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幾乎涉及各科疾病。既可以是腹內臟器病變,也可以是腹外病變;可以是器質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可以是內科疾患,也可以是外科疾患,甚至最初為內科疾患。要是你家孩子的身體抵抗力差的話,在夏季很容易因為空調、冷飲等各種原因導致肚子痛。那麼你知道孩子肚子痛還怎麼辦嗎?那今天就和櫻桃君一起去看看吧!
一、兒童肚子疼的原因
1、由疼痛部位判斷
中上腹痛多見於胃病。右上腹痛多見於肝、膽疾病。中下腹疼痛多為腸道疾病。整體腹疼痛多為臟器病變穿孔或病變組織壞死或出血。臍周疼痛多為小腸疾病。右下腹疼痛多為闌尾炎。
2、從年齡判斷
一歲內的小寶寶肚子疼多半是腸套疊,三歲左右大的寶寶肚子疼腸痙攣的可能性比較大,學齡前兒童肚子疼多由腸蛔蟲引起或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
3、由疼痛程度判斷
重度肚子疼,靜臥不敢動,多為急性炎症,如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等。劇烈肚子疼呈絞痛樣,多為蛔蟲症、尿路結石等。撕裂性肚子疼,常見於內臟穿孔,如胃和膽囊穿孔等。
二、兒童肚子疼的解決方法
1、寶寶肚子疼隱藏的問題可小可大,稍不注意,就會耽誤病情。特別是當小寶寶痛得打滾,或伴有高燒、腹瀉或嘔吐等任何一種症狀,更應火速送到醫院診治。
2、有的父母聽到孩子叫肚子疼,就找來熱水袋給孩子熱敷。這種做法對因受寒、飯食過多引起的胃部脹痛有效,能緩解胃腸痙攣,減輕疼痛。但有些疼痛就不那麼簡單了,熱敷反而會加重病情、引發危險,比如蛔蟲病(這也是小寶寶肚子疼的常見原因)。當某種因素刺激蟲體時,可使蛔蟲竄上竄下地蠕動,刺激腸道引起更加劇烈的痙攣疼痛,此時按揉寶寶肚子,只會更加刺激蛔蟲,甚至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還可能穿破幼兒嬌嫩的腸壁,引起腹膜炎。
3、寶寶叫肚子疼,媽媽總喜歡幫寶寶揉揉,覺得一定能緩解孩子的疼痛,這種方法對胃腸道痙攣引起的胃腸絞痛有一定效果。但是以下情況可不能隨便揉肚子。
①急性闌尾炎在小孩子中也較多見。兒童闌尾炎在早期並無典型症狀,可能肚臍周圍有輕微疼痛,有時有嘔吐、腹瀉的症狀,按壓肚子時疼痛並不明顯。小孩子的免疫功能較差,患闌尾炎時很容易發生穿孔。如果爸爸媽媽此時按揉寶寶的肚子,或做局部熱敷,就可能促進炎症化膿處破潰穿孔,形成瀰漫性腹膜炎。
②腸套疊多見於年幼兒童,特別是肥胖兒童。由於被套入的腸子血液供應受到阻礙,引起疼痛,時間久了發生壞死。如果盲目按揉,可能造成套入部位加深,加重病情。
4、患兒必須隔離,食具的消毒可在開水中煮沸15分鐘,給孩子玩的玩具可用易於消毒的木製或塑料制的。患兒的床單被褥可在日光下曝曬6小時消毒。
5、為減少體力消耗和減少排便次數,應讓患兒臥床休息。孩子腹痛時可在他腹部放熱水袋,但須注意水溫不要太高,以防燙傷。
6、如果嬰幼兒大便又急又快,可讓孩子把大便解在尿布上,不要求他坐廁解便,這樣可防止肛門直腸脫垂。每次大便後可用溫水洗淨孩子臀部,並用5%鞣酸軟膏塗於肛門周圍的皮膚上。如有脫肛時,可用紗布或軟手紙塗上凡士林,託住脫垂的肛門,一面輕輕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復位。
7、孩子如果嘔吐頻繁,可短期禁食,醫生可能給孩子靜脈補液。家長則可餵孩子少油膩的流質,如藕粉、豆漿等。待病情好轉,就可儘早進食。這時,可以餵孩子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質,如麥片粥、蒸蛋、煮麵條等,牛奶易引起腹瀉脹氣,所以暫時不要餵給孩子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