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暗藏17箱蜜蜂惹鄰裡怨 養蜂人:關燈早點睡

2020-11-22 央廣網

  0

  (成都青羊區青森小區車棚頂上,一字排開放著17個蜂箱,隔壁就是學校和人口密集的小區。)

  5月9日下午4點,成都的天氣有些悶熱,但青羊區青森小區的不少居民仍然緊閉家中門窗,他們在提防一群不速之客——蜜蜂闖入。

  另一些不願關窗的居民,則想出了多種方法應對:扇扇子、用煙燻、噴殺蟲劑……因蜜蜂問題,小區鄰裡間的「鬥爭」已經持續了3年。2013年,小區守車人龐先生從老家搬來17個養蜂箱,在車棚頂上養起了蜜蜂,原本和睦的鄰裡關係就此不復存在。「一到春暖花開時節,不少蜜蜂就竄進居民家。尤其到了晚上,燈一開就繞著燈泡飛,一不注意人就會被蜇。」小區70多歲的居民李女士說。

  幾經交涉,但龐先生仍不願把蜂箱搬走,反而「建議」居民們關窗,晚上早些睡,別開燈。就這樣,鄰裡間的友誼小船,說翻就翻了……

  對此,青羊區東坡街道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將儘快聯繫社區,共同協調處理此事。

  不速之蜂

  車棚頂變養蜂場 7歲孩子被蜇傷

  5月9日下午4點,青森小區9棟3樓,7歲的小雪坐在窗前寫作業。外婆李女士站在一旁,拿著扇子,眼睛緊盯著敞開的窗戶。

  (一到晚上亮燈,蜜蜂就會從窗戶飛進居民家中。)

  窗戶對面,相距10餘米遠的地方就是車棚,上面一字排開放著17個蜂箱,蜂群在蜂箱附近亂竄。李女士所提防的,正是這些蜂。

  「我們一家四個人都被蜂蜇過。」李女士說,兩天前的下午,女兒打算挪動沙發,誰知手指剛一碰到沙發,便傳來「哎呀」一聲,原來沙發旁藏了只蜜蜂,受驚後蜇了她女兒一口。

  「大人被蜇到就痛一下,但小孩子被蜇了皮膚就會紅腫。」李女士說,去年夏天的一天,小雪在家睡午覺,她在客廳看電視,突然聽到孫女哭起來。進屋一看,孩子的脖子有些紅,她戴上眼鏡挑出一根尾刺,「娃娃就是被蜜蜂蜇了。」

  小區裡,深受蜜蜂困擾的遠不止李女士一家,還包括靠近車棚一側,1至5層樓的不少居民。

  「尤其是晚上,燈一亮起來,蜜蜂就飛進屋,嗡嗡亂竄,太嚇人了。」居民王先生說。

  人蜂大戰

  煙燻殺蟲劑猛噴 還是趕不走蜜蜂

  「這些蜜蜂起碼養了3年。」李女士說著關好了紗窗。自從3年前搬進小區9棟後,她便發現車棚頂上有好些蜂箱,但一開始並未在意。直到有家人被蜇,晚上不敢開窗睡覺後,她找到了守車棚的養蜂人龐先生。

  「說了好幾次,他就是不同意搬走蜂箱,反而讓我們晚上早點睡,別開燈。」李女士說,原本9棟不少居民同龐先生關係不錯,但自從蜜蜂蜇人、晚上入室亂竄後,龐先生同9棟居民的鄰裡關係就變得緊張起來。

  (車棚頂上養的蜜蜂曾蜇傷多位小區居民。)

  「他不願意搬走蜂箱,我們只能自己想法應對。」有居民在窗戶上加了紗窗;有居民發現蜜蜂進屋後,就用蒼蠅拍、扇子拍打;有居民買來殺蟲劑,只要看見蜜蜂圍著燈泡轉,就掏出殺蟲劑猛噴……還有居民試圖用香菸、蚊香等來燻走蜜蜂。

