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常識——防洪標準

2021-02-15 鄂州市河湖長

      各種防洪保護對象或工程本身要求達到的防禦洪水的標準。通常以頻率法計算的某—重現期的設計洪水為防洪標準,或以某一實際洪水(或將其適當放大)作為防洪標準。在—般情況下,當實際發生的洪水不大於防洪標準的洪水時,通過防洪工程的正確運用,能保證工程本身或保護對象的防洪安全。中國對已建防洪工程的防洪標準按國家標準GB 50201—94《防洪標準》執行;對保護對象的防洪安全,具體體現為防洪控制點的最高水位不高於保證水位,或流量不大於河道安全洩量。

  防洪標準與工程本身或防洪保護對象的重要性、洪水災害的嚴重性及其影響直接有關,並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相聯繫。國家根據需要與可能,對防洪標準用規範予以規定。在防洪工程的規劃設計中,一般按照規範選定防洪標準,並進行必要的論證。對特殊情況,例如洪水泛濫可能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等嚴重後果時,在經過充分論證後可採用比規範規定更高的標準。如因投資、工程量、移民等因素的限制一時難以達到規定的防洪標準時,也可以分期達到。

  世界各國所採用的防洪標準各不相同,例如,日本對特別重要的城市要求防200年—遇洪水,重要城市防100年一遇洪水,一般城市防50年一遇洪水;印度要求重要城鎮的堤防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其他國家的防洪標準大體在此範圍內。農田的防洪標準—般為防禦10~20年一遇洪水。澳大利亞一般農牧業只要求防3—7年一遇洪水。美國密西西比河防洪規劃採用的標準是按水文氣象法作出的「計劃洪水」,約相當於頻率法的100年一遇洪水。

  中國的防洪標準過去沒有統一規定,1995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201—94《防洪標準》。該標準對城市,鄉村,工礦企業,交通運輸設施(含鐵路、公路、航運、民用機場、管道工程、木材水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含水庫、水電站、灌排工程、供水工程、堤防),動力設施,通信設施,文物古蹟和旅遊設施等,分別不同規模、不同情況規定了應採用的防洪標準及處理有關問題的原則。

