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本忠:獨闢蹊徑 打破光材料「阿喀琉斯之踵」

2021-01-11 東方網

原標題:唐本忠:獨闢蹊徑 打破光材料「阿喀琉斯之踵」

  不怕摔、顯示屏可隨意彎曲;敏銳跟蹤,讓癌細胞無處遁形……「聚集誘導發光(AIE)」材料,可大大加速這些神奇功能變為現實的過程。

  17年前,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唐本忠團隊在國際上率先提出「聚集誘導發光(AIE)」——這項中國人改寫光物理課本的發現,開闢了具有原創性和國際引領性的基礎科學研究全新領域。這一成果獲得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日常生活中,發光材料應用非常廣泛。比如,以螢光粉為代表的發光材料,是目前照明和顯示技術的核心材料。紙幣及證件等採用的印刷防偽技術,採用的則是特殊油墨在紫外光照射下發出螢光的特性。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發光標記材料探索的深入,它的應用已進入高靈敏生物檢測、成像和診療等領域。唐本忠說,螢光成像技術因其高靈敏、無損、生物相容性好、成本低廉等優點,越來越多地被用於癌症早期診斷中。

  製備發光性能優異的先進材料,一直是科學家的追求目標。然而,很多發光材料只有在溶液中才有較高的發光效率。早在20世紀中葉,德國科學家就發現,發光分子在稀溶液中可高效發光,但在濃溶液中或聚集態下,發光能力大大減弱甚至消失,這就是傳統的「聚集猝滅發光ACQ」現象。

  「聚集猝滅發光」現象就像有機發光材料的「阿喀琉斯之踵」,科學家一直試圖尋找克服它的方法。

  2001年,唐本忠和他的學生在實驗中,意外發現了一種與「聚集猝滅發光」截然相反的現象,即一類有機分子在溶液中不發光,而聚集後發光顯著增強。唐本忠敏銳地意識到其中可能包含著獨特的意義,經過仔細研究和多次實驗,他創造性地提出了「聚集誘導發光」概念,英文簡稱「AIE」。

  越是聚集、越能發光,變身後的分子「性情大變」。舉一個形象的例子,傳統的ACQ分子像一群驍勇戰將,可集合在一起反而會互相掣肘,無法展現1+1=2的力量;而AIE材料則像多組列兵方陣,越是靠近就越是聲勢浩大。

  「有時候,做研究需要跳出現有的思維框框,如果你觀察到與既有經驗不一樣的現象,第一反應不應該是迴避,而應該非常興奮地去追根溯源。」唐本忠說。

  「聚集誘導發光(AIE)」是我國科學家率先提出的原創性概念,開闢了發光材料的新領域。目前,全世界已經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500個研究單位的科學家進入該領域,近兩年每年新增的SCI級的相關論文數均超過1000篇。

  基於在「聚集誘導發光(AIE)」領域的研究成果,2014—2017年,唐本忠連續入選湯森路透材料和化學雙領域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同時,榮列湯森路透「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研精英」榜。

  「原創的科研就像刨一口井,越往下發現的泉眼越多。如果只是跟蹤而無超越,思路早晚會枯竭」。唐本忠說。目前,唐本忠團隊製備了一系列高性能的「聚集誘導發光」材料,並與不同領域科研人員合作,推進這類材料在光電、傳感、生物、醫療等諸多領域的應用。

  在醫學、工業和環境領域,需要監測各種物質的含量。如,工業生產中某種離子和廢氣的濃度控制,空氣品質監測等。AIE材料對某些化學物質有很強的特異性識別,例如,在稀溶液中無螢光的某種AIE化合物只會與某種特定離子作用,從而聚集並「點亮」,成為一種有效的檢測方法。

  此外,由於AIE分子對外界環境條件變化敏感,如壓力、溫度、pH值等的變化都會通過影響聚集程度而對發光帶來影響。如此,可以利用AIE化合物檢測環境,比如,河水pH值、汙染物成分和濃度等的變化。

  目前,用於追蹤細胞的商業化螢光探針不僅成本居高不下,而大量使用時,還會出現ACQ現象。微量使用雖然可以防止螢光猝滅,但在多次光學掃描後容易出現光漂白現象,從而導致螢光信號消失,難以滿足細胞器或活體體內的監測和成像需要。

  唐本忠介紹,AIE材料擁有製備成本低、用量靈活度大、光穩定性高等優勢,日後有望成為人們觀測微觀世界的有力工具。

  曾有人問唐本忠,做出好研究的秘訣,他的回答是:熱愛你的工作!做到這點,你就成功了一半。

  「很隨和、非常有感染力,但做起研究來又非常嚴謹,對我們的要求非常高。」這是唐本忠團隊成員、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秦安軍對老師的評價。

