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科學家神解釋:社交好友多少和腦容量有關

2020-11-22 海峽網

據澳洲網19日報導,眾所周知,人類的社交網有多大是有人數限制的。現在,澳洲科學家通過研究對這一現象的原因給出了答案並揭露了為維持社交網需要多少好友。

澳廣網近日報導,經過研究後,來自雪梨大學的普羅科彭科(Mikhail Prokopenko)與同事複合系統專家哈瑞(Michael Harré)發現,人類社交網人數的多少是受到大腦容量的限制。

哈瑞稱,「當你與人開始建立感情網,需要使用大量的腦力來實際操縱社交,也因此限制了社交網的大小。」

為此,兩人開始對「鄧巴數」是如何計算出人類智力允許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展開研究。

在對人數為5人、15人、45人及132人的社交網展開對比研究後,兩人發現,在5人的小組中每人至少需要與1個至2個人維持互相之間的人際交往,且這一數量還會隨著社交網人數的增長而增長。

相關焦點

  • 社交圈子150人剛剛好?用複雜網絡和群體智慧理解鄧巴數
    7月20號的PNAS論文「通過複雜性,將人類社交網絡的大小和功能關聯起來」一文,用受伊辛模型啟發的多主體模型,對於為何會出現鄧巴數這一問題,給出了全新的解釋。本文在解讀該論文後,結合其它兩篇相關論文,從群體智慧與群體博弈視角,對鄧巴數成因進行討論。
  • 為什麼社交圈子150人剛剛好?用複雜網絡和群體智慧理解鄧巴數
    7月20號的PNAS論文「通過複雜性,將人類社交網絡的大小和功能關聯起來」一文,用受伊辛模型啟發的多主體模型,對於為何會出現鄧巴數這一問題,給出了全新的解釋。本文在解讀該論文後,結合其它兩篇相關論文,從群體智慧與群體博弈視角,對鄧巴數成因進行討論。
  • 為什麼社交圈子150人剛剛好?
    >一、何為鄧巴數不論你的微信好友有多少1992年,人類學家、演化心理學家、靈長目動物行為研究專家鄧巴首次指出靈長類腦容量與平均社群規模存在相關性。而人類的腦容量代入公式之後,可以根據人類的腦容量,估算出人類能夠維持的社交網絡大小N為148人。
  • 現代人比原始人矮了10% 農業文明致身材和腦容量縮小
    科學家發現,與依靠捕獵和採集為生的祖先相比,現代人類的身材縮小了大約10%。身材縮小的現象主要出現在過去1萬年中,而且人類腦容量也同期減少了10%。這一研究成果改變了先前流行的看法。人們原以為人類的身材一直都朝著越來越高大的方向進化。
  • 科普 腦容量越大,智商就越高?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發現,腦容量與智商之間的關聯微乎其微,決定人智商高低的或是大腦結構而不是腦容量大小。早在1836年,德國解剖學家弗裡德裡希-蒂德曼在一篇學術論文中寫道:「毫無疑問,腦容量大小與智力和心智功能之間絕對存在某種關聯。」從那以後,科學家就分為兩大陣營,就蒂德曼論斷的正確與否進行辯論。
  • Path CEO解釋限制150名好友 維持穩定社交關係
    Path CEO戴維·莫林(Dave Morin)  【搜狐IT消息】北京時間3月15日消息,《移動新發現》今日報導,Path CEO戴維·莫林(Dave Morin)日前在SXSW上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一移動社交網絡從未想過用算法改變好友動態的顯示
  • 腦容量vs腦結構,誰決定智商高低?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發現,腦容量與智商之間的關聯微乎其微,決定人智商高低的或是大腦結構而不是腦容量大小。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就一個問題爭論不休:腦容量越大的人是不是智商就更高。如今,研究人員最新發現,腦容量大小在解釋人智商高低問題上作用不大。相反,他們相信大腦的結構或是解釋智商高低的關鍵所在。
  • 腦容量大小和智商有關嗎?獨立思考的回答來了,一文解除你的疑惑
    智商是 智能商數 的簡稱,是100年前才被科學家們發明出來,用來衡量一個人智力潛能高低的測量評分有什麼辦法可以知道自己的智商?,這就表明在地表大型生物中,人類的智商最高猩猩到人類的進化過程,是腦容量增加的過程,這就表明,同一物種,整體看來,真的是腦容量越大,智商越高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不同物種,不能直接地根據頭大頭小來判斷其聰明程度了腦袋大小和聰明有關係嗎?
  • RooLife: 社交電商賦能,一個澳洲海淘平臺的魔性運營