  不過,居民們的努力收效甚微。能滅掉的只是一小股蜜蜂,只要窗戶開著,過不了多久,另一批蜜蜂又會見光而至。不少居民折騰半天,「雷聲大雨點小」,蜜蜂依舊「我行我素」。

  「晚上七八點天色就暗了,我們不可能那麼早就上床睡覺吧。」李女士無奈地說。

  現場直擊

  棚頂17個養蜂箱 緊挨小區和學校

  9日下午4點過,按照居民的指引,記者來到該小區9棟附近。在靠近圍牆的位置,有一處用水泥搭建的停車棚。

  「蜜蜂就在車棚頂部。」一名從車棚停車出來的居民,用手指了指棚頂。記者在3樓一住戶的陽臺上,看到車棚頂確實放置有不少長約40釐米、高約30釐米的木箱。

  隨後,居民找來木梯,帶著記者上棚頂查看。一探出頭,就傳來一陣陣嗡嗡聲,5米開外,17個養蜂箱一字排開,周圍有不少蜜蜂在飛舞。離養蜂箱一牆之隔,是成都一所小學的操場,站在棚頂可以看到操場上學生的身影。

  一名居民說,這些蜜蜂都是守車人龐先生養的。有時候,居民在家中都能看到身穿防護服的龐先生,爬上棚頂查看蜂箱情況,「春暖花開,正是蜜蜂採蜜的時候,他當然不願意把蜂箱搬走。」

  隨後,記者試圖找到龐先生,但等待了2個多小時,仍不見其蹤跡。

  (車棚頂的蜂箱困擾著居民的生活。)

  對話養蜂人

  「擔心蜜蜂飛進屋,可關燈早點睡覺」

  當天傍晚6點,根據居民提供的手機號碼,記者同龐先生取得聯繫,他承認棚頂的蜜蜂的確是他所養,說自己是專業養蜂人,並強調這些家蜂不蜇人,但隨後又承認這些蜂偶爾也會蜇下人,不過他拒絕搬走蜂箱。

  記者:在小區養蜂多少年了?蜜蜂從哪兒來的?

  龐先生:在小區養了3年多了。我租下了這個車棚,在這裡做守車工作。我以前在老家也要養蜂,所以就從老家搬了部分(蜂箱)過來。

  記者:為什麼要在小區養蜂?所產蜂蜜拿來賣嗎?

  龐先生:就是個人愛好,我都養蜂10多年了。一是守車很無聊,打算弄點蜜蜂來養,二是想吃安全放心的蜂蜜,市場上買的蜂蜜我不放心。這些蜂蜜都是我在吃,沒有拿出去賣。

  記者:有居民反映你的蜜蜂蜇了人?

  龐先生:不可能!我可是專業的養蜂人,我養的這些都是家蜂,都不會蜇人的。他們說被我養的蜜蜂蜇了,那拿出證據來證明是被這些蜜蜂蜇到的嘛。

  記者:對於居民所受的蜜蜂困擾,你怎麼看?

  龐先生:蜜蜂要往有光的地方鑽,晚上確實有蜜蜂飛進居民家中,偶爾會出現人被蜇的情況。我也跟這些居民建議過,擔心蜜蜂鑽進家裡,要麼就關緊窗戶,要麼就加個紗窗。晚上少開燈,早點休息節約電費。

  街辦回應/

  儘快聯繫社區處理勸說當事人不要再養蜂

  「我們知道了這一情況,將儘快安排人員核實。」9日下午,青羊區東坡街道辦執法中隊一負責人針對此事表態。

  談到怎麼處理小區有人養蜂一事,該負責人說,根據現有的城管執法條例,並沒有明確規定可以對市區養蜂人進行執法,但飼養蜜蜂的確又存在隱患,「我們會儘快聯繫社區人員,共同前往該小區開展工作,協調處理,將盡力勸說當事人不要再養蜂。」

  當天下午5點左右,一名執法人員前往小區核實情況,並向負責小區管理的居民小組反映。居民小組負責人說,他們也接到了居民反映,下一步會儘量給龐先生及家人做工作,勸他將蜂箱搬走,「否則,小區將不再計程車棚給他。」

  專家說法/

  鬧市不適合養蜂

  人工養的蜜蜂同樣有毒

  對於龐先生在小區養蜂的行為,四川省蜂業管理站副站長王順海表示,人工飼養的蜜蜂一般情況下不會主動蜇人,但當它感受到威脅時,就會不顧性命地進行攻擊。

  王順海說,目前四川養蜂量、蜂蜜產量已居全國前列,所以川內有不少蜂農。

  能否獲得優良蜂蜜,養蜂場所的選取尤為重要。據了解,養蜂場地應選擇蜜源豐富、環境適宜的地方,要求背風向陽,地勢高,不積水,小氣候適宜,有乾淨水源等條件,而鬧市人流集中區,明顯不適合養蜂。

  同時,他提醒市民,人工飼養的蜜蜂同樣有毒,如果被蜇了,應該儘快向反方向刮出尾刺,切記不要用手拔,這樣或致尾刺深入。尾刺刮出後,可用肥皂水消毒被蜇處,如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症狀應儘快就醫。