  目前,唐本忠正通過他在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的課題組推進「聚集誘導發光」材料的學術研究和產業應用。在他看來,概念創新是科學追求的聖杯,為鼓勵原創發現,必須鼓勵挑戰精神和培育創新文化。我們不應該被教科書上的知識禁錮,不必畏懼任何權威。因為科學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顛覆「常識」,通過概念突破而開闢新領域、創造新知識。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阿喀琉斯之踵?寓意深刻的古希臘神話與寓言
    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原指阿喀琉斯的腳跟,因是其唯一一個沒有浸泡到神水的地方後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這樣一個道理:即使是再強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軟肋。傳說荷馬史詩中的英雄阿喀琉斯,是凡人珀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寶貝兒子。
  • 寒冬裡,他們為幹警把脈「阿喀琉斯之踵」
    各種不可理喻 當經常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困煩 一次次侵蝕曾經強大的心理 可以說 外界不斷的心理困擾侵擾 和自我心理救濟無途—— 成了法院人不得不經常面對的 「阿喀琉斯之踵
  • 阿喀琉斯之踵——關鍵的免疫記憶細胞
    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原指阿喀琉斯的腳跟,因是其唯一一個沒有浸泡到神水的地方,是他唯一的弱點。後來在特洛伊戰爭中被人射中致命,現在一般是指致命的弱點,要害。記憶的能力並不是大腦獨有的。免疫系統及其不同類型細胞擴展出來的免疫網絡,能夠回憶它們曾遇到過的病原體,以便在未來的阻擊戰中迅速地中和這些「入侵者」。
  • 文藝系句子‖你是我的阿喀琉斯之踵,魯伯特之淚的尾巴
    你是我的阿喀琉斯之踵,魯伯特之淚的尾巴。You are my Achilles' heel, the tail of Rupert's tears.我深知自己並不優秀,遇到一些像太陽的人,我也許追趕不上,但是可以學著他們奔跑的樣子,也往前走上兩步。哪怕最後失去蹤影,起碼也曾被光沐浴過,往後就照著光的樣子生活。
  • 現代化的「阿喀琉斯之踵」:腐敗增加「痛苦指數」
    後來,阿喀琉斯被帕裡斯一箭射中腳踝而亡。後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來隱喻:再強大的英雄,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軟肋。腐敗高發,就是18世紀以來英、美兩個崛起的大國的「阿喀琉斯之踵(The Achilles』 heel)」!對於那些傳統社會中為所欲為的既得利益者而言,腐敗或許是巧取豪奪的保護傘,是特權地位的防護牆,甚至是他們安身立命的保障線。
  • 阿喀琉斯腳踵的秘密-北極星中的古希臘神話
    她的母親曾經把他放在冥河中浸泡以求刀槍不入,但是阿喀琉斯的腳踵卻沒有被浸泡,最後在特洛伊戰爭中被毒箭射中腳踵被殺。後來被引申為」致命弱點「。
  • 清華唐傑:GPT-3表示能力已經接近人類,但它有一個阿喀琉斯之踵
    但是它有個阿喀琉斯之踵——沒有常識。3、數據+知識雙重驅動,也許是解決未來認知AI的一個關鍵。4、用計算模型來解決認知是不夠的,未來需要構建一個真正能夠超越原來的,超越已有模型的一個認知模型。5、通用人工智慧還有多遠?我們希望它有持續學習的能力,能從已有的事實,從反饋中學到新的東西,能處理一些更複雜的任務。
  • 機場成亞洲航空繁榮的阿喀琉斯之踵 印尼尤甚
    《機場成亞洲航空繁榮的阿喀琉斯之踵 印尼尤甚》原文地址  更多國際民航資訊,盡在民航譯訊0薦聞榜( )
  • ——越聚集越發光,一項中國人改寫光物理課本的...
    ——越聚集越發光,一項中國人改寫光物理課本的科學發現新華社記者餘曉潔、田曉航「科學真美!」在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唐本忠眼中,科研通向一片無限可能性的新天地,令人興奮、充滿希望。
  • 芝諾悖論:阿喀琉斯與該死的烏龜
    阿喀琉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善跑的英雄。在他和烏龜的競賽中,他速度為烏龜十倍,烏龜在前面100米跑,他在後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烏龜。因為在競賽中,追者首先必須到達被追者的出發點,當阿喀琉斯追到100米時,烏龜已經又向前爬了10米,於是,一個新的起點產生了;阿喀琉斯必須繼續追,而當他追到烏龜爬的這10米時,烏龜又已經向前爬了1米,阿喀琉斯只能再追向那個1米。
  • 南大團隊展望光催化腫瘤治療前景
    11月6日,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鄒志剛團隊在《化學趨勢》上發表綜述文章,著重介紹了腫瘤治療中光催化材料在近紅外光、紫外可見光和X射線波段的作用機理和研究進展,討論了當前的局限性,並展望了其發展趨勢。傳統的癌症治療方法(如放療和化療)在低劑量下無法達到預期的療效,高劑量下則對健康組織造成很大的損害。
  • 新型3D列印陶瓷材料可耐1700度高溫(附股)
    摘要 【新型3D列印陶瓷材料可耐1700度高溫(附股)】美國HRL實驗室官網報導稱,該實驗室研究人員在3D列印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南大團隊展望光催化腫瘤治療前景—新聞—科學網
    11月6日,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鄒志剛團隊在《化學趨勢》上發表綜述文章,著重介紹了腫瘤治療中光催化材料在近紅外光相比之下,光催化治療是一種相對溫和的方法,可以將光照射到特定的病灶區域,對健康組織的損害很小。光催化治療也更容易針對病人的特定需求進行設計,從而符合精準醫療的要求。基於光催化材料的治療方法近年來已成為腫瘤治療研究的新趨勢,一些光敏藥物已開始應用於臨床治療。
  •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芝諾的烏龜
    能力:縮地成寸出生日期:公元前464公元前464年,物理帝國的世紀運動競技開幕,芝諾之龜與海神之子阿喀琉斯賽跑芝諾之龜短小精悍,豆眼如炬,龜甲結實笨重。芝諾之龜以身體劣勢為由,申請提前奔跑100米。阿喀琉斯深知自己的速度乃是芝諾之龜的十倍,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比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