、硫化鐵、碳酸鈣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進入到樹木內部,替換了原來的木質成分,保留了樹木的形態,經過石化作用形成的植物化石,因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矽成分多,所以,常常稱為矽化木。

木化石又稱矽化木;化學式:SiO₂·nH₂O,屬隱晶族,硬度:5.5-6.5,比重:2.65-2.66,木化石 折射率:1.54-1.55。是地質歷史時期的樹木經歷地質變遷,最後埋藏在地層中,經歷地下水的化學交換、填充作用,從而這些化學物質結晶沉積在樹木的木質部分,將樹木的原始結構保留下來,於是就形成為木化石。矽化木主要生成於中生代時期,以侏羅紀、白堊紀最多。

古代的樹木被包含二氧化矽的水所淹沒,木頭裡的細胞被石英家族的石髓、蛋白石等所置換,所以雖然還保留著木頭的外觀,但實質上已經是百分之百的石頭(石英)了。西方的神秘學家們認為,原本腐爛的木頭,在經過石英置換後,竟然變成不朽的寶石,因此,認為木化石具有永恆、長壽、永生的能量特性。

通常木化石均有較多裂縫或缺口,還常常有些地方木頭化石已被別的物質如瑪瑙等填塞置換,這些都是經過漫長歲月形成的自然產物,而非人為填補的結果,亦不應視為瑕疵反而這正是其奇妙之處。

矽化木形成形成時間

矽化木從古生代石炭紀開始(始於距今3.55億年)到中生代白堊紀(結束於距今6500萬年)之間均有分布。到21世紀為止最早的木化石是石炭紀早期的裸蕨植物化石,最新的為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矽化木。

形成原因

古代樹木因火山噴發或地殼運動等地質作用而被埋入地下,由於處於缺水的乾旱環境或木化石 與空氣隔絕,木質不易腐爛,在漫長的地質作用過程中被含矽鈣物質交換替代,替換的過程保留了木質的纖維結構和樹幹的外形,使樹木變成化石。

樹木保存為化石的條件極為苛刻,樹幹要想成為矽化木,先決條件是其樹幹必須得到迅速掩埋,環境的特殊,與空氣隔絕這種迅速掩埋的情況畢竟是極少見的,因此,樹木成為化石的機率非常小。

樹木被泥沙埋藏後,含豐富矽質成分的地下水溶液一邊溶解樹木的木質成分,一邊將自己攜帶的矽質成分沉澱於所溶解的孔洞中,發生物質交換替代現象。如果溶解和交替速度相等,且以分子相交換,則可保存樹木的微細結構,如年輪及細胞輪廓等。如交替速度小於溶解速度,則主要保存了樹木的形態,年輪一般不清楚。

最後,樹木的原來成分已蕩然無存,全部由含矽鈣成分的石質所取代。之後,經過壓實、固結、成巖,原來的樹木就完全變成了堅硬的石頭木化石。

矽化木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木的石化是要經過將原先組織用分解的礦物加以替換這一程序,這礦物通常是指矽或鈣。在壓力和溫度的雙重作用下,矽與其分解時的雜質組合在一起再次結晶,通常會導致新的礦物形式出現。矽再度結晶會將木的結構加以破壞。

代表產地

中國--遼寧省--北票市石文化博物館,中國湖北省新洲市陽邏,美國、中國(其中美國亞利桑那州阿達馬拉為世界第一大木化石群,新疆的奇臺縣將軍戈壁為世界第二大木化石群)

精選文玩熱門資訊  匯總收藏秘聞訣竅

請關注公眾號:金剛菩提子大課堂

微信搜索:jgdkt668  點擊關注即可


鑑定諮詢、日常交流、購買手串

請加堂楓微信:jeff7532  (長按可複製)