  律師觀點/

  他人養蜂妨礙生活居民們可提起民事訴訟

  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孫婷律師認為,蜜蜂屬於昆蟲的一種,而昆蟲屬於動物範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同時,第八十四條明確規定,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若飼養動物妨害他人生活,受害人有權提出訴訟要求停止侵權,排除妨礙。

  在這一個案中,龐先生所養蜜蜂如果妨礙了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或者導致居民被蜜蜂蜇傷,居民可選擇單獨或共同向當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記者手記/

  遠親不如近鄰重在體諒溝通

  居民舉報的「鬥蜂事件」其實並不複雜。守車人龐先生閒來無事養蜂,自述的理由有兩點:一是可以打發時間,二來能吃到自認為安全的蜂蜜。而鄰居們則因為龐先生所養蜜蜂深受困擾,夜晚家中受到蜂群襲擾,平時不敢打開門窗,還有人被蜇傷。

  這樣緊張的鄰裡關係,一方面是源於雙方立場和利益的對立,另一方面也是當今城市鄰裡關係的一個折射。大城市的小區生活處於相對封閉狀態,人們一回家就關上自家大門,少有走街串巷與噓寒問暖。

  家門緊閉,鄰裡必然少有往來,疏於交流,這或許是此事件爆發的內因之一。養蜂人耗時費力,從老家弄來17箱蜜蜂,為的是自己的閒趣和現實需求,但忽略了其他鄰居的感受以及給左鄰右舍帶來的困擾。而如果放棄這些蜜蜂,或者再倒騰一番把它們送回老家,自己又心有不甘。如果在做出這一舉措之前,龐先生與小區居民能夠先溝通,或許會避免如今這般騎虎難下的局面。

  多一點換位思考,多一些體諒溝通,鄰裡間友誼的小船才會更加牢固,相處也才能更加和睦。畢竟,遠親不如近鄰。 華西都市報記者楊力攝影雷遠東

  (來源:華西都市報)

