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去外地開會茶館門口撿到折翅鳥鷹

2021-01-09 中國吉林網

齊先生拿著受傷的鳥鷹 記者 張秋磊 攝

長春動植物公園工作人員:這鳥學名黃爪隼,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我這有隻鷹,它受傷了,可咋辦啊?」28日,長春市民齊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他說,朋友給他送來一隻受傷的鷹,希望能找到接收它的部門,為它治好病。

    記者趕到齊先生的單位,在辦公室的一個角落裡看到一隻長30多釐米,高20多釐米的紙箱。

    「它就在這裡,我沒太敢打開,怕它跑出來。」齊先生說,這是他朋友紀先生去遼源參加長春市茶文化研究會舉辦的一個會議,在茶館門口撿到的。

    「我朋友說,當時他是出門接電話,看到門口牆根兒下有個東西在動,開始以為是誰家養的雞放出來了,後來仔細一看,不對啊,這鉤鉤的嘴巴分明是只鷹。」

    紀先生又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這鷹飛不起來,而且一隻翅膀還耷拉著,他就戴著手套上前捉住了這隻鷹。對於如何給這隻鷹治療,他也沒有好辦法,於是送到了齊先生這裡。

    齊先生打開了裝鷹的箱子,記者看到,這隻鷹通體呈灰褐色,眼睛較大,嘴巴成鉤狀,個頭跟成年的母雞大小相近,鷹右側的翅膀用硬紙殼固定著。面對記者,紙箱裡的鷹顯得很警覺,一動也不動。

    「外觀上看應該是一隻鷹,但具體叫什麼鷹,我就不知道了,朋友把它送來的時候,我簡單地處理了一下它的翅膀。」齊先生說。

    齊先生曾嘗試給這隻鷹餵食。「我猜它可能吃肉,一開始,我給它餵熟肉它不吃,後來我找來生的肉片,切成一些小塊塞到它嘴裡,就吃了。」齊先生說,這隻鷹不知道是不是野生動物,自己家裡也無法養,而且還擔心這隻鷹的傷勢惡化了,所以才向媒體求助。