相關焦點

  • 揚州市水利「十三五」發展規劃
    而揚州市防洪減災能力尚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流域防洪,長江堤防擋洪能力尚有不足,局部河勢不穩。歸江河道堤防部分存在安全隱患,局部衝刷嚴重。區域除澇,裡下河區域骨幹河道引排水出路不足,湖蕩非法佔用萎縮嚴重。寶應湖白馬湖圩區堤防不達標,排澇標準較低。通南高沙土區骨幹河道外排出路不足。儀邗區域龍河、烏塔溝、儀揚河等骨幹河道行水能力及擋洪標準仍然不足,重點塘壩仍需除險加固。
  • 水利與水力的區別
    水是人類生產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狀態並不完全符合人類的需要。
  • 南拒馬河防洪治理工程容城段土方填築工程基本結束
    這裡是南拒馬河防洪治理工程容城段。高標準規劃建設重大防災減災基礎設施,構築現代化城市安全體系,是建設安全雄安的根本要求。南拒馬河是大清河北支的主要行洪通道,承接上遊拒馬河分流洪水和北易水、中易水等支流洪水。起步區現狀地面高程與北部南拒馬河行洪水位及蘭溝窪滯洪水位相差較大,先行啟動南拒馬河防洪治理工程對解決起步區的洪水威脅十分重要。
  • 我國水利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
    大江大河重要河段基本具備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最大洪水的能力,重要城市防洪標準達到100~200年一遇。二是水資源配置格局逐步完善。通過興建水庫等蓄水工程,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問題;通過跨流域和跨區域引調水工程,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問題。目前,我國初步形成了蓄引提調相結合的水資源配置體系。
  • 張瑜:當天幕撕裂:從水利體系再評洪水現狀與影響
    我國過去20年的水利系統建設到底有多大發展?特別是三峽工程在本次防洪中究竟是如何運作,起到了多大作用?未來洪災是會緩和還是更為嚴峻?這是我們在本篇抗洪日記系列三中嘗試深入解答的問題,知其所以然,方能知其然。
  • 黑龍江省「網際網路+農業」水利行動計劃
    一、計劃目標   (一)總體要求   「網際網路+農業」水利行動計劃用網際網路思維解決水利工作實際問題,著力構建防洪保安體系,加強農田灌溉排澇系統、黑土區水土保持、水資源配置體系等建設,提升水利對農業產業發展的保障能力,為我省「網際網路+農業」提供堅實的水利硬體基礎
  • 寧波水利 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水利模範生
    在「六爭攻堅」引領下,寧波水利工作邁上跨越式發展新徵程,正在力拓「領先全國、領跑全省」的發展新藍海!聚焦補短板 全力推進水利重點工程建設525毫米,這是今年寧波超長梅雨創下的紀錄。這樣一場「歷史級別」的梅雨,寧波卻江河安瀾,水利調度功不可沒。
  • 石獅中心市區防洪排澇 將不再受制「海水頂託」
    這是近年來石獅防洪排澇遭遇的兩次重大挑戰。未來,如何避免這樣的景象重演?石獅市水頭排澇樞紐工程被寄予厚望。好消息來了!記者昨日從市水務處獲悉,計劃投資5億多元的石獅市水頭排澇樞紐工程已於6月開工,預計於2022年底完成。屆時,石獅中心城市防洪排澇將不再受制於「海水頂託」,告別風、暴、潮疊加之下,海水潮位高於閘內水位難以洩洪的窘境。
  • 八大關鍵詞帶你讀懂《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
    新華網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姚潤萍)「十三五」時期水利改革發展將圍繞一條主線、四大領域和八項重點任務展開。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日前三部門聯合印發的《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進行解讀。記者梳理出八大關鍵詞,帶你看看這張指導今後五年我國水利改革發展的藍圖。
  • 11月25日山東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水利改革發展成效
    特別是2018年汛後啟動實施災後重點防洪減災工程建設項目12957個,按期實現防洪隱患治理任務;2019年汛後掀起新一輪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熱潮,2020年主汛期前按期完成1643個重點項目的既定建設任務。經過連續實施大規模防洪隱患治理和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全省水庫水閘、河道堤防防洪除澇標準大幅提升,水利工程防災減災體系進一步完善,基本具備了防禦流域性大洪水的能力。
  • 變「水患」為「水利」的鳳臺實踐
    2007年,淮河漲水造成鳳臺「關門淹」帶來的巨大災害,再次提醒鳳臺人民,農業生產靠天收,已不適應群眾對富裕生活的追求,全縣各有關部門和組織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推出一系列境內河湖系統治理的發展戰略,誓將「水患」變「水利」,為人民治水興水管水,補齊水利基礎設施短板。
  • 黃河水利委員會部署「雙節」期間重點工作
    本站訊 9月29日,黃河水利委員會專題召開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有關工作部署會議,傳達水利部工作要求,對做好水旱災害防禦、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做出安排。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蘇茂林主持會議並講話。  會議指出,當前仍處於黃河汛期,要毫不鬆懈抓牢防汛工作,統籌協調好防洪和洪水資源化相關問題,全力確保水旱災害防禦和供水安全。
  • 寧波市一項技術成果入選2020年度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
    本站訊 近日,水利部公布了2020年度「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由寧波市水利科技企業閱水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閘門啟閉機應急裝置」成果成功入選。   「XJY型卷揚啟閉機應急裝置」是一種保障水利工程閘門應急安全啟閉的裝置。
  • 水利工程防洪措施有哪些?
    工程措施是指利用水利工程攔蓄調節洪量、削減洪峰或分洪、滯洪等,以改變洪水天然運動狀況,達到控制洪水、減少損失的目的。常用的水利工程包括河道堤防、水庫、涵閘、蓄滯分洪區、排水工程等。  1、修築堤防,約束水流   河道是渲洩洪水的通道。
  • 湖北省水利補短板工程建設會議在黃石市召開
    據了解,陽新縣立項實施富水下遊幹流(陽新段)防洪治理二期工程,主要目的是防洪兼顧水利滅螺,建設內容包括23個堤段、52.5公裡的堤防加高加固、河道擴卡、涵閘加固、血防配套、泵站更新改造等。工程實施完成後,富河流域防洪能力將達到20年一遇,為陽新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 【水利科普】聊聊洪水那些事(一)
    本期我們邀請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呂娟、高工韓松,跟大家聊聊洪水的那些事。□ 呂娟 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韓松 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問:洪水的主要類型有幾種?來源一樣嗎?
  • 機構改革後,水利部門水旱災害防禦重點工作有哪些?
    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踐行防災減災救災「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理念,按照「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要求,圍繞以水工程防洪抗旱調度為核心,強化水旱災害防禦行業監管的總體思路,堅持底線思維,嚴格落實責任,細化防禦措施,有效防範風險,全力保障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加強基礎工作,補齊水旱災害防禦領域短板,強化行業監管,全面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
  • 2020年水利建設落實投資7700億元 !
    1月12日,記者從水利部獲悉,2020年,全國水利系統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多流域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影響,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千方百計穩投資、保增長,全年落實水利建設投資約7700億元,創歷史新高。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積極籌措建設資金,擴大水利投資規模。
  • 任振鶴調研水利工作:全面貫徹「十六字」治水方針
    原標題:全面貫徹「十六字」治水方針 切實提升水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13日至14日,江蘇省委副書記、省級副總河長、長江江蘇段河長任振鶴,在揚州、鎮江等地巡河並調研水利工作。
  • 去年我國水利投資創新高
    據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 劉詩平)記者12日從水利部了解到,2020年我國水利建設落實投資創歷史新高,達到7700億元,為穩投資、保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建設資金籌措方面,水利部指導督促各地積極利用政府專項債券和銀行貸款,盡可能增加水利投資規模,對沖疫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