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而溫順時而暴怒的男孩
小彤是一名初一學生,一直以來乖巧懂事,對待老師、同學彬彬有禮,雖然比同齡人高上一頭,但是,許多時候,即使被同學欺負了,他也是主動退讓,更不會主動的欺負同學。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他卻接連和同學發生了嚴重的衝突,一次衝突中他甚至拿起板凳,狠狠的砸向自己的同學,導致這位同學手骨骨折。在老師、同學們制止他時,他還會憤怒的捶打自己,不停的試圖用頭撞牆。
等他情緒穩定下來後,老師、家長問他發生了什麼,他卻一問三不知。聲稱自己對於當時發生的一切,完全不記得了。
而被打的同學,也感覺到莫名其妙,完全不知道他為什麼會對自己發這麼大的火。
後來,經過精神科醫生的診斷,認為孩子患有癔症,並沒有什麼特效藥,只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並建議去做一下心理輔導。
私下裡,老師、同學,包括孩子媽媽在內,都認為小彤是在裝瘋賣傻。而癔症這個診斷本身,也透露著精神科醫生相似的判斷。
事實上,現在很多精神、心理學家認為,人格分裂本身只存在於文學作品中。在現實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他們認為,人格分裂的本質是一種表演性人格或者癔症。
而我卻認為人格分裂真實存在,小彤就是我接待的幾個人格分裂症患者中的一個。
來自腦科學的證據
人格分裂,就是一個人的身體裡面,同時住著好幾個「靈魂」。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靈魂」來掌控自己的身體。而一個「靈魂」對其他「靈魂」的存在,往往並不知情。
在上世紀的40~70年代,腦科學發展到了一個高峰期。著名的神經心理學家斯佩裡,就因為對「割裂腦」的研究,而獲得了諾貝爾獎。而他針對「割裂腦」患者,所做的一系列實驗,給「人格分裂」這一現象,提供了科學上的依據。
正常人大腦兩半球之間,有著由20億根神經纖維組成的胼胝體,用來連接兩個半球。隨時都有無數條信息,經由胼胝體在大腦兩個半球之間迅速傳遞。
一些嚴重的癲癇患者,需要切斷胼胝體,才能夠治癒他們那頻繁而劇烈,隨時都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癲癇發作。而切斷胼胝體,就會導致左右腦之間的聯繫斷開,這樣的患者被醫學上稱為「割裂腦」患者。
而他們的不幸,成為了神經心理學家們和人類的大幸。這些「割裂腦」患者,後來就成為斯佩裡和其他的神經心理學家們,認識人類大腦的重要研究對象。
在針對「割裂腦」設計的各種實驗中,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實驗,揭示了「人格分裂」可能的真相:
實驗中,斯佩裡分別給患者的左、右腦提出一個相同的問題:「你喜歡什麼職業?」患者在左腦接收到提問後,回答說:「印刷工。」而在右腦接受到提問後,他卻用左手在桌子上用事先準備好的字母,拼出了一個詞:「賽車手。」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知道,在一個人的左右腦裡,有可能儲存著不同的「愛好」。只是,由於左腦是自我意識和語言的中樞,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所能夠意識到的「愛好」,只是左腦認為的愛好。而右腦的「愛好」,由於得不到表達,往往處於被壓抑的狀態。只有在「割裂腦」患者身上,他們的右腦才能夠得到解放,表達出自己的偏好。
同樣,如果我們問「割裂腦」患者其他問題,他們的左右腦給出的答案,有可能也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從左右腦的層面上來說,我們的身體裡是可以同時至少住「兩個人」的。
斯佩裡也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認為,大部分人儘管不是「割裂腦」,但是,他們兩個大腦之間的溝通,也並不是暢通無阻的。很多人,雖然有著完好無損的胼胝體,但是,也有可能因為左右腦溝通不暢,而使兩個大腦半球,處於一定程度上的互相獨立的狀態。
同樣,我們也可以做出這樣的推測,即,即使是同一個大腦半球中,不同部位之間的溝通,也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故障。進而,讓整個大腦在一定程度上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在不同的情境中,大腦中不同的部位被激活,就會展現出完全不同的行為模式。
小彤人格分裂形成的原因
而小彤之所以會「人格分裂」,與他母親的嚴格的教育有著直接的相關。專制的母親,在其日常生活中,嚴格的控制著他的一舉一動。他的任何個人的意見,基本上都無法得到他母親的允許。
在青春期之前,由於對母親有著強烈的依賴,不敢對母親有任何反抗。所以,他的這些得不到滿足的情感,以及對母親的憤怒,就會被壓抑在潛意識之中。這些情感,對於他的意識來說,是完全陌生的。
而隨著青春期的到來,他對母親的依賴越來越少,內心裏面因為對母親的恐懼而一直沒有釋放出來的情感,失去了壓抑的力量。繼而,在某些場合中,就會不由自主地噴發出來。但是,因為一直以來,這些情感從來沒有進入過他的意識,所以,在整個過程中,他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疏導,小彤逐漸對自己的「分裂的情感」有了意識,日常生活中不由自主的爆發情緒的狀況,也漸漸減少。自我管理能力和獨立意識也日漸增強。但是,就在小彤的心理問題日漸好轉之時,其母親又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中斷了心理疏導。不知道,接下來迎接小彤的將是什麼樣的命運。
人格分裂無處不在
總之,人格分裂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以當下人類對自己大腦和心靈的了解,很難說有人已經完好的完成了對自己心理世界的整合,事實上,大部分內心裡多多少少都有一部分不被接納和管理的情緒、情感或者其他衝動,這些不被接納的衝動就是我們「人格分裂」的基礎。一旦環境合適,我們就會展現出完全不同的一面來。
只是,除非生活環境發生巨大變化,這些情境出現的機率很小。而且,即使一個人偶爾出現了一次分裂人格的爆發,他自己也很難意識到。
所以,人格分裂無處不在,也許,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