相關焦點

  • 市民撿到一隻受傷的鳳頭鷹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民警同志,我撿了一隻受傷的鳥,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12月16日上午,沙坪垻區大學城轄區一市民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鳥。經沙坪垻區公安分局豐文派出所民警查詢,是一隻受傷的鳳頭鷹,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最終將其移交給重慶市動物園救治。
  • 市民撿到一隻鳥 它叫池鷺 是保護動物
    原標題:市民撿到一隻鳥 它叫池鷺 是保護動物    師先生撿到的池鷺   8月6日下午區杜曲鎮師家村的師先生,正在自家門口散步時,突然看到一隻尖嘴細爪的小鳥在草地裡掙扎,羽翼上沾滿了水漬。
  • 市民撿到受傷「尖嘴鳥」 淹城動物園救助
    市民撿到受傷「尖嘴鳥」 淹城動物園救助今天上午,住在湖塘的朱金平一個電話打給波波,說叫自己昨天晚上撿到一隻嘴尖的不得了的鳥,他啊稀奇撒個咧,要緊喊著波波去望望看咧。同期聲:朱金平:昨天我跟我家女兒在門口玩的時候 它飛在我們家女兒頭上 很低 飛來以後就停在我們家門口 抓它起來的 抓來以後它想跑 但它飛不高了朱金平說,這隻鳥去昨天傍晚六點半的晨光飛來個,望著兩個大眼睛一眨一眨個還有點可憐的,因為不知道是嗲個鳥,他也不敢瞎餵東西給它吃,第二天就要緊打電話給幫幫團咧
  • 萊西市民撿到「怪鳥」,原來還是「三有」保護動物
    今天上午,家住萊西市洙河畔的市民李先生在清晨散步時,意外在大橋上撿到了一隻「怪鳥」,李先生擔心「怪鳥」受傷,便帶回了家中精心照料,並第一時間打電話向有關部門求助。市自然資源局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接到通知後,第一時間趕到了李先生所住的小區,並與李先生一起將「怪鳥」放入紙箱帶回了動物收容所。經工作人員現場確認,「怪鳥」名叫大麻鳽(jian一聲),它可以像鶴一樣在淺水中行走,以昆蟲、魚蝦為食。大麻鳽是有益的、有經濟價值的、有科學研究價值的「三有」保護動物。
  • 市民撿到長嘴鳥 經鑑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
    市民撿到長嘴鳥 經鑑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楊先生撿到的丘鷸「鷸蚌相爭」中的「鷸」是一種鳥的名字。4月20日,淇濱區農墾花園A區居民楊先生在散步時就撿到了一隻與鷸鳥同科的丘鷸。楊先生介紹,4月20日上午,他在家門口散步時撿到了一隻長嘴鳥,這隻鳥無明顯外傷,但在地上一動不動。
  • 鷹的重生,折翅飛行,這些鷹的傳說,都是真的嗎?
    ,並不是單指鳥綱、鷹科、鷹屬的鳥類,還包括鷹科下的各種鳥類,就連一些中小型的鷹形類鳥,也會被稱作鷹。 因為一旦失去羽毛,意味著這種鳥失去了天然的保護,更不能飛行。 鷹和其他鳥類一樣,是需要通過飛行來捕食和生存,失去了飛行能力的鷹,意味著需要挨餓,這樣的狀態別說持續150天,能撐過三天都是奇蹟。 而且,鳥類也不可能主動去拔自己的羽毛,除非這隻鳥存在疾病。
  • 鷹的重生,折翅飛行,這些鷹的傳說,都是真的嗎?
    廣義的鷹,並不是單指鳥綱、鷹科、鷹屬的鳥類,還包括鷹科下的各種鳥類,就連一些中小型的鷹形類鳥,也會被稱作鷹。因為一旦失去羽毛,意味著這種鳥失去了天然的保護,更不能飛行。鷹和其他鳥類一樣,是需要通過飛行來捕食和生存,失去了飛行能力的鷹,意味著需要挨餓,這樣的狀態別說持續150天,能撐過三天都是奇蹟。
  • 宿遷市民撿到一隻「怪鳥」 竟是國家保護動物大麻鳽
    尖長嘴、長爪、黃褐相間的羽毛、一雙賊溜溜的眼睛,10月4日早上,宿遷市民唐緒民給記者發來一段視頻,視頻中這隻「怪鳥」讓記者感到「面生」。唐先生說,這隻鳥是自己昨晚撿到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記者隨後趕至唐先生的家,見到了這隻「怪鳥」,它體長約6釐米,嘴巴很長、很尖。一旦有人靠近,它便會猛地衝過來用尖嘴啄人,性情兇猛。唐先生介紹,3日晚間,他騎著電動自行車經過富康花苑小區時,這隻鳥突然撞在他的胸前。「被鳥撞了一下後,我立即停下車來查看。發現它沒有受傷,但也沒看出它是什麼鳥,當時天色已晚,便把它帶回了家。」
  • 市民撿到傷鳥可與野生動物保護站聯繫
    隨著萊西市生態環境建設的發展,各種鳥類的數量不斷增多,不少市民有在野外撿到受傷的野生鳥類的經歷,而絕大多數人對這些野鳥如何辨別其種類、名稱以及撿到後如何進行處理,向哪個部門尋求幫助並不清楚。8月8日,市民姜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在遛狗的時候撿到一隻受傷嚴重的野鳥,不知如何處理。
  • 冰城市民撿到長嘴鳥經鑑別是「丘鷸」