相關焦點

  • 蜜蜂盜蜜造成他人損失8箱蜂蜜,養蜂人被判賠償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養蜂人的蜂蜜被他人的蜜蜂盜取,損失應該由誰承擔?北京市三中院今日(10月29日)通報這樣一起案件,法庭判決盜取蜂蜜的蜜蜂主人擔責,賠償被盜養蜂人8箱蜂蜜的損失共計8000元。北京市三中院介紹,盜蜂是在缺蜜期一個蜂群的蜜蜂到另一個蜂群中偷取蜂蜜的行為。蜜蜂養殖中的中蜂(又稱中華蜂,屬中國獨有蜜蜂品種)、意蜂(即義大利蜂,西方蜜蜂的一個品種)混養容易引起盜蜂現象。自意蜂引入中國後,因兩種蜜蜂互盜引發的侵權糾紛時有發生。本案中,王某與張某系同村村民,均從事中蜂養殖工作。
  • 數萬蜜蜂鬧市安家 養蜂人「擒賊先擒王」(組圖)
    李先生連忙回到屋裡,卻發現屋裡已經飛進了一二十隻蜜蜂。「我想把蜜蜂轟出去,可是越攆越多。」最後李先生乾脆把門關上。「至少有四五萬隻蜜蜂。」李先生說,店門口招來蜜蜂的那棵冬青樹,還是自己的一位朋友種下的。  雲南養蜂人「擒賊先擒王」  中午12時,數萬隻蜜蜂吸引了過往的路人。
  • 義大利蜜蜂一年可以繁殖幾箱?
    義大利蜜蜂一年可以繁殖幾箱?義大利蜂是世界著名蜂種之一,採集能力強,且對大蜜源有著很強的採集能力,這也是得到全世界推廣繁殖的原因之一,那麼義大利蜂一年可以繁殖幾箱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人工繁殖在人工養殖環境下,如果技術到位,意蜂繁殖的速度也是比較快的,只要滿足適宜的溫度、充足的飼料以及優質蜂王的條件下,一箱意蜂繁殖20-30箱/年基本上是不存問題的,當然也有技術比較強的牛人可以繁殖更多,甚至可以一脾一年時間內可繁殖到70乃至80脾,因為意蜂可以一隻蜂王加一脾蜂就可以組成一個獨立的蜂群了。
  • 花粉裡暗藏病菌,養蜂人餵蜜蜂需注意,這樣處理安全無憂
    最近蜜蜂孢子蟲病、爬蜂病、大肚子病等腸道疾病,層出不窮。這時,老養蜂人已經開始餵藥治療,而新手養蜂人,卻不知所措,看著奄奄一息的蜜蜂,別提心裡有多難受。正當大家都在應對蜜蜂病害時,又有多少新手養蜂人去探索過,蜜蜂發病的真正起因呢?其實這些病害,大多是人為餵養不當,所帶來的後果。
  • 大箱強群度夏法,小箱弱群保蜂法,夏季蜜蜂分類養殖好
    大地冒著土氣,天空籠罩熱意,植物垂頭喪氣,蜜蜂無心採蜜。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條件,蜂群註定要慢慢衰退,養蜂人只有盡力做好蜂箱周圍的小環境,包括蜂箱的改變,來使蜂群好過些。那如何操作才能讓蜂群好過些呢?這裡就涉及到蜂群分類養殖和蜂箱大小的問題了。
  • 數千馬蜂聚集小區 劫殺附近蜂場蜜蜂(圖)
    圖為:大如籃球的馬蜂巢圖為:養蜂人損失慘重  「最近不少居民反映小區有馬蜂窩。」該小區保安錢師傅說,幾天前附近消防中隊接到報警趕到小區,在對馬蜂窩進行勘察後表示,蜂巢築在樓棟頂層房簷下,將想辦法摘除。  小區外養蜂場疑是目標  多達11個馬蜂窩扎堆築在一個小區的情況十分罕見,對此,有居民認為是因為該小區綠化比較好,但養蜂專家張新軍提出了異議。
  • 能預防蜂蜇的蜜蜂天敵,破壞力不亞於洪水颱風,養蜂人根本不敢惹
    說到養蜂,蜂病是很多朋友都最害怕的,其實不管是中蜂還是意蜂,實際上懂得養蜂的人並不害怕蜂病,因為只要技術好,蜜蜂生病的可能還是不大,而蜜蜂敵害卻不分強群,對於很多蜜蜂的蟲害來說,那可是不管是強群還是弱群的,比如提醒較大的胡蜂,兩隻短時間內滅掉一群蜜蜂還是不是什麼難事。
  • 佔地1200㎡蜜蜂大世界,容納蜜蜂400箱,還能體驗現實版採蜂人生
    【導覽】自駕密雲太師屯鎮的蜜蜂大世界,帶你去領略蜜蜂世界的文化。採集時間:2017年9月29日景點適宜:蜜蜂文化,蜂蜜產品導航位置:「蜜蜂大世界」,密雲縣太師屯鎮龍潭溝村村西門票:免費停車:免費過了白龍潭風景區,駕車大約5分鐘左右,就發現了個名為蜜蜂大世界的文化園。出於好奇,便停車入園參觀。大廳裡可以觀看現場製作蜂蜜香皂的全過程,邊上還有商品展賣區,出售本地的蜂產品。
  • 南通多人被蜜蜂蜇傷 養蜂人卻稱被蜇對人有好處
    可是有些養蜂人,就在馬路邊「安營紮寨」,擺放蜂箱採集花蜜。前天記者就接到市民反映,在南通海門包場鎮,有蜜蜂蟄傷了不少路人。海門包場鎮的永康村有一塊油菜花田,不知道什麼原因這裡的蜜蜂開始頻繁攻擊人,短短幾天內就有數十名群眾被蜜蜂蟄傷,而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就被蜜蜂蟄了好幾個包。
  • 50箱蜜蜂一年能賺多少錢?農村大爺說出數字,難怪年輕人不養蜂
