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瑪瑙
瑪瑙礦床主要分布於基性和中性熔巖被中,有時分布於次火山侵入體和凝灰巖中,屬熱液型,沉積型和砂礦型,以熱液型為主。含瑪瑙和玉髓礦帶多出現在中基性噴發巖系的多孔隙(杏仁狀)巖石地段和熔巖破碎地段。瑪瑙和玉髓充填於熔巖別的原生氣孔、多節理交匯處和裂隙膨脹處。
瑪瑙產地廣泛,幾乎遍及全球各地,紅瑪瑙主要來自巴西,印度,烏拉圭和中國雲南;其中最著名的產地當推遼寧阜新。內蒙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至呼倫貝盟莫力達瓦斡爾一帶分布大量殘坡積、衝洪積瑪瑙礦點,品種繁多,質地優良,稱戈壁瑪瑙,亦稱「瑪瑙湖」。
湖南桃源縣河流階地礫石層中產出半透明、紅色與乳白色相間輪紋、水波紋瑪瑙。山東費縣、菜蕪白堊系酸性火山巖風化殼中產出腎狀、結核狀瑪瑙。京雨花臺所產的雨花石也以瑪瑙為主,同時也包括玉髓以及色澤豔麗的火山巖,碧玉等小礫巖。對於水膽瑪瑙,我國很早就有記載。
瑪瑙由含矽膠的熱水溶液形成,水膽的形成也與瑪瑙的形成過程相關。含矽膠的熱水溶液充填於玄武巖空洞中,接觸巖石外壁的先冷卻,形成外殼,然後由外向內逐漸冷卻。當物質來源不充分或供應暫時中斷,便形成空心的瑪瑙,有敞口的,也有封口的。先冷卻的外壁,像雞蛋殼一樣,對內部有保護作用,使其相對處於封閉狀態,往往沿空腔內壁形成一層由微粒石英組成的薄殼,其內有時可生長小晶簇或紫晶簇。
二,矽化木
矽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地質歷史時期的植物被迅速埋在地下後,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矽交代而形成。我國矽化木的分布較廣,浙江、新疆、雲南、北京和西藏等均有分布,浙江、北京還建成了矽化木公園。
三,芙蓉玉
芙蓉石主要產於花崗偉晶巖脈中,屬花崗偉晶巖型礦床。芙蓉石分布不廣,世界上優質芙蓉石主要產於巴西,斯裡蘭卡。此外,緬甸、美國、西南非洲、馬達加斯加等地亦產芙蓉石。中國芙蓉石主要產於內蒙古和河北,其次有新疆、陝西、湖南、廣西、四川、江西等地。
四,歐泊
歐泊按成因產狀可分為兩種類型:古風化殼型歐泊礦床和熱液型歐泊礦床,以前者為主,如澳大利亞歐泊礦床,澳大利亞的庫伯佩迪是世界上歐泊儲量最大的礦床。歐泊的另一別名「閃山雲」也是由其在澳洲的產地閃電嶺(Lightning Ridge)轉譯而來的。
捷克,墨西哥,美國等地的歐泊以熱液型礦床為主,按歐泊的顏色來分,白歐泊的主要產地為澳洲的安達莫卡和庫伯佩迪,新南威爾斯的懷特克利夫斯以及昆士蘭的約瓦赫,其次是巴西的皮澳伊州,捷克的切爾文尼察及美國的俄勒崗州;
黑歐泊的主要產地為澳洲的閃電嶺,其次是安達莫卡和昆士蘭州的海利克斯;火歐泊的主要產地是墨西哥的格雷羅州,其次是匈牙利和美國的內華達。
中國至今無高質量的歐泊礦床產出,但有歐泊礦床分布,以陝西八寶臺蛋白石礦床為典型。該礦床中的礦體賦存於早期蝕變含長橄欖巖和輝石的風化殼中,風化殼厚8-10m不等,歐泊露頭範圍呈橢圓形。殘坡積礦石中歐泊為乳白色,不透明,質地粗糙;砂質黏土礦石中的歐泊呈不規則脈狀、團塊狀產出,歐泊呈乳白色、蛋青色、微藍色,半透明-微透明,玻璃或珍珠光澤,質地細膩,但較多綹紋
歐泊的分類:黑歐泊、白歐泊、火歐泊、漂礫歐泊、脈石歐泊、歐泊貓眼等。 歐泊變彩的 成因:歐泊的變彩是由於它具有特殊的內部結構所引起,變彩產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