    生活報訊(記者時繼凱)「鷸蚌相爭」中的「鷸」字是一種鳥的名字,近日哈爾濱市民左先生在香坊區體育頭道街附近就撿到了一隻鷸鳥的同類。 據左先生介紹,12日傍晚,他在巴黎廣場一家門店附近撿到了一隻長嘴鳥,當時這隻鳥受傷飛不動,但會用長嘴啄人的手。生活報記者看到,這隻長嘴鳥的嘴有10釐米長,身上的羽毛為褐色,頭部有黑色條紋。生活報記者將該鳥的照片傳給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鳥類專家許青老師,經確認,這隻長嘴鳥名叫丘鷸。
  • 城事|市民撿到一隻稀罕長嘴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昨天一早,熱心讀者吳杭在鹽城晚報微信中爆料:他在自家經營的麵館門口撿到一隻鳥,該鳥嘴角細長、外形奇特,十分少見,而且身上有傷
  • 日照一市民撿到一隻鳥 來頭還不小
    10月5日,市民陳女士撥打我們熱線稱,她在上班的時候撿到了一隻野生小鳥,小鳥外形奇特,而且沒有受傷。他們希望這隻鳥能得到有效保護。在市民陳女士的門店裡,她向記者展示了這隻鳥。該鳥體型有鴿子大小,羽毛呈灰褐色,長著長長的喙。
  • 在天津,有種「大尾巴鷹」,此鷹非鷹,卻也不是什麼好鳥
    天津人常以一種稱呼形容這種人,叫「大尾巴鷹」。當然,按天津話發音,正確讀法是「大椅八鷹」。天津歇後語:屎殼郎臥鐵軌——楞充大鉚釘,屁股後面夾掃帚——楞充大尾巴鷹。大尾巴鷹自然不是鷹,就算是鷹,也不是什麼好鳥。這個詞兒很形象,越是沒嘛越裝嘛,身子小尾巴大,想飛,飛不起來,心裡憋屈,還偏偏看不上那些能高飛的鳥兒。
  • 臨沂市民撿長嘴鳥 原來是鷸蚌相爭成語裡的丘鷸
    來源:沂蒙晚報     作者:趙澤軍 市民撿到的
  • 市民路上撿到的這隻鳥其實叫小(pìtī)還是「三有」動物
    張女士撿到的小。 申長順供圖淇河晨報訊(百姓熱線記者 馬龍歌)「這裡有一隻野鴨子』,也不知道它怎麼了,不會動。」11月17日,市民張女士致電市林業局稱,她在淇濱區嵩山路南段撿到了一隻不會動的「野鴨」,希望林業部門予以救助。
  • 市民撿到神秘長嘴鳥 林業專家表示比較稀有
    昨天,市民蒯女士在工業園區星海大廈樓下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長嘴鳥。她上網查詢後,發現這隻鳥是鷸的一種,還蠻稀有。蒯女士趕忙向林業部門求助,目前這隻鳥已被送往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救助。據蒯女士介紹,她的工作單位在星海大廈內。昨天下午2點左右,她經過辦公樓下人行道時,無意中發現一隻長嘴鳥伏在地上。
  • 十堰男子小區裡撿到一隻奇怪動物 專家:它來頭可不小
    張先生撿到的松雀鷹。一位市民在小區裡撿到一隻鳥,經鑑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松雀鷹。22日,住在柳林春曉的張先生在小區裡撿到一隻萎靡不振的鳥,隨後交給了小區保安亭裡的保安。經市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鑑定,這隻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松雀鷹。經初步檢查,未發現松雀鷹受傷,工作人員將其帶回進一步觀察。市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分析,這隻松雀鷹可能是誤食了不潔食物或迷路了,也有可能因數日未進食導致體虛跌落小區。對該松雀鷹進行救治後,他們將會及時放歸大自然。
  • 冰城市民撿到長嘴鳥經鑑別是「丘鷸」 專家:遷徙中夜間受高樓強光...
    生活報10月17日訊 「鷸蚌相爭」中的「鷸」字是一種鳥的名字,近日哈爾濱市民左先生在香坊區體育頭道街附近就撿到了一隻鷸鳥的同類。據左先生介紹,12日傍晚,他在巴黎廣場一家門店附近撿到了一隻長嘴鳥,當時這隻鳥受傷飛不動,但會用長嘴啄人的手。
  • 北京市民撿到白化麻雀:通體白色 眼睛鮮紅[圖]
    原標題: 北京市民撿到白化麻雀:通體白色 眼睛鮮紅(圖)  家住豐臺區洋橋西裡的石先生撿到一隻「怪鳥」,它外形像麻雀,卻通體白色,尤其眼睛更是特殊,是鮮豔的紅色。  石先生說,這隻白色小鳥是他在小區樓下撿到的。前天下午,他正在樓下乘涼,發現了這個小東西。「當時有隻麻雀帶著它飛,小鳥撞到樓下的儲物間門上,就掉到地上了。」石先生救起了小鳥,發現它和普通的麻雀長得很不一樣。這隻小鳥雖然個頭兒像麻雀,全身卻是白色,只有頭頂有一點淡淡的褐斑。另外,小鳥的眼睛是紅色的,和普通麻雀也有明顯區別。「我今年七十多了,頭一回見到這樣的鳥兒。」
  • 鶴壁市民撿到受傷鳥 帶回家後被告知不能私自養
    劉先生在路邊撿到的鳥 (劉先生 供圖)晨報訊(記者 張志嵩 實習生 李瑞輝)「5日下午,我在四礦附近的路邊撿到一隻受傷的鳥,我把它帶回家,可它連續兩天不吃不喝,這可怎麼辦呀?」他走過去一看,是只鳥,鳥的腿部受傷了,看起來像是被捕獸夾弄傷的。劉先生就將這隻鳥帶回家,鳥很漂亮,家人很喜歡,想把它留下來餵養。可是餵什麼它都不吃,已經兩天了,現在家人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通過劉先生提供的照片,記者在網上檢索後發現,這隻鳥像是野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