    無獨有偶的是和小陶的經歷一樣,小李也從自己的「私密渠道」知道了RooLife澳洲海淘平臺,並且趁著優惠活動囤了不少貨。「這麼便宜,何必等雙十一呢。」平日精打細算的小李對於這個平臺相當的滿意,買完後順手把它推給了自己的好友。   因為實在「太好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熱衷通過各種途徑來與朋友分享這個平臺,買澳洲好品上RooLife成為了年輕人中流行的一個新秘密。
  • 「腦容量不夠」真的是硬傷!
    北京時間8月4日,發表在《JNeurosci》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團隊使用一種測量腦細胞代謝的大腦成像方法,給出了關於「腦容量不夠」的神經生理學解釋:由於恆定且有限的能量供應,我們的大腦對一次能處理的信息量有一個上限。
  • 人類逃不過鄧巴數字 社交網絡也一樣?
    「鄧巴數字」是一組衡量社交關係的數字,為牛津大學教授羅賓·鄧巴所提出。作為一名學者,鄧巴如今卻在矽谷聲名鵲起,軟體工程師和設計者紛紛將他們的想法建立在鄧巴數字之上。如Path創始人莫林就認為,人類逃不出鄧巴數字,其每個人最多只能添加150名好友的規則,就來源於此。
  • 腦容量大小和智力無關? 研究顯示極地人腦容量最大
    人的腦容量與緯度密切相關。(Gettyimages 提供)  最新研究表明,極地附近的人腦容量最大、視力更好——  科學家們發現,原來腦容量大小、視力好壞跟你生活在什麼緯度有關。按照他們的研究,極地附近生活的人有福啦!
  • 科學家:它的腦容量和人類相差無幾
    在它統治的年代,恐龍沒有和人類一樣進化成高等生物,而且恐龍統治地球的時間達到了上億年,在這上億年的過程中,恐龍都沒有進化出智慧,那麼再給它更多的時間是否能夠進化出智慧呢?這一點還有待考究。相比之下,人類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思考,在短短幾千萬年的時間,便進化出了高等智慧,創造了萬物,擁有了許多高科技的產物,恐龍就顯得很次了!
  • 基因或決定腦容量與語言能力
    然而,要搞清楚這些調節基因的功能和機制及其調節的整個下遊的基因網絡,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使用語言目前被認為是人類所獨有的大腦能力。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的發展,使人們有可能從基因角度研究語言和大腦的進化特徵。
  • 神的腳印?神秘「仙女圈」遍布沙漠 科學家推測3個最可能原因
    這個現象幾乎只發生在非洲南部的納米比亞沙漠上,有傳說認為這是神的腳印,也有人認為他是不明飛行物的著陸景點,科學家們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總而言之,沒有人知道他真正形成的原因。在納米比亞乾旱的草原中發現了仙女圈,後來在澳洲西部的採礦小鎮也發現了幾乎相同的巖層
  • 神奇動物在哪裡 —— 澳洲的小萌神針鼴
    在上一期的《神奇動物在哪裡》和大家說了孤獨的生存在澳洲的鴨嘴獸,這一期的故事裡也是同樣孤獨卻很心大的澳洲針鼴
  • 多少腦容量才夠智慧生命用?
    就有讀者跟我反映:以腦容量來論智力是不對的,有些人幾乎沒有大腦也擁有很高的智力,而鳥類只有核桃大小的大腦也非常聰明……等等等等非常多的證據都表明了人類的大腦多數空間是無用的,腦容量更小的生物同樣可以擁有與我們相同的甚至更高的智力。好吧,今天正好可以聊聊這個問題,我們的大腦真的很閒置嗎?是不是能開發出100%的大腦就可以達到神的領域?
  • 真正的澳洲神藥清單,不是瞎說,關鍵時刻可救命!
    澳洲農業產品的60%用於出口,每年為世界上6千萬人提供糧食。所以在大部分人的眼裡澳洲就像個大農村,還有很多國人稱澳洲為 --- 澳村!  也正是因為如此,澳洲其它領域的成就都被世人忽視了~~其實澳洲在科技領域也是很強的,尤其是在醫學科技這方面的成就絕對不能輕易忽視。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澳洲科學家的最新科醫學研究發明,以及真正的澳洲神藥!
  • 腦容量並非越大越好 智商與腦體量無關(圖)
    21世紀被稱為腦和意識的世紀,科學家依然對情緒、精神、智力等大腦高級複雜功能的認知甚少,有關「腦容量越大人越聰明」這般言之鑿鑿的定論也一直在坊間流傳。腦容量究竟是什麼?以什麼單位計算?腦容量大小真的與智商相關嗎?  顱骨內腔容量就是腦容量  顱骨內腔容量大小,即我們所說的腦容量。
  • 科學研究表明,腦容量與認知能力之間可能存在顯著聯繫
    多年來的科學研究發現,腦容量和認知能力之間存在著顯著的聯繫。英國有一句成語叫「眉骨高的人聰明」就是來源於聰明人的物理描述,可能是由於眉骨高的人腦容量大,這源於人們長期以來對大腦大小和智力之間存在聯繫的信念。早在200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這種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