    在很多農村都能看到不少擺在院子外面的蜂箱,這些都是野生的蜜蜂,然後被人工收集起來飼養,大多都是供自己家人食用,並不是靠養蜂來賺錢的。曾有人統計過,說我國有數億蜂蜜消費者,而養蜂人只有幾十萬,這麼大的市場應該很賺錢才對,那麼養蜂到底能賺多少錢呢?
  • 美國驚現殺手大黃蜂,養蜂人悲嘆:蜜蜂終結者!
    養蜂人已經報告說,有大批大批的蜜蜂慘死,它們的頭都被咬斷了。美國的蜜蜂數量正在急劇減少,新殺手的出現令人震驚。華盛頓州立大學的昆蟲學專家和養蜂人蘇珊·科貝(Susan Cobey)說,這些大黃蜂生活在地下巢穴,分布於東亞和東南亞的森林和低山地區,捕食大型昆蟲,包括當地的黃蜂和蜜蜂。
  • 嚴冬正在逼近,蜜蜂越冬沒結束,養蜂人什麼時候春繁
    閩南蜂哥在直播的時候,就有蜂友提問,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春繁,其實養蜜蜂不可太過著急,否則將適得其反。那到底什麼時候可以春繁呢?養蜂人通過什麼來判斷呢?接下來閩南蜂哥就來講解一下。目前氣候條件大寒之前,我國除了海南一帶,其他地區都還處在越冬狀態,養蜂人千萬不能因為幾天的好天氣,就以為越冬結束了。
  • 因 「毒殺」蜜蜂,一男子被判刑一年……
    因 「毒殺」蜜蜂,一男子被判刑一年…… 2020-10-09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州一居民小區養蜜蜂 無人阻止嚇怕鄰居
    得知是鄰居把蜜蜂養在了院子裡,李女士四處求助,卻發現由於在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在小區內養蜜蜂存在監管空白。有時候,孩子正在院子裡玩,看到蜜蜂,嚇得「哇」一聲就跑進家裡,讓大人也很緊張。昨天下午是陰雨天,記者並未在小區附近看到有蜜蜂出沒。但是,有居民稱,之前確實見過零星的蜜蜂。詢問物業後,李女士得知,正是隔壁鄰居在院子裡養了蜜蜂。「每家的院子都是獨立的,我看不到他家究竟養了多少蜜蜂,但是蜜蜂養在小區裡,總是不安全。」李女士希望能勸說鄰居將蜜蜂挪個地方。
  • 蜜蜂幼蟲不見呢?新手養蜂人不以為然,卻不知大問題臨近
    是養蜂人的幫手,愛蜜者的助手!蜜蜂是一種壽命短暫的昆蟲,平均壽命只有42天左右。蜂群的發展,靠的是新老蜜蜂的交替,沒有新蜂的頂替,蜂群將走向滅亡,所以幼蟲對蜜蜂來說,就是未來,就是一切。不過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還有各種原因,卻會導致蜂群內部出現無幼蟲子脾的問題,養蜂人應該如何處理呢?
  • 蜜蜂分蜂發生在幾點到幾點?都有哪些特徵?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關於蜜蜂一般幾點到幾點分蜂的問題,從總體上來說,一般蜜蜂發生分蜂的時間在早上10點到下午3點這個時間段,但是蜜蜂發生分蜂的時候蜂群內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可以說蜜蜂的分蜂,我們是可以預見的。
  • 中蜂過箱管理技術,這5點操作,讓養蜂人明明白白
    中蜂過箱管理技術是指:養蜂人給土養的蜜蜂或者野外收回來的蜜蜂,過寄到活框箱子裡的短期內管理。這一段時期的管理,關係到蜂群能否安心住下來,還有蜂群後期發展的速度,所以養蜂人要特別注意,蜂群過箱後的這5點操作,蜂群餵養、防盜蜂控制、箱外觀察、開箱檢查、巢脾整理。
  • 3個「小毛賊」,引起蜜蜂之間大戰,養蜂人損失慘重
    有的儲蜜不足的蜜蜂王國,開始出現不安分的蜜蜂「小毛賊」,他們三三兩兩組成一團,到處尋找蜜源,到處窺視其他蜜蜂王國,只要一有機會,就會潛入他國盜取食物。不過每個蜜蜂王國,都有保衛森嚴的守門蜂,他們總是能夠識別出這些前來盜食物的蜜蜂小毛賊,給這些蜜蜂小毛賊來個甕中捉鱉,所以蜜蜂小毛賊們常常無法得手。不過這一次這3隻蜜蜂小毛賊,得手了,還引起了一場蜜蜂王國之間的大戰。
  • 「寵物便便箱」現身茶山多個小區!
    「寵物便便箱」現身茶山多個小區! 茶山鎮茶溪社區的多個小區 安裝了一批「寵物便便箱」 放置「拾便紙」和「拾便袋」 讓各位「鏟屎官」可以 隨手清理愛寵的排洩物 改善小區的環境衛生狀況
  • 養蜂人改造蜂箱有1手,這樣的巢門口,蜜蜂進出方便嗎
    改造蜂箱養殖蜜蜂,如果將蜂箱的巢門口設計成向下開,對蜜蜂會有什麼影響呢?其實影響還是很大的,但是不完全是不好的影響。蜂箱的改造,一直都在發生,有些養蜂人改造的蜂箱,更適合蜜蜂生活,而有些養蜂人改造的蜂箱,卻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蜜蜂的生活。