相關焦點

  • 緬甸矽化木
    是木化石,是距今1.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的,當植物(主要是松柏、蘇鐵、銀杏、真蕨、種子蕨等古喬木的遺骸)被沉積物埋葬後,由於處於缺水的乾旱環境,木質不易腐朽,而在漫長的石化過程中,被二氧化矽或碳酸鈣、硫化鐵等礦物質交替了木質的纖維結構,並保存了枝幹的外形,隨著氣候的演變,又經千萬年的風雨剝蝕,矽化森林逐漸露出地表,形成今日之化石。
  • 竹木牙角,木成林——矽化木(上)
    矽化木是一種樹化石,又名木石玉、木玉石、石化木等,在幾百萬年以前的樹木被埋藏在地下後,在高壓、低溫、缺氧的地質環境中,樹幹周圍的化學物質如二氧化矽、硫化鐵、碳酸鈣等通過地下水的作用進入到樹木內部,替換了原本的木質成分,經過石化作用形成了木化石,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矽成分居多
  • 新疆最大矽化木交易市場被關閉
    市場附近還有矽化木加工作坊十幾家,空地上堆滿了等待加工的矽化木。一位專門出售矽化木的經營戶說,這個市場是政府扶持的,經營戶不僅沒有執照,而且3年之內不用交稅。  2001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制定實施了《矽化木保護管理條例》,除科研需要並經審核批准可以少量採集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採挖、攜帶、運輸、加工、買賣矽化木。
  • 矽化木,木頭和石頭上億年的生命接力賽
    矽化木也稱木化石。遠古樹木因地質活動被埋入地下,由於處於缺水的乾旱環境,木質不易腐朽,而在漫長的石化過程中,樹幹周圍的化學物質如二氧化矽、硫化鐵、碳酸鈣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進入到樹木內部,替換了原來的木質成分,但保留了樹木的形態,經過石化作用形成木化石,因為所含二氧化矽成分多,所以,常常稱為矽化木。
  • 瀋陽周邊絕美景點,零下16度賞霧凇、遊水洞,矽化木石林玩不停
    這隻玉象是向下沉積的石鐘乳,後來由於地下河水位上漲,將石鐘乳的下半段淹沒而形成了現在這個景觀。矽化木石林神奇「矽化木王國」主題公園是本溪地質博物館的外延部分,共展出500餘棵矽化木展品,是世界上迄今收藏最多、體積最大、年代最久、具有極高的科普價值和觀賞價值的地質主題公園。矽化木王國是一個遷地保護的矽化木森林公園,是我國最大的木化石異地收藏與保護基地之一。
  • 你想摸真的隕石和侏羅紀時期的矽化木嗎,那就來遂寧中華侏羅紀吧
    因為這裡有恐龍化石和矽化木化石,恐龍化石見過的人多了去了,但是矽化木這種化石見過的人就不多了。喜歡這兩樣的,有探知欲的朋友們切莫錯過哦,絕對會讓你大開眼界!我們先來到了矽化木遺址館,這裡有著西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矽化木化石群。整個遺址館就是之前發現遺址的地方,這裡出土了大量侏羅紀時代的矽化木。
  • 內蒙古興和縣發現矽化木和恐龍化石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25日電(蔚日平 孫文博)古生物學家和地質考古專家通過大量地質考古工作,最近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境內發現了矽化木和恐龍化石。  矽化木位於興和縣城關鎮南15公裡二臺子鎮長勝夭村0.5公裡處。經專家鑑定,化石群處於中生代地層,距今1億多年。
  • 不只是沙石,SiO2類玉石礦床:瑪瑙,矽化木,芙蓉玉,歐泊
    瑪瑙由含矽膠的熱水溶液形成,水膽的形成也與瑪瑙的形成過程相關。含矽膠的熱水溶液充填於玄武巖空洞中,接觸巖石外壁的先冷卻,形成外殼,然後由外向內逐漸冷卻。當物質來源不充分或供應暫時中斷,便形成空心的瑪瑙,有敞口的,也有封口的。
  • 一塊矽化木拍出360萬元高價
    一塊矽化木,創下近年來國內奇石拍賣價新高:360萬元!一塊1元起拍的大理石價格扶搖直上,炒到了900元!而第四屆柳州國際奇石節一周來,也共成交奇石3000多萬元。  國內奇石市場剛起步  據悉,賞石在國內發展僅10年,儘管目前的市場尚在培育中,全國整體現正處於資源的尋找、開發,產品的收集階段,但奇石市場的確一直在升溫。
  • 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在茫茫宇宙中,存在著很多很多令人費解的「東西」,比如太陽是如何形成的?黑洞又是怎麼形成的?等等等等,宇宙之大超乎我們的想像,小編還記得在一部電影(黑衣人)中,電影的結尾彩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結尾中誇張的畫面出現了,一個「怪獸」把地球裝入了布袋中。
  • 化石是怎麼形成的 化石的形成條件
    那麼化石是怎麼形成的呢?它的形成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下面帶你詳細了解化石。  化石是怎麼形成的  當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被分解殆盡後,其堅硬部分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沉積在地底下上千年、萬年後變成了堅硬的勢頭
  •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颱風形成原因
    近日我國還有鄰國韓國、日本都頻繁的遭受颱風的襲擊,給各個國家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不僅是生活還有出行方便,那麼威力這麼強大的颱風是怎麼形成的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颱風形成的原因吧。
  • 龍捲風是怎麼形成的 龍捲風的形成原理
    那龍捲風是怎麼形成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龍捲風的形成原理。  龍捲風是怎麼形成的  龍捲風形成需要四個條件:平坦的地面或水面、強對流天氣、強烈的大風這就形成了龍捲風。  龍捲風的形成原理  由於水蒸氣上升到天空後冷卻,形成了雲,在高空,雲朵的溫度十分低,周圍的水蒸氣不斷被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